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B课程设计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B课程设计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B课程设计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B课程设计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B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号 天津城建大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B 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起止日期 2015 年 1 月 7 日 至 2015 年 1 月 16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5 年年 1 月月 5 日日 跨径 13m 净 11 2 1 5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T 梁桥主梁设计 A 桥梁主桥梁设计 D 目录 一 基本资料基本资料 1 二二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 2 三三 设计要求 2 四四 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 2 五 荷载效应及组合五 荷载效应及组合 3 5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 3 5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 3 6 1 正截面设计 4 6 2 确定 T 形截面有效宽度 4 6 3 正截面复核 5 7 1 斜截面抗剪 6 7 2 斜截面抗弯设计 8 7 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11 八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裂缝宽度挠度验算八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裂缝宽度挠度验算 16 8 1 裂缝宽度验算 16 8 2 挠度的验算 16 九 短暂状况 施工安装 应力验算及 吊钩设计九 短暂状况 施工安装 应力验算及 吊钩设计 19 9 1 计算弯矩和剪力 19 9 2 正截面应力验算 20 十 主梁材料用量统计计算十 主梁材料用量统计计算 22 天津城建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 2015 学年第学年第 1 学期学期 土木工程 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专业 1 班级 课程设计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B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跨径 13m 净11 2 1 5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T 梁桥主梁设计 D 完成期限 自 2015 年 1 月 7 日至 2015 年 1 月 16 日 共 1 5 周 设计依据 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一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 1 1 简支 T 形梁桥上部构造 标准跨径 13m 主梁全长 12 96m 主梁计算跨径 l 12 50m 桥面宽 11 2x1 5m T 形梁桥的上部结构如图 T 形梁桥的上部结构图 尺寸单位 mm 1 2 材料 编号混凝土强度等级主筋级别箍筋级别环境类别安全等级 AC25HRB335R235 I 类二级 BC30HRB335R235 I 类一级 CC35HRB400HRB335 类二级 DC40HRB400HRB335 类一级 1 3 标准作用 荷载 作用作用 荷载荷载 标准值表标准值表 剪力 kN 弯矩 kN m 作用位置 荷载种类 V0 支点 V1 2 跨中 M1 2 跨中 M1 4 1 4 跨径 恒载 150 50 448 65338 20 车辆荷载 160 2420 50668 00502 32 人群荷载 40 087 4891 2769 31 注 车辆荷载未计入冲击系数 1 1 22 二二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 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 结构设计原理 叶见曙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 李美东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162 92 中国计划出版社 公路桥涵标准图 