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霍尔槽维护电镀液解读_第1页
巧用霍尔槽维护电镀液解读_第2页
巧用霍尔槽维护电镀液解读_第3页
巧用霍尔槽维护电镀液解读_第4页
巧用霍尔槽维护电镀液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用霍尔槽维护电镀液 1 光亮酸性镀铜2 2 1 使用相同的小整流电源 应是低纹波的 和 电镀溶液的性能总会随着使用而不断变化 其相同截面与长度的直流输出线 保证电压降基本一 影响因素甚多 要想使镀液性能指标保持在最佳或致 若电压高于正常值 0 3V 以上 则可能硫酸偏 良好状态 就应及时进行调整 调整依据可来自三少 补加 3mL L 一 5mL L 浓硫酸再试 个方面 其一 凭经验 依据镀层状况得出结论 其2 2 2 若铜含量正常 生产中阳极面积足够 sA SK 二 凭化验结果 其三 凭试验结果 2 1 却出现电压升高 电流减小现象 先检查阳 经验往往具有局限性 经验的积累要有相当的极板导电是否良好 清洗接触处 若仍有此现象 则 实践经历和总结能力 而对一项新工艺 刚开始使阳极已钝化 可能硫酸过少 补加 8mL L 一 10mL L 用 则谈不上经验 浓硫酸 分析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如2 2 3 若加足光亮剂 高中 DK 区光亮性仍不足 低 分析人员的素质 水平与熟练程度 分析手段 分析DK 区光亮范围窄 而试验时电压又低于正常值 方法等 而现代电镀广泛采用的多种复配的有机添0 5V 以上 则可能硫酸过多 正常生产时因带出损 加剂 光亮剂等几乎无法分析 分析化验有时是必耗 硫酸应呈减少趋势 硫酸过多 或是镀前采用硫 不可少的 如合金电镀时镀液及镀层中合金组分的酸活化时清洗不良带人或不慎一次加入过多 应试 比例 难以用其它方法判定 但若凭一个不准确化验稀释镀液 补加硫酸铜及光亮剂 验结果来调整镀液 有时也会搞得一塌糊涂 2 3 氯离子判定及处理 镀液性能变化后必然要从镀层上反映出来 要2 3 1 若镀层亮度很差 补加混合光亮剂或分别补 想从一张试验试片上反映出宽电流密度范围内的镀加光亮剂组分试验 均改善不大 高 DK 区镀层有发 层状况 最简单的办法还是赫尔槽试验 利用花现象 磷铜阳极上不易生成黑膜 则可能氯离子含 250mL 赫尔槽试验 是笔者几十年搞新工艺 添加剂量低于 20mg L 正常为 40mg L 一 80mg L 可按 开发及日常维护镀液的最主要手段 0 08mL L 一 0 1mL L 量加入盐酸 冲稀 20 倍便于计 本文就最常用镀种如何利用赫尔槽试验来调整算 后再试 若补加后光亮整平性明显提高 则可确 镀液加以小结 供同行参考 认 Cl 一过少 再仔细试验最佳加入量 该镀种镀液成分简单 但却是很难维护好的镀2 3 2 若高中 DK 区光亮整平性良好 低 DK 区很 种 笔者考虑生产成本 一直采用国产心型光亮差 硫酸含量又正常 调整光亮剂及加人 PN 剂 并不断对其配比 光亮剂组分加以完善改进 采0 02mIA 一 0 04m L 或 AESS 0 04m L 一 用 中酸 中铜 工艺装饰性电镀 调整得当时 赫尔0 08mL L 果均不明显 则可能 Cl 一过多 此时应作 槽试片 1A 搅拌镀 5min 试片能达到全光亮且具有除氯 再试 较好整平性 生产中允许 DK 可达 5A din2 电源应2 3 3 怀疑 cl 一过多时 实践证明用氰化亚铜除氯 是低纹波的 效果比较好 2 1 铜含量判定方法为 