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_第1页
水稻种植技术_第2页
水稻种植技术_第3页
水稻种植技术_第4页
水稻种植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水水 稻稻 一 水稻的生物学基础一 水稻的生物学基础 一 水稻的生长发育 一 水稻的生长发育 1 水稻的一生 水稻的一生 水稻从种子萌发开始 经过发根 长叶 分蘖 拔节 长穗 开水稻从种子萌发开始 经过发根 长叶 分蘖 拔节 长穗 开 花 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 最后形成新的种子 称为花 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 最后形成新的种子 称为 水稻的水稻的 一生 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 叫水稻全生育期 一生 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 叫水稻全生育期 水稻一生共分为四个时期 水稻一生共分为四个时期 1 秧苗期 播种 秧苗期 播种 移栽移栽 2 返青分蘖期 移栽 返青分蘖期 移栽 幼穗分化前幼穗分化前 3 拔节孕穗期 幼穗分化 拔节孕穗期 幼穗分化 抽穗前抽穗前 4 抽穗结实期 抽穗 抽穗结实期 抽穗 成熟成熟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划分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划分 1 营养生长期 根 茎 叶 分蘖 营养器官 营养生长期 根 茎 叶 分蘖 营养器官 2 生殖生长期 穗 花 籽粒 生殖器官 生殖生长期 穗 花 籽粒 生殖器官 2 种子发芽 种子发芽 1 种子构造 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 种子构造 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 2 种子生活力 一是种子成熟度 开花授粉后 种子生活力 一是种子成熟度 开花授粉后 7 10 天的种天的种 子具有发芽能力 子具有发芽能力 20 天后发芽力正常 二是种子休眠期 籼稻的休眠天后发芽力正常 二是种子休眠期 籼稻的休眠 期很短 特别是早稻种子休眠期更短 三是种子寿命 种子贮存的时期很短 特别是早稻种子休眠期更短 三是种子寿命 种子贮存的时 间越长 寿命越短 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存 生活力可保持间越长 寿命越短 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存 生活力可保持 2 年 但年 但 发芽率只有发芽率只有 50 左右 左右 3 种子发芽过程 一是吸胀 二是萌发 破胸 种子发芽过程 一是吸胀 二是萌发 破胸 三是发芽三 三是发芽三 个阶段 露出白色的胚称为破胸 胚芽达到谷粒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个阶段 露出白色的胚称为破胸 胚芽达到谷粒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 芽 芽 2 3 根的生长 根的生长 水稻的根系 水稻属须根系 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 不定根又分水稻的根系 水稻属须根系 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 不定根又分 为普通根和浮根 浮根除吸收水分和养分外 还能吸收氧气 输送到为普通根和浮根 浮根除吸收水分和养分外 还能吸收氧气 输送到 下部的根系 以提高下部根的活力 这是水稻适应淹水环境的一种特下部的根系 以提高下部根的活力 这是水稻适应淹水环境的一种特 殊表现 殊表现 4 叶的生长 叶的生长 水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水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 化形成 水稻一生叶主茎的叶片数已定 主茎第化形成 水稻一生叶主茎的叶片数已定 主茎第 1 3 片叶是在幼苗片叶是在幼苗 期生长的 最后期生长的 最后 3 片叶则是在幼穗分化期生长的 其余各叶都在分蘖片叶则是在幼穗分化期生长的 其余各叶都在分蘖 期生长 期生长 5 叶片功能 叶片功能 叶片功能期是指叶片保持光合能力时间长短 叶片功能期随着叶叶片功能期是指叶片保持光合能力时间长短 叶片功能期随着叶 位上升 由短变长 水稻位上升 由短变长 水稻 1 3 片叶只有片叶只有 10 多天 而剑叶功能期可达多天 而剑叶功能期可达 50 60 天 天 6 水稻分蘖 水稻分蘖 水稻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分枝称为分蘖 