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铁路信息技术课程的报告现代铁路信息技术课程的报告 成员 电牵成员 电牵 1 1 班班 胡根连胡根连 电牵电牵 2 2 班班 陈广思陈广思 电牵电牵 2 2 班班 欧尚聪欧尚聪 电牵电牵 2 2 班班 谢秀旭谢秀旭 指导老师 刘珺老师指导老师 刘珺老师 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 目录目录 摘要 2 一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3 一 晚清 开创时代 3 二 民初 缓慢前行 3 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 恢复生产与运输 3 四 三大改造到文革结束 基本框架形成 3 五 新时期 新的发展时代 4 二 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 4 一 中国铁路现状 4 二 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5 三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 6 三 中国铁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7 一 加强技术创新 7 二 降低成本 形成规模效应 7 三 优化高铁产业结构 8 四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0 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 摘摘 要要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 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 需要有一种强有 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 同时引导和促进其他运输方式 的发展 而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 运行成本低 能源消耗少 是最 适合中国经济特征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区域骨干运输方式 自 20 世纪以来 随着 汽车 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 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 为了适应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应货主和旅客安全 准确 快速 方便 舒适的要 求 各国铁路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改造 同时改革运输组织工作 积 极采用高新技术 在重载 高速运输和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再加之 现代管理和优质服务以及铁路的区域联网 洲际联网 使铁路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现代化运输方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介绍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和现代 化技术发展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中国铁路进入了一 个全新的阶段 正朝着现代化目标快速前进 关键词关键词 中国铁路 发展历程 现代化技术发展 高速铁路 Abstract China is a typical continental countries economic ties and exchanges span 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the entire country and the mode of transport link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to guid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 And the most notable feature of the railway is carrying a massive low operating cos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both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 in large traffic over long distances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t is much best suited to people s income and level of regional backbone of transportatio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aviation and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the railway continues to meet a new wave of shock Countries have carried out large scale modernization of railway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aptation shippers and travelers safe accurate fast convenient comfortable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reforming the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adopting new technology actively which has made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heavy duty high speed transpor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 s railways what s more with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hina 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 s railway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moving rapidly forward for the goal of modernization Keywords China Railway Development of History Modern Technology High speed 1 Railway 一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 从其第一条营业铁路 上海吴淞铁 路 1876 年通车之时算起 已有 123 年 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 1881 年通车之时算起 也有 118 年了 而自 1876 年 中国诞生了第一条铁路 之后 中国铁路揭开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 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 晚清 开创时代 众所周之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由此中国开始睁开睡眼看西方 工业文明 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 说 向中国介绍铁路知识终于在 1876 年 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 这 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后又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的吴淞铁路 二 民初 缓慢前行 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在 1912 年宣布 统一路政 把各省已经建成和正 在兴建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 用以抵借外债 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 权的第二次高潮 而到了 1928 年 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 官僚买办资本 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 合资 方式修建铁路 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 