按 0 1g L 一 0 2g L 量称取氰化亚铜 光亮酸性镀铜 应有足够的阴极浓差极化 才能认真研成细粉状 用少量水调成糊状 在不断强烈搅 有好的分散能力和宽的光亮范围 硫酸铜的含量以拌下慢慢加入镀液 搅拌 静置 过滤 理论上去除 150g L 一 170g L 为宜 1g Cl 一需 2 5g 氰化亚铜 若除 Cl 一后低 DK 区光亮 2 1 1 2A 静镀 3min 高端应有 1cm 左右烧焦 用性明显提高 则可确诊为 Cr 过多 若氰化亚铜加 细玻棒在试片表面大约 1s 来回搅拌一次 则无烧入过量 则 Cl 一会过少 整个试片亮度均差 焦 铜含量基本正常 冬季气温低时 搅拌情况下允生产中难以定量时 宁可加入稍过量的氰化亚 许约 3mm 左右烧焦 铜 将 cl 一几乎全部除去 再按 0 1 L L 量加入浓盐 2 1 2 若 2A 静镀无烧焦 则铜含量过高 应稀释镀酸 重新提供所需 cl 一 液 补加硫酸和开缸剂 液温低于 10 C 时 镀液中用氰化亚铜除氯比用硫酸银省得多 比用锌粉 铜含量过高 阳极溶解不良 阳极极化过大 铜阳极效果好得多 用氰化亚铜除 cl 一后应认真过滤镀 还易钝化 液 2 1 3 若静镀烧焦大于 1 5cm 则铜含量不足 应试2 4 光亮剂调整 验补加硫酸铜至烧焦约 1cm 2 4 1 试验加入光亮剂后 光亮整平性提高 半光 2 2 硫酸含量判定亮与全光亮区无明显分界 则光亮剂过少 根据实验 新配镀液时 硫酸以 5o L 一 6o L 为宜 过结果补加光亮剂 多 光亮整平性差 过少 电导率低 低 DK 区光亮范2 4 2 若高中 DK 区光亮整平性异常好 而光亮与 围变窄 阳极易钝化 在正常镀液作赫尔槽试验时 半光亮区可见明显分界 则光亮剂过多 此时若加 应对所用电源及直流导线 记录不同液温时电流与入约 0 04mL L AESS 或 PN 类低区走位剂 则无明 电压的对应数据 以便作为日后的判断依据 显分界 可补充这类组分 但若加入后镀层发雾 则 不能加入 可按 0 1 1L L 一 0 2mL L 量将双氧水冲但 PN AESS 之类均不能加人过量 否则镀层会 稀 l0 倍以上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 破坏部分光亮产生灰雾 GISS 有可能降低镀层整平性 剂 注意双氧水不宜一次加入过多 否则残存物有2 6 4 用 H1 四氢噻唑硫酮 代替 M N 组成简单 害 但 H1 的温度特性差 必须同时加人 PN AESS 之类 2 4 3 光亮范围窄才行 染料型光亮剂光亮范围较宽 但温度范围较窄 熟悉了赫尔槽试验 可用它改进光亮剂组分及 因染料 盐析 或分解易造成镀层麻砂 笔者宁可采配比 再结合生产实践考核 可对光亮剂不断加以改 用非染料型 加以及时精细调整 也可有较宽的光亮进 提高 范围 3 光亮镀镍 1 若高中 DK 区光亮整平性正常 低 DK 区亮影响光亮镀镍效果的因素太多 而不仅仅取决 度不足 补加光亮剂及低区走位类组分后仍改善不于光亮剂 利用赫尔槽试验可以调整出良好的效 大 则可确定为光亮剂质量不良或 cl 一含量不正常 果 2 怀疑 Cl 一过多时 按 2 3 3 方法试验 3 1 硼酸含量的判定 3 调整 Cl 一含量效果不明显 则为光亮剂问硼酸被广泛用作微酸性电镀液作 pH 缓冲剂 题 此时 在光亮镀镍中 硼酸还有细化结晶 提高光亮整平性 a 若低 DK 区镀层侧看泛红 可试加 M 或 N 看及扩展低 D 区光亮范围的作用 应予充分重视 有无改善 液温高时 M 消耗较快 其含量以控制在使用液温下无结晶析出为限 b 加入约 