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和补偿工程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和补偿工程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和补偿工程应注意的问题_第3页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和补偿工程应注意的问题_第4页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和补偿工程应注意的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介 简介 无功补偿对电网的安全 优质 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配 电网规模巨大 负荷情况复杂 使用环境条件差 合理选择无功补 偿方案和补偿技术意义重大 补偿工程也有很多问题值得认真分析 和思考 本文重点分析 比较了配电网常用无功补偿方案的特点 并结合无功补偿产品开发和无功补偿工程建设的实践 提出了无功 补偿工程应注意问题和建议 关键字 关键字 配电网 无功补偿 补偿方案 无功优化 1 引言引言 由于无功补偿对电网安全 优质 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因 此无功补偿是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关注的问题 合理选择无功补偿 方案和补偿容量 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保证电网的电压 质量 提高发输电设备的利用率 降低有功网损和减少发电费用 我国配电网的规模巨大 因此配电网无功补偿对降损节能 改 善电压质量意义重大 本文结合当前人们关注的电网无功补偿问题 重点分析 比较了配电网常用无功补偿方案特点 并通过对无功补 偿应用技术的分析 提出了配电网无功补偿工程应注意问题和相关 建议 2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有变电站集中补偿 配电变低压补偿 配 电线路固定补偿和用电设备分散补偿 四种方案示意图见图 1 所示 2 1 变电站集中补偿变电站集中补偿 变电站集中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 同步调相机 静止补偿 器等 主要目的是平衡输电网的无功功率 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 提高系统终端变电所的母线电压 补偿变电站主变压器和高压输电 线路的无功损耗 这些补偿装置一般集中接在变电站 10kV 母线上 因此具有管理容易 维护方便等优点 但这种补偿方案对 10kV 配 电网的降损不起作用 图图 1 配电网常见无功补偿方式示意图配电网常见无功补偿方式示意图 为实现变电站的电压 无功综合控制 通常采用并联电容器组和 有载调压抽头协调调节 协调调节控制算法国内学者进行过大量研 究 九区图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 1 但大量的实际应用表明 投切过于频繁会影响电容器开关和分接头的使用寿命 增大运行维 护工作量 通常在实际中要限制抽头调节和电容器组操作次数 采 用电力电子开关控制成本比较高 开关自身功率损耗也很大 因此 变电站高压电压 无功控制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和研究 鉴于变电站无功补偿对提高高压电网功率因数 维持变电所母 线电压和平衡系统无功有重要作用 因此应根据负荷的增长安排 设计好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 运行中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补偿 效果最好的情况下 尽可能使电容器组投切开关的操作次数为最少 2 2 配电变低压补偿配电变低压补偿 配电变低压补偿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补偿方法 由于用户的日 负荷变化大 通常采用微机控制 跟踪负荷波动分组投切电容器补 偿 总补偿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 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功 率因数 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 降低配电网损耗和改善用户电压质 量 配变低压无功补偿的优点是补偿后功率因数高 降损节能效果 好 但由于配电变压器的数量多 安装地点分散 因此补偿工程的 投资较大 运行维护工作量大 也因此要求厂家要尽可能降低装置 的成本 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采用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的冲击电流大 影响电容器和接触器的 使用寿命 