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01章到第16章在线测试_第1页
《财政学》第01章到第16章在线测试_第2页
《财政学》第01章到第16章在线测试_第3页
《财政学》第01章到第16章在线测试_第4页
《财政学》第01章到第16章在线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1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根据国际管理 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是 C A 0 1 0 2 B 0 2 0 3 C 0 3 0 4 D 0 4 0 5 2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 A 所固有的功能 A 经济范畴 B 政治范畴 C 社会范畴 D 法律范畴 3 以税收 收费 国债等形式筹集收入 又通过投资 公共支出 补贴等形式形成支出 并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运行 属于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 D 手段 A 行政 B 法律手段 C 组织公共生产 D 财政手段 4 由政府出资 即由预算拨款 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业企业和单位 属于政 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 C 手段 A 行政 B 法律手段 C 组织公共生产 D 财政手段 5 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 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 达到优化 资源结构的目标 属于财政职能中的 A A 资源合理配置 B 收入公平分配 C 经济均衡稳定 D 物价稳定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一般来说 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BCD A 国防 B 花园 C 教育 D 桥梁 2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BCD A 垄断 B 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 收入分配不公 D 经济波动 3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BC A 立法和行政手段 B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 财政手段 D 强制手段 4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BCD A 政府决策失误 B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 政府职能的 越位 和 缺位 D 寻租行为 5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ABC A 家庭 B 企业 C 政府 D 中介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正确 2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错误 3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 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 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正确 4 发展一定是增长 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正确 5 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 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2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什么来提供 B A 市场 B 政府 C 企业 D 社会组织 2 国有国营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 或单位 A A 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 B 垄断性国有企业 C 大中型国有企业 D 小型国有企业 3 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 A 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B 实现社会公平分配 C 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D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4 国有国控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 或单位 B A 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 B 垄断性国有企业 C 大中型国有企业 D 小型国有企业 5 1974 年 A 的 经济学中的灯塔 是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理论研究之开端 A 科斯 B 布坎南 C 林达尔 D 庇古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财政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 ABCDE A 预算监督 B 税务监督 C 国有资产监督 D 财务会计监督 E 预算外资金监督 2 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AC A 纯公共物品 B 大众物品 C 准公共物品 D 剩余物品 E 计划物品 3 准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BC A 政府授权经营 B 政府参投 C 政府补助 D 政府直接生产 4 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哪些 ABD A 平均成本定价法 B 二部定价方法 C 市场定价法 D 负荷定价法 5 公共选择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ABC A 立宪 B 立法 C 行政和司法 D 投票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 错误 2 搭便车的问题是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生产的原因之一 是无法解决的 错误 3 负荷定价法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 收费最低 而处于最低谷时 收费最高 错误 4 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公共选择 和 公共选择理论 是相同的概念 错误 5 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集中表现 正确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3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扩大再生产是指 A A 将 M 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 将 M 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 C 将 M 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 将 M 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2 财政支出发生时 同时伴随着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这类支出称为 A A 购买支出 B 转移支出 C 生产性支出 D 非生产性支出 3 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B A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 B 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 C 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 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4 在一般情况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A A 不断扩大 B 日渐萎缩 C 基本不变 D 无规则波动 5 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说明财政支出有增长趋势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C A 瓦格纳 B 皮科克 C 马斯格雷夫 D 