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1 正数与负数 大于 0 的数叫正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 号的数 叫做负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是唯一的中性数 搞清相反意义的量 南北 东西 上下 左右 上升下降 高低 增长减少等 正整数 0 负整数统称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 2 数轴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 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但数轴上的点 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 2 的相反数是 2 0 的相反数是 0 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 记作 a 从几何意义上讲 数的绝 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有 正数和 0 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有 负数和 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两个负数 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倒数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 1 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等于其本身的有 1 和 1 1 3 有理数的大小 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负数小于零 零小于正数 负数小于正数 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 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 4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的符号 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3 一个数同 0 相加 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 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 5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 0 相乘 都得 0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 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除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 都得 0 1 6 有理数的乘方 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 叫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幂 在 a 的 n 次方中 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 的 任何次幂都是 0 负奇负 负偶正 如 22 4 2 2 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 先乘方 再乘除 最后加减 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进行 如有括 号 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按小括号 中括号 大括号依次进行 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的形式 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注意 a 的范围为 1 10na 10 a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 0 数字起 到末位数字止 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四舍五入遵从精确到哪一位就从这一位的下一位开始 而不是从数字的末尾往前四舍五入 比如 3 5449 精确到 0 01 就是 3 54 而不是 3 55 再如 0 0020100 有 5 个有效数字 2 40 万 精确到百位 有 3 个有效数字 2 4 0 6 5 104 精确到千位 有 2 个有效数 字 6 5 第二章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 2 1 用字母表示数 1 偶数 能被 2 整除的整数叫偶数 如 4 2 0 2 4 2 奇数 不能被 2 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 如 5 3 1 1 3 5 2 2 代数式 1 用加 减 乘 乘方 除等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 叫做代数式 注 单独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 代数式的写法 数学与字母相乘时 号省略 数字写在字母前 字母与字母相乘时 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 数字与数字相乘时 号不能省略 式中出现除法时 一般 写成分数形式 3 单项式 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因此 判断 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 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 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 若式子中含有加 减运算关系 其也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 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数的次数 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 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 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 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 单项式 每个单项式称项 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 数最高项的次数 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 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 前面的性质符号 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 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 的符号 5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 3 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 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简称 二同 合并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可以运用交换律 结合律和分配律 合并同类项法则 合并同类项后 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 所含字母 部分不变 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变 称为 两不变 字母的升降幂排列 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 大 到大 小 的顺序排列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 负 数 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反 第三章第三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 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元 x 未知数 x 的指数都是 1 次 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 元一次方程 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 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 方程是整式方程 2 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 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 1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整式或分式 等式不变 结果仍 相等 2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等式不变 注意 运用性质时 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变 运用性质 2 时 一定要注意 0 这 个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 去分母 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 1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个基本步骤 在实际解方程的过程中 五个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 或有些步骤还需要重复使用 因此 解方程时 要根据方程的特点 灵活选择方法 在解方 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去分母 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分子是一个整 体 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 去分母与分母化整是两个概念 不能混淆 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 再去中括号 最后去大括号 不要漏乘括号的项 不要弄错符号 移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 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移项要变符号 移项要变号 不要丢项合并同类项 解方程是同解变形 每一步都是一个方程 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 样写能连等的形式 把方程化成 ax b a 0 的形式 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 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 数的系数 a 得到方程的解不要分子 分母搞颠倒 3 2 二元一次方程组 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的 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组 