0 04m L PN AESS 看有无改善 3 1 1 从低温结晶状况判定 4 加入 M N AESS PN 均无明显改善 则试验低温镀亮镍至今尚未开发成功 液温一般在 是否硫酸过多 硫酸铜过少 55 C 一 60 不能低于 45 用烧杯取热的镀液 冷 2 5 有机杂质判定及处理却至室温 应有较多结晶 若结晶太少甚至无结晶 光亮剂分解产物积累过多后 应予处理 肯定硼酸少 可与含量 45g L 一 5Og L 的正常镀液作 2 5 1 若试片表面有一层发灰的疏松膜层 用手可比较 不连续使用的亮镍液 重新加温后 应先将 擦去 擦除后镀层仍光亮 则有机杂质过多 槽底结晶的硼酸充分搅溶后再生产 否则镀液中实 2 5 2 处理有机杂质可按下述办法进行 际含量不足 会影响电镀效果 I 按 8mL L 一 10mL L 量加入双氧水 不可用3 1 2 赫尔槽试片上的反映 高锰酸钾 因引入 Mn2 有害 认真搅拌半小时以55 C 左右搅拌镀 3min 2A 若试片高中 DK 区 上 有灰白现象 润湿剂又足够时 t 01I 5g L 左右硼酸 2 加温到 6o 左右 保温 4h 以上 保温期间则有明显好转 为硼酸不足 每隔 20min 搅拌 3min 一 5min 以充分氧化有机杂质55 C 左右 1A 搅拌镀 5min 若低区光亮性不足 及去除残存双氧水 而 pH 值又不低 光亮剂足够 可试加 5g L 左右硼 3 加入 5g L 一 8g L 化学纯活性碳 不可用工酸 若有明显好转 则硼酸不足 业级 否则会引入过多 Cl 一 搅拌 20min 以上 静3 2 镍盐判定 置后认真过滤 新配亮镍液 55 C 左右 3A 静镀 3min 试片高端 4 冷却至室温后用赫尔槽试验 确认镀层已成应无烧焦 若生产槽液 赫尔槽 2A 静镀都有烧焦 暗铜后 按新配量加入开缸剂 补加少量硫酸后再而 pH 值正常 不差硼酸 则主盐不足 此时可视情 试 若因加入活性碳后 cl 一过量 应进行除氯处理 况 t 01I 镍盐 当氯化镍正常时 镀液应带墨绿色 若 2 6 lVlN 型光亮剂的改进镀液只是淡的绿色 可能氯离子不足 应补加 10g L 2 6 1 书本上经典 lVlN 型酸铜配方中 光亮剂组分左右氯化镍 若镀液带墨绿色 可补加 20g L 左右硫 含量范围太宽 其最佳组合应该根据所购材料性质 酸镍 通过赫尔槽试验确定出最佳比例 聚乙二醇含量提主盐浓度不足 不仅烧焦区宽 允许 DK 小 光 高至 1 5 倍一 2 5 倍 P 原用分子量 6000 的 现主亮整平性也变差 张用 8000 12000 的 夏天 P 含量应比冬天高 否则3 3 氯离子判定及调整 整平性差 甚至镀层起麻点 氯离子在亮镍液中通常用于阳极活化剂 防止 2 6 2 近年不少人认为 采用 BSP 苯基聚二硫二镍阳极钝化 实际上 由于氯化镍的扩散系数远比 丙烷磺酸钠 代替 sP 效果好得多 加入部分 TPS 三硫酸镍大 因此 足量的氯离子有助于提高镀镍液分 甲基甲酰胺磺酸钠 光亮剂组分变化会慢些 有利散能力和扩展低 DK 区光亮范围 其作用有时还非 于减少故障 但镀层钝化更快 常明显 因而新配液的氯化镍含量不宜低于 45g Lo 2 6 3 加人 PN 聚乙烯亚胺烷基盐 既有低区走位3 3 1 从镀液颜色判定 作用 又能提高镀液允许液温 有人称 PN 为 高温当氯离子少时 杂质少的镀液呈浅绿色 而当氯 载体 加入 AESS 或 GISS 之类低区走位剂有利于离子足量时 应带墨绿色 但当镀液中 Fe2 Cu2 及 扩展低 DK 区光亮范围 有机杂质过多时 色泽也深 因此 从颜色判定 应有 足够经验 3 5 3 低 