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学(5).ppt_第1页
服装材料学(5).ppt_第2页
服装材料学(5).ppt_第3页
服装材料学(5).ppt_第4页
服装材料学(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服装材料的染整 艺术设计系陈晓英2011 05 染整的含义纺织品的印染后整理 简称染整 是指借助各种机械设备 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 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 染整的对象纤维 纱线 织物或服装 其中以织物居多 染整的作用给衣物必要的服用性能和使用价值 给予其丰富的装饰效果和各种特殊功能 染整的主要内容 前处理 染色 印花 整理 提高美感 增加美感 改变外观风格或给予特殊功能 一 前处理 1 定义前处理主要是指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去除纺织纤维上有碍染色的各种杂质 改善纺织品的半成品性能 提高织品的白度 以保证其染色 印花产品的色泽纯正 鲜艳与色牢度 针对纺织品进行处理 工艺过程包括 烧毛 退浆 精炼 漂白 丝光和预定型等 2 前处理的好处 经预处理的纺织品具有较好的润湿性 白度 光泽和尺寸稳定性 3 前处理的目的 除杂 改善织品性能 利于后道染整工序的进行 二 染色 1 概念染色是通过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 使纺织品获得鲜艳 均匀和坚牢的色泽 2 染色物的分类纺织品形态 织物染色 纱线染色 散纤维染色 服装的染色 3 染色原理借助于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反应 使纺织品成为有色物体的过程 分为吸附 扩散 上染 两个过程 4 染色方法浸染 轧染5 色牢度是指染品在使用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 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 能保持染色产品原染色状态的程度 6 着色材料染料 颜料 三 印花 1 概念 在局部施以染料从而获得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 2 工序 图案设计 花纹雕刻或花版制作 色浆配制 印花 蒸化 水洗 3 印花的方法 直接印花 滚筒印花 筛网印花 平网印花 圆网印花 间接印花 转移印花 拔染印花 防染印花 特种印花 发光印花 消光印花 金银印花 平网印花 圆网印花 4 常见的手工印染的方法与特点 1 蜡染古称蜡缬 在布匹上涂蜡 绘图 染色 漂洗 脱蜡而成 主要是蓝白图案 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印染方法 属于防染印花工艺 蜡染的灵魂是 冰纹 2 扎染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印染方法 属于防染印花工艺 是将织物折叠捆扎 或缝绞包绑 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 与蜡缬 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3 泼染将染液通过泼洒或涂刷于服装上的印花方法 基本制作技法 平整固定面料 染液的准备 泼色或刷色 撒盐 自然吹干 蒸化固色 后整理4 其他手工印染方式如夹染 手绘 喷绘 手工丝网印花等 四 整理 整理是染整工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改善织物的外观和手感 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某种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 根据织物整理的目的以及产生的效果的不同 可分为基本整理 外观整理和功能整理 一 整理的目的使纺织品幅宽整齐均一 尺寸和形态稳定 增进纺织品外观 改善纺织品手感 提高纺织品耐用性能 赋予纺织品特殊性能 二 常用整理工艺介绍基本整理工艺拉幅 是利用纤维素 蚕丝 