焊接通用规程_第1页
焊接通用规程_第2页
焊接通用规程_第3页
焊接通用规程_第4页
焊接通用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气焊通用工艺规程一 气焊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焊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金属结构件的气焊 2 引用标准 YB JQ10 15 钢铁企业制造通用技术条件焊接结构件 3 准备工作 3 1 熟悉图纸和工艺要求 了解材质 规格 焊肉等工艺规程 3 2 准备好氧 乙炔气 3 2 1 氧气含量不低于 99 2 水份不超过 10ml 瓶 乙炔的杂质符合标准 磷化氢 0 08 硫化物 0 15 电石出气率 235 升 公斤 3 2 2 使用临时乙炔发生器时 发生器至少离火源 10 米 取暖设备 1 米 发生器内要保 持足够的干净水 水封回火防止器要保持一定的水位 3 2 3 发生器内用的电石按规定的一次加入量添加 块度为 50 80mm 不得加电石粉末 3 2 4 氧气瓶严禁沾油 且装表前要放气吹去接下来头处的尘土杂物 移动气瓶应避免 撞击 禁止用起重机吊运 3 3 检查焊炬 管带及氧气表 乙炔表是否正常 连接处是否紧密 3 4 清理操作场地 检查焊件的装配质量 焊缝间隙应均匀一致 符合要求 清除干净 焊缝两侧 10mm 内的铁锈 油污 焊缝表面应进行打磨 4 气焊工艺 4 1 根据工艺要求选用焊丝 焊剂 焊丝不允许有油污和铁锈 对无要求的 可根据焊 件的材质和板厚选用 焊丝直径可参考表 1 表 1 焊丝直径与焊件厚度的关系 4 2 根据焊件厚度选择焊咀型号工艺参数 表 2 表 3 文件编号 工艺文件 版本号 修改状态 标题 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页 码第 1 页 共 10 页 4 3 根据焊件材质选择火焰类型 4 3 1 碳化焰用于气焊高碳钢 高速钢 硬质合金 铝 青铜及铸铁 4 3 2 中性焰用于气焊低碳钢 低合金钢 高铬钢 不锈钢 紫铜 锡青铜 铝及铝合 金 镁合金 4 3 3 氧化焰用于气焊黄铜 锰钢 镀锌铁皮等 4 4 气焊时焊咀与工件之间要倾斜一定的角度 大小取决于板厚 表 4 对于熔点高 导热性好的材料 角度要大些 始焊时为迅速加热焊件 应用 80o 90o 的角 然后再逐 渐减小 收尾时应减小倾角 焊咀提高 表 4 焊咀倾角 4 5 焊时先将金属加热到熔融状态 再填充焊丝 焊丝与焊件表面倾斜 20 o 40o 且 焊时焊咀和焊丝要交叉均匀摆动 以避免焊接缺陷 4 6 焊接时应尽量减小变形 采用对称焊或分段反向焊 4 7 对于不同材质 规格的焊件要采用不同的操作法 4 7 1 薄板 低熔点材料 用左焊法 4 7 2 厚板 高熔点材料 用右焊法 4 8 根据焊缝的位置采用相应的操作技术 4 8 1 平焊应使焰心的末端与工件表面保持 2 6mm 的距离 施焊时要兼顾焊件与焊丝的 加热 文件编号 工艺文件 版本号 修改状态 标题 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页 码第 2 页 共 10 页 4 8 2 立焊应用比平焊小的火焰能率 严格控制熔池温度 防止液态金属下流 焊咀向 上倾斜 与焊件的角度为 60 o 80o 4 8 3 横焊要用较小的火焰能率 焊咀向上与焊件保持 70 o 80 o 夹角 一般采用左焊 法 4 8 4 仰焊应用较小的火焰能率 较细的焊丝 并严格控制熔池温度 形状和大小 使 液态金属处于粘稠状 仰焊时要用右焊法 焊丝后倾 与焊件的夹角为 70 o 80 o 4 9 管道与小直径容器的气焊 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型 可用击穿焊法 起焊和终焊处要 熔透 并要有 10mm 的重叠 4 10 工艺上对气焊有特殊要求的必须执行工艺 4 11 气焊过程若发生回火 行匀氧气阀 后关乙炔阀 消除故障继续施焊时 应重新熔 化原熔池 焊接重叠部分不小于 6mm 4 12 焊后要清刷焊缝上残渣及焊剂 并检查工件 发现缺陷及时返修 5 返修 5 1 返修前要铲缺陷 对于裂纹须找出原因 订出措施 并找出裂纹首尾再返修 5 2 同一部位返修不超过两次 两次不合格的 要修订返修方案 