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生物必修生物必修 人教新课标人教新课标 4 24 2 种群的数量变化习题精练 完美解析种群的数量变化习题精练 完美解析 版 版 一 选择题 1 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一般呈现出 S 型曲线的走势 在此增长趋势中 A 种群的增长与自身密度无关 B 达到 K 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C 种群的增长受到环境因素制约 D 同一种群的 K 值始终保持固定 解析 种群的增长受自身密度与环境因素制约 自身密度越大 种内斗争越激烈 环境 中的天敌 食物 气候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达到 K 值时种群数量仍是不断波动 的 若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K 值会发生变化 答案 C 2 2011 安徽模拟 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 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 自 然种群增长呈 S 型曲线 K 表示种群的最大值 N 表示种群数量水平 根据下表 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 K N K种群的增长量 S1200 9018 S2500 7538 S31000 5050 S41500 2538 S51800 1018 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 S4点之后 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 S3点之前进行 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S3点 D 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K 值 应为 200 解析 由题表知 种群数量越来越多 种群增长量最大时为 50 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 K 2 曲线上的点是 S3 故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 S3点之后 答案 A 3 下列关于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的相关操作 正确的是 A 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 培养酵母菌时 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 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解析 培养用具与培养液都需灭菌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 培养酵母菌不必去除培养液 中的溶解氧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应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使酵母菌分布均 匀 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较多 应稀释后再计数 答案 D 4 密码改编 右图表示野兔进入缺少天敌的某海岛后 几年来的种群增长情况 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点时兔群数量较少 因而不存在生存斗争 B B 点时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 BC 段兔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2 D DE 段兔群的自然增长率最大 解析 在 A 点时同样存在着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 种内斗争 和种间斗争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从 B 点到 D 点 野兔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 因此在 B 点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E 段种群数量最大 种群密度最大 种内斗争最激烈 在 C 点 K 2 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DE 段种群数量最大 答案 B 5 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若环境条件稳定 持续时间长 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食物条件 生活空 间发生变化 B 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 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C 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 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 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 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解析 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 是因为这些水体中无机营养元素较多 答案 C 6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 A B C 三 组实验 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 为 a b c 见右上图 下列关于此图的分析 不正确的是 A 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 B 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 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 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 A 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 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 C 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解析 a b c 三组中 b 组最大数量大于另外两组 b 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探究的课题 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如温度 营养物质浓度等 若是温度影响 b 组 的环境容纳量大 说明 b 组培养温度最适宜 c 组可能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因此培养天数较 短 答案 C 7 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 B 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D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 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可用曲线 Y 表示 解析 BC 段种群增长速率虽然逐渐下降 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种群数量不断增长 答案 B 8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 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 结果如下表 时间 天 15913172125293337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成虫数 只 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 根据表中数据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果蝇在前 9 天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是因为果蝇需要适应新环境 B 根据实验数据尚不能获得该环境下果蝇的环境容纳量 C 第 21 37 天 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 实验的 37 天中 果蝇成虫数量呈 J 型增长 解析 一个新的种群引入到一个新环境中 开始适应期种群的数量增长缓慢 随后增长 加快 这时幼年个体多 种群数量不断增长 当种群达到一定数量时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此时种群密度增大 种内竞争加剧 增长率下降 但直到实验的第 37 天时 种群数量还在 增长 所以根据实验结果尚不能得出该环境下果蝇的环境容纳量 即 K 值 整个种群的发展 过程符合 S 型增长 答案 D 9 下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J 型曲线增长 如图中甲 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 S 型曲线增长 如图中乙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 d 点之后 B 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 防治害虫应在 c 点开始 C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 开始一定呈 J 型增长 D 若此图表示草履虫增长曲线 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 增长率为 0 解析 由题图看出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 c 点之后就非常明显了 若此图表示蝗 虫种群增长曲线 防治害虫应在 b 点之前开始 b 点之前害虫基数少 容易控制 一个物种 引入新的地区后 也可能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增长率为 0 答案 D 