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方略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方略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方略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方略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方略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 2014 年备考年备考 人教版人教版 安徽安徽 2013 2013 版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版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 练精析 单元评估检测练精析 单元评估检测 1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6060 分钟分钟 100100 分 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15 题 每小题题 每小题 4 4 分 共分 共 6060 分分 1 2012 皖南八校模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在 中国史学散论 中指出 一个 民族 总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 这是因为 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 现实 状况 而且还可以揭示它的未来的方向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阐明了对历史学的重视 阐明了历史学对现实的关注 阐明了史学家的政治眼光 A B C D 2 2012 安徽六校模拟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 非常关心亲族关 系 对于辈分 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 从古代起 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 儿子 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 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D 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 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 生存土 壤 该观点旨在强调 A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 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 4 秦灭六国后 嬴政自称 赖宗庙之灵 进而又采用邹衍 五德之运 的学说 利用天人 感应论 以为周得火德 秦代周 从所不胜 为水德 这反映出 A 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 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 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 5 预测题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中有 丞相诸大臣皆受事 倚辨于上 天下之事无小 大皆决于上 可见 A 世卿世禄制的终结 B 相权是专制皇权的一部分 C 相权始终依赖于皇权 D 任人唯贤形成 6 隋炀帝时 刘炫称 往者州唯置纲纪 郡置守丞 县唯令而已 其所具僚 则长官自辟 受诏赴任 每州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 大小之官 悉由吏部 纤介之迹 皆属考功 这段 材料可以反映出 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相权不断扩大 A B C D 7 中华文摘 载文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 省管县 改革在浙江开始试点 到现在已经 在全国近 20 个省进行试点 回顾历史 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 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 州 郡 县 三级制 隋朝废郡 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 州 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 反复无常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不科学 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8 周初 周公封儿子伯禽于鲁 要他 大启尔宇 为周室辅 唐睿宗时 贺拔延嗣为凉州 都督 充河西节度使 节度使贺拔延嗣不同于诸侯伯禽的地方是 A 与天子是否有宗法关系 B 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 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 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9 2012 安徽省城名校模拟 古代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避免失误的发生 在下列机构中 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西汉御史最为相近的是 A 唐门下省 B 唐中书省 C 宋枢密院 D 元中书省 10 某大臣上书皇帝言 宰相制国用 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 各不相知 中书视民之困 而不知使枢密减兵 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 制国用之职不 在中书也 此大臣主张 A 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 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 实行行政 军事 财政三权分立 D 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11 易错题 元朝 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 西两侧 兼有山西高原 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 至于江浙行省 乃从 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 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 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 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12 2012 合肥模拟 黄仁宇曾说 倘使我们说 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 政府由一个皇 帝来独裁 这一说法 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以下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3 A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B 丞相制度的废除 C 殿阁大学士的出现 D 军机处的设立 13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处 名臣贤相不胜指屈 类皆小心敬慎 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 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虽为政府 其权属于君 若内阁 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 防止了大臣专权 强化了君主专制 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 14 2012 蚌埠一模 起居注 是由职业史官 记注官 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 皇帝不允许观看 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 起居注 的先例 到宋朝 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 记注官泄密 为由 停止编纂 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 A 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 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 起居注 史料不够真实 15 2012 合肥一模 唐摭言 载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 永徽之际 缙 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 终不为美 以至岁贡 注 岁贡 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 生员 常不减八九百人 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B 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 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D 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 第小题 第 1616 题题 2020 分 第分 第 1717 题题 2020 分 共分 共 4040 分分 16 探究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 汉武帝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此后至东汉末年封建统治者不 断补充健全岁举孝廉的有关规定 察举标准为 四科取士 一曰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二 曰学通行修 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 足以决疑 能宰章覆问 文中御史 四曰刚毅多 略 遇事不惑 明足以决 才任三辅令 后汉书 左雄传 当时未有黜落法 对策者 皆被选 但有高下尔 此后 郡国每岁荐举孝廉 由朝廷加以考核 任命为官 成为定制 阎步克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举秀才 不知书 察孝廉 父别居 寒素洁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 