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遗痕散文范文_第1页
山乡遗痕散文范文_第2页
山乡遗痕散文范文_第3页
山乡遗痕散文范文_第4页
山乡遗痕散文范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乡遗痕散文范文山乡遗痕散文范文 老宅 我家的老宅在村中深巷之内 巷道用石板铺就 长约五十米 宽能 过一辆马车 大门有五级石台阶 石阶左侧墙壁处用石头砌了个上 马桩 旧时供女眷们出入上下马踩踏 两扇扫地大门高约丈余 有 半砖厚 开合时发出吱呀之声 大门之上镶嵌的木门楼起脊铺瓦 玲珑奇巧 描龙画凤 正中木牌雕刻 树德 两个大字 上款显示 建成于道光三年 距今已是快二百年的老宅了 进大门到二门 如 走 之 字形 二门外的砖照壁上雕刻着一个五尺见方的 忍 字 下面横着六幅一尺见方的砖雕人物故事 只看这门楼砖雕 便知 是百年望族的深宅大院了 我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深宅大院里 在我太祖那一辈 已是家道中落 我记事时 本族三支八户 都是普通农家 院子铺一层青砖 八 家人东西南北的居住着 这在村里就算是最好的院子了 抗日战争 时期 郭沫若路过时曾住过一宿 解放初期 税务所在北当中窑驻 扎多年 白天进出纳税的商贩络绎不绝 夜里醒来常听见税务人员 唱唸数字声和算盘霹雳啪啦的响声 院大房子多 人口也多 八家 大小四五十口人 又是五服以内的近门 也正够热闹了 大集体年 代 一到吃饭时 男女老幼在院里台阶上坐一圈 大家都是在生产 队里用秤分的粮食 不过家常饭菜而已 人多了自然嘴杂 彼此少 不了磕碰摩擦 时常免不了上演婆媳拌嘴 夫妻打架 兄弟不和 妯娌斗法一类的活剧 引得村人站在窑顶上看热闹 人稠地窄 常 为窗外搭个灶台 院外垒个鸡窝 你占多了 他占少了的鸡毛蒜皮 小事 争来吵去 不可开交 我成家时 只有一孔小南窑 宽不过 两米 长不过一丈 左边一炕一火台一煤池 右边一桌两椅一木箱 中间仅剩一尺多宽的空间 两人并行 转不过身子 后来我去教 书 妻去社办工厂上班 从此离开了老宅 尽管后来我们先后生养 了三个孩子 想到老宅的窄小 嘈杂 是非 根本没法回去 一直 在外借居 土地下户后 才在本村北坡土崖下挖了三孔土窑洞 砖 挂窑脸 筑了院墙 起了门楼 成了宽敞幽静的独家土宅院 十年 后 因侯月铁路征地 我家又搬迁到村内西大街 盖了一座上下两 层十二间的楼房 十分气派 想想老宅那巴掌大的小窑洞 感觉跟 做梦一样 老宅里其他住户 也先后搬走 家家盖了新房 户户住的独家院 老宅人去院空 成了一座空宅 雕花门楼已破败不堪 椽朽瓦悬 两扇大门早已不翼而飞 院内蒿草丛生 户户门上挂一把锈锁 当 年我住的小窑洞 窑脸已塌陷 窗户洞开 昔日的嘈杂 喧闹消失 在了荒芜和沉寂里 一个人站在这深宅大院里 不要说夜里 就是 大白天也觉得瘮得慌 村庄其他老宅里的住户 大部分也都乔迁新 居了 即便有住两家 多是外村人借住 给上小学的孩子做饭 全 镇五六十个村庄 只集中办了三处小学 我们的老宅却没人愿意借 住 因为大门二门共八个石条台阶 后门也只有二尺宽 摩托车进 不去 承载了一个多世纪家族兴衰的老宅衰败了 没有了当年的尊 贵与堂皇 终于成了一本线装书般的古董 老祖宗地下有知 不知 作何感想 老槐 我家的老宅后门有一片空地 空地中央有一棵上百年的老槐树 高 达数十米 四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手拉手才能将其环抱 五股分叉的 枝干也有一二十米 宛如条条水桶般粗的巨蟒 历经百年风雨的磨 砺 皲裂的老树皮沟壑纵横 宛如耄耋老人脸上沧桑的皱纹 条条 皱纹镌刻着岁月的深痕 树冠犹如庞大的降落伞 炎炎夏日 相邻 的三座院落都处在它的浓荫庇护之下 每当正午吃饭时 院内男女 老小便端着碗分坐后门胡同两旁 享受着习习凉风 每当春末夏初 枝枝丫丫挂满了絮絮串串的黄色槐米花 浓郁翠绿的槐叶间 蝴 蝶翩翩起舞 蜜蜂嗡嗡吟唱 煞是热闹 中秋以后 槐米变成了一 嘟噜一嘟噜金黄的槐豆 听七十多岁的本家魁爷说 他小的时候槐 树就这么大 树大招风 无风叶也动 一旦起了风 浓密的树叶就 会哗哗作响 风若大一些 老槐树就会发出猛兽般的怒吼 让我们 这伙毛头小子发怵 传说抗日时期 有一天夜里并没有风 老槐树 却像病人呻吟似发出哼哼声 村邻毛骨悚然 心慌不安 怕距村十 五里地外的日本鬼子会来偷袭 便带家结舍的躲到山沟土洞里过夜 巧的是那天夜里鬼子真的进村了 侥幸躲过这一劫 老槐树越发 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守护神 