分蘖期是决定每亩穗水稻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分枝称为分蘖 分蘖期是决定每亩穗 数的关键时期 掌握分蘖规律 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成穗 保证足数的关键时期 掌握分蘖规律 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成穗 保证足 穗 达到高产稳产 穗 达到高产稳产 7 水稻分蘖规律 水稻分蘖规律 1 分蘖发生的节位 无论主茎或分蘖茎 都有很多节 每个 分蘖发生的节位 无论主茎或分蘖茎 都有很多节 每个 节上都有一个腋芽 茎基部的腋芽长成分蘖 分蘖发生的节位 叫分节上都有一个腋芽 茎基部的腋芽长成分蘖 分蘖发生的节位 叫分 蘖位 在低节位上长出的分蘖 叫低位蘖 反之则叫高位蘖 蘖位 在低节位上长出的分蘖 叫低位蘖 反之则叫高位蘖 2 凡是由主茎上直接发生的分蘖叫一次分蘖 从一次分蘖上 凡是由主茎上直接发生的分蘖叫一次分蘖 从一次分蘖上 再发生的分蘖叫二次分蘖 依次类推再发生的分蘖叫二次分蘖 依次类推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一次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一次 分蘖最多 大多数有效 二次分蘖较少 部分有效 三次分蘖极少 分蘖最多 大多数有效 二次分蘖较少 部分有效 三次分蘖极少 3 大都无效 大都无效 3 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凡能抽穗结实 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凡能抽穗结实 5 粒以上的 称为有粒以上的 称为有 效分蘖 否则就是无效分蘖 效分蘖 否则就是无效分蘖 生产上为了准确掌握分蘖期 合理利用分蘖 必须掌握成穗规律 生产上为了准确掌握分蘖期 合理利用分蘖 必须掌握成穗规律 水稻生长在水稻生长在 3 叶期以前 养分由主茎供给 称异养阶段 水稻生长在叶期以前 养分由主茎供给 称异养阶段 水稻生长在 4 叶时 具有独立的根系 称自养阶段 拔节以后对小分蘖的营养供叶时 具有独立的根系 称自养阶段 拔节以后对小分蘖的营养供 应不足 就称为无效分蘖 应不足 就称为无效分蘖 分蘖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特性 是个体正常生长的表现 一般带分分蘖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特性 是个体正常生长的表现 一般带分 蘖植株的穗部性状比不带分蘖的要好 但是分蘖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蘖植株的穗部性状比不带分蘖的要好 但是分蘖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 分蘖过多 使个体和群体的矛盾激化 无效分蘖增多 很难高产 如分蘖过多 使个体和群体的矛盾激化 无效分蘖增多 很难高产 如 果分蘖过少 基本苗不足 有效稻穗数减少 产量降低 生产实践证果分蘖过少 基本苗不足 有效稻穗数减少 产量降低 生产实践证 明 促发低位蘖 控制高位蘖和无效分蘖 提高分蘖成穗率 是合理明 促发低位蘖 控制高位蘖和无效分蘖 提高分蘖成穗率 是合理 利用分蘖的关键 利用分蘖的关键 8 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过程 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过程 幼穗分化分为幼穗分化分为 8 个时期 个时期 1 苞分化期 稻穗开始分化时 茎端生长点出现第一苞原基 苞分化期 稻穗开始分化时 茎端生长点出现第一苞原基 用肉眼看不见 所以称一期用肉眼看不见 所以称一期 看不见看不见 2 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完毕时 在苞的 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完毕时 在苞的 着生处出现白色的苞毛 所以称二期着生处出现白色的苞毛 所以称二期 白毛现白毛现 3 幼穗长度约 幼穗长度约 1 5 毫米 并仍有浓密的苞毛所覆盖 称三期毫米 并仍有浓密的苞毛所覆盖 称三期 毛丛丛毛丛丛 4 幼穗长至 幼穗长至 4 10 毫米 幼穗外部形态初步形成 肉眼可见毫米 幼穗外部形态初步形成 肉眼可见 幼穗和颖花的雏形 称四期幼穗和颖花的雏形 称四期 粒粒现粒粒现 5 幼穗长约 幼穗长约 4cm 肉眼能看清颖壳时 称五期 肉眼能看清颖壳时 称五期 颖壳分颖壳分 6 穗长长至 穗长长至 10cm 颖花也增至谷粒长度的一半 称六期 颖花也增至谷粒长度的一半 称六期 谷谷 4 半长半长 7 穗长生长停止 颜色开始变绿 称七期 穗长生长停止 颜色开始变绿 