权的第三次高潮 民国时期中国铁路发展缓慢 主要源于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 与买办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对中国铁路资源与权益的瓜分 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 恢复生产与运输 共和国成立后 1949 年一年共抢修恢复了 8278 公里铁路 到 1949 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达 21810 公里 客货换算周转量 314 01 亿吨公里 而 1952 年 6 月 18 日 满州里至广州间开行了第一列直达列车 全程 4600 多 公里畅通无阻 到 52 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 22876 公里 客货换算 周转量达 802 24 亿吨公里 这一时期铁路的快速恢复根源于新中国成立后恢 复生产 恢复国民经济的迫切诉求 四 三大改造到文革结束 基本框架形成 1953 年开始 国家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 到 1980 年铁路经过 了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越过文革十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 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并提出 调整 改革 2 整顿 提高 方针 铁路工作又逐步恢复和发展 到 1980 年底铁路营业里程 达 49 940 公里 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 成 客货换算周转量达 7 087 亿吨公里 五 新时期 新的发展时代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民经济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 1982 年 指出 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提出 北战大秦 南攻衡广 中取华东 的战略 到 1985 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 52119 公 里 客货换算周转量突破 1 万亿吨公里 2005 年 1 月 7 日 温家宝主持召 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了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明确了我国铁 路网中长期建设目标 到 2020 年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0 万公里 主要 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 50 运输能力满足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06 年是 十 一五 开局之年 我国铁路建设迎来了一个大丰收的好年景 全年完成投资 1553 亿元 同比增长 76 完成新线铺轨 1040 公里 复线铺轨 997 公里 投产 新线 1605 公里 复线 705 公里 电气化铁路 3960 公里 到 十一五 末的 2010 年 铁路运营里程将由 2005 年的 7 5 万公里增加到 9 2 万公里以上 发 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 铁路 瓶颈 制约状况将明显缓解 到 2020 年 铁 路运营里程将达到 10 万公里 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全面建成 铁路运输能力将达 到适度超前 到那时 人便其行 货畅其流 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随着经济 技术的迅猛发展 中国铁路正着重于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 根据 2008 年调整后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将以 四纵四横 为重点 构建快 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 中国目前正在兴建和即将兴建的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 20000 公里左右 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 至 2015 年年底 中国将会 建成 42 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基本上建成以 四纵四横 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 运网 总里程将超过 20000 公里 到 2020 年中国时速在 200 公里以上的高速铁 路里程将会超过 30000 公里 2 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 一 中国铁路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铁路发展也取 3 得了巨大成就 2005 年中国内地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 7 5 万公里 其中复线 里程 2 5 万公里 电气化线路 2 万公里 随着青藏铁路于 2005 年 10 月全线建 成 并在 2006 年 7 月通车运营 铁路将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 在中国经 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 铁路客货运输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 1980 年 到 2004 年间 铁路货物总周转量 旅客周转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 5 2 6 1 2004 年 铁路货物总发送量约 25 亿吨 货物周转量约 20000 亿 吨公里 平均运程约 800 公里 货运密度约 600 万吨公里 公里 旅客发送量 11 亿人以上 旅客周转量约 800 亿人公里 平均旅行里程 510 公里 客运密度 800 万人公里 公里 目前 中国铁路用占世界 6 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占世界 24 的换算周转量 换算密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 倍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 2004 年中国铁路完成的旅客周转量 货物发送量和换算周转量均为世界第一位 中国铁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 挥着骨干作用 2004 年铁路货物总周转量占全国货物周转量 不含远洋 的 52 旅客周转量占全国旅客周转量的 35 在运输结构方面 铁路运输货种主要集 中在煤炭 石油 钢铁等基础性战略物资 仅煤炭运量就占货运总量的 40 以 上 旅客运输以中长途为主 旅行距离 500 公里以上的客运量占总客运量的 35 是我国基础性战略物资和中长途旅客运输的绝对主力军 2011 年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906 09 亿元 其中 共完成基本 建设投资 4610 84 亿元 较 2010 年大幅下降 2012 年 铁路投资保持高速增 长 国家多次增调铁路建设投资规模 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 全路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 6309 8 亿元 到 2012 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9 8 万公里 居世界第二位 高铁运营里程达 9356 公里 居世界第一位 2013 年上半年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 2159 31 亿元 同比增加 21 5 其中 基本建设投资 1869 72 亿元 同比增加 25 7 十二五 期间 中国铁路建设继续加快推进 新线投产总规模达 3 万 公里 安排铁路投资 2 8 万亿元 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 12 万公里左右 十一五 相比 铁路投产新线增长 87 5 完成投资增长 41 4 十二五 末 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将达到 4 5 万公里 中国西部地区铁路 将达 5 万公里左右 4 2 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所谓跨越式发展 就是在发展过程中 跳过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而我们不 必再重复的一些过程 