拉弗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 将财政支出分为 ABCDE A 经济建设费 B 社会文教费 C 国防费 D 行政管理费 E 其他支出 2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 AB A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 B 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 C 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 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E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3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 ABC A 经济性因素 B 政治性因素 C 社会性因素 D 人口状况 E 自然地理条件 4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BC A 政局是否稳定 B 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C 政府干预政策 D 城镇化水平 E 经济发展水平 5 下列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项目有 ABCD A 环境治理 B 国土整治 C 能源开发 D 基础教育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也随之相 应提高 正确 2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大于 1 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 GDP 增长速度 正确 3 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政府应逐渐减少其活动范围 因此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下降 趋势 错误 4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错误 5 与财政收入相比 财政支出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 正 确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4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财政支出中 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 A 社会消费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救济支出 D 财政补贴 2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作为无偿性的财政支出 属于 A A 社会消费性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社会保障支出 D 转移性支出 3 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 B A 积累支出 B 社会消费性支出 C 补偿支出 D 投资支出 4 教育需求是 D A 私人需求 B 团体需求 C 纯公共需求 D 准公共需求 5 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 B 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 A 政府各级权利机关 B 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 C 司法检查机关 D 行政管理机关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ABC A 文教科卫事业费 B 行政国防费 C 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 D 社会保障费用 E 财政补贴 2 下列具体支出中 能够体现国家政治职能的支出项目是 AC A 行政管理费 B 文教事业费 C 国防费 D 社会保障费用 E 财政补贴 3 影响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的直接因素有 ABCD A 经济总体增长水平 B 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 C 行政效率 D 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 4 对于一国而言 影响教育支出效益的主要因素有 AB A 该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B 该国财政支出的结构 C 该国的文化传统与历史风俗 D 该国对于教育所采取的政策态度 5 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理由有 ABCD A 减少贫困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B 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 其作用具有外部性 C 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 D 私人保险市场的缺陷与不完整性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从经济性质看 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种混合物品 教育是有层次性的 不同阶段 的教育所属的经济性质不同 正确 2 社会消费和投资支出的最大区别是 消费支出是无偿的 而投资性支出是有偿的 错误 3 社会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相比的最大区别是 投资支出形成经营性资产 而社会消费 支出则形成非经营性资产 错误 4 文教卫生支出用于满足共同需要 属于 公共物品 个人享用无需付费 错误 5 接受教育所得到的利益完全是内在化和私人化的 即不存在外部效应 因此 教育是 私人需要 教育费用应该完全由受教育者自己负担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5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的收入的增长倍数被称作 D A 资本边际收益递增 B 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C 流动性偏好上升 D 乘数作用 2 加速原理是指 B A 投资变化所引起的收入变化 B 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投资变化 C 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D 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 3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呈现 B A 上升趋势 B 下降趋势 C 不变 D 与 GDP 增长相一致 4 财政投融资主要用于 B A 高科技产业 B 基础产业 C 农业 D 增加银行资本金 5 根据投资的乘数作用原理 乘数与 A 同方面变化 同 A 呈反方向变化 A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B 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C 边际投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D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投资倾向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研究和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是 ACE A 投资规模要适度 B 投资时机要适当 C 投资结构要合理 D 投资观念要更新 E 要讲求投资效益 2 狭义的基础设施包括 ABCD A 交通运输设施 B 供电供水设施 C 通讯设施 D 港口 桥梁 E 科教卫生设施 3 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 主要有两个 AC A 经济体制 B 历史传统 C 经济发展阶段 D 储蓄规模 4 政府筹资建设 或免费提供 或收取使用费 由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三种考 虑 ACD A 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 B 关系人民生活福利的项目 C 反垄断的需要 D 维持国家安全的需要 5 财政对于农业投资的范围 应该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ABC A 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B 农业科技推广 C 农村教育和培训 D 流动资金投资 农药 化肥 薄膜 除草剂等 以及类似农机具及供农户使用的农业 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一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来推动的 