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能解决接触器投切电容器存在的问 题 但明显缺点是装置存晶闸管功率损耗 需要安装风扇和散热器 来通风与散热 而散热器会增大装置的体积 风扇则影响装置的可 靠性 图图 2 机电一体开关无功补偿装置接线图机电一体开关无功补偿装置接线图 为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组织开发 研制了机电一体开关无功补 偿装置 2 机电开关补偿装置典型接线如图 2 所示 装置采用固定 补偿与分组补偿结合 以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 装置能实现分相补 偿 以满足三相不平衡系统的需要 机电开关控制使装置既有晶闸 管开关的优点 又具有接触器无功率损耗的优点 几千台装置的现 场运行 试验表明 机电开关补偿装置体积小 可靠性高 能满足 户外环境 长期工作需要 机电开关的原理与技术详见文献 2 低压补偿装置安装地点分散 数量大 运行维护是补偿工程需 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另外 配电系统负荷情况复杂 系统可能存在 谐波 三相不平衡 以及防止出现过补偿等问题 这些工程中应注 意的问题后面详细介绍 2 3 配电线路固定补偿配电线路固定补偿 大量配电变压器要消耗无功 很多公用变压器没有安装低压补 偿装置 造成的很大无功缺额需要变电站或发电厂承担 大量的无 功沿线传输使得配电网的网损居高难下 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配电线 路无功补偿 文献 3 4 提出了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的必要性和方法 线路补偿既通过在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容器实现无功补偿 由于 线路补偿远离变电站 因此存在保护难配置 控制成本高 维护工 作量大 受安装环境限制等问题 因此 线路补偿的补偿点不宜过 多 控制方式应从简 一般不采用分组投切控制 补偿容量也不宜 过大 避免出现过补偿现象 保护也要从简 可采用熔断器和避雷 器作为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 线路补偿主要提供线路和公用变压器需要的无功 工程问题关 键是选择补偿地点和补偿容量 文献 4 给出了补偿地点和容量的实 用优化算法 线路补偿具有投资小 回收快 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 点 适用于功率因数低 负荷重的长线路 线路补偿一般采用固定 补偿 因此存在适应能力差 重载情况下补偿度不足等问题 自动 投切线路补偿仍是需研究的课题 2 4 用电设备随机补偿用电设备随机补偿 在 10kV 以下电网的无功消耗总量中 变压器消耗占 30 左右 低压用电设备消耗占 65 以上 由此可见 在低压用电设备上实施 无功补偿十分必要 从理论计算和实践中证明 低压设备无功补偿 的经济效果最佳 综合性能最强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节能措施 感应电动机是消耗无功最多的低压用电设备 故对于油田抽油 机 矿山提升机 港口卸船机等厂矿企业的较大容量电动机 应该 实施就地无功补偿 即随机补偿 与前三种补偿方式相比 随机补 偿更能体现以下优点 5 1 线损率可减少 20 2 改善电压质量 减小电压损失 进而改善用电设备启动和运 行条件 3 释放系统能量 提高线路供电能力 由于随机补偿的投资大 确定补偿容量需要进行计算 以及管 理体制 重视不够和应用不方便等原因 目前随机补偿的应用情况 和效果都不理想 因此 对随机补偿需加强宣传力度 增强节能意 识 同时应针对不同用电设备的特点和需要 开发研制体积小 造 价低 易安装 免维护的智能型用电设备无功补偿装置 根据以上常用无功补偿方案的分析 讨论 我们可归纳 整理 出四种补偿方案的特点和基本性能如表 1 所示 表表 1 四种无功补偿方法的特点比较四种无功补偿方法的特点比较 补偿方式变电站集中 补偿 配电变低压补 偿 配电线路固定 补偿 用电设备随机 补偿 补偿对象变电站无功 需求 配电变无功需 求 配电线路无功 基荷 用电设备无功 需求 降损范围主变压器及 输电网 配电变及输配 电网 配电线路及输 电网 整个输配电系 统网 调压效果较好较好较好最好 单位投资较大较大较小较大 设备利用 率 较高较高很高较低 维护方便 性 方便较方便方便不方便 3 无功补偿的调压作用分析无功补偿的调压作用分析 鉴于配变无功补偿是供电企业和用户普遍关注的工作 现在开 始 本文重点对配变无功补偿及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3 1 典型实例的计算典型实例的计算 图 1 为某市台江变电站 10kV 母线 953 线路简化接线 该线路 自变电站端开始一段与 956 线为同杆双回线 其中 956 线较短些 接有 18 台配电变压器 而 953 线路较长 接有 31 台配电变压器 变压器总容量为 9895kVA 953 线路 31 台变压器容量为 50 1000kVA 大小不等 为计算和 分析方便 对实际的 31 台变压器就近进行了等值处理 例如 节点 8 处是一个较大的用户 接有 3 台 1000kVA 的变压器 而节点 3 处 