DK 区光亮性差 3 3 2 赫尔槽判定提高低 DK 区光亮性 一直是追求的目标 这对 当镀液 pH 在 4 6 5 O 用原上海试剂三厂 3 8滚镀亮镍特别重要 性能良好的光亮剂在正常的镀 5 4 试纸测量 时 1A 搅拌镀 5min 低区光亮性 液中 1A 搅拌镀 5min 试片应达全光亮 差 补加光亮剂后效果仍不理想 若补加 8g L 一2A 搅拌镀 5min 若高中 DK 区亮度不足 补加光 10 L 氯化镍 改善明显 则肯定氯离子不足 亮剂后 试片均光亮 则系光亮剂过少 光亮剂质量 3 4 润湿剂的判定可以 对于分为主光剂与柔软剂两种的添加剂 当 润湿剂不仅能降低镀液表面张力 防止气体针比例失调后 低 DK 区亮度也不足 多数柔软剂中 孔麻点 它们也是表面活性物质 能起到阴极极化作除初级光亮剂外还加有低区走位及杂质掩敝类中间 用 试验过多次 新配亮镍液不加润湿剂时 很难得体 多加一点柔软剂 也可能改善低 DK 区光亮性 到光亮细致镀层 甚至赫尔槽试片高中 DK 区镀层但柔软剂加入过多 可能镀层含硫过重 镍层易钝 发花 某些润湿剂还可扩展低 DK 区光亮范围 化 套铬时可能发花 易起黄膜 3 4 1 从表面张力判定补加光亮剂或柔软剂后 高中 DK 区光亮性很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K12 时 取一段细铁丝或铜好 低 DK 区仍差 则可能是 丝 绕一个夺 10o I 12o 圆圈 从镀液中轻轻提起 若 1 光亮剂本身光亮范围不宽 应换用性能良好 其上一层液膜在 10 余秒钟不破 则润湿剂足 若无的光亮剂或加入适量性能良好的低区走位剂 再试 液膜或不能维持 5 秒 则润湿剂不足 也有人认为 2 pH 值过低 若因镀液主盐浓度过低镀层易 若用咖圆圈 液膜 30 秒都不破 则润湿剂过多 烧焦时 不及时补加镍盐而靠调低 pH 值来应付生 空气搅拌时采用低泡润湿剂 其对表面张力的下降产 则只会加大光亮剂用量及消耗量 低 K 更难镀 作用差些 圆圈直径可依润湿剂种类不同 摸索出经亮 应补加镍盐 调高 pH 值再试 验 3 硼酸过少也影响低 DK 区光亮性及整平性 3 4 2 赫尔槽试验时的反映试加入 10 L 硼酸再试 要从赫尔槽试验判断润湿剂是否足量 只能在 4 氯离子过少 光亮范围也窄 试加 10 一 静镀时仔细观察电镀时试片表面气泡滞留情况及镀20g L 氯化镍再试 约 10min 镀层较厚时看镀层有无麻点 若试片在 5 杂质过多 特别是是采用铜 镍一铬工艺 搅拌镀时 高 DK 区有发花现象 加入润湿剂后则不时 亮镍液中很易引入铜杂质 铜不太多时 低 DK 发花了 说明润湿剂太少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区亮度差 过多时 低 DK 区镀层发黄 发灰甚至发 润湿剂 搅拌镀时镀液表面应有较多气泡 若气泡太黑 加光亮剂起亮效果也差 应除铜后再试 加入低 少甚至无气泡 则 K12 过少 区走位剂有时也有效 3 5 光亮整平性试验3 6 杂质判定 光亮剂无法分析 常用赫槽试验来作调整 3 6 1 铜杂质及其处理 判断是否因光亮剂不足或质量不良引起光亮性赫尔槽 1A 搅拌镀 3min 若镀层低 DK 严重发 差或光亮范围窄 应首先确认硼酸 润湿剂 主盐 灰 甚至发黑 试片上方也有一线发黑 最大可能是 a 一 pH 值等正常 因为这些条件不好 也会严重影铜杂质过多 此时可试加黄血盐稀溶液 搅拌 过滤 响光亮效果 若要比较不同光亮剂的效果 应采用后再试 若明显好转 则肯定铜杂质过多 再精确 同样的基础液 