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具有密切 的关系 一般来说 当经济增长缓慢时 往往依靠增大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增长 当投资过 旺及造成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 政府往往采取措施首先压缩投资 迫使经济过热的 势头减缓 正确 2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直接调控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间 接调控 错误 3 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规模 间接调节 非政府投资规模 使两者投资之和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 二是调节 自身投资的结构 纠正非政府部门投资结构的偏差 正确 4 私人投资追求盈利最大化 而政府投资完全不求盈利 只有产量最大化才能更好满足 公共需要 错误 5 财政投融资是将财政资金按商业银行规则运作 追求资金的安全性 流动性 盈利性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6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B A 个人所得税 B 社会保障税 C 企业所得税 D 公积金 2 同社会保障支出相比 财政补贴支出的不同之处在于 D A 财政补贴是无偿的 B 补贴可使领受人收入增加 C 补贴是由政府预算支付 D 补贴与价格变动有直接关系 3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 是因为其能够 B A 增加受补贴者的收入 B 改变相对价格结构 C 完善财政支出的方式 D 解决困难企业的困境 4 税收支出是指 C A 通过征税所形成的财政收入用于财政支出 B 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用途的财政支出 C 因法定的税收优惠使政府放弃的财政收入 D 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成本费用支出 5 税收支出的实质是 B A 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的支出项目 B 特殊的财政补贴 C 征税过程发生的费用支出 D 征管不严所形成的税收流失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目前世界各国税收支出预算控制采取的方式有 ABD A 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 B 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 C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D 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2 转移性支出包括 BDE A 固定资产投资 B 社会保障支出 C 行政事业支出 D 财政补贴支出 E 税收支出 3 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ABD A 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C 财产保险 D 社会救济 E 财政补贴 4 下列表述符合 税收支出 含义的有 BCE A 税收支出是将税收取得的收入用于特殊项目的支出 B 税收支出是特殊的财政补贴 C 税收支出是政府给予纳税人的税收优惠而形成的财政收入的损失 D 税收支出是将税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困难企业和居民的补助 E 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支出 5 税收支出的形式有 ABCDE A 税收豁免 B 纳税扣除 C 税收抵免 D 优惠税率 E 加速折旧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财政补贴有调整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作用 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 因此 它多多益善 错误 2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性事业 政府介入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确 3 财政补贴的作用侧重于收入分配 而社会保障侧重于调节资源配置结构 错误 4 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联系 而社会保障与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关系 错 误 5 税收支出的实质是税务机关将多征的税退还给纳税人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7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不考虑其他因素 以下哪种税制会在通货膨胀形势下让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大于名义 增长率 C A 定额税 B 比例税 C 累进税 D 累退税 2 从形式上看 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是 A A 税收收入 B 利润收入 C 国债收入 D 收费收入 3 经济决定财政 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A A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B 财政收入随价格的增长而增长 C 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分配制度决定 D 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 4 经济改革以来 1978 1995 年期间 我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 A A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逐年下降 B 财政收入总额减少而财政收 入占 GDP 的比重上升 C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 且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也增长 D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但财政收 入占 GDP 的比重保持不变 5 经济决定财政 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归根结底受 B 的制约 这是财政学的一个 基本观点 A 政府职能 B 生产发展水平 C 价格 D 分配制度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ABC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生产技术水平 C 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D 所有制结构 2 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ABC A 征收通货膨胀税 B 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 C 造成财政收入虚增 D 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信度 3 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AC A 减税让利 B 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 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 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 4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 财政收入包括 ABCDE A 税收 B 收费 C 债务收入 D 铸币税 E 通货膨胀税 5 我国财政统计中的 财政收入 属于预算内收入 包括 ABCD A 各项税收 B 专项收入 C 其他收入 D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为负收入 冲减财政收入 正确 2 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 收费 债务收入 铸币收入 通货膨胀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错误 3 改革开放后 我国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财政支出一样 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 的过程 正确 