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标准化操作_第1页
转炉标准化操作_第2页
转炉标准化操作_第3页
转炉标准化操作_第4页
转炉标准化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炉标准化操作要点转炉标准化操作要点 装入制度标准化装入制度标准化 废钢废钢 一 本标准化制度适应于以下主要条件 1 铁水条件 1 铁水单耗 980 kg tG 2 铁水成份 项目Si S P 温度 标准0 30 0 80 0 040 0 09 1280 2 废钢搭配 1 沟铁 氧化铁皮 大 小渣钢 2 专用料 氧化铁皮 渣钢 或者自产废钢 二 装入制度炉 吨 项目铁水氧化铁皮类专用料吕林队沟铁总装入量 模式 126 5 27 00 5 0 800 6 080 7 0 828 5 29 5 模式 226 5 27 00 5 0 80 6 0800 7 0 828 5 29 5 备注 氧化铁皮及沟铁必须均衡使用 三 其它 1 要密切关注铁水硅含量变化 当铁水硅含量低于 0 40 时 应适应减少石灰 及各类散状料用量 当铁水硅含量高于 0 60 时 应适应增加石灰及各类散状 料用量 当铁水硅含量高于 0 70 时 根据渣量情况和过程操作情况 废钢中 不得使用生铁块 应合理搭配废钢结构保证转炉操作稳定 2 过程应根据渣量大小合理搭配废钢 对于出现渣量突然过大或过小 应即时 调整应密切关注钢水 P 含量以防止 P 高事故 铁水铁水 1 由混铁炉吨位条件限制其均匀铁水成分 温度的作用大大有限 热装工必 须按照规定在来铁后及时取样化验 每隔一个小时化验一次铁水成分 温度 保证入炉铁水成分 温度的准确性 时效性 2 外购铁水进厂后 必须做到每罐次测温取样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尽量取 样化验铁水 Si Mn P 混铁炉热装工必须及时取样送检 并严格执行签字制 度 根据化验结果均衡兑入混铁炉 在不影响生产的条件下 化验结果出来前 严禁兑入混铁炉 保证两座混铁炉温度 成分的均匀性 3 为最大限度发挥混铁炉均匀温度和成分的作用 必须保证两座混铁炉应均衡 使用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 严禁长时间使用一个混铁炉铁水 1 混铁炉当班使 用率不得低于 40 4 冶炼值班长 四班调度要密切关注当班混铁炉存铁量 当存铁量低时 根 据实际情况尽快与总调联系 尽量保证混铁炉存铁量 提高混铁炉均匀成分和 温度的能力 一 不同铁水 Si 含量下氧化铁皮球使用标准 铁水 Si 0 20 30 40 50 60 70 8 铁水化学热 kJ 74281782878229386299903059431098316 理论含铁原料加入 量 t 炉 1 391 51 61 711 821 962 04 二 不同铁水 Si 含量下转炉石灰使用标准 不同铁水 Si 下的石灰加入量 理化指标 石灰种类 SiO2 CaO R 含粉量 铁水 Si 竖窑 0 30 40 50 60 70 80 9 加入量 Kg t 25 2 33 6 42 0 50 4 58 9 67 3 75 7 加入量 Kg 炉 2 33 83 3 2 7 12 686 915 114 3 137 2 160 1 183 0 205 8 回转窑 0 30 40 50 60 70 80 9 加入量 Kg t 23 2 31 0 38 7 46 5 54 2 62 0 69 7 加入量 Kg 炉 2 04 87 6 2 7 10 632 843 105 3 126 4 147 5 168 6 189 6 三 不同铁水温度下氧化铁皮球使用标准 铁水温度 120012201240126012801300 铁水物理热 kJ 110345112019113693115367117041118715 理论含铁原料加 入量 t 炉 0 921 071 231 381 541 69 从上表可以看出 铁水温度每降低 10 铁水物理热降低 1670KJ 含铁原 料加入量约减少 100 150kg 炉 但铁水温度较低时 个别时间铁水入炉温度为 1206 对转炉操作带来明显影响 枪位制度标准化枪位制度标准化 1 恒压变枪操作 在吹炼过程中氧气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用调节枪位高低的方法来控制过程 恒 压变枪操作基本有一下 3 种操作 