10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解析 在种群密度较小的一段时间内 种群内个体生活环境充裕 个体增长量较大 当 种群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个体间种内斗争加剧 个体平均增长量明显减小 出现题中 B 项所示曲线 答案 B 11 密码原创 鱼鳞藻 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 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 某研 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 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 B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 鱼鳞藻的死亡率高于繁殖率 C 中营养化水体中有毒物质比富营养化水体中有毒物质少 4 D 用脆杆藻能够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的数量 净化水体 解析 可以通过测定单位体积水体中的数量来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 A 项正确 从题图 看出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 鱼鳞藻数量下降 死亡率高于繁殖率 B 项正确 中营养化水 体中微囊藻数量较少 有毒物质比富营养化水体中少 C 项正确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脆杆 藻数量减少 不能控制微囊藻的数量 D 项错误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 12 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 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 题 1 图 1 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 答 图 2 A B 两图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的是 这种鱼在 t2时期后 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 在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型 2 一般野生动植物种群的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即 K 2 值 此时种群 最快 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 而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 当种群数量大于 K 2 值 种群的 将开始下降 所以在开发动植物资源时 种群数量大于 K 2 值时就可 以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 而且获得的量 当过度猎取导致种群数量小于 K 2 值时 种群增长的速率将会减慢 获取的资源数量将减少 而且还会影响资源的再生 解析 1 由题中曲线图可知该鱼群迁入某池塘后 种群数量增长迅速 随着种群 鱼 数 量的增多 由于空间 食物 天敌等原因 鱼群中的个体间斗争加剧 死亡率上升 种群数 量增长率开始下降 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 种群增长率变为 0 因此 该鱼群的数 量变化曲线应该为 S 型 选 B 图 在 t2时期后 主要是因为种内斗争加剧和捕食者增 加 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种群增长率为零 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在 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幼年个体数量最多 可以判断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2 在 K 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种群数量超过 K 2 时可适量猎取 答案 1 B 种内斗争加剧和捕食者增加 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处于平衡状态 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增长 2 增长速率 增长速率 最大 13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 20 30 之间 能在 pH 为 3 7 5 的范围内生长 在 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 大约每 1 5 2 小时增殖一代 某研究 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 进 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 利用相同多套装置 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BCD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 培养液 mL 101055 无菌水 mL 55 活化酵母菌液 mL 0 10 10 10 1 温度 525525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三步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 做好记录 第四步 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 连续 7 天 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 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 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2 某同学第 5 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振荡摇匀试管 取 1 mL 培养液并适当稀释 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 液 先将 放在计数室上 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 让培养液 自行渗入 多余培养液 制作好临时装片 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在观察计数时只记 填 被 或 不被 染成蓝色的酵母 菌 3 如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 16 个中方格 每 1 中方格中有 25 个小方格 每 1 个小方 格容积为 0 1 mm2 1 mL 1 000 mm3 请推导出 1 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 酵 母细胞个数 mL 解析 1 实验中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 该实验中要注意在每天同一时间取 样 否则由于时间不同而影响结果准确性 2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 16 个中方格 而每个中方 格又分成 25 个小方格 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 25 个中方格 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 16 个 小方格 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 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 即 16 25 400 个小方格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 1 mm 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 1 mm2 盖上盖 玻片后 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 0 1 mm 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 0 1 mm3 在计数时 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 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 再乘上 16 或 25 就得出一个 大方格中的总菌数 然后再换算成 1 mL 菌液中的总菌数 3 计数时 如果使用 16 格 25 格规格的计数室 要按对角线位 取左上 右上 左下 右下 4 个中格 即 100 个小格 的酵母菌数 如果规格为 25 格 16 格的计数板 除了取其 4 个对角方位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6675.4-2025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 天津体育学院《自然科学(电工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糖尿病足溃疡预防措施
- 老年人糖尿病饮食管理方案与康复计划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5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肾内科肾衰竭患者透析护理培训指南
- 麻醉科全麻下气管插管护理须知
- 糖尿病康复训练计划
- 原子簇化合物
- 高中化学答题卡模板1
- YC/T 280-2008烟草工业企业能源消耗
- 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 2023年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全套精品)
-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重点总复习教学课件
- 合并财务报表的新旧对比课件
- 冬季应急预案
- 产品设计开发流程记录
-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相关信息登记表
- 最新液化气站风险分级及隐患治理体系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