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1页
湖南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2页
湖南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3页
湖南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4页
湖南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学校概况学校概况 1 1 一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4 4 一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4 二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4 三 在校生情况 6 四 生源质量 6 二 本科教学基本条件二 本科教学基本条件 8 8 一 师资队伍建设 8 二 教学经费保障 9 三 教学硬件建设 9 四 图书资料服务 10 五 校园信息化建设 10 三 教学建设与改革三 教学建设与改革 1212 一 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 完善本科教学顶层设计 12 二 以夯实 双基 为契入点 规范本科教学 12 三 以课程建设为重点 加大本科教学建设力度 13 1 专业建设 13 2 课程建设 13 3 基地建设 14 四 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4 1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实现 管 控 分离 14 2 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14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提升应用能力水平 14 4 启动校级本科教学工程 大力开展教研教改 15 5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15 6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人才评价体系 16 四 质量保障与监控四 质量保障与监控 1717 一 教学中心地位突出 17 二 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健全 17 三 新专业评估成效显著 18 五 学生学习效果五 学生学习效果 1919 一 教学满意度 19 二 学生学业情况 19 1 基本素质与能力 19 2 学科竞赛与奖励 19 3 学位授予与考研 19 三 毕业生就业 社会评价情况 20 六 教学工作特色六 教学工作特色 2121 一 探索实践 三重一高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21 二 以 卓越计划 为引领 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21 七 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措施七 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措施 2323 一 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23 二 改善教学行政用房等教学条件 23 三 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水平 23 1 学学 校校 概概 况况 湖南工学院 2007 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 1978 年建校 和湖南大学衡阳分校 1975 年建校 合并升格的省属公 办普通本科院校 2011 年 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位于湖南省衡阳市 学校设有 12 个教学院 部 现有本科专业 33 个 涵盖工 经 管 文 理 艺等 6 大学科门类 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1 个 材料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3 个 自动化 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个 安全 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个 工商管理 省 十二五 综合改革 试点专业 2 个 安全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 省级教学团队 3 个 省 级优秀教研室 4 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 省级精品课程 11 门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 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 11 个 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和科研平台各 2 个 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各 3 个 省级科 研平台 2 个 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1 个 学校面向全国 31 个省 市 自治区 招生 2013 2014 学年 有全 日制在校学生 18927 人 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15864 人 函授学生 5000 人 折合在校生 19427 人 建校以来 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毕 业生 10 万余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 1000 余人 其中 专任教师 795 人 正高职称 57 人 副高职称 207 人 博士 54 人 硕士 548 人 全国优秀教师 1 人 省级高校教学名师 3 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专家 7 人 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 1 人 湖南省 121 人才工程人选 4 人 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1 人 省级学科带头人 3 人 省级青年骨干教师 19 人 外聘教师 221 人 2 校园占地面积 校舍建筑面积 40 万 教学行政用户面积 9713 截止 2013 年底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9717 01 万元 藏书 98 14 万册 电子图书 117 万多种 学校设有 13 个科研所 升本以来 教师出版学术专著 55 部 主 参 编教材 30 部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682 篇 其中 CSSCI 论文 138 篇 被新华文摘 光明日报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 转载的 5 篇 被 SCI EI ISTP 三大检索系统收录 250 余篇 承担各 级各类研究 392 项 其中 国家自科 社科基金项目 8 项 获得各级教 学成果奖 科技进步奖 社会科学成果奖等 61 项 其中 国防科技进 步奖 2 项 省级科技进步奖 3 项 省自然科学奖 省社科奖 5 项 已取 得国家专利 48 项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 分别与大亚湾核电站 安徽 海螺 南方水泥 深圳联德装备 香港皇朝家私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江雁机械等一批大型企业和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 英国桑德兰大学 