称七期 穗变绿穗变绿 8 稻穗分化全部完成 即将抽穗 称八期 稻穗分化全部完成 即将抽穗 称八期 穗将伸穗将伸 二 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应用 二 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应用 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 1 稳定性 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稳定性 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2 可变性 是由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的改变 可变性 是由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的改变 2 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原因 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原因 1 感温性 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 低温可使水稻生育期 感温性 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 低温可使水稻生育期 延长 这种因温度高低使品种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延长 这种因温度高低使品种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2 感光性 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 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 感光性 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 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 这种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这种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3 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最适宜的短日 高温条件下 也要经 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最适宜的短日 高温条件下 也要经 过一个必不可少的最短营养生长期 才开始幼穗分化 进入生殖生长 过一个必不可少的最短营养生长期 才开始幼穗分化 进入生殖生长 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3 早 中 晚稻的光 温反应特性 早 中 晚稻的光 温反应特性 1 晚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晚稻品种具有基本营养生长性弱 晚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晚稻品种具有基本营养生长性弱 而感光性 感温性都强的特点 一季晚稻无论播种迟早 温度多高 而感光性 感温性都强的特点 一季晚稻无论播种迟早 温度多高 都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抽穗 都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抽穗 2 早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早稻的发育期长短主要受温度高低 早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早稻的发育期长短主要受温度高低 的影响 具有感光性弱 感温性强的特性 的影响 具有感光性弱 感温性强的特性 3 中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中稻品种在反应特性上介于早稻和 中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中稻品种在反应特性上介于早稻和 晚稻之间 在不同的季节栽培 生育期表现比较稳定 晚稻之间 在不同的季节栽培 生育期表现比较稳定 4 水稻 水稻 三性三性 在生产上的应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 栽培方面 