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单选 单选 1 提出 以德配天 理论的思想家是 A A 周公 B 管仲 C 邓析 D 孔子 2 西周宗法等级制完备的核心是 A A 嫡长继承制 B 世卿世禄制 C 分封制 D 君权神授制 3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故意和过失 惯犯和偶犯的思想 家是 A A 周公 B 孔子 C 慎到 D 庄子 4 以德配天 的学说是什么时期提出的 C A 夏 B 商 C 西周 D 秦 5 夏 商的法律思想是 A 天命 天罚 B 以德配天 C 明德慎罚 D 仁 义 礼 智 信 6 商朝的图腾是 D A 龙 B 麒麟 C 凤凰 D 玄鸟 7 商王占卜的实质是 C A 探求上帝的意志 B 宗教信仰的要求 C 以上帝的意志来体现国王 的意志 D 实现与神的心灵交流 8 神权法思想的极盛时代在 C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1 周公认为 天命是 C A 固定不变的 B 一定会转移的 C 是属于有德行的统治者的 D 是属于没有德行的统治者的 2 礼 在殷商的时候是 B A 仪礼制度 B 宗教典礼上的仪式 C 礼貌 D 礼尚往来 的人情规则 3 在西周 礼与刑适用的对象是 D A 几乎一个阶层 B 完全一个人群 C 根据阶级有各自不同的适 用对象 D 有交集 根据具体事例而定的适于不同人群用 4 礼所规定的义务 庶人是否需要遵守 C A 不遵守 B 有条件的遵守 C 无条件的遵守 D 根据事件的不 同而视情况而定 1 提出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 的法律思想的是 C A 子产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2 邓析的法律思想的特色是 A A 不法先王 B 宽猛相济 C 重农 D 重商 3 提出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一论断的是 B A 孔子 B 管仲 C 章太炎 D 沈家本 4 春秋时期 突破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批判 刑不可 知 并提倡任用贤能的人是 B A 鲍叔牙 B 管仲 C 子产 D 邓析 5 首次将 刑书 铸在鼎上 公布成文法的是 C A 邓析 B 孔子 C 子产 D 荀子 6 竹刑 的作者是 C A 子产 B 墨翟 C 邓析 D 庄子 7 子产和孔丘都主张宽猛结合 但是 B A 子产强调以宽为主 孔丘则以猛为主 B 子产强调以猛为主 孔丘则以宽为主 C 子产宽 少数 猛 少数 D 孔丘宽 众人 猛 众人 8 被誉为先秦名辨思潮的创始人的是 C A 子产 B 墨翟 C 邓析 D 庄子 9 子产 著刑书 是将刑法铸在 上 A A 金属器物 B 竹片 C 木板 D 泥板 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董仲舒 2 儒家的人治是指倡导 A A 圣人治国 B 法律治国 C 人民治国 D 专家治国 3 春秋时期 提出正名思想的是 A A 孔子 B 管仲 C 周公 D 荀子 4 孔子据以主张 父子相隐 的周礼原则是 B A 明德慎罚 B 为亲者隐 C 舍生取义 D 不党父兄 5 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提出 性善 说的是 A A 孟子 B 荀子 C 子夏 D 曾子 6 提出 省刑罚 薄税敛 的法律思想是 A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7 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 是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 是 C A 孔子 B 韩非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8 惟仁者宜在高位 的 人治 思想的主张者是 A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9 认为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 提出 法不能独立 类不能子性 得其人则存 失其人则亡 的是 A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10 认为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 提出 法不能独立 类不能子性 得其人则存 失其人则亡 的是 B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11 以 明分使群 来解释国家起源的思想家是 D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荀子 1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B A 至德之世 B 小国寡民社会 C 大同世界 D 无君无臣的社会 2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是 B 的思想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3 在老子看来 最理想的治国方式是 A A 无为而治 B 轻徭薄役 C 人治 D 礼治 4 庄子 书中 何种法律思想较为突出 B A 法律严苛主义 B 法律虚无主义 C 重刑主义 D 重礼论 5 按照道家思想 君人南面之术值的是 A A 统治者驾驭臣下 统治人民的方法和权术 B 上天指引人间的一 切法则 C 信徒向南方朝拜上帝的方法 D 术士炼金向南方做法的方 法 6 按照道家的观点 不提倡的有 