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 日本星城大学 韩国亚洲大学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台湾中华大学等 10 多所海外 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已有 16 批次 50 多名学生和 7 批次 近 20 名教师赴海外学习交流 外籍教师中 获湖南省海外名师 2 人 潇湘友谊奖获得者 1 人 衡岳友谊奖 1 人 近年来 学校获得 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湖南省高校优 秀教务处 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高校科研管理 工作先进集体 湖南省文明高校 和 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 等 荣誉称号 2013 年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和行业需求为导向 立足人才培养根 3 本 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以 三重一高 应用 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引领 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 进一步规范本科教学 不断创新教育教 学模式 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4 一 一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 一 人才培养目人才培养目标标与定位与定位 办学类型 应用技术型大学 办学层次 大力发展本科教育 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 育 学科专业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 重点产业 新兴产业 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以工为主 工 经 管 文 理 艺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 基础实 技术精 能力强 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 门人才 服务面向 立足衡阳 面向湖南 辐射全国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 办学目标 规模适度 结构合理 人才培养质量优良 社会服务能 力较强 办学特色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 本科 二 本科专业设专业设置情况置情况 2013 年 学校有 33 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其中 工学和理 学专业占专业总数的 73 学校以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专业为核 心 按照 学科相近 基础融通 的原则 按学科或专业关联度 对适宜 进行大类培养的专业 划分不同的专业大类 形成了有较强实力的机 械工程 电气信息 环境与安全 材料与化工 计算机 大商科 土木 建筑工程 艺术 文学等九个专业大类 5 表 1 1 我校本科专业招生一览表 院部名称数量学科分类专业名称 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机械电子工程 工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4 工学金属材料工程 工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自动化 工学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4 工学通信工程 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网络工程 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工学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5 工学软件工程 艺术学工业设计 艺术学产品设计 工学工程管理 工学建筑学 工学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 院 6 工学工程造价 工学安全工程 工学工业工程 工学物流工程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4 工学环境工程 工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工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3 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管理学工商管理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管理学会计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4 管理学物流管理 文学商务英语 文学英语 外国语学院3 文学日语 6 图 1 1 我校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分布图 三 三 在校生情况在校生情况 2013 年 共计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 4115 人 全日制专科学生 681 人 截止到 2013 年底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15864 人 占全日 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83 32 全日制专科生 3063 人 成人教育学 生 5000 人 折合在校生 19427 人 图 1 2 折算后学生人数比例图 四 四 生源生源质质量量 2013 年 学校继续加强吸引优秀生源的工作 形成了考生踊跃报 7 考 录取人数超计划的良好局面 33 个本科专业 计划招生 3677 人 实际招生 4211 人 实际报到 4101 人 新生报到率为 97 39 生源来 自全国 30 个省 市 自治区 且录取分数线超出当地分数线较多 保 证了生源的质量 其中 浙江 福建理科平均录取分数高出最低控制 线分别为 71 11 分和 69 43 分 浙江 广西文科平均录取分数高出最 低控制线分别为 60 42 62 08 分 湖南省本科录取时 我校理科抛档 线为 473 02 分 超出省最低控制线 31 分 文科抛档线为 525 58 分 超出省最低控制线 24 分 在录取的学生中 党员 1 人 预备党员 4 人 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者 583 人 各级优秀干部 优秀团员 三好学生等 荣誉称号获得者 1187 人 表 1 2 2013 年我校本科录取分数线情况 超过分数情况理 科文 科 超过 10 分及以上的省市的数量 2522 超过 20 分及以上的省市的数量 2017 超过 30 分及以上的省市的数量 1411 超过 40 分及以上的省市的数量 108 超过 50 分及以上的省市的数量 63 超过 60 分及以上的省市的数量 22 8 二 二 本科教学基本条件本科教学基本条件 一 一 师资队师资队伍建伍建设设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 2013 年 教职工 总计 1000 余人 其中 专任教师 795 人 外聘教师 221 人 其他师资 89 人 相关管理人员 103 人 生师比为 21 45 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教师 264 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3 21 具有博士 硕士学历 学位 的教师 602 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75 72 图 2 1 2013 年师资队伍结构 