由主管部门批准方可 再次返修 5 3 裂纹倾向大的材料返修要预热 其温度比焊接预热温度高 50 100oC 焊后还要在 250 300o 温度下保温 2 小时 二 二 CO2CO2 气体保护焊通用工艺规程气体保护焊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CO2 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装配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钢结构件的 CO2 气体保护焊各种焊接结构的装配焊 2 引用标准 YB JQ101 1 钢铁企业设备制造通用技术条件焊接结构件 3 准备工作 文件编号 工艺文件版本号 修改状态 标题 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页 码第 3 页 共 10 页 3 1 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 了解焊接结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考虑装配措施 装配顺序 3 2 根据焊接结构的要求 并结合车间情况 选择合理的装配作业场地 准备好装配平 台 装配用工具和胎夹具 自制胎夹具应有以下要求 3 2 1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够保证产品精度要求 3 2 2 装拆方便 安全可靠 3 2 3 尽可能做成通用的胎夹具 3 3 根据图纸检查零件尺寸 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对于领用的标准件 外购件必须是验 收合格品 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3 4 装配组焊零件必须清理 矫正 3 4 1 气割零件的边缘和气割焊接坡口面应清除挂渣飞溅 对重要的焊接头 其坡面必 须用砂轮打磨光亮 3 4 2 手工焊焊缝两侧 10 mm 内 应将氧化皮油污及其他脏物清除干净 3 4 3 对于自动焊焊缝和角焊缝 应将焊缝两侧 30 40 mm 范围内的铁锈 油污等脏物 清除 3 4 4 零件必须矫正 并符合图纸和工艺的要求 才可用于装配焊 3 5 根据零件的材质 板厚选取合适的定位焊方法 并调整好相应的工艺参数 3 6 按工艺要求取用焊丝规格 无要求的则按焊件材质 焊缝质量要求取用焊丝 焊丝 应符合国标 一般结构钢可选 HS50 焊丝 高强钢选用 HS70 焊丝 焊丝用前去油去锈 4 装配焊接 4 1 为保证质量 根据焊接结构的形状特点 应尽量选用以下的装配焊方法 4 1 1 按预先划好的位置线或样板进行装配焊 4 1 2 按档板 定位夹具 胎型进行装配焊 4 1 3 按预先制作的工艺孔 槽及凸台等进行装配焊 4 2 大型复杂的结构先部分组装焊 后整体组装焊 4 3 对需在总装时配焊的焊接结构 按工艺规定进行配焊 4 4 装配焊接结构的定位焊要焊牢 不得有缺陷 文件编号 工艺文件 版本号 修改状态 标题 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页 码第 4 页 共 10 页 4 4 1 定位焊长度一般为 5 30mm 间距按强度要求确定 一般约 300 400mm 4 4 2 定位焊缝要对称 不得在焊缝交叉处定位焊 且要离开交叉处 50mm 左右定位焊 4 4 3 定位焊焊缝不许超过焊接要求焊缝的 1 2 高度 4 4 4 定位焊焊缝出现裂纹 必须铲除重焊 4 4 5 定位焊要用与正式焊接同型号的焊丝 焊丝直径可根据工作厚度选取 参见表 1 表 1 定位焊焊丝规格 板 厚1 32 83 1212 20 20 焊丝直径 0 81 01 2 1 2 1 6 1 6 4 5 装配时要充分注意焊接变形对几何尺寸的影响 采取必须的措施 4 5 1 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焊缝的装配间隙 4 5 2 装配时相邻焊缝间距不得小于 300 mm 4 6 拼接装配 4 6 1 拼接要在平台上进行 接口间隙按工艺要求 板面错移不大于 2 mm 4 6 2 除工艺要求外 凡 20 mm 