葛洪 抱朴子 审举 材料三 隋炀帝能够在传统取士科目之外创设足以开启新局面的新科目 无论如何都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刘海峰 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 材料四 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 皆朝廷统一部署下 以按科取士 考试进 用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度 徐连达 楼劲 汉唐科举异同论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这一制度在西 汉时期的主要作用 6 分 2 根据材料二 分析察举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对后世有何不利影响 4 4 分 3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三中隋炀帝所开设的 新科目 是什么 有何 划时代的意义 4 分 4 如果不赞同材料四的观点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6 分 17 2012 安徽师大附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 汉武帝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 自董仲舒以来 皆对策 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 对策者皆被选 但有高下尔 此后 郡国每岁荐举孝廉 由朝 廷加以考核 任命为官 成为定制 阎步克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 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 乃立 九品官人之法 州郡 皆置中正 以定其选 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 区别人物 第其高下 通典 卷一四 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 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 改为主要通过察举 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 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 当时优试策而已 须知科举考试 必由 应试人于一定时期 投牒自进 按科应试 共同竞争 试后有黜落 中试者举用之 秀 才 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的 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 根据以上材料 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特点 6 分 2 据材料一和材料三 归纳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下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4 分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6 分 4 综合以上材料 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4 分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 解析 选 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 历史属于社会科学 它不仅反映 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 现实状况 而且还可以揭示其文明运动的规律 趋势 结论与 题干材料不符 变式备选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 新理论中国历史 中四上 提到 在封建 制度下 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 封建制度 指的是 A 分封制 B 封建制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选 A 依据材料信息 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 令 很容易判断出此封建制度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封建制 2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 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 材料中 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 非常关心亲族关系 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 A B 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 解析 选 C 材料中提到的 村落形态 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的封建 小农经济 宗族组织的存在也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这个经济基础就是 自然经济 4 解析 选 D 从 赖宗庙之灵 进而利用 天人感应论 等做法 体现了秦始皇将神 5 权和皇权结合 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 5 解析 选 B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A 项世卿世禄制的终结与材料无关 排除 A D 项任人唯贤形成与材料无关 排除 D 从材料 倚辨于上 皆决于上 可以判 断出材料强调的是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所以只有 B 项相权是专制皇权的一部分符合题意 6 解析 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的大意说以前州郡的属 员多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 由中央委派的很少 隋代起 地方的官员都要由中央吏部选 拔 不能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 7 解析 选 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秦朝到唐末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 其变化趋势总 体上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A B C 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8 解析 选 A 西周分封制下 周公封子于鲁 有明显的血缘关系 但唐朝后期出现的 李姓皇帝封贺拔氏为节度使 则没有宗法血缘关系 9 解析 选 A 西汉的御史是负责监察的 同时对皇帝的行为进行反驳 唐朝的门下省 职能与之相近 而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 宋朝的枢密院负责军事 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权 力机关 行使宰相职权 故 B C D 三项与题意不符 10 解析 选 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分析 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 主财 指的是宋朝因加强皇权过分削弱相权而导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松散 因此主张加 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11 解析 选 A 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 元朝的行省划分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就是犬 牙交错 省与省之间交错分布 而不是将大片土地相对独立的化成一个省 也体现了以北 方为核心治理南方的思想 最终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也巩固了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 C D 三项均与史实不相符 12 解析 选 B 由材料信息可知 丞相制度的废除 彻底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使 皇帝一人独揽全国大权 形成了皇帝的个人独裁 故 B 项正确 C D 两项是在这一措施的 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 与材料信息不符 故排除 C D 两项 A 项出现于隋唐时期 排除 13 解析 选 A 从军机处导致 有庸臣 不至有权臣 来看 是符合题意的 至 于削弱内阁权力和扩大统治基础 不仅史料未提及 而且不符合史实 因此带 或带 的 选项都应排除 14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起居注 是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它经 历了一个由秘密记录到皇帝观看再到被废止的过程 这是皇权不断加强的具体体现 故 B 正确 15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不由进士者 终 不为美 可以看出进士在当时的地位较为优越 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16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 运用知识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 1 题 中特点要依据材料信息概括 注意全面性 作用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 2 题中不足要依 据材料概括 不利影响可结合后世选官制度的演变理解 第 3 题可结合科举制的创立和历 史意义回答 第 4 题可从选官方式 考查内容等方面说明 答案 1 注重道德修养 分科选人做官 地方推荐 作用 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汉代选拔官 吏的标准 扩大了官吏来源 为汉统治提供官吏人才 开创中国古代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先 例 2 被选拔者不具备德行和才能 被世家大族把持 门第标准 发展成九品中正制 3 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4 察举制以 德行 为主 科举重才 察举制地方官有一定权力 科举制完全收归中央 6 途径不同 地方举荐和自由报考 17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