C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A 小国寡民 B 见素抱朴 C 贤人政治 D 绝仁弃义 7 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B A 老子 B 庄子 C 荀子 D 墨子 8 老子 庄子不推崇的是 D A 无为 B 清净 C 道法自然 D 积极立法 9 庄子 一书中不存在的篇章是 D A 内篇 B 外篇 C 杂篇 D 具篇 10 按照 老子 一书对 道 的理解 道 是 A A 第一性的 B 第二性的 C 物质实体的 D 相对精神的 1 先秦各学派中 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学派是 C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2 墨家 天志 法律观的核心是 A A 兼爱 B 非攻 C 尚贤 D 尚同 3 不党父兄 不偏富贵 是 C A 老子的思想 B 庄子的思想 C 墨子的思想 D 荀子的思想 1 燔 诗 书 而明法令是法家的 思想 B A 法术结合 B 文化专制 C 术治 D 人治 2 将法的起源与国家的起源联系在一起的是 C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3 先秦法家中 提出了法术势相统一的 法治 思想体系的是 D A 商鞅 B 申不害 C 慎到 D 韩非 4 不法古 不修今 的变法理论的提出者是 A A 商鞅 B 韩非 C 董仲舒 D 仲长统 5 先秦法家中主张 法 信 权 相结合的思想家是 C A 申不害 B 慎到 C 韩非 D 商鞅 6 先秦法家中 认为法的最大作用是 立公弃私 的思想家是 C A 李悝 B 商鞅 C 慎到 D 韩非 1 汉朝初年 统治者奉行的是 D 的法律思想 A 儒法合一 B 道家 C 法家 D 黄老学派 2 新儒学的缔造者是 D A 李斯 B 陆贾 C 贾谊 D 董仲舒 3 向秦始皇提出 焚书坑儒 建议的是法家理论的继承者和实践 者是 C A 韩非 B 商鞅 C 李斯 D 申不害 4 中国历史上最早 最完备而又最系统地神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 家思想 全面论证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的思想家是 D A 李斯 B 陆贾 C 贾谊 D 董仲舒 5 新儒学的缔造着是 D A 李斯 B 陆贾 C 贾谊 D 董仲舒 6 引经断狱 以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是 A A 董仲舒 B 萧何 C 贾谊 D 刘安 7 董仲舒在先秦儒家 五伦 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 等级制度的 论 C A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亲亲 尊尊 C 三纲五常 D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8 大德而小刑 的法律思想是 的主张 C A 朱熹 B 阮籍 C 董仲舒 D 丘睿 9 西汉儒家的法律思想的根本源头在 b A 西周礼治 B 先秦道家 C 先秦儒家 D 先秦法家 1 为 泰始律 做注的是 B A 丁仪 刘邵 B 张斐 杜预 C 刘颂 傅干 D 王充 仲长 统 2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A A 文治 B 武治 C 德治 D 礼治 3 提出了 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法哲学思想 B A 王弼 B 嵇康 C 山涛 D 向秀 4 张杜律是下面哪部法律的别称 C A 开皇律 B 大业律 C 泰始律 D 永徽律 5 晋律中的刑名相当于现代法律中的 A A 刑法总则 B 刑法分则 C 民法总则 D 民法分则 6 与山巨源绝交书 是下面何人的著作 B A 阮籍 B 嵇康 C 山涛 D 向秀 7 下面哪位是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无君 无政府的思想家 D A 阮籍 B 嵇康 C 山涛 D 鲍敬言 8 鲍敬言是什么时期的思想家 C A 曹魏 B 西晋 C 东晋 D 北周 9 名教出于自然 是何人提出的法哲学思想 A A 王弼 B 嵇康 C 山涛 D 向秀 10 拓跋弘是哪个民族的政治改革家 A A 鲜卑 B 女真 C 汉 D 蒙古 11 张婓 杜预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C A 律 B 刑 C 礼 D 乐 1 隋文帝杨坚的立法思想是 B A 深督轻罪 B 以轻代重 C 重典治国 D 重典治吏 2 唐初李世民统治集团的治国指导思想是 C A 严刑峻法 B 黄老学说 C 安人宁国 D 重典治国 3 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B A 魏征 B 韩愈 C 柳宗元 D 白居易 4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 岂将衰 朽惜残年 的作者是 A A 韩愈 B 白居易 C 柳宗元 D 范仲淹 5 在 答刘禹锡天论书 中 进一步阐述了他的 天人不相预 的观点 C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范仲淹 6 在他的 断刑论 中集中批判了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的 谬论 C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范仲淹 7 何人提出了赏罚及时说 C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范仲淹 8 理大罪 