若只在旧溶液中补加新选择的光亮试验黄血盐最佳加入量 加黄白盐或 QT 除铜剂的 剂 则受旧液中原光亮剂的影响 可能造成比例失调最大麻烦是生成的沉淀多 过滤麻烦 市面上有多 或协同效应不一样而影响试验结果 种除杂水 当铜杂质不多时 加入后络合共沉积 将 3 5 1 整平性判定的简易方法铜杂质镀出来 但应随时 经常使用 一旦铜过多 无粗糙度测试仪器的企业 只能用简易办法判效果也就不太明显 这类物质加多了也有害处 会 定整平性 其方法如下 用铜试片 磨光抛光成镜影响镀层光亮性 因此 仔细操作 尽量减少铜杂质 面 手工除油后 用 640 号以上的水砂纸 在试片中的引入 才是至关重要的 部沿长度方向用手工细心均匀地拉出宽约 5mm 的3 6 2 硝酸根 一条细砂路子 镀后比较砂路的填平程度及范围 铜件镀镍前多数仍离不开用含硝酸或硝酸盐的 整平性良好时 2A 搅拌镀 5rain 从高端算起 应有酸洗液进行酸洗 清洗不净 易向亮镍液引入硝酸 6cm 一 7cm 长度的细砂路被填平 根 加入劣质硫酸镍 也易引入 NO 一 3 5 2 高中 DK 区光亮性不良赫尔槽 3A 静镀 3min 若高端烧焦 起皮且发 试片直接用细砂纸砂平 均匀而不抛光 2A 搅黑 可能 NO3 一污染 再用无镍层的铜试片 lA 搅拌 拌镀 3rain 若高中 DK 区亮度不足 按配方量的 1 3镀 3min 若低区镍层漏镀 则肯定无疑 补加光亮剂 应得到很光亮镀层 若光亮剂加后光确认 NO3 一污染镀液后 可在强烈搅拌下试加稀 亮性仍差 再按 1 3 量补加 还不行 则为光亮剂本的亚硫酸氢钠溶液 约 0 01 rnL 250mL 镀液中加 身质量不良或主盐 硼酸太少 镀液太稀 lmL 搅拌数分钟 再加热后用铜试片 lA 搅拌镀 3min 若漏镀明显减少 再试验确定加入量 注意 热到高于试验温度 4cc 一 5cc 赫尔槽中放入一支 过量的还原剂又反而使漏镀区加宽 且亮镍层易泛玻璃温度计 倒人镀液 观察温度计 当板吸热 液温 黄 若不慎将亚硫酸氢钠加入过量 可再试加下降到欲试验温度时 放入试片 立即开电 迅速调 0 2mL L 一 0 5mL L 双氧水 加温搅拌 15min 以上 电流至 5A 或 10A 开镀 取出试片后冲洗干净 观 再试 察并记录光亮铬层范围 3 6 3 铬酸根4 2 硫酸根含量调整 亮镍槽离铬槽太近 因铬雾可能引入 CrO4 若试片光亮范围窄 例如赫尔槽 10A lmin 小于 少数情况下挂具可引入 笔者也经历过向亮镍液中5cm 低区又无黄膜 可能 so4 一过多 一般采用 加入镀铬液的恶性事故 镀液回收措施时 so4 一含量有增加趋势 此时试 赫尔槽 2A 静镀 3min 若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加碳酸钡沉淀过多的 so4 至低区刚无黄膜 若 作润湿剂 可见产生气泡异常增多 铬酸根使阴极电光亮范围明显加宽 则证明 so4 过多 按试验量 流效率大大下降 镀层发灰 硝酸根不会使镀层发的 2 3 加入大槽 注意不可一次加碳酸钡到位 因 灰 铜试片 lA 搅拌镀 3min 低区严重漏镀 则很当时生成部分铬酸钡沉淀 过一夜 铬酸钡会转化为 可能为铬酸根污染 溶度积更小的硫酸钡 so 一又会偏少 最佳分散能 此时可试加保险粉 连二亚硫酸钠 溶液 加热 力的硫铬比并非 100 1 而是 155 1 搅拌 过滤后再按上法试验 若 T7l 上升 低区漏镀4 3 铬酐含量判定 减少 则 C 一污染无疑 彻底去除 C 要加简单方法测镀液波美度 查表 大致判定铬酐含 过量保险粉 而其过量后 镀层低 D 区又可能发量 