4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因此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因素 错误 5 我国要兼顾 以收定支 和 以支定收 方针 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 确定财政收入 规模的合理区间 正确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8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下列商品课税中 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 A 对供给弹性大 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 对供给弹性大 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 对供给弹性小 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 对供给弹性小 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2 税收客体是指 D A 纳税人 B 负税人 C 国家 D 课税对象 3 能够实现税负转嫁的税被称为 B A 直接税 B 间接税 C 中央税 D 地方税 4 对下列商品征税后 哪一种商品最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A A 自来水 B 矿泉水 C 水果 D 北京烤鸭 5 税收的 横向公平 是指 B A 对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普遍征税 B 凡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征税 C 凡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征不同的税 D 凡与企业进有横向交易关系的企业都征税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一般来说 一国常用的税率有以下哪三类 ABD A 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 C 定量税率 D 累进税率 2 下列原则属于税收效率类原则的有 BC A 受益原则 B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C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D 能力原则 3 税收的特征是 ACD A 强制性 B 公平性 C 无偿性 D 固定性 E 简便性 4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可将税收划分为 CD A 从量税 B 从价税 C 价内税 D 价外税 E 共享税 5 税收转嫁的方式有 ABCDE A 顺转 B 逆转 C 消转 D 混转 E 税收资本化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税收的强制性 无偿性和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 正确 2 从 2003 年 9 月 1 日起 北京市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 1000 元提高到现在的 1200 元 错误 3 我国 1994 年税制改革后的增值税是一项完全的价外税 错误 4 供给弹性较大 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 供给弹性较小 需求弹性较大 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正确 5 税收归宿是指通过加强税收征管 没有税收流失 税款归于国家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09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税收的 A 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 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 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A 收入效应 B 支出效应 C 替代效应 D 挤出效应 2 政府征税使纳税人减少高税商品需求 增加低税商品的购买 被称为 D A 挤出效应 B 收入效应 C 支出效应 D 替代效应 3 供给学派认为 A 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 高 B 低 C 中 D 不变 4 A 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A 所得税指数化 B 个人所得税 C 税收支出 D 社会保险税 5 我国 1994 年的工商税制改革 在商品课税税制的设计上也体现了 C 的原则 A 税收负担 B 税收转嫁 C 税收中性 D 税收替代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 所得税的累进程度 对个人储蓄行为的 作用越大 AD A 越高 抑制 B 越低 抑制 C 越高 促进 D 越低 促进 2 税收指数化的主要方法有 ABCD A 特别扣除法 B 实际所得调整法 C 税率调整 D 指数调整法 3 政府征税给纳税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效应主要有 AD A 收入效应 B 支出效应 C 挤出效应 D 替代效应 E 紧缩效应 4 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 ABC A 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 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B 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C 税率 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理论上说应当 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D 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必然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E 税率 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 B 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C 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分配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D 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 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 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错误 2 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正确 3 拉弗曲线说明 提高税率可更多地增加财政收入 错误 4 税率 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理论上说应当 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因此 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 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正确 5 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可以从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设计的 拉弗曲线 得到说 明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正确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10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 C A C 部分 B C V 部分 C V M 部分 D C M 部分 2 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 B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3 我国实行超率累进税率的税种是 B A 增值税 B 土地增值税 C 企业所得税 D 个人所得税 4 遗产税的首要功能是 A A 防止贫富分化 B 防止不劳而获 C 增加财政收入 D 鼓励慈善捐助 5 消费税实行的征收办法为 A A 价内税 B 价外税 C 价内价外税 D 超额累进税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各国的增值税制度对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有所不同 据此增值税可分为哪些类型 ABD A 生产型增值税 B 收入型增值税 