三三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1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应独立完成设计内容 2 结构设计说明书 要求书写工整 清晰 准确 3 说明书要严格按照教务处下发的 天津城建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 书写 各计算应写明 计算的依据 目的及过程 4 绘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配筋施工图 要求绘图正确 清晰 符合桥梁设计规范制图标准 四四 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 1 根据设计资料 确定荷载效应及组合 2 持久状况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的计算及复核 3 持久状况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 4 持久状况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抗弯承载力和全梁承载力校核 5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裂缝宽度验算 6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变形验算 7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短暂状况 施工安装 应力验算及 吊钩设计 8 主梁材料用量统计计算 9 绘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配筋施工图 编制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用表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批准日期 2014 年 12 月 20 日 五 荷载效应及组合五 荷载效应及组合 5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按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取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0 1 0 因恒载时作 用效应对结构承载力最不利 故取永久作用效应分项系数 G1 1 2 汽车荷载效应的分项系 数 Q1 1 4 本组合为永久作用 汽车载荷和人群载荷组合 故人群载荷的组合系数为 C 0 80 除汽车外的其他 j 个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 Qj 1 4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 计时作用效应值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 0 Ml 2 d 0 GiSGik Q1SQ1k C QjSQjk 1 1 1 2 448 65 1 22 1 4 668 0 80 1 4 91 27 1959 70 kN m 0 Ml 4 d 0 GiSGik Q1SQ1k C QjSQjk 1 1 1 2 338 2 1 22 1 4 502 32 0 80 1 4 69 31 1475 57 kN m 0 V0 d 0 GiSGik Q1SQ1k C QjSQjk 1 1 1 2 150 5 1 22 1 4 160 24 0 80 1 4 40 08 549 10 kN 0Vl 2 d 0 GiSGik Q1SQ1k C QjSQjk 1 1 1 2 0 1 22 1 4 20 5 0 80 1 4 7 48 47 73 kN m 5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 5 2 1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 汽车载荷作用效应的频遇值洗漱 11 0 7 人群荷载作用效应的频遇值系数 12 1 0 不计冲击系数的汽车荷载弯矩标准值 ML 2 Q1k 668 00kN m ML 4 Q1k 502 32kN m VL 2 Q1k 20 50 kN V0 Q1k 160 24kN ML 2 sd MGik 11MQ1k 12MQ2k 448 65 0 7 668 00 1 0 91 27 1007 52 KN M ML 4 sd MGik 11MQ1k 12MQ2k 338 20 0 7 502 32 1 0 69 31 759 13 KN M VL 2 sd VGik 11VQ1k 12VQ2k 0 0 7 20 50 1 0 7 48 21 83 KN V0 sd VGik 11VQ1k 12VQ2k 150 5 0 7 160 24 1 0 40 08 302 75 KN 5 2 2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 不计冲击系数的汽车荷载弯矩标准值 ML 2 Q1k 668 00kN m ML 4 Q1k 502 32kN m VL 2 Q1k 20 50 kN V0 Q1k 160 24kN 汽车作用 的准永久值系数 21 0 4 人群载荷作用效应的准永久值系数 22 0 4 则 ML 2 ld MGik 21MQ1k 22MQ2K 