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心 爱心 用心1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产生于过去 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只存在于历史中 不存在于现实中 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具有绝对稳定性 A B C D 2 在传统文化中 能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 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 C 传统文艺 D 传统思想 3 留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这些习俗能够保留 至今的原因主要是 A 文化的继承 B 文化的创新 C 文化的发展 D 文化的交流 4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现代经济 文化的冲击下 正在慢慢地消 失 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正在逐渐消失的文化 顺其自然 维持现状 加以抢救和保护 消失是因为它们属于消极 落后的文化 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尊重 A B C D 5 伴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 中国文化也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革 命 这句话告诉我们 A 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 展 C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D 新文化必然代替旧文化 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其原因是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和教育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 科技是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的强大动 力 A B C D 7 当前形势下 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 又要实施文化创新 应如何看待继承 和发展的关系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 B C D 8 印刷术的诞生使图书 报刊等纸质媒介产品在社会上广为流行 摄影照相技 术的出现 使影视产品占领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网络信息技术使文化传播可以 突破时空的局限 材料表明 A 印刷是传媒的开始 B 网络和信息产品的出现可能使消费者迷失在虚拟的世界中 C 网络将取代其他传媒 D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9 根据 国务院关于修改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的决定 对 黄金周 休假制度进行了调整 新休假制度将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等重要的民族传 专心 爱心 用心2 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 将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 有利于 激发亲情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促进社会和谐 承袭传统文化 并将传统文化发展为应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 主心 骨 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实现文化一体化 A B C D 10 各位乡亲 各位乡党 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 一句浓浓的乡音 不仅引来 阵阵热烈掌声 而且进一步拉近了宋楚瑜与乡亲们的距离 这表明 A 我们既要提倡普通话 又要发展各地方言 B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 C 传统文化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 对传统文化中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 腐朽文化 必须 移风易俗 11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历史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 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 976年 历时千年 弦歌不绝 故世称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 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岳麓书院的影响说明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 来越大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思想 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 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A B C D 12 辽阔的草原上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 这种游牧民族特有的文 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蒙古包的色泽洁白 整个形体为圆 状 套瑙与乌尼连接 呈日月射光状 是蒙古族尚圆 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 这说明 A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C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 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13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表演中 出现了三次醒目的 和 字 和 为贵 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 这表明传统文化 A 源远流长 可以全盘继承 B 具有相对稳定性 其具体内涵因时而 变 C 内容博大精深 一成不变 D 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先进思 专心 爱心 用心3 想 14 不管是中国内地 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 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 端午吃粽子赛龙舟 中秋赏月 重阳登高 除夕吃年夜饭 这说明 A 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具有时代性和稳定性 B 传统习俗因时而变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 传统习俗移风易俗 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D 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 15 我国已将 数字图书馆 纳入国家 863 计划和国家 十五 重点项目 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数字化形态 如古老的 北京人 已经有了宣传网 页 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 和 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 计划已经启动 这说明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 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促进了文化传播的继承和发展 C 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D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16 今天 人们不妨再拿起纸 笔 让爱和思念不是通过转瞬即逝的电波 而 是跃然纸上 也许这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 体验 家书抵万金 的感觉 这表 明 A 所有的传统文化必须得以传承 B 科技进步是抛弃传统文化的理由 C 传统文化对维系人间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D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可调和 17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 历史文 脉被割裂 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 实现传统文化载 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 A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 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 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8 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 心中为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告诫官员 要 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温总理 以诗言志 表明 A 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 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19 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 该 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专心 爱心 用心4 A B C D 20 下列属于影响文化发展的外因是 A 教育 B 社会制度 C 科学技术 D 思想运动 二 主观题 21 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 对吗 22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 贵和 思想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的社会思想 德治爱民 的治国理念等 至今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 谐社会的努力中 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 统文化 专心 爱心 用心5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1 1 对待传统文化 既要继承 又要发展 2 继承传统文化 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 要发扬 继承 并不 是全盘接受 文化的发展 就是要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当然也不是全盘 否定传统文化 3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 求 继承和发展 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4 题目观点把继承与发展分为先后 是不科学的 22 1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世代相传中既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具体 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 随着社会经济 政治的变化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 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3 面对传统文化 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分辩其精华和糟 粕 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4 对待传统文化 要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3 观点一 传统文化是财富 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 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增强 了我们民族认同感 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如果没有传统文化 我们的生活将失 去精神家园 观点二 传统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 保守的因素 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 方式和思维方式 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 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 请你对以上两种观点加以评述 3 1 1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不可全盘肯定或否定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不可全盘肯定或否定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2 2 观点一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一面 但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是不科学的 观点一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一面 但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是不科学的 3 3 观点二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保守的因素 有不合理的因素是正确的 但认为传统文化观点二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保守的因素 有不合理的因素是正确的 但认为传统文化 是包袱则是不科学的 是包袱则是不科学的 4 4 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对于对于 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 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东西 必须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东西 必须 移风易俗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 自 1998 年以来 在一些社会机构和人士的组织推动下 北京 湖南 山东 安徽等地 越来越多的儿童参加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活动颇为引人关注 目前 北京 广州等城市的部分中小学校已着手组织在校学生开展 诵读书经活动 即 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 等 国学 篇目重新列为必修课 要求学 生熟背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孩子加入 读经 的行列 对这一 活动 有人认为是复古 有人认为是创新 还有人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 认为 应该顺其自然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 诵经 活动的看法 4 4 1 1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现代文明不能割裂传统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现代文明不能割裂传统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 等中华等中华 传统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必要发扬 传统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必要发扬 专心 爱心 用心6 2 2 要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 2025合同样本:停车场租赁协议示范文本
- 2025保修劳动合同
- 2025义龙新区鲁屯镇初级中学公租房租赁合同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 3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Section A说课稿 (新版)仁爱版
- 把打游戏的专注应用到学习上(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橡胶厂保密管理规范管理规范制度
- 2025公寓房买卖合同(现房)
- 2024年河北中烟工业公司真题及答案
- 2025鸡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同鉴定流程
- 软件人员外包合同
- 上海区域出租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 三国趣味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房地产经纪协理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
- 2025年初级电工接线技能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银行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细则
- 肢体被动活动技术
- 桥洞美化改造方案(3篇)
- savina300呼吸机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标准)供热移交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