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陶瓷烫与冷烫的区别_第1页
认识陶瓷烫与冷烫的区别_第2页
认识陶瓷烫与冷烫的区别_第3页
认识陶瓷烫与冷烫的区别_第4页
认识陶瓷烫与冷烫的区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认识陶瓷烫与冷烫的区别 陶瓷烫属热烫 杠具含石英粉 在加热时产生红外线 起保护作用 1 陶瓷烫利用高温使氢健产生记忆 同时也会使头发内部营养流失 软化后 必须涂抹抗热油补充流失的养份 2 热塑过的头发 水份流失后比正常发质轻 加之氧键产生记忆 所以湿发 稍直于干发 干卷曲 3 烫后发质柔顺 表面光滑 可塑性强 而冷烫不具备高温产生记忆 温发 卷 干发蓬松 花型可塑性不强 二 陶瓷烫发原理 首先阿摩西尼亚打开鳞片 乙硫醇酸进入皮质层切断二硫化物键 通过杠具制 透花型利用高温使氢键产生记忆氢键在 135 度以上产生记忆然后利用氧化剂中 嗅酸钠和过氧化氢生组二硫化物键 三 分析发质及烫发药水的调配 1 抗拒发质 2 正常发质 3 一般受损发质 4 细硬软发质 5 细软发质 6 严重受损及棉状发质 根据发质选择碱性 强 中 弱 的药水或酸性调配的药剂 护发素 3 药水 13 四 软化程度与测试方法 1 抗拒性发质 90 95 2 正常发质 80 3 一般受损发质 75 4 细硬 80 85 5 细软发质 70 75 6 严重受损发质 60 70 测度 1 视觉 头发内部色素流失 2 触觉 拉出 4 6 根头发轻轻拉至 一定长度放开慢慢回收比原来头发稍长 3 将一束头发缠绕在手指几圈 再 将手指抽出放在手心 若发圈张开点即可 剪发染发描述 严重受损 1 拉出 5 6 根头发放置手指时 发尾下垂与地面形成 90 立即终止软化 2 软化后 手捏头发时有深硬主基冲水时 能随水的流动融合在一起 五 根据发质涂放药水 例 2N 5N 9N 将发尾 91V 涂烫前护理 先操作 2N 段 软化时不要碰到下面的 头发 软化 7 8 成 在操作 5N 发 软化以 6 7 成 再软化 9N 发尾 软化好后 发质程度 2N 90 5N 80 9N 70 PS 所有头发空 1 公分发根 硬化 1 用梳子涂完一片发之后要用尖尾部分 90 垫一下发根 目的是让发根不至 于贴到头皮 2 刷膏时的力度 速度 渗透力上下薄厚 高度调节 落差 卷杠时可以左 右摆动来调节松紧度 3 杠子提拉的角度 卷杠时花形的呈现与发片的角度 方向有很大关系 不 散乱的花形要求发片自然下垂不提升角度或低角度 头发拉出来后慢慢回放 不可立即松回 左手上劲 右手顶边头 起到向中间集不容易散掉 松掉 4 受损严重的头发需要硬化 第一遍要用软化膏加适量护发素 软化到适中 70 左右 第二刮掉后再进行护发素硬化 硬化时停 1 2 分钟后 不用刮掉 把剩下的刚才刮掉的再涂上 针对具分区块硬的头发也可适当加些药剂再进 行软化 软化快好时再把刚才的药水刮掉 再进行硬化 硬化时停 1 2 分钟再 上一遍药水 5 软化没到位时 时间又长要在第一遍加热到进间 15 分钟 后检查软化段 是否还很硬 硬的话要把药水刮掉再进行第二遍软化 时间因发质而定 6 硬倾的主要目的让头发的营养得以外界补充 针对受损发第一次不软化到 位是防止头发受损太严重所以软化到 70 即可进行硬化 反复硬化带出的营养 