赦小过 是何人提出的法律思想 A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范仲淹 9 驳复仇论 是哪位政治家的著作 C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范仲淹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10 其中不属于 君为臣纲 在唐律中的体现的是 C A 谋反 B 谋大逆 C 违犯教令 D 大不敬 1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B A 程颐 B 朱熹 C 程颢 D 周敦颐 2 朱熹以儒学为核心并融合佛教道教的学说 建立了较为完备的 理学体系 B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主观唯物主义 D 客观唯物主义 3 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D A 儒学 B 道学 C 法治 思想 D 理学 4 下列著作中属于朱熹的是 C A 明夷待访录 B 大学衍义补 C 四书集注 D 日知录 5 朱熹的哪本著作在后世被视为儒家的正统 C A 朱文公文集 B 朱子语类 C 四书集注 D 朱子全书 6 理学的奠基者是 B A 陆九渊 B 程颢 程颐 C 王守仁 D 朱熹 7 理学的价值在于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 C A 规范化 B 平民化 C 哲理化 D 合理化 1 提出 信赏罚 一号令 的法律思想是 B A 王安石 B 张居正 C 范仲淹 D 耶律楚材 2 被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的是 D A 阮籍 B 范仲淹 C 丘濬 D 王安石 3 一条鞭法是哪位政治家推行的 A A 王安石 B 张居正 C 范仲淹 D 耶律楚材 4 不忍有罪之凶恶而反忍无辜之良善 主张法在必行的是 b A 王安石 B 张居正 C 范仲淹 D 耶律楚材 5 是政治家同时也是文学家 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改革家是 C A 王安石 B 张居正 C 范仲淹 D 耶律楚材 6 提出 法在必行 奸无所赦 的政治家是 B A 王安石 B 张居正 C 范仲淹 D 耶律楚材 7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哪位政治家的诗句 B A 阮籍 B 范仲淹 C 丘濬 D 王安石 8 批判 或以为天有是变 必以为我有是罪 想法的思想家是 D A 阮籍 B 范仲淹 C 丘濬 D 王安石 9 立法需要 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 是下列哪位政治家提出 的 A A 张居正 B 范仲淹 C 丘濬 D 王安石 1 金世宗为控制外戚势力的发展 在法律上主张严于 B A 议功 B 议亲 C 议贵 D 议宾 2 元朝政治家耶律楚材主张以儒术治国 他是 族人 B A 汉 B 契丹 C 蒙古 D 西夏 3 耶律楚材强调治国不能 偏任 B A 三公 B 武夫 C 儒生 D 贵族 4 在金史中被誉为 小尧舜 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是 D A 耶律楚材 B 耶律隆绪 C 完颜阿骨打 D 完颜雍 5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 第一次打破传统 屠城 旧制的是 A A 耶律楚材 B 耶律隆绪 C 完颜阿骨打 D 完颜雍 6 金世宗即位后 通过哪个约定实现了与宋四十年的和平局面 C A 靖康和议 B 土木堡和议 C 隆兴和议 D 陈桥和议 7 谁为元朝初步建立了封建性的赋税制度 A A 耶律楚材 B 耶律隆绪 C 完颜阿骨打 D 完颜雍 1 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的核心是 C A 势 B 无为 C 公利 D 统一思想 2 明儒学案 明夷待访录 等著作的作者是 B A 张居正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3 黄宗羲以 天下之法 取代 一家之法 主张的核心是 C A 变集权为分权 变专制为自治 B 学校议政 C 天下为主 君为客 D 工商皆本 4 提出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主张的思想家是 A A 王夫之 B 顾炎武 C 黄宗羲 D 张居正 5 明朝有位著名 心学 大师 反对程颐 程颢的 知先行后 的理论 奉行 知行合一 的理论 特别重视礼仪教化的重要性 反对专靠 刑名器数 他的名字是 C A 周敦颐 B 丘濬 C 王守仁 D 朱熹 6 提出 立法必须循天下之公 C A 顾炎武 B 王夫之 C 黄宗羲 D 李贽 7 王夫之的变法观点是 B A 法与时转则治 B 趋时更新 C 立天下之法 D 治乱世用重典 8 明初统治者法律思想的特点是 A A 重刑 B 轻刑 C 中刑 D 省刑 1 龚自珍认为国家 刑法 礼乐起源于 D A 贫富不均 B 天 C 地 D 农 2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 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A 龚自珍 B 魏源 C 林则徐 D 黄宗羲 3 龚自珍提出 观点 作为 更法改图 的根据 C A 历史发展 B 三不足 C 事无不变 D 趋时更新 4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是 提出的 A A 魏源 B 林则徐 C 龚自珍 D 张之洞 5 龚自珍认为禁绝鸦片宜用 D A 轻刑 B 计策 C 军队 D 重典 6 龚自珍 万马齐喑就可哀 是在说什么问题 D A 农业问题 B 