羊毛等纤维在潮湿条件下所具有的可塑性 将织物幅宽逐渐拉阔至规定尺寸进行烘干 使织物形态得以稳定的工艺过程 故也称定幅整理 预缩 是用物理方法减少织物浸水后的收缩以降低缩水率的工艺过程 防皱 改变纤维原有成分和结构 提高其回弹性 使织物在服用中不易折皱的工艺过程 热定型 是使热塑性纤维及其混纺或交织物形态相对稳定的工艺过程 主要用于受热后易收缩变形的锦纶或涤纶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物的加工 外观风格整理增白 利用光的补色原理增加纺织品白度的工艺过程称为增白原理 又称加白 轧光 是利用纤维在湿热条件下的可塑性将织物表面轧平或轧出平行的细密斜线 以增进织物光泽的工艺过程 轧纹 利用纤维的可塑性 以一对刻有一定深度花纹的硬 软 凹 凸的轧辊在一定的温度下轧压织物 使其产生凹凸花纹效果的工艺过程 磨绒 磨毛 用砂磨辊 或带 将织物表面磨出一层短而密的绒毛的工艺过程称为磨绒整理 又称磨毛整理 柔软 织物经练漂及印染加工后 织物手感变动的粗糙发硬 故需柔软整理 织物柔软整理有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两种方法 硬挺整理 利用具有一定粘度的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制成的浆液 在织物上形成薄膜 从而使织物获得平滑 硬挺 厚实 丰满等手感 并提高其强力和耐磨性 延长使用寿命 缩绒 是利用羊毛毡缩性使毛织物紧密厚实并在表面形成绒毛的工艺过程 也称缩呢 可改善织物手感和外观 增加其保暖性和手感等风格 起毛 是用密集的针或刺将织物表层的纤维剔起 形成一层绒毛的工艺过程 又称拉绒整理 主要用于粗纺毛织物 腈纶织物和棉织物等 折皱 压呢 功能整理拒水整理拒油整理抗静电整理防蛀整理阻燃涂层抗紫外线整理 新型染整技术喷墨印花技术的应用无水染整新技术生物酶的应用微胶囊技术纳米技术的应用功能性染料天然染料 总结内容 前处理 染色 印花 整理思考题 1 服装的染整工艺主要包括哪四大部分 2 印花方法是如何分类的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 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第五章服装材料的质量与鉴别 第一节织物的质量第二节织物的分析与鉴别 第一节织物的质量 一 织物的质量的评定 一 风格的评定1 概念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对织物所作出的综合评价 2 目的 确定外观特征和内在质量 外观 颜色 花型 光泽 布面 纹路 条干3 质量衡量 手感 光滑或粗糙 柔软或硬挺 弹性 身骨 4 风格评定 1 主观评定 一捏 二摸 三抓 四看 拉 抓 摸 捏 压 2 客观评定 也称仪器测定 是通过仪器测定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作出的评价 利用各种不同的仪器得到织物的弯曲 剪切 压缩 拉伸 表面摩擦等性能数据 从而对织物风格作出评判 二 各类织物的评定1 本色棉布和涤棉布 物理指标 棉结杂质 布面疵点 2 印染棉布 内在质量 断裂强度 纬密 缩水率和染色牢度 和外观质量 3 毛型织物 实物质量 外观 手感 风格 物理指标 幅宽 平方米重 断裂强度 缩水率和非毛纤维含量 染色牢度与外观疵点 4 丝织物 内在质量 长度 幅宽 经纬密度 重量 断裂强度和缩水率 和外观质量 织 练 染 印 整 5 苎麻布 物理性能 断裂强力和密度 和外观疵点 6 针织物 内衣以批为单位按物理指标评 横密 纵密 平方米干重和强力 外衣按物理指标 分经编和纬编 和外观疵点评 7 非织造布 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 二 织物评等织物评等包括内容和等级的评定 评定内容有实物质量 物理指标 布面疵点和染色牢度等项目 等级分为一 二 三等品及等外品 三 织物外观疵点考核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 二 织物质量要求织物一要遮体御寒 二要美化生活 所以对织物的质量要求可以概括为服用性能好 艺术性高 工艺性精 耐用性强 织物质量标准规定五个指标 原材料 织物结构 织物物理机械性能 外观疵点和染色牢度 三 织物质量认证标志织物质量认证标志是作为说明纺织产品全部或部分项目复合规定标准的一种记号 