不足护发素水的 头发里的没有被带出 护软 1 1 停放 5 分钟 一遍 2 3 遍 7 硬化 2 3 分钟 硬化时要先把药水刮下来再在受损处涂护发素 硬化后用药 水再软化一遍合适为止 加热 加热时的温度由低到高 第一次预热正常发是在 140 160 之间 第二次加 热可用正常温度 180 加 3 5 分钟 停 2 3 分钟 第三次加热可在 3 5 分钟之 间 加热后由薄到厚的检查看看是否头发干透 如果干了立即终止加热 如果 没有干的可适当进行延长加热 时间大约 1 2 分钟进行 PS 低温预热是避免高温蒸汽损伤头发 冷确的目的是让头发内在的水蒸汽走 于表面 但是冷却时间不能过长 也就是要了解头发加热时的高温点 六 涂抹抗热油对发质的作用 首先抗热油抗高温 在加热过程中会填充因高温 所流失的养分 对多孔性发质起到补充发质空洞 增加发质的硬度 使发质恢复 弹性 光泽度 所以健康发质少涂 多孔性发质要多涂一些 PS 抗热油主要含几叮聚糖的成份 是它起到抗热作用 蛋白质 氨基酸在空 洞中补充进去 七 上杠与张力的控制 根据发型选好工具 粗硬发质张力越紧越好 正常发质适中 受损发质稍轻 过度发质利用杠具产生的热量使头发产生热胀冷缩来带紧张力 八 针对各种发质的加热方法 达到一定的高温点是让它产生强烈的记忆力 九 定型时间与冲水的注意事项 1 粗硬发质定 15 分钟 2 一般受损 10 12 分钟 3 极度受损 8 10 分钟 4 冲水时水温不要太高 水压不要太大 客人能接受的情况下用稍冷一点 十 发片提拉方式及发片的划分 提拉 90 比较均匀 高于 90 蓬松动感 低于 90 稳定牢固 水平发片 散状 在同等高度下营养厚重 直立发片 呈束状 在同等高度下落差轻柔 斜发片 落差向低的角一头倾斜 梯形发片 饱满 方形发片 整齐 圆弧形 自然 轻柔 棱形发片 三角形发片 稳定 圆形发片 蓬松 造型烫的理论基础 一 造型烫发的几何图形 通过头形骨骼分布形态 进行或域划分及区域作用 二 圈数与卷度的形态 根据所设计发型的特点选择圈数 1 圈出来 C 形 2 圈出来 S 形 2 圈出来 S 形 3 圈出来形 三 圈数的正确计算 将发片切口放于杠具的轴心线处 以手腕自然旋转一下 180 为半圈 发 稍与发片提拉角度平行 旋转两下 360 为一圈 发稍与发片提拉的角度 还是处于平行状态 以此类推计算出圈数 四 控制造型烫稳定性的要点因素 1 发根方向的控制 根据发根流向的不同利用发片的划分 角度的提拉和杠 具的摆放来控制发根的流向 2 发中形态掌控 根据发长准确计算圈数 进杠的角度与力度 达到理想的 发中形态 3 发稍动态连接 因为圈数的不同 发稍会随圈数增加与减少 自然落差时会产生上下左右方向 的变化 根据所设计的发型流向性在进杠的同时预先进行发稍位置的调整 从 而掌握自然落差发稍的动态连接 五 头形与肩部的位置关系所形成的自然形态 头形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它与颈部 肩部构成人体上身部位凹凸立体面时它 会凹凸立体面的曲线而波动 滑梁线以上发丝自然垂落会产生大的 C 形流线 耳后部发长至颈部会产生小弧度的 S 形流线 如发长至肩部或过肩部进 S 形流线会随头发的长度增长而增大 六 上杠圈数与自然曲线的关系 现场操作时正确计算好圈数后 落差下来却不符合所设计的圈数开态 其中重 要一点是忽略了头发自然落差的曲线 