1695kVA 是 6 台变压器的总容量 其它节点情况与节点 3 相同 图 1 各段线路下数字为导线公里长度 主干线路导线型号为 LGJ 120 根据图 1 各节点变压器的总容量 假设变压器在经济负 载系数 Kf 0 65 相当较大负荷情况 状态下工作 取功率因数为 cos 0 85 可计算节点变压器和各段线路的有功负荷 再假设变电 站母线电压分别为 10 5kV 和 11 4kV 运用负荷矩法可分别计算不 同情况下线路的各节点电压 依此方法计算的几种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表 2 不同情况线路节点电压的计算结果不同情况线路节点电压的计算结果 线路节点电压值 kV 方案 序号 功率 因数 23456789 10 8510 5 10 083 9 7819 4979 2979 1429 0639 081 20 9510 5 10 130 9 8429 5899 3959 2579 1879 203 30 8511 4 10 983 10 699 10 400 10 183 10 027 9 9489 966 40 9511 4 11 033 10 742 10 489 10 295 10 157 10 086 10 103 3 2 计算结果分析计算结果分析 表 2 中变电站母线电压 10 5kV 为负荷高峰期正常逆调压的要求 电压 11 4kV 是为保证和满足线路末端用户 节点 8 和节点 9 母 线电压在额定范围内 变电站母线应达到的电压 也是实际系统中 经常需要的运行电压 计算结果为功率因数为 0 85 和 0 95 两种情况 电压 目的在于分析配变无功补偿对电压的影响 按国标 GB 12325 90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中的规 定 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 7 因此 从表 2 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1 该线路依靠正常的分接头逆调压 功率因数 cos 0 85 时 节点 6 到节点 9 电压超标 功率因数 cos 0 95 时 节点 7 到节点 9 电压超标 因此 仅靠变压器分接头逆调压 不能满足线路末端 用户的电压质量要求 2 表 2 中的 cos 值为各节点变压器的功率因数 因此在配变 低压补偿无功功率 提高变压器功率因数 对该线路电压有调节作 用 但只能部分地解决电压问题 但从调压和降损两方面考虑 无 功补偿是应普遍采用的技术 3 变电站电压提高到 11 4kV 能满足末端用户电压要求 但变 电站母线电压属严重超标 会造成变电站 10kV 电容器和部分低压 电容器的保护超过 1 1UN的定值 使无功补偿装置退出运行 实际 情况 这将使电网损耗明显增大 3 3 原因和解决措施原因和解决措施 造成图 1 系统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小 供电半径大 例如 在线路 4 5km 范围内 5 节点之前 电压不会超标 因此 对更换导线或插入新变电站是解决该线路电压问题的根本措施 但 由于街区位置和条件限制 插入变电站改造需要的投资非常大 因 此该线路必须寻求其它的解决办法 文献 6 提出的有载调压变压器是解决该线路电压问题的有效手 段 但配电变的负荷波动大 变化频繁 机械式分接头难适应和满 足电网的调压需要 文献 6 提出的晶闸管串联调压方法是一个很好 的解决思路 希望这种变压器能尽快得到推广和应用 但该方案需 要更换的变压器数量多 工程改造投资会很大 表表 3 采用采用 TVR 调压线路节点电压的计算结果调压线路节点电压的计算结果 线路节点电压值 kV 方案 序号 功率 因数 23456789 50 8510 5 10 083 9 7819 4979 7979 6429 5639 581 60 85 10 25 9 8339 5319 2579 5299 3749 2979 313 70 9510 510 139 8429 5899 8959 7579 6879 703 80 95 10 25 9 8809 5929 3399 6469 5079 4379 453 在图 1 节点 6 位置安装一台晶闸管电压调节器 TVR 7 是 解决该线路电压问题的更有效措施 TVR 可使节电 6 电压在方案 1 和方案 2 基础上调高 500V 有 TVR 调压的各节点电压计算结果如 表 3 所示 TVR 方案优点是一台设备解决全线路的电压问题 经济 性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实例说明 低压无功补偿具有调节 改善 10kV 电网电压 的作用 但不能解决像图 1 这种长线路存在的电压问题 4 无功补偿效益的简要分析无功补偿效益的简要分析 配变低压无功补偿能有效降低配电变及以上输配电网的损耗 由于计算整个电网损耗涉及因素多 工作量大 下面仅以图 1 中节 点 4 的 1000kVA 变压器为例 通过简单计算 说明无功补偿具有巨 大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设补偿前节点 4 变压器满载运行 视在功率 S 1000KVA 功 率因数 COS 0 85 年用电时间为 T 3000 小时 计算 1 若将 COS 提高到 0 95 计算需要的补偿电容器容量 2 补偿前需要支 付的年费用 3 补偿装置单位投资为 150 元 kvar 