448 65 0 4 668 0 4 91 27 752 36 KN M ML 4 ld MGik 21MQ1k 22MQ2K 338 2 0 4 502 32 0 4 69 31 566 85 KN VL 2 ld VGik 21VQ1k 22VQ2K 0 0 4 20 50 0 4 7 48 11 19 KN V0 ld VGik 21VQ1k 22VQ2K 150 50 0 4 160 24 0 4 40 08 230 63 KN 六 持久状况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的计算及复核六 持久状况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的计算及复核 6 1 正截面设计 预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高度 h 1 35m C40 混凝土 HRB400 钢筋 类环境 安全 等级为一级 跨中截面弯矩组合设计值 Md 1959 7KN 查附表得 fcd 18 4MPa ftd 1 65MPa fsd 330MPa 0 1 1 6 2 确定 T 形截面有效宽度 1 跨径的 1 3 12500 4166 67mm 1 3 2 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 1800mm 3 b 2hn 12hf 180 2 0 12 110 1500mm 取最小值 故 bf 1500mm 1 采用焊接钢筋骨架 设 as 40 0 07h 40 0 07 1350 135mm 则截面有效高度 h0 1350 135 1215mm 2 判定 T 形截面类型 由 fcdbf hf h0 hf 2 18 4 1500 110 1215 110 2 3521 76 kN m M 1959 70kN m 故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 3 受压区高度 由 M fcd bf x h0 x 2 可得 1959 70 106 18 4 1500 1215 x 2 解方程得合适解 x 60mmd 25mm 及规定的 40mm 钢筋横向净距 Sn 180 40 2 28 4 2 43 2 40mm 及 1 25d 1 25 25 31 25mm 满足构造要 求 6 3 正截面复核 已设计的受拉钢筋为 8 25 面积为 3927mm2 4 22 的面积为 1520mm2 fsd 330Mpa 则可得 as 即 as 120mm 3927 402 28 4 1520 404 28 425 1 3927 1520 则实际有效高度 h0 1350 120 1230mm 1 判定 T 形截面类型 fcdbf hf 18 4 1500 110 3 312 kN m fsdAs 330 5447 1 797 kN m 因为 fcdbf hf fsdAs故为第一类 T 形截面 求受压区高度 x 由 fcdbf x fsdAs 得 x fsdAs fcdbf 65mm1959 7 kN m 又 As bh0 2 46 min 0 2 5447 180 1230 故截面复核满足要求 七 持久状况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七 持久状况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 7 1 斜截面抗剪 7 1 1 斜截面抗剪设计 1 腹筋设计 根据构造要求 梁最底层钢筋 4 25 通过支座截面 支点截面的有效高度 ho h 40 28 4 2 1282mm 0 51 10 3 bh0 0 51 10 3 180 1282kcuf 40 744 32 kN 0Vd 0 549 1 kN 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查是否要根据计算配置箍筋 跨中截面 0 5 10 3 ftdbh0 0 5 10 3 1 65 180 1230 182 655 kN 支座截面 0 5 10 3 ftdbh0 0 5 10 3 1 65 180 1282 190 377 kN 因 0Vd l 2 47 73 kN 0 5 10 3 ftdbh0 0Vd 0 549 1 kN 故可在跨中的某长度范围内按构造配置箍筋 其余区段应按计算配置腹筋 3 计算剪力分配图 在剪力包络图中 支点处剪力计算值 V0 0Vd 0 549 1kN 跨中剪力计算值 VL 2 0Vd L 2 47 73KN Vx 0Vd x 0 5 10 3 ftdbh0 182 655 kN 的截面距跨中截面的距 离可由剪力包络图按比例求的为 2 1 0 2 182 65547 73 62501682 2549 1 47 73 xl l VV L lmm VV 在 l1长度范围内可按构造要求布置箍筋 同时根据 公路桥规 规定 在支座中心线向跨径长度方向不小于 1 倍梁高 h 1350mm 范 围内 箍筋的最大间距为 100 在距离支座中心线 h 2 处的计算剪力值 V 由剪力包络图的比例求得 为 kN 00 2 12500 549 1 1350 549 1 47 73 V494 95 12500 l LVh VV L 其中应由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计算值至少为 0 6 V 296 97 kN 应由弯起钢筋 包括斜筋 承担的剪力计算值最多为 0 4 V 197 98 kN 设置弯起钢筋区段长度为 3143mm 如上图所示 4 箍筋设计 采用直径为 8mm 的双肢箍筋 箍筋截面面积 Asv