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对光温的反应特性是搞 栽培方面 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对光温的反应特性是搞 5 好品种搭配 播期安排及制定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好品种搭配 播期安排及制定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2 引种方面 从外地引种必须考虑品种的感温性 感光性和 引种方面 从外地引种必须考虑品种的感温性 感光性和 基本营养生长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 3 育种方面 一是对亲本光 温反应鉴定 为杂交育种提供 育种方面 一是对亲本光 温反应鉴定 为杂交育种提供 较理想的亲本材料 从而育成适合生产上需要的杂交种 二是根据不较理想的亲本材料 从而育成适合生产上需要的杂交种 二是根据不 同亲本的同亲本的 三性三性 特点进行光温处理或错开播期 使杂交亲本同时开特点进行光温处理或错开播期 使杂交亲本同时开 花 便于人工杂交 三是可以对杂交种采取异地加代 加速育种进程 花 便于人工杂交 三是可以对杂交种采取异地加代 加速育种进程 三 水稻各生育期的田间管理 三 水稻各生育期的田间管理 1 秧田期田间管理 秧田期田间管理 1 芽期的管理 从播种到第一片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 芽 芽期的管理 从播种到第一片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 芽 期的管理主要是促使芽谷迅速扎根立针 防止倒芽 烂芽 采取抢晴期的管理主要是促使芽谷迅速扎根立针 防止倒芽 烂芽 采取抢晴 天播种 排水晒田等方法 天播种 排水晒田等方法 2 幼苗期管理 自一叶展开至 幼苗期管理 自一叶展开至 3 叶期为幼苗期 秧苗生长到叶期为幼苗期 秧苗生长到 3 叶期种子贮存的养分以全部耗尽 转为独立营养 称为断奶期 叶期种子贮存的养分以全部耗尽 转为独立营养 称为断奶期 3 成苗期管理 自三叶至移栽前 称为成苗期 在稀播的情 成苗期管理 自三叶至移栽前 称为成苗期 在稀播的情 况下 分蘖开始 对养分吸收增多 管理办法 一是浅水勤灌 二是况下 分蘖开始 对养分吸收增多 管理办法 一是浅水勤灌 二是 施送嫁肥 施送嫁肥 4 地膜覆盖保温育秧管理 地膜覆盖保温育秧管理 a 密封期 即从播种至 密封期 即从播种至 1 叶期以密封为主 膜内温度保持在叶期以密封为主 膜内温度保持在 30 35 5 b b 揭膜期 当平均温度稳定在 揭膜期 当平均温度稳定在 15 左右 日最低温度在左右 日最低温度在 10 10 以以 上时进行揭膜 要先灌水后揭膜 上时进行揭膜 要先灌水后揭膜 c 炼苗期 当膜内温度超过 炼苗期 当膜内温度超过 25 大气温度在 大气温度在 15 15 以上 就可以上 就可 以炼苗 揭膜炼苗期间 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 一般炼苗以炼苗 揭膜炼苗期间 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 一般炼苗 4 4 5 5 天 天 6 2 2 大田苗期田间管理 大田苗期田间管理 1 1 寸水返青 浅水分蘖 水稻移栽时 根部受到损伤 吸水 寸水返青 浅水分蘖 水稻移栽时 根部受到损伤 吸水 力弱 抗逆性差 因此移栽后要灌深水 直播水稻田要灌浅水 分蘖力弱 抗逆性差 因此移栽后要灌深水 直播水稻田要灌浅水 分蘖 阶段为了根系发达 早发分蘖 苗株健壮 浅水勤灌或适当露田 阶段为了根系发达 早发分蘖 苗株健壮 浅水勤灌或适当露田 2 2 早施分蘖肥 早 中稻分蘖期短 如绿肥和白田早稻有效 早施分蘖肥 早 中稻分蘖期短 如绿肥和白田早稻有效 分蘖期只有分蘖期只有 7 7 9 9 天 三熟早稻田有效分蘖期更短 仅只天 三熟早稻田有效分蘖期更短 仅只 4 4 5 5 天 中天 中 稻也只有稻也只有 1010 1515 天 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早追分蘖肥 促使天 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早追分蘖肥 促使 叶色变浓 出现第一黑 这是争取早发多蘖 增加穗数的重要措施 叶色变浓 出现第一黑 这是争取早发多蘖 增加穗数的重要措施 3 水稻僵苗及其防治 水稻僵苗及其防治 水稻僵苗又称发僵 坐蔸 主要发生在水稻返青分蘖阶段 一般水稻僵苗又称发僵 坐蔸 主要发生在水稻返青分蘖阶段 一般 早 中稻比晚稻严重 主要介绍中毒发僵 缺素发僵 冷害发僵和泡早 中稻比晚稻严重 主要介绍中毒发僵 缺素发僵 冷害发僵和泡 土发僵等类型 土发僵等类型 1 中毒发僵 由于土壤有毒物质影响 根系中毒变黑 丧失 中毒发僵 由于土壤有毒物质影响 根系中毒变黑 丧失 生理机能 秧苗迟迟不返青 即使返青也不分蘖 甚至死苗现象 称生理机能 秧苗迟迟不返青 即使返青也不分蘖 