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6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6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6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 4 4 课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明太祖时 明太祖时 地方 废除行中书省 设立 三司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 废除 权分六部 加强君主专制 力不从心后 设 明成祖时 明成祖时 设立 是皇帝的顾问 咨询 内侍机构 明宣宗时 明宣宗时 内阁取得 票拟权 权压众臣 评价 始终不是 的中央一级的 机构 它是 的产物 不可 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分析内阁制与丞相制的不同 分析比较古代中国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的不同 皇太极皇太极 仿明制 设 置 并使用 皇权受制 约 康熙帝 康熙帝 设南书房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三足鼎立 直接原因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雍正帝 雍正帝 设军机处 职 能 意 义 军机处的设立 1 包含的两对矛盾包含的两对矛盾 2 形成的原因形成的原因 3 核心 本质特征 核心 本质特征 4 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5 作用与影响 作用与影响 评价检测评价检测 一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重要矛盾之一 明朝建立后如何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重要矛盾之一 明朝建立后如何处 理这一问题急待解决 理这一问题急待解决 明朝 明朝 清朝 清朝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权制制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 朱元璋为解决这一矛盾采取的措施是 A 设立三省 分割丞相权力 B 废除丞相 由六部分掌其权 C 设置军机处 剥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D 设立枢密使 分割宰相的军权 2 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最相似的是 A 设特务机构 由皇帝直接控制 B 分散地方机构权力 C 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 改变选拔管理的方法 实行八股取士 3 内阁制作为明朝集中央权力于皇帝的重要措施 正式确立是在 A 明太祖时期 B 明成祖时期 C 明宣宗时期 D 明宪宗时期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其君主专制也空前加强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其君主专制也空前加强 4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 军机处设置 B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C 八股取士的实施 D 严酷的文字狱 5 关于清朝军机处 不正确的表述是 A 军机大臣由皇帝的 亲臣 重臣 组成 B 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 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D 军机处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6 康熙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 皆朕一人亲理 无可旁贷 若将要分任于人 则断不可 行 所以无论巨细 朕必躬自断制 这说明 A 康熙帝精明干练 勤于政务 B 清初加强君主专政 C 康熙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D 清初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清王朝建立后把建立一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及至 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清王朝建立后把建立一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及至 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 走到了尽头 走到了尽头 7 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 这一变化反映了从明朝到清朝 A 皇权与相权在斗争中协调 B 皇权 相权矛盾日益加深 C 皇权代替相权 D 皇权日益加强 8 我国古代丞相这一官职从设立到最后被废除的演变历程 体现了 A 国家统一的需要 B 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 9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不断加强 导致这一现象的决定因素是 A 统治阶级权欲的膨胀 B 地主阶级的要求 C 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 法家思想的启示 二二 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 1010 材料一 明太祖忌大臣权重 自洪武十三年杀胡惟庸后 不设宰相 材料二 洪武十七年 1384 年 9 月 14 日至 21 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 1 660 件 共 3 391 事 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 207 件 411 事 以致 星存而出 日入而休 仍 无法处理好 遇到大事 更深感 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于是洪武十五年 1382 年 置诸殿 阁大学士 收阅奏章 批发文稿 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1 材料中所说的是明朝何种官职的产生 2 明太祖创立这一官职的原因是什么 有什么职责 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1111 阅读下列材料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材料一 唐大宗说 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 量 宰相筹画 于是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百万机 独断一人至虑也 且日断十事 五 条不中 中者信善 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断月 乃至累年 乖谬既多 不亡何待 材料二 明大祖说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 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设五府 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不敢 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回答 1 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2 唐太宗认为 稳便 的途径是什么 明太祖认为 稳当 的方法是什么 3 根据材料 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说是否矛盾 从制度角度说明你 的认识 参考答案 123456789 BBBADBDBC 10 1 内阁大学士 2 丞相废除后 国家政务都由他亲自处理 政务繁多 职责 收阅 奏章 批发文稿 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后参与机务 明中叶以后 职权渐重 兼领六部尚书 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兼决策机构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1 1 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 以避免决策失误 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 的根源 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2 皇帝决断和集体讨论应结合起来 中央政府各部门只管办事 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