赫尔槽试验时若高端烧灰而光亮范围又窄 槽 灰 发雾 此时可试加较大量双氧水 加温到 55 电压高 则铬酐过少 可补加 213 g L 再在同样温度下 一 65 搅拌 20min 以上 氧化保险粉 再试 直到镀试 至高端不烧灰 光亮范围足够宽 层正常 同时要调整光亮剂 在镀铬时 铬酐的绝对含量允许范围很宽 可从 4 镀铬50 L 一 600g L 更重要的是硫铬比 杂质含量 液温 镀铬用添加剂林林总总 不好一概而论 此处与阴极电流密度的交互影响 仅就普通镀铬如何用赫尔槽试验将光亮范围调至最4 4 三价铬的判定 宽 可达 7 5era 一 8 0era 以满足复杂件装饰性套铬在含铬酐 220g L 一 250g L 又无添加剂的普通 谈一些体会 镀铬液中 三价铬以 3g L 一 4g L 为宜 过多 光亮 4 1 镀铬赫尔槽试验的特殊要求范围窄 过少 低 D 区易起彩膜 对镀铬液作赫尔槽试验 比一般镀种要求高 当试片低区隔无铬层几毫米外有带彩的黄膜 4 1 1 试验电源 硫酸少时产生的黄膜是紧靠铬层的 时 则可能三 必须采用低纹波输出的 5A 或 10A 小电源 单价铬过少 此时可滴加双氧水再试 使刚无彩膜 生 相全波整流加电容滤波尚达不到波形要求 可用产中最好加草酸还原六价铬 但草酸反应速度慢 VMOS 管作控制的恒流电源或具有稳流功能的小型当采用含锡量达 20 左右的铅锡阳极时 若阳极总 高频开关电源 若为普通单相桥式或全波整流小电表面又足够大 三价铬有减少的趋势 三价铬过少 源 应另串接电感量和电容量足够大的兀型滤波器 镀液色泽为透明度好的棕红色 含量适当时 应略带 将直流纹波系数降至 5 以上 否则试验结果对生黑色 有经验时 根据镀液颜色 大致判定 c 的 产无指导意义 多寡 4 1 2 试片低浓度镀铬 稀土镀铬时 应视三价铬为有害杂 试片上应是保证处于活化状态的亮镍层 最好质 其含量越低越好 是新镀亮镍层的试片并存放在稀硫酸中 试验前清生产中控制 CI3 可采用含锡 20 和 7 一 8 洗 再用很细的水砂纸轻轻打磨后 洗净表面 立即两种组分的铅锡阳极 调整其比例 以基本稳定 镀铬 CI3 CI3 少了好办 而过多时要减少 则较麻烦 原因是钝化了的镍层上镀铬时光亮范围窄 易4 5 效果 起黄膜 而现代镀镍光亮剂中含硫组分多 镍层易在含铬酐 220g L 一 250g L 而不含氟化物 添加 钝化 钝化程度不同 铬层光亮范围也不一样 试验剂的普通镀铬中 若经过赫尔槽试验对镀液进行精 结果误差大 重现性不好 心调整 在 36cI 左右镀装饰铬时 光亮范围可达 最佳办法是镀亮镍后在含氯化镍和盐酸的闪镀70ram 一 85mm 镍中闪镀 20 余秒 再镀铬 在镀亮镍后再闪镀镍 2O 余秒 在极薄的纯镍层 4 1 3 试验方法上套铬能对复杂件实现低温镀铬 现代亮镍添加剂 5A 电源取镀铬液 125mL 10A 电源取 250mL 阳中含硫中间体组分多 亮镍层易钝化 而在钝化的镍 极最好为含锡 18 一 20 的薄铅锡板 开 5A 或 10A层上套铬 一是易起黄膜 二是光亮范围窄 电流镀 lmin 低温套铬 节电近二分之一 且基本不产生铬 接好电源 夹好试片和阳极 镀铬液先用烧杯加雾 有利于清洁生产 此法已在大生产中应用了几 年 于 1cm 则可能氯化钾少 逐次补加氯化钾 使无镀 5 氯化钾型微酸性镀锌层区达最小 深镀能力良好的镀液 可以做到低区 5 I 锌含量判定全有彩色钝化层 由于氯化钾镀锌液中无强络合剂 镀液先天不5 4 光亮剂 足之一是分散能力与深度能力均不良好 液温高时光亮剂过少 镀层亮度差 光亮剂过多 烧焦区 更差 不如锌酸盐镀锌 更不如氰化物镀锌 