甚至死苗现象 称 中毒发僵 中毒发僵 2 缺素发僵 植株体内缺乏某种元素 引起稻株发僵的现象 缺素发僵 植株体内缺乏某种元素 引起稻株发僵的现象 成为缺素发僵 水稻缺素发僵类型主要有缺磷发僵 缺钾发僵和缺锌成为缺素发僵 水稻缺素发僵类型主要有缺磷发僵 缺钾发僵和缺锌 发僵等 发僵等 a 缺磷发僵 秧苗在返青期后逐步发病 病株生长迟缓 分蘖 缺磷发僵 秧苗在返青期后逐步发病 病株生长迟缓 分蘖 发生迟或不分蘖 株型簇立 叶色灰绿或暗绿 叶鞘长 叶片相对变发生迟或不分蘖 株型簇立 叶色灰绿或暗绿 叶鞘长 叶片相对变 短 短 b 缺钾发僵 秧苗在返青后开始发病 移栽一个月后为发病的 缺钾发僵 秧苗在返青后开始发病 移栽一个月后为发病的 高峰期 病株生长停滞 植株矮小 分蘖少 上部叶片挺直 叶片挺高峰期 病株生长停滞 植株矮小 分蘖少 上部叶片挺直 叶片挺 直似丛生状 下部叶叶尖出现赤褐色条斑点 远看像火烧过一样 直似丛生状 下部叶叶尖出现赤褐色条斑点 远看像火烧过一样 c c 缺锌发僵 在秧苗移栽后 缺锌发僵 在秧苗移栽后 2 2 3 3 周发生 秧苗心叶基部中脉失周发生 秧苗心叶基部中脉失 7 绿褪色 甚至整个心叶呈白条状 下部叶片有锈斑 叶尖干枯 叶脉绿褪色 甚至整个心叶呈白条状 下部叶片有锈斑 叶尖干枯 叶脉 发脆易折断 植株变矮 分蘖发生少 发脆易折断 植株变矮 分蘖发生少 4 4 秧苗发僵的防治措施 秧苗发僵的防治措施 1 秧苗中毒发僵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改善排水 秧苗中毒发僵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改善排水 条件 提高耕作质量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 对发病田块 要及时排水条件 提高耕作质量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 对发病田块 要及时排水 露田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消除土壤有毒物质 并结合增施氮 磷 露田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消除土壤有毒物质 并结合增施氮 磷 钾肥减轻为害 钾肥减轻为害 2 缺磷发僵主要措施有 增施和巧施磷肥 每亩用 缺磷发僵主要措施有 增施和巧施磷肥 每亩用 30 50 斤斤 磷肥作面肥或每亩用磷肥作面肥或每亩用 50 斤石灰作基肥 对已发生的僵苗田 要及时斤石灰作基肥 对已发生的僵苗田 要及时 排水露田 提高土温 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消除还原性有毒物质 促排水露田 提高土温 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消除还原性有毒物质 促 进根系对磷的吸收 进根系对磷的吸收 3 缺钾发僵主要措施是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供钾 缺钾发僵主要措施是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供钾 能力 增施钾肥 一般每亩增施钾肥能力 增施钾肥 一般每亩增施钾肥 20 斤左右 对发病田块要立即斤左右 对发病田块要立即 排水 使稻株尽快恢复生长 排水 使稻株尽快恢复生长 4 缺锌防治方法是 一是培育壮秧 二是合理灌溉 三是增 缺锌防治方法是 一是培育壮秧 二是合理灌溉 三是增 施锌肥 每亩用施锌肥 每亩用 2 斤硫酸锌肥作面肥施用 提高植株对锌营养的吸收 斤硫酸锌肥作面肥施用 提高植株对锌营养的吸收 5 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 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 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前一段时期 早稻约需经历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前一段时期 早稻约需经历 25 30 天 中稻天 中稻 30 35 天 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 高天 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 高 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 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 巩固有效分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 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 