军事问题 C 储位问题 D 人才问题 7 龚自珍提出国家 刑法 礼乐起源于农是在哪本著作中 A A 农宗篇 B 与人笺 C 明良论四 D 释风 8 龚自珍提出更法改图的主张 是为了 A A 维护封建统治 B 推翻封建统治 C 改良封建统治 D 变革封建统治 9 提倡 变法维新 坚持君主立宪的是 A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A 地主阶级改革派 B 资产阶级改良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地主阶级顽固派 1 洪秀全受基督教 劝世良言 的启发 创立了 A A 拜上帝会 B 小刀会 C 兴中会 D 天地会 2 中国婚姻史上第一次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是在 B A 唐朝 B 太平天国 C 宋朝 D 清末 3 洪秀全提出 斩邪留正 除妖安良 其中 正 良 指 的是 C A 清朝封建统治者 B 地主阶级 C 农民 D 农民领袖 4 太平天国时期 具有资本主义民主与科学因素的著作是 B A 天朝田亩制 B 资政新篇 C 十款天条 D 太平刑 律 5 太平天国的结婚证书叫做 A A 龙凤合挥 B 龙凤证书 C 花月合挥 D 鸳鸯合挥 1 张之洞提出了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主张 其主张本质上 等同于何种人士的主张 A A 顽固派 B 资产阶级改良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礼教派 2 下列人物 属于近代 洋务派 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B A 谭嗣同 B 伍廷芳 C 张之洞 D 杨度 3 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 A A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B 学习西方 变法自强 C 变法图强 D 维护纲教名常 4 提倡 变法维新 坚持君主立宪的是 B A 地主阶级改革派 B 资产阶级改良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地主阶级顽固派 5 大清律例 集中体现了纲常名教 而例数 大清律例 十大 仁政 的是 A A 张之洞 B 李鸿章 C 曾国藩 D 左宗棠 6 提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是 C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 李鸿章 7 张之洞主张包括 C A 男女平权 B 主张民权 C 行政兼理司法 D 罪行法定 8 曾国藩曾致力于下面哪种学说 A 陆王心学 B 黄老学说 C 程朱理学 D 魏晋玄学 C 1 把孔子打扮成 托古改制 和 改制立法 的祖师爷的人是 D A 张之洞 B 梁启超 C 黄宗羲 D 康有为 2 主张 冲破一切封建网罗 的人是 C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3 留下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而后壮烈牺牲的 是 D A 康有为 B 严复 C 梁启超 D 谭嗣同 4 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在于 C A 推翻帝制 B 反清复明 C 救亡图存 D 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5 对法国大革命及资产阶级共和国公开加以赞扬 并认为 中国的变法 只有走法国流血革命的道路 D A 康有为 B 严复 C 梁启超 D 谭嗣同 6 根据康有为的理论 至善至美 的理想社会是 A A 据乱世 B 升平世 C 太平世 D 安乐世 7 谭嗣同 仁学 中讲的 仁 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是 C A 仁义 B 仁爱 C 平等 D 仁慈 8 在资产阶级改良派中 谭嗣同与其他个人不同的独树一帜的猪 羊有 B A 主张变法 B 欲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车站候车厅保洁合同
- 2025年焊工(初级)考试1000题及答案
- 印刷物流配送流程细则
- 工程施工验收规定
- 天然气企业社会责任方案
- 健康养殖业绿色生产制度
- 有效解决小区内的噪音管理问题
- 农业生产中的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 如何引导初高中学生正确面对技术发展
- 2025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和司法警务辅助人员(2人)笔试含答案
- 单孔腹腔镜课程讲义课件
- 优秀初中语文说课课件
-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上英语Lesson15教学课件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课件
- 普通逻辑ppt课件(完整版)
- GB∕T 16762-2020 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特性和技术条件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 DB32∕T 4065-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 施工现场环保工作措施
- 资产清查服务方案模版
- 检具设计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