C 发展型增值税 D 消费型增值税 2 所得课税的优点有下列哪些 ABCD A 税负相对公平 B 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C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D 课税有弹性 3 我国 1994 年税制改革时确定的个人所得税法采取 ABC A 分项定率 B 分项扣除 C 分项征收 D 分项累进 4 属于商品税的具体税种有 ABCD A 增值税 B 消费税 C 营业税 D 关税 E 财产税 5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 ABCD A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 B 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 C 提供加工 修理修配劳务 D 进口货物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从价定率的办法是指根据商品销售价格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征税 正确 2 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 销售额 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属于商品课 税的范畴 正确 3 生产型增值税刺激投资 而消费型增值税抑制投资 错误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 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错误 5 外购的资本性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的税款 计算应纳税额时不得扣除 因而我国现行的 增值税属于消费型增值税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11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公平课税论来源于 A 的研究成果 A 亨利 西蒙斯 B 亚当 斯密 C 威廉 配第 D 詹姆斯 布坎南 2 最适课税理论 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 D 首次提出的 牺牲 学说 A 亨利 西蒙斯 B 亚当 斯密 C 威廉 配第 D J S 穆勒 3 在政府目标是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前提下 社会完全可以采用较低累进程度的 来实现收入再分配 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会导致效率损失 而且对公平分配目标的实 现也无益 A A 所得税 B 商品税 C 财产税 D 资源税 4 财政交换论最初起源于 关于财政学的自愿交换理论 A A 魏克赛尔 B 亚当 斯密 C 威廉 配第 D J S 穆勒 5 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税款征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 A A 税收征收管理 B 税款征收 C 税务管理 D 税务检查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税收 征管法 中提到的税收征管三环节为 BCD A 税务登记 B 税款征收 C 税务管理 D 税务检查 2 当前关于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有 BCD A 成本效用论 B 公平课税论 C 最适课税论 D 财政交换论 3 税收监督系统主要包括以下 ABC 环节 A 税源监控 B 税务稽查 C 税收处罚 D 税收管理 4 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税为主题的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的普遍做法是 ACD A 降低税率 B 提高税率 C 拓宽税基 D 减少税率档次 5 公平课税的基本思想包括 ABCD A 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 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 主要将纵向公平留给政府程序去解决 B 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 C 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 D 主张按纳税能力来征税 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 其衡量方法 即所 得等于适当会计期内的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 是指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现金流量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当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降低 主要表现为最高边际税率的降低 正确 2 最适课税论的根源可以追述到古典经济学家 J S 穆勒提出的 牺牲 理论 此后 庇 古等人用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对其做了进一步解释 错误 3 一般来说 商品税易实现分配公平目标 所得税易实现经济效率目标 错误 4 最适课税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政府运用 扭曲性 税收工具是不可避免 的 正确 5 2001 年修订后的 税收征管法 更加强调对纳税人权益的保护 表明我国的税收征管 理念正逐步向以 征管 为主转变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12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C A 国债期限长而私债期限短 B 国债用于规模大的项目而私债用于规模小的项目 C 私债有明确的财产为担保 而国债无财产担保 D 国债是政府发行 不以盈利为目的 而私债以盈利为目的 2 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 GDP 的比重称作 A A 国债负担率 B 国债依存度 C 国债清偿能力 D 国债限额比 3 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 影响国债利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 A 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汇率 D 法定存款准备率 4 我国的国债利率主要以 B 为基础来制定 A 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汇率 D 政府的信誉水平 5 与其他金融资产利率相比 国债利率应该 B A 等于市场利率 B 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证券利率 C 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低于股票收益率 D 低于银行存款利率高于公司债利率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表示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有 ABC A 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B 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C 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D 当年到期需支付的利息 2 国债的政策功能主要有 ABD A 弥补财政赤字 B 筹集建设资金 C 弥补政府日常性支出 D 调节经济 3 控制债务负担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ABC A 控制基本赤字 B 国债利率要适度 C 强调国债投资效益 保持适度的高经济增长率 D 减少国债的利息支出 4 衡量国债规模 限度 的指标主要有 AB A 国债负担率 B 国债依存度 C 国债发行率 D 还本付息率 E 国债换手率 5 国债的偿还方式有 ABCDE A 分期逐步偿还 B 抽签偿还 C 到期一次偿还 D 市场购销偿还 E 以新换旧偿还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 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正确 2 现代社会中 利用国债利率升降调节证券市场运行和资金运转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管 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 3 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国债是政府的债务 而私债是微观经济主体的债务 错误 4 国债当年还本付息额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称作国债依存度 错误 5 溢价发行使政府取得的国债收入比面值高 