巩固有效分 蘖 促进壮杆大穗 田间管理是 适时适度晒田 巧施穗肥和病虫防蘖 促进壮杆大穗 田间管理是 适时适度晒田 巧施穗肥和病虫防 治 治 1 晒田的作用 晒田的作用 a 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8 b 建立良好的株型 建立良好的株型 c 促进水稻壮杆大穗 促进水稻壮杆大穗 d 改善田间小气候 改善田间小气候 2 晒田的程度 晒田的程度 3 巧施穗肥 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前追肥统称穗肥 穗肥 巧施穗肥 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前追肥统称穗肥 穗肥 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 10 20 一般每亩追尿素 一般每亩追尿素 20 斤左右 斤左右 4 病虫防治 稻穗发育阶段正处在高温季节 禾苗生长旺盛 病虫防治 稻穗发育阶段正处在高温季节 禾苗生长旺盛 通风透光条件差 容易发生纹枯病以及螟虫 稻纵卷叶螟和飞虱等病通风透光条件差 容易发生纹枯病以及螟虫 稻纵卷叶螟和飞虱等病 虫害 应根据区植保站病虫情报及时防治 虫害 应根据区植保站病虫情报及时防治 6 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从抽穗到成熟阶段 又称后期 早稻为从抽穗到成熟阶段 又称后期 早稻为 25 30 天 中稻天 中稻 30 35 天 生育特点是以谷粒充实期为主的生殖生长时期 虽然穗数 粒数天 生育特点是以谷粒充实期为主的生殖生长时期 虽然穗数 粒数 已成定局 但结实率仍在变化中 粒重也在增长 因此田间管理主要已成定局 但结实率仍在变化中 粒重也在增长 因此田间管理主要 抓好几点 抓好几点 1 湿润管水 水稻结实期管水原则是干干湿湿 以湿为主 湿润管水 水稻结实期管水原则是干干湿湿 以湿为主 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 保持根系活力 吸收养分 制造更多的光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 保持根系活力 吸收养分 制造更多的光 合作物 合作物 2 补施粒肥 粒肥又叫壮籽肥 对叶色过于褪淡的田块可采 补施粒肥 粒肥又叫壮籽肥 对叶色过于褪淡的田块可采 取叶面喷施的方法 一般每亩用尿素取叶面喷施的方法 一般每亩用尿素 2 两加磷酸二氢钾两加磷酸二氢钾 3 两兑水两兑水 100 斤 在晴天下午四点以后喷雾 斤 在晴天下午四点以后喷雾 3 适时收割 收割过早 粒重减轻 影响产量 出米率低 适时收割 收割过早 粒重减轻 影响产量 出米率低 收割过迟 落粒损失大 碎米多 一般要求全田稻谷有收割过迟 落粒损失大 碎米多 一般要求全田稻谷有 85 90 黄熟 黄熟 枝梗成黄色即可收割 枝梗成黄色即可收割 二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二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1 什么是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什么是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9 水稻直播技术是水稻轻简栽培 水稻直播和打曼子的统称 简化水稻直播技术是水稻轻简栽培 水稻直播和打曼子的统称 简化 水稻传统的育秧 插秧习惯 采取直接播种获取高产的一种栽培方法 水稻传统的育秧 插秧习惯 采取直接播种获取高产的一种栽培方法 2 为什么要推广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为什么要推广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五省两增五省两增 优点 优点 省工 每亩节省用工省工 每亩节省用工 3 4 个 个 1 1 省种 每亩省种省种 每亩省种 1 7 斤 斤 2 2 省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省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 10 以上 以上 3 3 省水 节水省水 节水 30 左右 左右 4 4 省秧田 省秧田 100 5 5 增产 平均亩增产增产 平均亩增产 100 150 斤 斤 6 6 节本增效 平均每亩增效节本增效 平均每亩增效 150 200 元 元 7 7 3 水稻直播增产机理 水稻直播增产机理 分蘖快 分蘖节位低 分蘖快 分蘖节位低 1 1 根系发达 白根数多 根系发达 白根数多 2 2 个体与群体发育协调 个体与群体发育协调 3 3 4 怎样搞好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怎样搞好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一 