nAsv1 2 50 3 100 6mm2 斜截面内 纵筋配筋率 p 及截面有效高度 h0可近似按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的平均值取用 计算如下 跨中截面 pl 2 2 46h0 2 1282 2 641mm 满足要求 其不需要点 m 的横坐标 x 4759mmm 而 2N3 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 1 的横坐标 x1 6250 593 5657mm x 4759mm 亦满足要求 第二排弯起钢筋 2N4 其充分利用点 k 的横坐标 x 2702mm 而 2N4 的弯起点 2 的横坐标 x2 6250 2285 3965 x 2702mm 说明 2 点位于 L 点左边 且 x2 x 3965 2702 1263mm h0 2 1267 2 633 5mm 满足要求 其不需要点 L 的横坐标 x 3855mmm 而 2N4 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 2 的横坐标 x2 6250 1749 4501mm x 3855mm 故满足要求 7 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1 选定斜截面顶端位置 由下图可得距支座中心线 h 2 处截面的横坐标为 x 6250 675 5575mm 正截面有效高度 h0 1230mm 现取投影长度 c h0 1230mm 则得到选择的斜截面顶端位置 A 如下图所示 其 坐标为 x 5575 1230 4345mm 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A 处正截面上的剪力 Vx及相应的弯矩 Mx计算如下 0 22 22 4345 47 73 549 1 47 73 396 28 12500 xll x VVVVkN L 22 22 2 44 4345 1 1959 7 1 1012 57 12500 xl x MMkN m L A 处正截面有效高度 h0 1267mm 1 267m 主筋为 6 25 则实际广义剪跨比 m 及斜截面投影长 度 c 分别为 1012 57 2 023 396 28 1 267 x xo M m V h c 0 6mh0 0 6 2 02 1 267 1 533m 1 23m 将要复核的斜截面如上图所示中 AA 斜截面 斜角 tan 1 h0 c tan 1 1 267 1 533 39 6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 4 25 2N1 2N2 相应的主筋配筋率 p 为 P 100 0 89 min 0 12 v sv bS A100 6 180 250 与斜截面相交的弯起钢筋有 2N3 2 25 2N4 2 25 斜筋有 2 16 则 AA 斜截面抗剪 承载力为 3 1230 0 45 10 20 6 ucu ksvsv VbhPff 3 0 75 10sin sdsbs fA 3 1 1 1 0 45 10180 1267 20 6 0 89 400 00224 280 3 0 75 10330 1964 0 707 700 3kN Vx 396 28kN 故距支座中心 h 2 处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1 复核第一排弯起钢筋处 由下图可得距支座中心线 X1 处截面的横坐标为 x 6250 1157 5093mm 正截面有效 高度 h0 1282mm 现取投影长度 c h0 1282mm 则得到选择的斜截面顶端位置 A 如下图所 示 其坐标为 x 5093 1282 3811mm 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A 处正截面上的剪力 Vx 及相应的弯矩 Mx 计算如下 0 22 22 3811 47 73 549 1 47 73 353 45 12500 xll x VVVVkN L 22 22 2 44 3811 1 1959 7 1 1231 07 12500 xl x MMkN m L A 处正截面有效高度 h0 1267mm 1 267m 主筋为 6 25 则实际广义剪跨比 m 及斜截面 投影长度 c 分别为 1231 07 2 753 353 45 1 267 x xo M m V h c 0 6mh0 0 6 2 75 1 267 2 09m 1 282m 将要复核的斜截面如上图所示中 AA 斜截面 斜角 tan 1 h0 c tan 1 1 267 2 09 31 23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 4 25 2N1 2N2 相应的主筋配筋率 p 为 P 100 0 86 min 0 12 v sv bS A100 6 180 250 与斜截面相交的弯起钢筋有 2N3 2 25 2N4 2 25 则 AA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3 1230 0 45 10 20 6 ucu ksvsv VbhPff 3 0 75 10sin sdsbs fA 3 1 1 1 1 0 45 10180 1267 20 6 0 86 400 00224 280 3 0 75 10330 1964 0 707 700 3kN Vx 353 45kN 故第一排弯起钢筋处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2 复核第二排弯起钢筋处 由上图可得距支座中心线 