充分利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以较短的时间 较 少的环节和较少的代价 实现与发达国家原来走过的发展历程相同的目标 达 到发达国家技术和生产力先进水平的一种发展方式 跨越式发展模式不仅是发 展中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 更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 针对 我国铁路存在的运力不足 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冗员数量较大等问题 我国铁 路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以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 为主线 以较短的时间 较少的环节和代价 实现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目标 跳 过他们经历过而我们不必再重复的一些过程 从而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 大发展 尽管中国铁路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目前我国铁路的发展还比较落后 总体 上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一是路网密度 相对较低 我国每万人仅拥有铁路 0 57 公里 在世界上排 100 名以后 每万平 方公里国土拥有铁路 78 公里 在世界上排 60 名以后 二是主要干线长期处于 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 京沪 京广 哈大 京沈和陇海五大干线的运输密度已 接近 1 亿吨公里 公里 三是部分地区进出通道不畅 煤炭 石油等重点物资运 输紧张 甚至一些厂矿 港口不得不 以运定产 四是季节性运能紧张问题 相当突出 每年春节 暑期等长假期的 120 天内运输能力全面告急 五是客货 混跑 技术标准低 客货矛盾日益尖锐 应变能力差 严重限制了技术进步和 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迅速扭转铁路的落后局面 满足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 铁道部于 2003 年 6 月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 提出在运输能 力 技术装备 管理体制 运输服务 运输经营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核心 是到 2020 年铁路网规模有一个较大发展 路网结构更加合理 运输能力适应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在技术装备上以客运高速 快速和货运快捷 重载为 重点 使我国铁路机车车辆 线桥隧涵 通信信号和信息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 在管理体制上推进政企分开 实现主辅分离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要求的铁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3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 5 所谓高速铁路 通常是指最高运行时速在 200 公里以上的铁路 铁路作为 一种经济的 大运量的交通工具 在许多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 并为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近年来 随着航空 海 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在我国迅速崛起和发展 铁路运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这 种发展趋势就促使铁路必须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及运输手段的技术创新 进一 步加速铁路的高速化 重载化和多式运输的立体化 进而实现铁路路网的现代 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们呢对交 通工具的质量要求 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要 高速铁 路应运而生 高速铁路是现代化的标志 高速铁路的修建 对国家的经济发展 以及社会的稳定 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同时 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 的普遍趋势 3 中国铁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在目前 随着公路 海运和航空的发展 铁路运输面临严峻挑战 这种发 展趋势 必将促使铁路进行体制改革 带来运输手段的技术革新 进一步实现 铁路的重载化和高速化 进而实现铁路路网的现代化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 出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国际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 在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速 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 旅行时间的节约 旅行条件的改善 旅行费用 的降低 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使得高速铁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 头 1 加强技术创新 高速铁路是依托高科技的产业 核心技术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速度快 运送量大 经济性好 舒适等优势是人们选择高速铁路的依据 因此要想引领 未来的交通 高速铁路也将向着更快 更经济 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向继续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应在引进和吸收国外高速铁路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坚持自主创新 把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 全面掌握先进的核心 技术 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2 降低成本 形成规模效应 6 发挥技术降低成本的作用 通过技术革新 降低高铁建设中的风险 提高 来动生产率 充分利用资源 大力发展高铁建设 增强规模效应 达到全国重 要线路高铁化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织布机操作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印染洗涤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池部件制备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冷冻食品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新版2025秋青岛版科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第15课 温度计的秘密
- 2025人民出版社供小学用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课件:第9课 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含微课视频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行征信知识试题及答案
- 银行行政测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专业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驾驶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新型集体经济课件
- 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体系构建
- 轨道列车司机四级题库及答案
- 生物标志物应用-洞察及研究
- 胫腓骨骨折教学查房课件
- 长跑课件教学课件
- 2025陕西宝石花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招聘(3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 腹股沟疝的护理教学查房
- 甜蜜陷阱:健康吃糖的危害与科学控糖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