因此溢价发行对财政最有利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13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 A A 中央地方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 中央与地方的利润划分 C 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划分 D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利益划分 2 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C A 增量预算 B 零基预算 C 复式预算 D 单式预算 3 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限为 A A 元月 1 日 12 月 31 日 B 4 月 1 日 次年 3 月 31 日 C 7 月 1 日 次年 6 月 30 日 D 10 月 1 日 次年 9 月 30 日 4 不考虑以前财政收支状况 而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来制定的财政收支计划称作 D A 行动预算 B 效绩预算 C 增量预算 D 零基预算 5 我国税收返还制度中 确定返还基数是以 B 年的实际数字为依据 A 1990 年 B 1993 年 C 1994 年 D 1996 年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预算法 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预算管理中的职权主要是 ABD A 预算 决算的审批权 B 预算 决算的监督权 C 预备费动用的监督权 D 对预算 决算方面不适当决定的撤销权 2 预算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A 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 B 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C 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D 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3 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主要包括 ABCD A 增值税 B 证券交易印花税 C 所得税 D 资源税 4 编制国家预算的原则有 ABCDE A 公开性 B 可靠性 C 计划性 D 统一性 E 年度性 5 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组成级次具体包括 ABCD A 中央预算 B 省 自治区 预算 C 市 县 级预算 D 乡级预算 E 村级预算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自 2003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仅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政府采购 正确 2 财政联邦主义特指联邦国家的财政体制 错误 3 复式预算是指 将国家预算划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错误 4 我国预算的组成分为中央预算 省级预算 市县级预算 乡级预算和村级预算五级 错误 5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14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 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B A 预算赤字 B 决算赤字 C 公共赤字 D 赤字政策 2 D 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 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 A 预算赤字 B 政策性赤字 C 周期性赤字 D 结构性赤字 3 A 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 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 A 发行国债 B 向银行透支 C 财政发行 D 动用上年财政结余 4 赤字政策的基本思想是由 C 提出的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被广泛运用 作为调 节经济运行的一种主要手段 A 麦金农 B 布坎南 C 凯恩斯 D 弗里德曼 5 C 把国债分为建设国债和赤字国债 仅将斥资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 而把 建设国债作为正常的收入来源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德国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通货膨胀税形成的原因是 AB A 实行累进税制 B 政府发行国债没有实行国债的指数化 C 通货膨胀严重发生 D 税收制度的不完善 2 赤字的弥补方式有 ABCDE A 发行国债 B 向银行透支 C 财政发行 D 动用上年财政结余 E 向银行借款 3 财政平衡应理解为 ABCDE A 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B 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C 中央预算平衡与地方预算平衡 D 并非绝对的财政平衡 E 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 4 西方经济学中 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原因和经济背景 将财政赤字划分为 BD A 非充分就业赤字 B 结构性赤字 C 政策性赤字 D 周期性赤字 5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ABC A 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 B 就社会总供求平衡来说 财政平衡只是一种手段 C 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 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D 就社会总供求平衡来说 财政平衡是一种目标 E 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 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 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 政府支出 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因而赤字政策不是个别年度 或少数年度存在赤字 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 甚至是巨额赤字 正确 2 结构性过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充分就业水平 如失业率不超过 4 5 条件下的 赤字 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 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 是一种内生变量 它体现 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错误 3 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 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错误 4 国债利息支出应计入经常性支出 只有利息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才有可 能靠税收的自然增长支付利息 否则也要靠借新债来偿还旧债的利息 错误 5 形成虚假性财政收入的根源的统计数字弄虚作假 错误 财政学财政学 第第 15 章在线测试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A A 政府 B 财政部 C 企业及行政机关 D 财政工具 2 发行国债使民间货币转移到财政 并通过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 称作 B A 排挤效应 B 货币效应 C 收入效应 D 支出效应 3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现方式是 D A 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B 增加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C 减少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D 减少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4 当国民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