增加 0 5 1 圈 例如顶部打造 C 型纹理 杠具卷至一圈 当落差下来与头部曲线 C 形相吻合 在视觉效果下达不到 C 形纹理 因此在顶部打造所设计纹理形态时需在厚有圈 数基础上增加 0 5 1 圈 例如在后头部打造 S 形纹理 杠具卷至 2 圈 落差下来与后头部颈部 S 形相重 叠 视觉效果下 S 形纹理多出 0 5 圈形成了 S 形效果 因此在后头部打造所设 计纹理形态 时需在厚有圈数基础上减 0 5 圈 脸型适合前侧形态适合的浏海适合的烫发造型 长方形长方开连接浏海斜流海 内圆弧浏海 A 字形浏海 骨梁区不宜过长于蓬松 收紧为宜 国字形 方 适合通透性连接斜浏海 长 A 形浏海 通透性短 不连接大浏海 顶部打造蓬松制造高度 收紧骨梁区作柔和发卷 圆脸不适合剪短 可与浏海不连 接 和 A 字形 蓬松斜浏海顶部打造蓬松制造高度 不宜过于蓬松 正三角形增加重量与厚重感斜 内圆弧通透性顶部打造蓬松 骨梁区提 高角度制造蓬松 倒三角形可与浏海连接 不宜定长内圆弧 斜 线条感顶部打造蓬松 收紧骨梁 区 棱形堆积重量可与后侧通透性连 接浏海 斜 内圆弧顶部不宜蓬松 两侧骨梁 区 提高角度 制造蓬松 五边形通透性连接浏海内圆弧 通透性短 斜顶部提高角度 制造发形 高度 两侧骨梁区收紧 八 深度了解二硫化物键的作用 软化的程度即二硫化物键被切断的程度 例如软化至 70 即 70 的二硫化物 键被还厚剂 软化键 当中的乙硫醇酸所切断剩下 30 未被切断的二硫化物键 起到反作用力即为通常所说的弹性 PS 未被切断的二硫化物键数量不得高于 50 1 当利用氧化剂当中的嗅酸钠过氧化氢重组二硫化物键 2 时被重组的二硫化物键数量必须多于未被切断的二硫化物键 当二硫化物键被完全切断 即软化至 100 内部支撑毛发结构形状二 硫化物键 失去了支撑作用 同进其它组成物质也相应被破坏 所以整体变的 非常柔软 单一完整的链键被作用力弯曲形状时 它存在的反作用力 即弹性 被切断的二硫化物键中间是断开的 所以在受作用力时 整体切断的链键是不 存在反作用力的 牛顿力学 力是相互的 九 氢键在造型中起到的作用 一次性造型 吹风 电棒 即利用高温 使用氢键产生记忆 从而塑造 毛发的形态 但二硫化物键是完整的原有形态 只受氢键的作用力而暂时塑形 当氢键遇水断开释放作用力 从而使二硫化物键恢复原有的形态 十 原理性解剖烫发对发质的影响 名称作用对象 切断率二硫化物键 破坏率头发的任何组织结构物质 重组率二硫化物键 影响各比率的因素 2 A 切断率 1 药水的碱性成份 在同等条件下 PH 值越高 切断率也越高 2 作用时间 作用时间越长 切断率越高 3 作用时的环境 B 破坏率 1 药水的碱性成份 在同等条件下 PH 值越高破坏率越高 2 作用时间化学反应的时间越长破坏率越高 3 温度 a 还原反应时的温度 b 热烫热塑时多温度 反应温度越 高 破坏率越大 C 重组率 1 氧化剂的成份中和剂的成份 2 作用时间 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作用时间越短 重组率越低 3 反应温度 适宜常温下反应 常见的现象 3 1 在切断率升高的同时破坏率也会相应的升高 即俗称软化越到位 发质越受损 2 破坏率越高的同时 重组率越低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