1 平 高式操作 吹炼中枪位变化是前平后高 此法一般用于原材料条件 较好 后期熔池需要保持碳含量较高的钢种 2 低 高式操作 吹炼中枪位前低后高 此法一般用于铁水温度偏低 后 期仍有化渣任务炉次的一炉普碳钢操作过程 3 低 高 低式操作 适用于一般性原材料和常规生产的一炉普碳钢操作 过程 2 枪位 供氧制度在冶炼过程中对化渣的影响主要是枪位对化渣的影响 枪位与化渣的一般关系是 高枪位操作 有利于 FeO 的生成和积累 有利于化渣 而低枪位操作使 FeO 减少 不利于化渣 但转炉冶炼过程的 各个时期有各自的特点 因此各时期化渣对枪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满足了不 同时期的枪位要求 就能促使全程化渣 A 开吹枪位的确定 冶炼初期的任务是早化渣 多去磷 所以开吹枪位原则上应适当高枪位操 作 但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的影响 1 铁水成分 若铁水硅含量较高 大于 0 7 时 往往配加石灰和冷 却剂 铁矿石或氧化铁皮 的数量较多 因此形成的炉渣量较大 容易造成喷 溅 枪位应适当偏低一些 根据某厂操作的经验 此时的枪位大约比正常枪位 低 50 100mm 这样使 FeO 适当低些 减小喷溅的可能性 当铁水硅含量较低 小于 0 5 时 根据公式 每吨金属的石灰加入量应 少些 但实际上为了保证有适量的炉渣 石灰的加入量减少得并不多 故枪位 应适当提高 50 100mm 使初期渣中有一定的 FeO 含量 促使石灰的熔化 提高脱磷效果 如果此时采用低的开吹枪位 则初期渣不容易化好 不能做到 早化渣 多去磷 2 铁水温度 转炉炼钢的铁水入炉温度一般应在 1270 1320 如果铁 水温度偏低 低于 1270 一方面应缓加第一批渣料 另一方面采用低枪位操 作 经过短时间低枪位吹炼后再加入第一批渣料 同时提枪到正常枪位进行吹 炼 如果铁水温度偏高 渣中 FeO 含量较少时 渣子不容易化好 枪位可以 稍高些以增加 FeO 量促使化渣去磷 3 装入量 装入量大 特别是炉役前期 熔池液面升高 如果不相应 提高开吹枪位 则相当于低枪位开吹 渣子化不好会造成喷溅严重 同时还可 能烧坏喷枪 即使炉役期的中 后期也尽量避免过大超装 4 炉龄 炉役后期熔池面积增大 炉渣不好化 可以在短时间内采用 高 低枪位交替操作 加强熔池搅拌促使及早成渣 5 渣料 如用矿石 铁皮及萤石的数量较多时 因它们含 FeO 及 CaF2 都有良好的化渣作用 炉渣流动性好 不需要再用提高枪位的办法来帮 助化渣 所以枪位可适当低些 相反以上渣料用量较少时 为了及早成渣多去 磷 枪位应该高些 石灰是转炉炼钢的主要造渣材料 石灰用量多时枪位应高些 这样有利于 石灰早化 但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石灰的质量 如石灰粉末较多 加入后的熔 化速度并不慢 枪位可以偏低些 当石灰中生烧石灰的比例较高些 由于其很 难熔化 枪位应该提高以助熔 但要注意在后期一旦渣化开 易产生喷溅 故 枪位不能过高 当使用活性石灰时 由于其化渣较快 整个过程的枪位可以稍 低些 B 过程枪位的确定 冶炼中期 炉温较前期有所提高 碳氧反应开始激烈进行 使 FeO 和 MnO 的含量大量降低 许多含 MnO 和 FeO 的低熔点矿物其组成发生了变化 形成了高熔点物质 随着石灰的熔化 形成了高熔点的 C2S 及一部分高熔点的 RO 相 再加上中期 MgO 的溶解度小 有氧化镁的晶体析出 因此有许多未 熔的固体质点弥散在炉渣中 导致炉渣粘稠甚至成团结坨 出现炉渣返干现象 所以确定过程枪位的关键是使炉渣中保持一定数量的 FeO 防止和减轻炉渣 返干现象 所以确定过程枪位的关键是使炉渣中保持一定数量的 FeO 防止 和减轻炉渣返干现象 如果发现有返干预兆时应及时适当提枪来促使化渣 减 轻返干程度 C 吹炼后期枪位的确定 进入后期 碳氧反应的速度已大为减慢 是 FeO 的数量有所增加 促 使石灰熔化 形成了高碱度 有一定流动性的终渣 有利于钢水中硫 磷的去 除 此枪位要不使 FeO 过高 而且一般在终点前降枪处理 30S 以上 降枪 一方面可以使熔池均匀化 另一方面可以使 FeO 降低 以便提高金属收得率 并使炉渣粘稠 保证终渣符合溅渣护炉的要求 保护炉衬 有利于后期脱硫 FeO 是表面活性物质 降低炉渣的表面张力 有利于泡沫渣的形成和稳定 降 低了 FeO 数量也就降低了喷渣的可能性 造渣制度标准化造渣制度标准化 1 吹炼前期 1 