有人在宽 镀层发脆 耐蚀性更差 兰白钝化层易泛黄 泛 镀液中加入氯化铵来加以改进 笔者认为是不可取彩 低铬彩钝易脱膜 色彩变淡更快 故应少加勤加 的 其原因主要有二 将镀液 pH 值调至约 4 0 若镀液发浑 发白 甚至有 1 由于 NH4 会络合溶解锌 促进锌阳极溶解 油状物析出 肯定光亮剂过多或质量不良 过多的 特别在液温高时 锌含量增加很快 锌高了 浓差极光亮剂是难以用活性碳吸附去除的 化减小 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又会下降 而靠减少锌市售氯化钾镀锌光亮剂林林总总 但质量相差 阳极来对付 电源分布更不均匀 以前在搞铵盐镀甚大 有的冬天好用夏天则不好用 有的易起条纹 锌时 就为此而很头痛 有的镀层易发黄 这与载体质量 苄叉丙酮质量 辅 2 废水中氨氮难以处理 其排放标准为助光亮剂的选择与配比等诸多因素有关 采用邻氯 15mg L 很易超标 苯甲醛作主光亮剂 起光速度快 用于镀白锌尚可 实践证明 在氯化钾镀锌时 必须保持足够的浓而彩钝膜的附着力非常差 故应通过认真比较 筛 差极化 故主盐浓度不能高 特别是滚镀 选来确定 赫尔槽 2A 静镀 3min 在 pH 值正常时 挂镀以赫尔槽 1 5A 静镀 5min 若高中 DK 区亮度不 烧焦 lcm 一 1 5cm 为宜 滚镀则应有 2cm 一 3cm 烧足 补加补充剂 B 剂或光亮剂 3mL L 一 5mL L 若 焦区过窄 则锌含量过高 此时应检查造成锌高的光亮性明显提高 则 B 剂过少 试验确定补加量 原因 针对问题加以解决 如锌阳极质量不良 平时若高中 DK 区亮度正常 低 DK 区亮度差甚至灰雾 pH 值控制过低 镀前酸洗后清洗不良而带人过多适当调高 pH 值 再补加硼酸及氯化钾后均不理想 酸 一次误加氯化锌过多 长期停用未出取锌板等 试加开缸剂 A 剂或柔软剂 4mE T 一 5rnL L 再试 若 锌过多时 一是稀释镀液补加其它材料 二是可明显改善 则确定最佳加入量 生产中 A 剂与 B 剂 试验在强烈搅拌下慢慢加入适量硫化钠稀溶液 沉应按摸索出的补加比例同时添加 淀部分锌离子 烧焦区过宽 先查 pH 值是否过高5 5 深度能力的改进 最佳为 5 0 5 2 若 pH 调正常后还不行 可适任何光亮剂都做不到按配方比例同步消耗 总 当补加氯化锌 平时应及时检查锌阳极是否已过短 会有比例失调的现象 生产量较大的厂点应备有常 过小 并应保持足够大的阳极面积 用的组分材料供自行调整用 5 2 硼酸判定氯化物镀锌光亮剂分为载体光亮剂 主光亮剂 硼酸在镀液中不仅起 pH 缓冲作用 对细化镀辅助光亮剂三大类组分 载体光亮剂既要求对苄叉 层结晶 提高镀层光亮性和光亮范围也有很大作用 丙酮的增溶性好 即同样体积载体中允许溶人的苄 实际使用时应根据液温 维持在接近饱和的状态 叉丙酮多而冷却后不易结晶析出 又要求高温特性 5 2 1 冷冻法好 本身在阴极上的吸附特性好 主光剂对高中 D 取镀液放在冰箱中冷却至 5cI 一 8cI 应有较多区亮度影响大 辅助光亮剂主要能扩展低 D 区光 结晶析出 否则在室温下硼酸过少 至少应补加 5g L亮范围 提高分散能力 一 10g Lo实践证明 主光亮剂用苄叉丙酮 特别是质量不 5 2 2 赫尔槽试片上的反映良时 镀层易产生灰雾状 邻氯苯甲醛亮度好 但彩 1A 静镀 5min 逐渐分次补加硼酸 若光亮性明钝层附着力差 扩散剂 NNO 能提高分散能力 但降 显提高 光亮范围明显加宽 则硼酸过少 再精细试低阴极电流效率 镀时析氢加剧 验应补加的硼酸量 苯甲酸钠和烟酸可提高电流效率 细化结晶 