h 2 处截面的横坐标为 x 6250 2285 3965mm 正截面有效 高度 h0 1267mm 现取投影长度 c h0 1267mm 则得到选择的斜截面顶端位置 A 如下图所 示 其坐标为 x 3965 1267 2698mm 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A 处正截面上的剪力 Vx 及相应的弯矩 Mx 计算如下 0 22 22 2698 47 73 549 1 47 73 264 16 12500 xll x VVVVkN L 22 22 2 44 2698 1 1959 7 1 1594 51 12500 xl x MMkN m L A 处正截面有效高度 h0 1253mm 1 253m 主筋为 8 25 则实际广义剪跨比 m 及斜截面 投影长度 c 分别为 则 m 取 3 1594 51 4 82 3 264 16 1 253 x xo M m V h c 0 6mh0 0 6 3 1 253 2 255m 1 267m 将要复核的斜截面如上图所示中 AA 斜截面 斜角 tan 1 h0 c tan 1 1 253 2 255 29 06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 6 25 2N1 2N2 2N3 相应的主筋 配筋率 p 为 P 100 1 31 min 0 12 v sv bS A100 6 180 250 与斜截面相交的弯起钢筋有 2N4 2 25 则 AA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3 1230 0 45 10 20 6 ucu ksvsv VbhPff 3 0 75 10sin sdsbs fA 3 1 1 1 1 0 45 10180 1253 20 6 1 31 400 00224 280 3 0 75 10330 982 0 707 542 97kN Vx 264 16kN 故第二排弯起钢筋处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八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裂缝宽度挠度验算八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裂缝宽度挠度验算 8 1 裂缝宽度验算 1 带肋钢筋系数 c1 1 0 短期荷载效应组合弯矩计算值 Ms 1007 52kN m 长期荷载效应组合弯矩计算值 Ml 752 36kN m 系数 c2 1 0 5 1 37 系数 c3 1 0 s l M M 2 钢筋应力的计算ss ss s s Ah M 084 0 1007 52 0 87 5447 1230 173Mpa 3 换算直径 d 的计算 d de 24 08mm 22 8 254 22 8 254 22 对于焊接钢筋骨架 d de 1 3 24 08 31 304mm 4 纵向受拉钢筋 的计算 0 0246 0 02 0bh As5447 180 1230 取 0 02 5 最大裂缝宽度 Wfk的计算 Wfk c1c2c3 1028 0 30 d Es ss 1 1 37 10 5 1733028 4 20 28 10 0 02 0 14mm wf 0 2mm 满足要求 8 2 挠度的验算 在进行梁变形计算时 应取梁与相邻梁横向连接后截面的全宽度受压翼板计算 即 b f1 1800mm 而 h f1仍为 110mm Es 6 154 c s E E 1 T 梁换算截面的惯性矩 Icr和 I0计算 对 T 梁的开裂截面 由 0 5b fx2 EsAs h0 x 可得 0 5 1800 x2 6 154 5447 1230 x 解得 x 233mm h f 110mm 梁跨中截面为第二类 T 形截面 这时 受压区 x 高度由式确定 A Sff EsA hbb b 6 154 5447 110 1800 180 180 1176 B 2 02 Essf f A hbb h b 2 2 6 154 5447 1230 1800 180 110 180 567018 则 x ABA 2 2 11765670181176 220mm h f 110mm 开裂截面的换算截面惯性矩 Icr为 Icr 6 154 5447 1230 220 2 33 1800 220 1800 180 220 110 33 39864 67 106mm4 T 梁的全截面换算截面面积 A0为 A0 180 1350 1800 180 110 6 154 1 5447 449274mm2 受压区高度 x 为 X 464mm 22 0 5 180 13500 5 1800 180 110 6 154 1 5447 1230 449274 全截面换算惯性矩 I0为 323 011 11 122122 f ffff h h Ibhbhxbb hbb hx 2 0 1 EsS A hx 2 33 113501 180 1350180 1350464 1800 180 110 12212 22 110 1800 180 110 464 6 154 1 5447 1230464 2 9 42 1010mm4 2 计算开裂构件的抗弯刚度 全截面抗弯刚度 B0 0 95EcI0 0 95 3 25 104 9 42 1010 2 91 1015N mm2 开裂截面抗弯刚度 Bcr EcIcr 3 25 104 39864 67 10 6 1 30 1015 N mm2 全截面换算截面受拉区边缘的弹性抵抗拒为 W0 1 06 108mm3 xh I 0 10 9 42 10 1350464 全截面换算截面的面积距为 2 2 0 2 