水田耕整一 水田耕整 1 要求 田面平坦 土壤松软 无杂草 要求 田面平坦 土壤松软 无杂草 2 做法 两犁两耙 一耖一平 做法 两犁两耙 一耖一平 二 播期播量二 播期播量 1 播期 早稻播期一般安排在 播期 早稻播期一般安排在 4 月月 7 10 日为宜 要根据播种日为宜 要根据播种 期间的气象条件而定 抢晴天播种 中稻播期弹性很大 从期间的气象条件而定 抢晴天播种 中稻播期弹性很大 从 4 月月 15 日日 5 月月 10 日都可播种 水源条件差的地方 可适当早播 水源条件日都可播种 水源条件差的地方 可适当早播 水源条件 好的地方可适当推迟播种 一季晚播期安排在好的地方可适当推迟播种 一季晚播期安排在 6 月月 1 日左右播种为宜 日左右播种为宜 10 播种过早生产期延长 管理次数增加 播期过迟 产量降低 播种过早生产期延长 管理次数增加 播期过迟 产量降低 2 播量 早稻常规稻亩播种 播量 早稻常规稻亩播种 8 斤 斤 早稻杂交稻亩播种 早稻杂交稻亩播种 5 斤 中斤 中 稻常规稻亩播种稻常规稻亩播种 6 斤 中稻杂交稻亩播种斤 中稻杂交稻亩播种 2 2 5 斤 一季晚用常规晚斤 一季晚用常规晚 稻亩播种稻亩播种 8 斤 杂交晚稻亩播种斤 杂交晚稻亩播种 5 斤 斤 3 播种要求 播种要求 要排水分厢播种 播匀 要排水分厢播种 播匀 种子必须催芽 种子必须催芽 1 1 2 2 播种后拖沟 播种后拖沟 要用驱鸟剂拌种 要用驱鸟剂拌种 杂交稻种要用强氯精浸种 杂交稻种要用强氯精浸种 3 3 4 4 5 5 三 防除杂草三 防除杂草 1 杂草的种类及为害 杂草的种类及为害 长江中下游水稻杂草有长江中下游水稻杂草有 100 多种 我区水稻主要有多种 我区水稻主要有 40 多种杂草多种杂草 为害 如稗草 四叶萍 异型莎草 牛毛毡 节节草 鸭舌草 泽泻 为害 如稗草 四叶萍 异型莎草 牛毛毡 节节草 鸭舌草 泽泻 水花生 野慈姑 千斤子等 一般减产水花生 野慈姑 千斤子等 一般减产 20 30 严重减产 严重减产 50 60 甚至绝收 甚至绝收 2 防除杂草的主要措施 防除杂草的主要措施 播前除草 把田整好后 每亩用 播前除草 把田整好后 每亩用 60 丁草胺拌细沙或细土丁草胺拌细沙或细土 1 1 50 60 斤 均匀撒施在水田中 关水斤 均匀撒施在水田中 关水 5 7 天 然后排水播种 天 然后排水播种 播 播 2 2 后除草 播种后后除草 播种后 1 3 天 厢面无明显渍水 天 厢面无明显渍水 用直播青或扫茀特除草 用直播青或扫茀特除草 亩用直播青亩用直播青 4 代 代 60 克 兑水克 兑水 60 斤均匀喷雾 或用扫茀特斤均匀喷雾 或用扫茀特 100 毫升毫升 兑水兑水 60 斤喷雾 斤喷雾 3 早苗期除草 秧苗长至 早苗期除草 秧苗长至 2 3 叶期时 亩用农得时或草克星除叶期时 亩用农得时或草克星除 草 水稻直播田防除杂草的基本原则 一是封 用化学方法杀灭估计草 水稻直播田防除杂草的基本原则 一是封 用化学方法杀灭估计 可能发生顽固性千斤子 稗草及其它发生数量很大的直播田杂草 一可能发生顽固性千斤子 稗草及其它发生数量很大的直播田杂草 一 般用丁草胺进行封闭 二是杀 是在怀疑播前一次除草对顽固性杂草般用丁草胺进行封闭 二是杀 是在怀疑播前一次除草对顽固性杂草 除不干净的情况下 采取的第二步骤 再用直播青或扫茀特对杂草的除不干净的情况下 采取的第二步骤 再用直播青或扫茀特对杂草的 封杀 三是补 是补救由于封闭及苗后除草剂效果不好的田块 根据封杀 三是补 是补救由于封闭及苗后除草剂效果不好的田块 根据 实际情况用农得时 草克星补治 实际情况用农得时 草克星补治 11 四 水稻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有 四 水稻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有 N P K Ca Mn 硅 铁 硅 铁 锌 硼 铜等 吸收量大的是锌 硼 铜等 吸收量大的是 N P K 元素 称为大量元素 吸收元素 称为大量元素 吸收 量小的如量小的如 Ca Mn 硅 铁 锌 硼 铜等称为微量元素 硅 铁 锌 硼 铜等称为微量元素 1 施肥量 水稻亩产 施肥量 水稻亩产 1000 斤以上产量 需要纯斤以上产量 需要纯 N25 斤 斤 P2O58 5 斤 斤 K2O18 斤 折亩施碳酸氢铵斤 折亩施碳酸氢铵 150 斤 过磷酸钙斤 过磷酸钙 70 斤 氯化钾斤 氯化钾 30 斤 斤 氮素肥料 碳酸氢铵在土壤中是以铵态氮存在被作物吸收 氮素肥料 碳酸氢铵在土壤中是以铵态氮存在被作物吸收 1 1 A 施肥不当 铵态氮施肥不当 铵态氮 氧化氧化 硝态氮硝态氮 还原还原 反硝化脱氮反硝化脱氮 碳酸氢铵和氨水碳酸氢铵和氨水 高温高温 挥发挥发 B 正确方法 碳酸氢铵和氨水深施能提高氮素肥料利用率 采用正确方法 碳酸氢铵和氨水深施能提高氮素肥料利用率 采用 耙口肥和耖口肥即可 耙口肥和耖口肥即可 磷素肥料 过磷酸钙施入水田后和土壤钙 铁 铝发生反应 磷素肥料 过磷酸钙施入水田后和土壤钙 铁 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