3 3 消元法解方程组 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 叫做 2 代入消元法 从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 再把它 代入 另一个方程 进 行求解 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 简称代入法 3 加减消元法 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 叫做加减消元法 简称加减法 3 4 用一次方程 组 解决问题 一 一 概念梳理 概念梳理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审题 特别注意关键的字和词的意义 弄清相关数量关系 设出未知数 注意单位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解这个方程 检验并写出答案 包括单位名称 一些固定模型中的等量关系 数字问题 abc表示一个三位数 则有 10010abcabc 行程问题 基本公式 路程 时间 速度 甲乙同时相向行走相遇时 甲走的路程 乙走的路程 总路程 甲走的时间 乙走的时间 甲乙同时同向行走追及时 甲走的路程 乙走的路程 甲乙之间的距离 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 工作量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总工作量 储蓄问题 本息和 本金 利息 利息 本金 利率 商品销售问题 商品利润 售价 进价 进价 1 利润率 进价 商品利润率 售价 进价 进价 火车过桥问题 火车完全通过桥所走路程 桥长 火车长 火车完全在桥上所走路程 桥长 火车长 人在火车上 人行走方向与火车行走方向相同 则人的实际速度 人速 车速 人行走方向与火车行走方向相反 则人的实际速度 车速 人速 水流问题 逆流速度 船速 水速 顺水速度 船速 水速 熔断前后物体的体积 质量不变 含有杂质的两个物体熔断前后两个不变 1 总质量不变 2 所含有的物质的 总质量不变 例如 含铜百分率不同的两个铁块的融合 融合后的质量等于融合前两块铜块的 质量之和 融合有含有铜的质量等于融合前两块铜块含铜质量之和 二 二 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 本单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小结 建模思想 通过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抽象成数学模型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的思想 方程思想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 化归思想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利用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 类项 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等各种同解变形 不断地用新的更简单的方程 来代替原来的方程 最后逐步把方程转化为 x a 的形式 体现了化 未知 为 已知 的化归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 借助于线段示意图和图表等来分析数量关系 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直观地展示出来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 分类思想 在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和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过程中往往需要分类讨论 在解有关方案设计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要注意分类思想在过程中的 运用 第四章第四章 直线与角直线与角 4 1 多姿多彩的几何图形 形状 方的 圆的等 几何图形 大小 长度 面积 体积等 位置 相交 垂直 平行等 几何体也简称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 常见的立体图形 圆柱 圆椎 圆台 球 长方体 四面体 三棱柱 各部分不都 在一个平面内 在一个平面内就是平面图形 点线面体 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4 2 直线 射线 线段 1 特点与表示方法 直线没有端点 向两方无限延伸 可用两个字母或小字字母表示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 向一方无限延伸 用端点和延伸方向中的任意一点表示 线段有两个端点 用两个端点来表示 2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 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 3 线段的比较 叠合法或度量法 中点 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称这条线段的 中点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 线段做短 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 4 4 角的度量 1 定义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角的端点为顶点 两条射线为角的两边 2 1 度 60 分 1 分 60 秒 1 周角 360 度 1 平角 180 度 钟表上分针每分钟 走 6 时针每分钟走 0 5 4 5 角的比较与运算 角的平分线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90 度 直角 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 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 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180 度 平角 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 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 的补角 等角 同角 的补角相等 即两个相等的角的补角相等 同一个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 同角 的余角相等 即两个相等的角的余角相等 同一个角的余角相等 注 互余 互补关系只强调角度的和为特定的度数 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 4 6 作线段与角 1 尺规作图 几何中 通常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 这种画图的方法叫做尺规作图 2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 作一条直线 L 2 在 L 上任取一点 A 以 A 为圆心 以 线段 a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 交直线 L 于点 B 则线段 AB 为所求作的线段 3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 在 AOB 上以 O 为圆心 任意长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 OA OB 于点 P Q 2 作射线 EG 并以点 E 为圆心 OP 长为半径画弧交 EG 于点 D 3 以点 D 为圆心 PQ 长为半径画弧交第 2 步中所画弧于点 F 4 作射线 EF DEF 即为所求作的 角 第五章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 1 数据的收集 1 全面调查 普查 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耗费人力 物力较大 2 抽样调查 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当对调查对象 具有破坏作用时 不易采用此方法 3 总体 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4 个体 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5 样本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6 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只是一个数字 不带任何单位 5 2 数据的整理 1 常用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2 扇形统计图 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比例关系 即用圆表示总体 用扇形表示构 成总体的各个部分 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大小 像这样的统计 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3 扇形的中心角计算公式 360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5 3 统计图的选择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 2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3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5 4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图表带来有利于决策的各种信息的同时 使用不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 会给人以误导 在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时 要关注数据的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购房合同解除及终止条件
- 海运货物保险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专业遴选测试题及答案
- 边城课件课教学设计
- 幼儿园管理家园合作课件
- 消防安全服务培训班通知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海藻酸锂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飞行安全监测技术创新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真空阀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毛绒布料玩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Know Before You Go:趣谈“一带一路”国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养老金融论文
- 无人机维修技术行业报告
- NPI工程师培训资料
- 2024年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行业技术趋势分析
- 个人工资表表格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高级第六章-需求评估
- 架桥机检验报告
- 溶气气浮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 JTGT D 65-05-2015 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