273 11 22 11 1800 4641800 180464 1109 23 10 22 fff Sb xbbxh mm 塑性影响系数为 0 0 2S W 7 8 2 9 23 10 1 74 1 06 10 开裂弯矩 Mcr ftkW0 1 74 2 4 1 06 108 442 656KN m 抗裂构件的抗弯刚度 B crs cr s cr B B M M M M B 0 22 0 1 15 152 15 22 15 2 91 10 1 46 10 442 656442 6562 91 10 1 1007 521007 521 3 10 N mm 3 受弯构件跨中截面处的长期挠度值 结构自重作用下跨中截面弯矩标准值 MG 448 65kN M 对 C40 混凝土 挠度长期增长系 数 1 45 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跨中截面的长期挠度值为 l B LMs 2 48 5 48 5 62 15 1007 52 1012500 1 4516 1 46 10 mm 在自重作用下跨中截面的长期挠度值为 G 48 5 2 GM L B 48 5 62 15 448 65 1012500 1 457 1 46 10 mm 则按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 Q 为 符合 公路桥规 的要求 600 1679 QlG mm L 12500 20 8 600 mm 4 预拱度的设置 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下梁跨中处产生的长期挠度值为 C 16mm 故跨中截面需要设置预拱度 1600 L12500 7 8 1600 mm 根据 公路桥规 对预拱度设置的规定 得到梁跨中截面处的预拱度为 11 7911 5 22 GQ mm 九 短暂状况 施工安装 应力验算及 吊钩设计 九 短暂状况 施工安装 应力验算及 吊钩设计 9 1 计算弯矩和剪力 一根主梁的荷载集度为 g 0 2 1 3 0 08 0 14 0 8 25 10 475KN m 设采用两点吊装 梁的吊点位置距梁端分别为 1m 则吊点处的弯矩为 22 11 11 10 475 15 24 22 MglkN m 跨中最大弯矩为 2 222 221 1111 10 47512 96210 475 1 8282 152 05 Mglgl kN m 吊点处的最大剪力为 11 11 10 475 12 96 10 475 157 4 22 VglglkN 吊装时的弯矩图 剪力图如图所示 9 2 正截面应力验算 由于吊装处弯矩很小 故仅验算跨中应力 梁跨中截面的换算截面惯性距 Icr计算 根据 公路桥规 规定计算得到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 1500mm f b hf 110mm ho 1230mm 5 4 2 10 6 154 3 25 10 S Es C E E T 梁换算截面的惯性矩 Icr计算 对 T 梁的开裂截面 由 0 5b fx2 EsAs h0 x 可得 0 5 1500 x2 6 154 5447 1230 x 解得 x 213mm h f 110mm 梁跨中截面为第二类 T 形截面 这时 受压区 x 高度由式确定 A Sff EsA hbb b 6 154 5447 110 1500 180 180 993 B 2 02 Essf f A hbb h b 2 2 6 154 5447 1230 1500 180 110 180 546851 则 x ABA 2 2 993546851993 245mm h f 110mm 开裂截面的换算截面惯性矩 Icr为 Icr 6 154 5447 1230 245 2 33 1500 245 1500 180 245 110 33 40958 38 106mm4 考虑吊装因素 取 2 1 21 2 152 05182 46 t k MMkN m 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压应力 6 0 6 182 46 10245 1 09 40958 38 10 t t k cc cr M x MPa I 0 800 80 26 821 44 t ckcc fMPa 受拉钢筋的面积重心处的应力 6 0 6 182 46123024610 6 15427 40958 38 10 t kt sEs cr Mhx MPa I 最下面一层钢筋 2 25 重心距受压区边缘高度 ho1 1350 28 4 2 40 1296mm 则钢筋应力为 6 01 6 182 46129624510 6 15428 810 75300 40958 38 10 t k sEssk cr Mhx MPafMPa I 验算结果表明 主梁吊装时混凝土正应力和钢筋拉应力均小于规范限值 可取图的吊点位置 十 主梁材料用量统计计算十 主梁材料用量统计计算 10 1 钢筋用量计算 1 号筋 水平直线段长 l1 12960 2 53 125 12604mm 圆弧长 lh 3 14 125 2 196mm 竖直线段长 1254 125 110 1019mm 总长 12604 196 2 1019 2 15034mm 2 号筋 水平直线段长 l1 12960 2 53 125 25 12554 mm 圆弧长 lh 3 14 125 4 196mm 竖直线段长 30 25 750mm 总长 12554 196 2 750 2 14496mm 3 号筋 水平直线段长 l1 12960 2 53 1157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