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 1 人 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 3 人 享受国 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 人 湖南省学科带头人 3 人 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2 人 第二层次人选 2 人 湖南省政府院 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1 人 教育部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 员专家 1 人 省级教学奉献奖获得者 2 人 省级教学能手 7 人 省级 教学团队 3 个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出台了 湖南工学院青年教 9 师导师制实施办法 积极探索青年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 提高教师工 程应用能力 通过开展教学大比武和优秀教学奖评选表彰活动 营造 比 学 赶 帮 超 的教学氛围 激发了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 的热情 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教学 二 教学经费经费保障保障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 优先保证本科教学经费投入 实现了本科教 学经费逐年增长 2013 年 学校教学经费投入为 2844 12 万元 生均 1585 43 元 其中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2049 27 万元 生均 1084 04 元 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 8 27 其中 本 科实验经费为 238 万元 生均 125 75 元 本科实习经费 216 万元 生 均 114 12 元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550 5 万元 生均 290 85 元 表表 2 12 1 20132013 年湖南工学院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年湖南工学院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12 年度2013 年度 项目 总额 万元 生均 元 总额 万元 生均 元 生均较上年 增长 本科教学日 常运行支出 1567 75873 932049 271082 7223 89 三 教学硬件建 三 教学硬件建设设 2013 年学校固定资产总值为 67559 57 万元 其中教学科研仪器 设备值为 9717 01 万元 当年新增值为 1716 75 万元 生均教学科研 仪器设备值为 5001 81 元 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平方米 其中实验室 面积 6570 6 平方米 生均实验室面积为 0 35 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房 9713 平方米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8 60 平方米 各类运动场 20 个 面积平方米 体育馆 32663 平方米 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米 生均 9 90 10 平方米 学生食堂 5 个 面积 23112 平方米 生均 1 41 平方米 学校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 已投资 2800 多万元建成四 期学生宿舍 建筑面积 19000 平方米 投资 2700 多万元的人文科技 楼 建筑面积 15000 平方米 和投资 980 多万元的实习工厂扩建一期 工程 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 正在建设中 四 四 图书资图书资料服料服务务 图书馆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和环境育人职能 一是加大投入 加大 学校自身馆藏资源建设 2013 年图书馆文献资源经费投入 590 余万 元 新增纸质图书册 新增电子图书 4 万种 至 2013 年底 拥有纸质 馆藏总量 98 14 万册 生均 50 52 册 学校现有纸质期刊 915 种 1130 份 电子期刊 8020 种 拥有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 5 个 其中电子图 书 117 万种 2013 年图书流通量 59937 册次 电子资源访问量 387 13 万次 二是加大校际合作 与衡阳兄弟院校签订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 源共享合作协议 联合开展读书活动 进一步扩充了我校图书馆资源 三是积极服务 图书馆在 4 23 世界读书日 围绕 用书籍点亮人生 让 书香飘逸校园 主题 举办了书展 读书知识有奖竞答 图书捐赠 好 书荐读等系列活动 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举办 2013 级新生入 馆教育 使新生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图书馆资源 五 校园信息化建 五 校园信息化建设设 学校不断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力度 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 善 校园网主干带宽 1000 Mbps 网络信息点数 7693 个 光纤总长近 20 公里 实现了学校家属区 办公 教学 科研等场所的有线网络全 覆盖 建成了主干千兆 楼宇千兆 桌面百兆的快速以太网 2013 年 学校完成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有 OA 办公系统建设 中心机房建 设与搬迁 校园监控一期工程 在建项目有 数据中心平台 基础硬件 11 教学监控 课程中心 图书馆无线等等 12 三 三 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 一 强强化化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 完善本科教学用型本科教育理念 完善本科教学顶层设计顶层设计 高校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 为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水 平 增强学校服务地方和行业的能力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 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开展为期半年的办学指导思想学习 讨论 党委发文部署开展 三重一高 重基础 重技术 重能力 高 素质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学习讨论和优秀教研论文征集活 动 党委中心学习组专题学习讨论 三重一高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相关政策经验 组 织开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教学转型策略研究 教学系统确立了 规范 严谨 高效 创新 的教学管理理念 由校长牵头 分管教学副 校长具体负责 完成了 湖南工学院 三重一高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在此基础上 学校制订了 湖南工学 院 三重一高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湖南工学院 关于制订 2013 年版本科才人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 湖南工学院 