补偿装置本身损 耗为 3 投资回收率为 10 年 计算补偿后的年效益 根据已知条件 可计算补偿前 P1 SCOS 1 1000 0 85 850kW Q1 Ssin 1 1000 0 52678 526 78kvar 1 求需要安装的补偿电容器容量 x 因装置本身有功损耗为 3 补偿后的电网无功 Q2 526 78 x 要求 COS 为 0 95 可求 tg 2 0 3287 于是有 可求补偿容量 x 245 73 246kvar 2 补偿前需要支付的年费用 基本电费 一般按最大负荷收取 设每 KVA 收取的费用为 180 元 年 故有 FJ1 180 1000 18 万元 电量电费 设每 KWh 为 0 4 元 故有 FD1 0 4 850 3000 102 万元 补偿前年费用 FZ1 FJ1 FD1 18 102 120 万元 3 补偿后需要支付的年费用和年效益 补偿后的视在功率和基本电费 kVA FJ2 180 857 15 426 万元 电量电费 FD2 0 4 850 0 03 246 3000 102 88 万元 补偿装置折旧费 Ff 150 246 10 0 369 万元 补偿后年费用 FZ2 FJ2 FD2 Ff 15 426 102 88 0 369 118 675 万元 安装无功补偿可获得的年效益 F FZ1 FZ2 120 118 675 1 325 万元 上面仅仅是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角度计算的效益 如果计及 降低输配电网损耗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以及节约建设投资 改善 电压质量等方面因素 其经济效益更加可观 5 产品选型及工程应注意的问题产品选型及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低压无功补偿安装地点分散 数量多 且配电网电压 负荷情 况复杂 工程中相关问题考虑不周 不仅影响装置正常运行 也带 来很多维护 管理等问题 工程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 运行及产品可靠性问题 与配电变压器相比 低压补偿装置的维护量无疑要高很多 控 制系统越复杂 功能越多 维护工作量越大 有些单位从 长远 考 虑 提出联网 监控等很多要求 无疑会增大投资和运行维护量 事实是很多没有联网的可能 低压补偿装置的可靠性在开关和电容器 电容器寿命与工作条 件有关 因此装置的投切开关是关键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户外配 变无功补偿因工作条件差 晶闸管或接触器补偿装置难满足可靠性 要求 2 机电一体开关是最佳选择 2 产品类型和功能选择问题 对配电台变的补偿控制 有多种类型和不同功能的产品可供选 择 城网台变多以无功补偿为主 很多要求有综合监测功能 农网 不同场合要求不同 可考虑配电 补偿 补偿 计量 特殊用户可用 配电 补偿 计量或补偿 综测 对监控功能的要求高 必然成本高 投资大 建议根据实际需 要和使用场合 合理选择功能适用 价位合理的产品 实际工程上 不应出现一个变台安装有多个箱子的情况 3 控制量选取和控制方式问题 很多专变补偿装置根据电压控制电容器补偿无功量 这种方式 有助于保证用户的电压质量 但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不可取 前面 图 1 线路的电压分析表明 电网的电压水平是由系统情况决定的 若只按电压高或低控制 无功补偿量可能与实际需求相差很大 容 易出现无功过补偿或欠补偿 从电网降低网损角度 取无功功率为 控制量是最佳控制方式 4 补偿效果和补偿容量问题 前面实例分析表明 配变低压补偿无功可提高配变功率因数 降低配变损耗 但只节点 6 配变装补偿 对 10kV 线路降损作用很 小 因此 某条线路配变安装补偿数量少或补偿容量不足 影响全 网 线路 降损和电压改善效果 前面计算方法确定补偿容量 对实际工程难以实现 配电网日 负荷变化大 负荷性质不同 补偿容量要求也不同 大量工程实践 表明 对动态补偿在配变容量 20 30 内 同时 对个别情况可能 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5 无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问题 无功倒送会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 加重线路供电负担 为 防止三相不平衡系统的无功倒送 应要求控制器检测 计算三相无 功投切控制 固定补偿部分容量过大 容易出现无功倒送 一般动 态补偿能有效避免无功倒送 系统三相不平衡同样会增大线路和变压器损耗 对三相不平衡 较大的负荷 比如机关 学校等单相负荷多的用户 应考虑采用分 相无功补偿装置 并不是所有厂家的控制器都具有分相控制功能 这是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6 谐波影响和电容器保护问题 谐波影响会使电容器过早损坏或造成控制失灵 谐波放大会使 干扰更加严重 工程中应掌握用户负荷性质 必要时应对补偿系统 的谐波进行测试 存在谐波但不超标可选抗谐波无功补偿装置 而 谐波超标则应治理谐波 电容器耐压标准为 1 1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