它是对经过认证产品的一种表示方法 织物质量认证标志常常又是注册的商标 其使用必须获得特别许可 纯棉标志 COTTONUSA 认证标志是免费授予那些使用了美国纯棉制造的高级产品 这一标志不仅用于推广美国棉花 同时也提高了那些美国纯棉产品的知名度 为这些产品建立了高档品牌形象 麻纺标志2003年3月 北京中纺联麻纺标志产品认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推行麻纺标志 麻纺认证标志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单色的纯麻标志 另一个是双色混麻标志 纯羊毛标志高档毛织物一般具有纯羊毛标志 纯羊毛标记的拥有者 国际羊毛局成立于1937年 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 国际羊毛局目前拥有的羊毛产品标记有 纯羊毛标记 高比例混纺标记 羊毛混纺标记 三种 上述三种标志的产品除了羊毛含量外 其产品的标准是一样的 只有质量完全达到国际羊毛局品质要求的产品才能使用国际羊毛局产品标记 高档丝绸标志高档丝绸标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 用以证明使用标志的丝绸产品所具有的特点品质 高档的含意包括高质量 高品味 时效性 地域性 第二节织物的分析与鉴别 一 织物的风格特征棉型织物风格特征麻型织物风格特征毛型织物风格特征丝型织物风格特征其他纯化学纤维织物风格特征 二 分析织物品种针对针织物 机织物和非织造布 从织物组织的构成 织物组织的基本单元 织物组织的特性 织物组织的特征和织物规格表达 物理性能方面进行分析 三 织物正反面的识别根据外观特征进行识别根据织物组织结构进行识别色织小提花 条格外观织物的正反面识别起毛起绒织物的正反面识别毛巾织物的正反面识别烂花织物的正反面识别根据卷装情况识别正反面根据布边识别正反面根据出厂商标贴头和印章来识别织物正反面 四 织物经纬向的识别 1 布边 经纱总平行于布边 2 织物伸缩性3 织物密度4 织物的筘路 筘痕5 纱线上浆情况6 纱线粗细7 纱线结构8 条干均匀9 捻度 捻向10 不同织物特点11 交织物的不同原料 五 织物倒顺的识别1 绒毛类织物的倒顺毛2 闪光面料的倒顺3 不对称格子和印花面料的倒顺六 组织分析分为不拆边法和拆边法两种 七 经纬纱原料种类鉴别鉴别的依据 显微结构 外观形态 化学与物理性能上的差别 鉴别的步骤 1 判断纤维的大类2 具体分出品种3 最后验证 1 手感目测法鉴别依据 根据纤维外观形态 色泽 手感 伸长 强度等特征来加以识别 如 棉 麻 毛氏短纤维 且棉最短而细 有杂志和疵点 麻手感较粗硬 毛卷曲而有弹性 丝长而细且有光泽 粘胶干湿强度差别大 氨纶弹性大等 适用于 呈散纤维状态的原料 缺点 具有局限性 2 燃烧法鉴别依据 纤维化学组成不同 燃烧特性不同 鉴别方法 将试样慢慢接近火焰 观察在火焰热带中的反应 在火中的燃烧 离开火焰延烧情况及产生的气味和灰烬 3 显微镜观察法鉴别依据 纤维的外观形态 纵面 截面形态特征 鉴别仪器 生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适用于 纯纺 混纺和交织产品 注意 1 异形纤维的鉴别 2 仿天然纤维的鉴别 4 溶解法鉴别依据 根据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 在各种化学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各异的原理 适用于 各种纤维和产品 包括已染色的和混合成分的纤维 纱线和织物 鉴别步骤 纯纺织物选择相应的溶液 5 药品着色法鉴别依据 根据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 对各种化学药品有不同的着色性能 适用于 未染色或未经整理剂处理过的单一成分的纤维 纱线或织物 6 熔点法鉴别依据 根据某些合成纤维的熔融特性 在化纤熔点仪或附有加热和测温装置的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消光时的温度来测定纤维的熔点 7 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鉴别依据 根据纤维分子的各种化学基团 不论它存在于哪一种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