但 5 3 氯化钾的判定降低分散能力 用赫尔槽试片三点法进行过多次测 主要作为导电盐的氯化钾 其加入量应适当 试 适量的烟酸对提高深度能力有好处 但过多 含量恰当时 镀液电导率最佳 过多或过少 都会降反而对低 DK 不利 低电导率 从而使分散能力 深镀能力下降 太多时 赫尔槽小电流试验 分别补加不同组分 可将深 添加剂还可能因盐析现象而呈油状物析出 度能力调至最佳状态 赫尔槽 0 5A 静镀 5min 若低区镀层光亮性差 试验及大生产应用证明 少量味精能提高深镀 补加 4mL L 一 5mL L 开缸剂 A 剂 或柔软剂 改善能力 但长期加入后效果不再明显 加入 0 05g L 不大 试加氯化钾 1Og L 一 20g L 若光亮性提高 则1 4 一丁炔二醇 则能明显提高深镀能力和低 DK 区 氯化钾少 镀层光亮性 比加味精好 赫尔槽 0 3A 静镀 3min 在 pH 值为 1 5 2 0 的5 6 铁杂质的判断 低铬彩钝液中钝化 2O 秒 吹干 若低区无镀层区宽赫尔槽 1 5A 镀 5rnin 清洗后用 2 左右硝酸出 光 高中 DK 区镀层发暗 发乌甚至发黑 则镀层中此时应减少锌阳极 增加铁阳极 若苛性钠含量低 铁杂质夹附过多 时 可补加苛性钠 增大锌碱比 a 除铁时用双氧水氧化二价铁易生成胶态氢氧化6 2 2 苛性钠调整 铁 不易沉淀过滤 加高锰酸钾氧化几分钟后再加苛性钠因带出及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部 锌粉 则易生成絮状氢氧化铁沉淀 分转化为碳酸钠 减少趋势比较明显 应及时调整补 过量的高锰酸钾有害 镀液静置过滤后应通过充 赫尔槽 0 5A 静镀 5min 试片清洗后在不大于 认真试验 再补加少量双氧水以还原残存的 KMn04 2 的稀硝酸中出光中和 3s 一 5s 清洗后于 pH 值约 但双氧水亦不可多加 因为任何氧化性杂质对镀液1 5 的低铬彩钝液中钝化约 20s 清洗后吹干 应不 都有害 露底 若露底宽于 5mm 则逐渐补加苛性钠 至露底 6 锌酸盐镀锌最少 氯化钾镀锌使用 2O 余年 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6 3 深镀能力的提高 基于对氰化物电镀的严格控制 锌酸盐镀锌的长足试用过一些 二合一 光亮剂 发现深镀能力不 进步 对锌镀层防蚀力 钝化层抗变色力 特别是彩理想 一是光亮剂问题 估计分子量不够大 二是多 钝 及盐雾试验要求严的镀锌产品 如出口件 汽摩数电镀厂点不能保证良好的水质 按 6 2 2 试验方 零件 近年来用户指明不要氯化钾镀锌的越来越法 发现 多 锌酸盐镀锌又有较快复苏的趋势 1 加人适量长春产 DE 一 81 或武汉产 DPE 一 3 这里不讨论采用高分子有机添加剂的 环保有助于提高深镀能力 锌 仅就国产光亮剂的一般锌酸盐镀锌液的赫尔檎 2 加人适量硫脲有一定效果 调整提出一些看法 3 小心试验加人少量硫化钠沉淀重金属杂质 对 环保锌 仅作过些试验 发现对水质要求高 也有一定效果 但硫化钠切不可多加 对杂质敏感而未敢用于生产 6 1 添加剂的调整 近年来开发的将添加剂与光亮剂 醛类 通过缩 合反应生成的 二合一 光亮剂比已使用多年的 DE 加香兰素的老工艺显现出明显优点 国内已有几种 性能较好的产品供应 苛性纳对锌仅有弱络合作 用 当无添加剂时只能得到无光灰色镀层 因此 首 先应检查光亮剂是否量足 赫尔槽 3A 静镀 3min 若镀层光亮性差 则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