关于制订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则意见 同时 出台了 湖南工 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 试行 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调整 执 行 管理与评价进行了规定 上述文件从学校顶层规范了本科教学 二 以夯 二 以夯实实 双基双基 为为契入点 契入点 规规范本科教学范本科教学 为加强教学管理基础工作和教学管理基层组织建设 简称 双基 建设 学校出台并落实 湖南工学院关于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 若干意见 湖南工学院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基础工作的若干意见 等 四个政策性文件以及 湖南工学院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办法 湖南 工学院教师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等两个教学档案业务指导性文件 修 定了试卷 课程 毕业设计 论文 学年论文 课程设计等质量标准及 13 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并开展了相关评估工作 优化了教 务信息管理系统 启动课程中心建设 调整充实了教学管理队伍 加 大了教研室 实验室建设的力度 上述措施有效地夯实了教学管理基 础 规范了本科教学工作 三 以 三 以课课程建程建设为设为重点 加大本科教学建重点 加大本科教学建设设力度力度 1 专业专业建建设设 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结合十二五规划 依 据办学定位 开展专业建设调研与论证 制定了 湖南工学院专业建 设与发展规划 2012 2020 确定安全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校级 特色专业 工商管理等 8 个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新增工程造价 商务英语等 2 个本科专业 全校本科专业达 33 个 涉及工 经 管 文 理 艺等六个学科门类 材化学院 经管学院 机械学院 安环学 院 建工学院的 5 个本科专业通过了新增学士学位授权评估 积极推 进专业综合改革 如机械学院与西门子公司就专业综合改革进行了深 度合作 2 课课程建程建设设 制订了 2013 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了 平台 模块 的课程体系 2013 年 学校开设课程 1158 门 共 6693 门次 其中教授授课的课程为 434 门次 占课程总门次 6 48 副教 授授课的课程为 1811 门次 占课程总门次 17 65 全校教授为本科 生上课人数占教授比例为 80 70 学校将 2014 年确定为 课程建设 年 制订了 课程建设规划 修订了 课程建设管理规定 出台了 湖南工学院关于制订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则意见 制订了 湖南工学院探究式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 开展了优秀教学奖评 选表彰活动 公开课月活动 启动双语课程 探究式示范课程项目 开 设了 学科专业导论 必修课 加大通识选修课建设力度 人文社科和 14 理工科选修课学分比重分别提高至 20 19 3 基地建基地建设设 一方面 以中央财政资助项目为依托 加快校内实验 实训 室建设步伐 完善实验 实训 教学 实验 实训 室规范 另一 方面 完善了校企合作体制和机制 调整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思路 明确由学校层面统筹加强大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确立了校企 合作建设实践教育基地的原则 制订了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基地 建 设管理规定 与一批大型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四 四 以本科教学工程以本科教学工程为为抓手 抓手 积积极推极推进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实现实现 管管 控控 分离分离 为保障教学监控与评 价的客观有效 2013 年 我校将教学监控评价职能从教务处剥离 新 设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处 专司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职能 2 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优优化化课课程程结结构体系构体系 从 2013 级开始 初步 构建了 理论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能力拓展体系 的 三位 一体 的人才培养体系和 平台 模块 的课程结构体系 并将素质与能 力拓展模块正式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 增设 学科专业导论 提高学 生对学科专业的认识 兴趣 3 强强化化实实践教学践教学环节环节 提升 提升应应用能力水平用能力水平 增加实践学分比例 人 文社科和理工科实践环节学分比重分别提高至 25 35 增加学年 论文 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以卓越计划为引领 初步构建了校 企合作 产教融合的机制与制度体系 如材化学院就无机非金属专业 学生 制订了企业实习手册 在校企联合制订培养目标 联合开设课 程 企业导师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开展了工程教育认证相关政 策的宣传工作 积极发动组织学生参与工程训练 力学 制图 电子设 计 数学建模 工业设计 英语 结构设计 程序设计等学科竞赛活动 15 基本做到 一院 部 一品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应用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4 启启动动校校级级本科教学工程 大力开展教本科教学工程 大力开展教研教改研教改 启动校级本科教学 工程 加大教研教改项目资助力度 推行递进式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 模式 探究式教学方法 大幅度增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 计划项目 在经管学院推行英语分级教学改革试点 A 级班一年二期 参加四级考试一次过级率近 85 在电气与信息学院推行高等数学分 级教学改革试点 学校数学建模竞赛队的成员基本来自于电信学院 在全校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出台了 湖南工学院思想 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试行 增强了思政理论课的实 效性 体育课实行课内授课与课外指导并存的教学模式 有效推动了 全校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篮球联赛 太极拳比赛 排球联赛 田径运动会举办得有声有色 开展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调研 起草 了实施方案 开设全校公选素质课程 中西文化专题讲座 5 积积极开展国极开展国际际交流合作 提升人才培养国交流合作 提升人才培养国际际化水平化水平 学校将扩 大国际交流合作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我校具备留学生 招收资格 与英国桑德兰大学联合举办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 合作办学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 并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 爱尔兰沃 特福德理工学院 台湾中华大学等 10 