2min 由于活性石灰 熔化速率快 以及废钢中 FeO 含量较高 前期升温快 来 渣早 为防止出现溢渣 喷溅等发生 散装料要采用多批次 小批量加入的原 则 1 1 开吹枪位 未加废钢前枪头距钢液位高度 以下等同 900 1000mm 开吹氧流量 8000 8500Nm3 h 1 2 第一批料加入 1 石灰 废钢加入开吹打着火后随即加入 600 800kg 未留渣时按 1000 kg 加入 也可加入铝钒土或化渣剂促进化渣 当石灰质量差时视条件少加 可增加白云石用量 保证前期炉渣碱度 2 白云石 废钢加入开吹打着火后加入 300 400kg 未留渣时按中上限加入 3 泥污球 氧化铁皮球 待第一批白云石或石灰加入后 即开吹后 2min 内 当化渣困难 可在开吹同时加入 100 200 kg 促进早化渣 加入量 300kg 留渣量较大时也可不加 铁水硫较高时不使用 或球团矿 200kg 留渣较大时也可不加 注意 前期温度升高过快过高时视过程温度增加烧结矿或者污泥球 防止前期 脱 P 效果不良 造成钢水成分出格 2 过程控制 2 1 吹炼中前期 2 3 分 1 枪位控制 当前期来渣较快时 压枪 50 100mm 控制 也可降氧压处理 氧 气流量控制在 7500 8000Nm3 h 加料较多 石灰质量不好时氧气流量按上限控 制 未留渣操作时按下限控制 2 一批料熔化后 泡沫化严重时小批量两次加入白云石或者镁球 100 150kg 原则上不加石灰 化渣不良时不使用镁球 前期总白云石加入量 不小于 500kg 即要保证炉渣 MgO 含量 又要防止前期渣来渣过快造成大量溢 渣 甚至喷溅发生 2 2 吹炼中前期 3 6min 即前期渣形成后 进入返干期 1 枪位控制 适当提高枪位 100 200mm 不准长时间吊枪 采用高 低 高枪 位控制 保证渣中 FeO 含量 防止喷溅或返干 流量 7900 8300 Nm3 h 2 造渣 碳焰初起 小批量加入石灰 每批量 150kg 同时小批量多批次加 入污泥球 氧化铁皮球 或烧结矿 150kg 次 2 3 吹炼中后期 6 8min 2 3 1 当炉口火焰较软 打晃时 炉口有渣片或金属液滴飞溅时 1 枪位 900 1000mm 流量 7800 8300N m h 2 造渣 小批量 100 公斤 加入石灰或白云石 拉碳前不再加入 直到 火焰平和且有力度 视过程情况控制加入污泥球 氧化铁皮球 或球团矿量 2 3 2 火焰平和且有力度时 1 枪位 5 7min 时 枪位 1000 1100 mm 7 分后可上调 100 mm 流量 8500 Nm h 2 造渣 视火焰温度小批量加入石灰 100 公斤 次 多批量加入污泥球 氧 化铁皮球 或球团矿 150kg 次 拉碳前不再加入 2 3 3 火焰发硬 发亮 炉口有金属粒流出 有返干迹象时 1 枪位 1100mm 1300mm 流量 8000Nm h 2 造渣 不得加入石灰或白云石 可加入适量铝矾土或化渣剂 视温度多批次 加入加入污泥球 氧化铁皮球 或球团矿 每批次 100 200 公斤 2 4 拉碳控制 8min 以后 1 枪位 拉碳前视炉渣情况枪位上调 100mm 150mm 流量 8000 8500 Nm h 当终渣泡化较好 粘度适宜时也可不吊枪操作 2 拉碳操作 枪位 800 900 mm 流量 8500 8800 m h 3 倒炉取样出现终渣过稠 温度过高及过程返干时应点吹出钢 以防止出现 P 高 4 供氧时间确保大于 8 5 分钟 3 终点控制 1 终点碳含量 0 07 2 正常出钢温度低合金 1650 1670 普碳钢出钢温度 1640 1660 特殊情况下按温度制度执行 4 脱氧合金化 1 所有合金必须在钢水出至 1 4 1 3 时开始加入 出钢 2 3 3 4 时必须加完 严禁出钢前加入包内和出完钢在包内补加合金 以确保钢水成份的均匀性 2 终脱氧剂碳化钙必须在出钢一见钢流时加入 严禁未出钢时加入或随合金加 入 硅铝铁随其它合金加入 正常情况下加入量严格按照各钢种要求标准加入 当拉温 出钢温度高 大补炉第一炉 下渣量大等异常情况应适量增加硅铝铁 和碳化钙脱氧合金用量 5 出钢过程控制 5 1 出钢时要求 1 5 分钟 出钢时间短时应及时按安排更换出钢口套管 或临 时采用堑补出钢口 5 2 实行二次挡渣出钢 用挡渣塞 挡渣球分别挡好一 二次渣 严禁大炉口及 出钢口下渣 保证钢包渣层厚度 100mm 切不可加球过晚或者不加球造成出 钢下渣 5 3 出钢过程应匀力摇炉 并由炉长或付炉长监控 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