以上钢板拼接须在接口处放置与接口形式相同的引弧板 熄弧板 长度水小于 50 mm 4 6 3 V 型坡口的板斜拼接 必须考虑收缩弯曲 需在装配时顶弯 其两头坡度 1 200 间隙 2 mm 4 6 4 对接接头错偏量应小于钢板厚度的 1 20 但最大不超过 2 mm 4 7 装配搭接接头 长度偏差不大于 5 mm 2 mm 4 8 圆形管状工件装配焊 4 8 1 先对直缝 后对腰缝 必须两头平齐 曲率均匀 4 8 2 相邻两节圆筒的纵焊缝要错开 其错开距离不小于 200 mm 4 8 3 圆节的曲率用 2 5 1 3 圆周的样板检测 检测合格后再点固 4 9 各种型钢接头装配 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4 10 装配好的结构 应在其变形的方向施加外力 造成限制变形的条件 或反变形 若 结构对称 可将两结构件背面联在一起 以减少焊接变形 文件编号 工艺文件 版本号 修改状态 标题 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页 码第 5 页 共 10 页 5 装配焊接完毕 进行检查 产注明工作号 施工符号 需断续焊的要注明有关尺寸 然后连图纸转下工序 三 手工电弧焊通用工艺规程手工电弧焊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工电弧焊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结构件及合金堆焊的手工电弧焊 2 引用标准 GB980 焊条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YB JQ101 10 钢铁企业机修设备制造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结构件 3 准备工作 3 1 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 详细了解焊缝尺寸 焊条规格 施焊要求等 并考虑预防变 形的措施和施焊顺序 3 2 检查工件质量 3 2 1 对于结构件 焊缝组装间隙和坡口应符合工艺要求 一般板厚小于 6mm 的间隙小 于 2 mm 板厚大于 6 mm 的间隙小于 3 mm 3 2 2 重要工件要安上引弧板和熄弧板 3 2 3 对合金堆焊件要检查合金槽是否合格 3 2 4 清除焊接部位的铁锈 油污等 必要时还应打磨光亮 3 3 准备好焊接工具并调试设备和检查接线是否良好 校验电流不允许在工件上进行 用直流焊机时应根据焊条性质和焊件特点 正确选择极性 即正接法或反接法 3 4 需预热施焊的 应准备必要的胎具和测温仪器等 3 5 清整现场并放稳妥工件 检查焊件支撑是否可靠 4 焊接 4 1 根据工艺要求准备焊条 4 1 1 所用的焊条应不变质 药皮未脱落 且无油污 潮湿焊条必须烘干 4 1 1 1 酸性焊条受潮时 在 75 150oC 烘干 1 2 小时 但一般可不烘 文件编号 工艺文件 版本号 修改状态 标题 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页 码第 6 页 共 10 页 4 1 1 2 碱性焊条要在 350 400oC 烘干 1 2 小时后使用 用时应在放在 100 150oC 的 保温箱内 随取随用 此类焊条不允许重复烘干 4 1 2 对工艺无焊条要求的 要根据材质选用 低碳钢可用结 422 焊条 中碳钢及低合 金 钢可用低氢型焊条 焊条直径要根据板厚选择 参见表 1 表 1 平焊时焊条直径 板 厚 1 5 2 3 4 7 8 12 13 焊条直径 1 6 1 6 2 2 5 3 3 2 4 4 5 4 5 8 4 1 3 多层焊时用小直径焊条 4 1 4 除平焊外的其他焊缝位置施焊 最大焊条直径不超过 5mm 4 2 根据板厚 焊条 焊缝位置 焊件材质选择焊接电流并经试焊确定 4 2 1 焊低碳钢的电流可参考表 2 表 2 低碳钢焊接电流 焊条直径 1 6 2 0 2 53 24 55 8 酸性焊条 安 20 4540 7070 9090 130160 210220 270260 350 碱性焊条 安 80 140 140 200210 260 4 2 2 立焊时电流比平焊小 10 20 横焊 仰焊则小 10 15 4 2 3 薄板焊接电流较小 厚板或船形焊电流可取上限值 