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 了长期稳定的国际交流合作关系 学校采取 走出去 与 请进来 相结 合的方式推进师生的国际交流 已有 16 批次共计 50 多名在校学生赴 海外合作院校参加交流学习 已有 7 批次近 20 教师赴海外学习培训 学校现有一批长期稳定在校工作的外籍教师 并有一批高水平的海外 专家学者来校工作讲学 如 湖南省海外名师 国际人因工程专家 台 16 湾清华大学王明扬教授和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建筑学专家布莱 恩博士 潇湘友谊奖获得者大卫 朱莱克斯 衡岳友谊将获得者张平平 等 6 改革考核改革考核评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人才价体系 构建多元人才评评价体系价体系 为保证 三重一高 人才评价标准的科学合理 学校逐步建立与国内外行业企业标准接轨 多主体 定性定量结合 注重过程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 在安工学 院试点学分绩点制改革 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的量评与质评有 机结合 17 四 质量保障与监控四 质量保障与监控 一 教学中心地位突出 一 教学中心地位突出 学校领导重视教学 形成了党委行政定期研究教学工作 定期召 开教学工作会议 校领导联系教学院 部 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听课等 制度 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校院 部 两级教学督导组织 校领导 带头开展教研教改 学校政策 经费 用房等向教学尤其是教学一线 倾斜 确保了教学中心地位 二 二 质质量保障体系与量保障体系与监监控机制健全控机制健全 学校初步建立了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着眼点 以制度建设为基 础 以过程控制为重点 以自我评估为手段 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 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常态监测为平台 管控分离的 全员参与 全 程监控 全面评价 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学校在调整充实教学工作委员会 督导团等教学业务指导与质量 监控机构的同时 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处 中心 形成了管控 分离的教学管理体制和由专家 督导 专职管理人员和学生组成的专 兼职质量监控队伍 学校出台了 湖南工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 的若干意见 初步建立评教 评学 评管和全过程控制教学的校内自我 评估制度 出台质量管理文件 10 多个 制定了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 综合评估 课程评估 试卷评估 毕业设计 论文 评估等质量标准 并 开展相关评估工作和教学检查 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健全教学质量信息采集 分析 处理与 反馈机制 广泛收集校外专家 用人单位 毕业生 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评 价意见和建议 及时反馈信息并改进工作 如 2013 2014 年度 校级 督导听评 200 名教师的课堂教学 其中 教师教学水平优良率达 18 83 同时对评课结果为不合格的教师及时给予信息反馈和改进意见 表表 4 14 1 2013 20142013 2014 学年督导评课结果统计表学年督导评课结果统计表 评课等级教师数百分比备注 优秀 2914 5 90 100 分为优秀 含 90 良好 13668 5 75 89 分为良好 含 75 合格 3216 60 75 为合格 含 60 不合格 21 60 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三 新 三 新专业评专业评估估成效成效显显著著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 通信工程 环境工程 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 工业设计和会计学 5 个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办学水平评估 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估 并获得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学校 很重视 院系很努力 老师很敬业 成效很明显 19 五 学生学习效果五 学生学习效果 一 教学 一 教学满满意度意度 学校针对教学满意度问题主要采取了三种评教形式 其中 专家 评教和同行评教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学生评教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 方式 评教总体优良率 85 99 二 学生学 二 学生学业业情况情况 1 基本素基本素质质与能力与能力 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一方面将素质教育纳入人 才培养方案 另一方面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 实践操作相结合 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 科学素养与科学技能 相结合 学校大力开展学科竞赛 社团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 设立 圆 融讲坛 聘请国内外名师讲学 2013 年 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 试合格率为 96 此外 学生在国家计算机 英语四 六级等级考试 中也保持了良好的通过率 2 学科学科竞赛竞赛与与奖奖励励 2013 年 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全国大学生数 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25 项 其中国家级 3 项 省部级 22 项 参加本科生创新活动 技能竞赛获奖 16 项 其中省部级 16 项 参加文艺 体育竞赛获奖 5 项 其中省部级 5 项 此外 还有 80 名同 学获得国家奖学金 1582 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349 名同学被 评为 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 3 学位授予与考研学位授予与考研 2013 年 全校共有 2969 名应届本科生完成学业离校 其中获颁 毕业证书 2926 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 98 55 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数 为 2922 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 98 42 考取研究生 186 名学生 占毕业 20 生总数 6 26 三 三 毕业毕业生就生就业业 社会 社会评评价情况价情况 我校毕业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青睐 2013 年 来校招聘企业单位 总数 304 家 共举办招聘会 239 次 本科签约总数 2512 人 签约率 84 47 2013 年 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94 毕业生就业形势继 续保持良好 荣获 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毕业生就业去 向主要为政府机构 企事业单位等 2013 年 我校文 理本科招生抛 档线分别超省控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