后来逢年过节 或家里有人头疼脑热 便在老槐树下点三炷香 烧几张黄表尽尽心 没想到被大家敬若神 明的老槐树 后来竟遭了厄运 恍惚记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个三伏天 我正在家里睡午觉 一声炸雷惊得我霍一下从床上爬起 正当中午 忽然天昏地暗 呜 呜呼啸的狂风拼命地摇撼着老槐树 槐根连带得大地也颤抖起来 突然咔喳一声巨响 老槐树的一根枝干轰然折断了 紧接着便是一 阵霹雳啪啦的冰雹 雨过天晴 见老槐树枝干与主干断裂处 有碗 口大一个黑洞 老槐老了 衰了 朽了 第二年冬天 有外地木匠 想买下老槐 说再过几年朽得越不值钱了 出价一百八十元 那时 这宗钱差不多够成一门亲事了 把本院三支八户叫到一起商量 虽说 多数人愿意卖掉 但惧于对老槐树的迷信 没人敢表态 快嘴六娘 沉不住气 说了一句 人老了得死 树朽了得伐 成几个钱算啦 一句话就算拍了板 后来木匠择吉日在老槐树干上贴了一张黄纸 上书 姜太公到此 诸神退位 树下设案焚香 化纸 放鞭 跪拜 这才开锯 几个木匠连着干了五天 才将百年老槐支解 伐 树期间 一院老少不敢去看 好像为自家耕耘了一生的老黄牛卖给 人宰杀了一样 心存愧疚 事有凑巧 老槐被砍伐后的腊月里 六 娘在火台上洗脚时 不小心弄翻了铁水壶 烫伤了右脚 年没过好 在炕上养了一个多月伤 越发疑神疑鬼 后悔不该多嘴 恨不得 扇自己几个嘴巴 没少在老槐树前烧香祷告 第二年春 磨盘大的老 槐树根长了一圈嫩枝条 几年修剪 一枝独秀 亭亭玉立 一晃四 十多年过去 二代青槐傲然屹立 伟岸挺拔 昂首蓝天 树干也快 有水桶粗了 它是老槐生命的延续 面向未来 不屈不挠 生生不 息 天池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村北有座馒头状的小山丘 就不高 从 沟底到山顶的斜坡不过四五百米左右 层层梯田绕山而转 山顶有 一高灌水池 长约六十米 宽约二十米 深约四米 池壁及池底全 用石头镶嵌 自建成三十多年来 一直干涸见底 敞口向天 村人 戏称 天池 这雅号多少沾了点 仙气 也多少有点 名气 这名气源自上世纪七十年代 原来这馒头山脚石崖之下的缝隙中 有指头粗一股山水汩汩冒出 细水长流 四季不断 附近庄户人家 掘池聚水饮用 这水冬温夏凉 三九严寒 池中却氤氲着一层雾气 妇女们在池旁提水洗衣 水温手暖 三伏酷热 嘴对着出水口痛 饮一气 如天然冰激凌 从嘴里一直凉到心里 格外解渴败火 上 级领导实地察看一番 忽发奇想 何不在此筑坝聚水 山头建池 抽水上山 馒头山周围三百余亩旱地就可变为水田 产量至少翻它 一番 于是 县上工作组与公社 大队三级干部会商 决心既下 立即行动 兵分五路 干部分头镇守 一路山头挖土为池 一路车 马运石料 白灰 一路温水泉旁筑坝聚水 一路盖机房 栽电杆 安装发电机 水泵 一路从机房顺山路挖壕埋碗口粗的铁水管 山 腰挖了两孔小土窑 埋锅造饭 集体上灶 我那时在大队当出纳 负责后勤 天天往山上送米 送面 送菜 一时间 馒头山上彩旗 插了一圈 迎风啪啪作响 池底白灰搅土打夯的号子声 大车小辆 运石料的人喊马嘶声 石匠砌石的铁锤叮当声 此伏彼起 真个是 热火朝天 池周围插了十几面语录牌 正北面竖一大版面 标题是 全民总动员 大批促大干 奋战一个月 引水上高山 忙活了一 个多月 高灌水池终于建成了 大批人马分段沿梯田挖渠镶石 第 一次上水时 社员们围着高灌池沿黑压压站了一圈 当碗口粗的水 从铁管里喷出时 锣鼓齐鸣 掌声 欢呼声盖满了山头 可惜的是 山下水源太小 两天两夜能聚满一池 随着马达轰鸣 一个多小时 就抽干了 过两天再抽时 先抽上来的水也渗下去一半了 这样断 断续续抽了一个多月 高灌池才基本蓄满 开闸放水那天 上级领 导在山头开了现场会 全公社各大队 生产队干部 社员代表几百 号人前来参观 推广引水上山经验 一时声名远扬 现场会结束后 馒头山又恢复了往日的静寂 二十多天才能蓄满一 池水 一池水顺渠而流 边流边渗 流到地里已成涓涓细流了 顶 多能浇一亩多地 三百多亩梯田要想浇一遍 得用几年时间 再后 来买不起柴油了 机器不响了 高灌池见底了 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再后来 土地下户了 建在山下的机房门窗被人偷扒了 发电机 让贼偷走了 沿山坡埋的铁水管也四零五散地被人撬去了 当年的 热火朝天也成了一个传说 有人揶揄说 天不下雨 那就是个坑 下一场暴雨 才叫池 天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