4 2 4 对高碳钢和特殊材质 及合金焊条电流不宜过大 4 3 焊接引弧不得在非焊面和工装上进行 应在焊缝前方引弧 重要焊缝要在引弧板上 引弧 4 4 焊接时要均匀运条 保持一定的弧长 以保证焊缝均匀 减少变形 4 5 焊接时要充分考虑焊接顺序 并尽可能使焊缝处于自由态 4 5 1 先焊对接焊缝 后焊角缝 4 5 2 焊缝纵横交错的工件 先焊所有的横缝 后焊纵缝 4 5 3 筒形件先焊纵缝 后焊环缝 文件编号 工艺文件 版本号 修改状态 标题 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页 码第 7 页 共 10 页 4 5 4 焊缝较长的应采用分段焊 每段长度一般为一根焊条所焊焊缝的长度 4 6 对于多层焊 每层焊后应去渣 发现缺陷要铲除补焊后才可焊另一层 每层的接头 应错开 焊接方向也应错开 盖面时 电流和焊速都可增大 注意使焊缝的鱼鳞纹均匀 4 7 对接接头要求两面焊时 第一面焊完后 另一面要知名度清根方可施焊 且焊接方 向与第一面相反 4 8 对要求预热的要按工艺要求预热后才可施焊 对堆焊件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变化 并 做记录 4 9 堆焊时一定要考虑按图纸要求留出足够的机械加工余量 并注意接头时将弧坑填满 4 10 按工艺要求要缓冷的 焊后应及时进行缓冷 4 11 焊后要清除药皮 飞溅 并检查工件有无焊接缺陷及焊缝或堆焊尺寸是否合格 不 合格的要及时修补 5 返修 5 1 先要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 订出返修措施 对裂纹必须仔细查找首尾 5 2 缺陷可用风铲或碳弧气刨清除 对易淬火的工件 气刨时要预热至 150oC 以上 5 3 重要工件返修时 同一部位不超过两次 两次不合格的要修理工订方案 并由主管 部门批准后再返修 5 4 对预热焊件修补也要预热 温度高于原温度 50 100oC 且补后焊缝应局部加至 250 350oC 保温 2 3 小时后冷至常温 5 5 焊后要热处理的工件 应在热处理前返修 否则要重新热处理 四 四 氩弧焊通用工艺规程氩弧焊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钨极氩弧焊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结构件的钨极弧焊 2 引用标准 YB JQ101 10 钢铁企业机修设备制造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构件 文件编号 工艺文件 版本号 修改状态 标题 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页 码第 8 页 共 10 页 3 焊前准备 3 1 熟悉图纸和工艺要求 弄清焊缝位置和技术要求 3 2 准备好焊接工具氩气及劳保用品 3 3 检查设备 3 3 1 检查焊枪是否正常 地线是否可靠 3 3 2 检查水路 气路是否通畅 仪吕仪表是否完好 3 3 3 检查高频引弧系统 焊接系统是否正常 导线 电缆接头是否可靠 对于自动丝 极 氩弧焊 还要检查调整机构 送丝机构是否完好 3 4 根据工件的材质选择极性 接好焊接回路 一般材质用直流正接 对铝 及铝合金用 反接法或交流电源 3 5 检查焊接坡口是否合格 坡口表面不得有油污 铁锈等 在焊缝两侧 200mm 内要除 油除锈 3 6 对于用胎具的要检查其可靠性 对焊件需预热的还要检查预热设备 测温仪器 4 焊接工艺 4 1 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填充金属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填充金属不得有油污 锈斑 焊 丝必须矫直后绕入焊丝盘内 4 2 根据工艺要求或实际情况选用电极 4 2 1 电极一般常用铈钨极 电极大小要考虑电流和板厚 一般电极直径尽可能小 参 考表 1 表 1 电极直和直径流正接的放用电流 电极直径 mm 1 01 62 03 34 0 电 流 A 20 8050 160100 200200 320300 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