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西南大学附中西南大学附中 20112011 20122012 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试题 满分 100 分钟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共 共 242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4848 分 并将选择题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分 并将选择题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 相应的位置上涂黑 相应的位置上涂黑 1 自连战访问大陆 破冰之旅 后 两岸关系发展迅猛 2008 年终于 梦圆两岸三通 此前党和政府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提出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九二共识 和平共处 A B C D 2 在某次国际会议期间 周恩来致电毛泽东 刘少奇并中共中央 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 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 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 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 英国也表 示不想发言 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 该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不结盟会议 D 联合国大会 3 中国有句俗话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中 能够体现 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A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C 加入世贸组织 D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 观察右图 对图中 善意 理解正确的是 扶持 控制西欧 援助欧洲发展 建立北约组织 遏制苏联力量 A B C D 5 2010 年 11 月 23 日 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于 14 时 30 分左右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 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 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战后 朝鲜半岛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 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B 朝鲜战争的结果 C 美苏两国分区占领的结果D 美苏 冷战 产生的影响 6 下表是二战后历次战争中 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的根 本原因是 战争 国际力量 朝鲜战争 1950 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 年 伊拉克战争 2003 年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西欧 法国 参与美国组织的 联 合国军 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 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 合国对伊动武 A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对外奉行独自主 B 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 使西欧有了强大后盾 C 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 双方反目成仇 D 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 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7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 它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 量 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 联合国 B 不结盟运动 C 华沙条约组织 D 欧洲联盟 8 2003 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 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 成为耶 稣 悲壮地走上祭坛 向世人和历史宣告 苏联的 民主化 私有化 完全是一条绝 路 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苏联政局动荡 C 西方的 和平演变 政策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9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一方面 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 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 另一方面 美国越是想称霸 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 美 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已形成 D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10 墨子说 今也 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 强乎耕稼树艺 多聚菽粟 而不敢怠倦者 何 也 曰 彼以为强必富 不强必贫 强必饱 不强必饥 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 在战国时期 A 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 生产者辛勤劳动 社会地位低下 C 小农经济确立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D 铁器牛耕推广 土地私有制确立 11 下列工具中 不属于灌溉工具的是 A 筒车 B 风力水车 C 翻车 D 耧车 12 南宋后期某人在游历的过程中 可能看到的是 A 晋商的票号遍布各地 B 某商人准备出海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 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 D 有人使用花楼机织造出精美的丝织品 13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 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 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 本技术十分神奇 七个范子 八个障子 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 成语 七上八下 就出自云锦 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田庄手工业D 家庭手工业 14 古代旅途盗劫为患 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经常面临着威胁 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的风险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将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 B 通过邸店借贷货款 C 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司D 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 15 据 左传 鲁宣公十五年记载 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下列对引文中所说 公田 的叙 述 不正确的是 A 土地归国家所有 B 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C 受田者对土地世代享用 D 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16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 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 为畎亩之勤 今朝半醉归草市 指点青 帘上酒楼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A B C D 17 清人黄遵宪在 蚕客篇 中写道 国初海禁严 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 此事实大 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 国初 之政策所作的分析 不正确的是 A 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 其根源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实施该政策后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D 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和领域的体现 18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1492 年 10 月 12 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 他 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 当他返回西班牙时 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 并在宫 内设宴招待 文中的 英雄 是 A 迪亚士 B 达 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9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 价格革命 其影响是 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金银价值下降 物价猛涨 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欧洲封建主势力衰落 A B C D 20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提出 洋务运动 就其主观动机 而言 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 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若从 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 这里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的本质含义是 A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冲击着自然经济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 21 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 謇意自今为始 凡隶属本部 农商部 之官业 概行停罢 或 予招商承办 惟择一 二大宗实业 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 规划经营 以引起人民之兴趣 余悉听之民办 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用心 爱心 专心 4 A 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 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D 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2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百年纪事 新闻史料全国巡展活动于 2009 年 6 月 至 10 月举行 展览的第五部分为 开国十年 在这一展览中不可能展出的是 A 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B 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D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23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 据史料记载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 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 1953 年后开始消失 1978 年末又重新出现 材料中广告业 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困难 物资匮乏 B 产品的平均分配 C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24 与右图主题一致的标语是 A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 亿万人民亿万兵 万里江山万里营 C 主观能动性无限 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 时间就是金钱 效益就是生命 用心 爱心 专心 5 二 非选择题 共二 非选择题 共 5252 分 分 25 20 分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 是文明的产物 请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 题 材料一材料一 在我国 早期 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 军事需要 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 第一 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 都需 筑城 第二 各国纷争中 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 第三 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 在一些地方筑城 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 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南京 今河南商丘附近 去汴河五里 河坝 畔 谓之河市 五代国 国即北宋 初 官府 罕至 舟车所聚 四方商贾孔道 交通要道 也 其盛非宋州可比 北宋 王巩 闻见近录 材料二材料二 1760 1851 年英国城市规模发展简表 年 代5 10 万人10 万人以上 1760 年1 个0 个 1851 年13 个7 个 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上半期 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的人口统计 年 份 1751 1780 1781 1790 1801 1810 1811 1820 1821 1830 1851 年城乡 人口比例 流 动 人口数 750007800013800021400026700052 48 材料三材料三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 到二十世纪中叶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 有 些地区 比如上海 城市迅速扩张 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 19531953 19751975 年中国的人口迁移 估计 年中国的人口迁移 估计 时期性质人数 百万 1953 1957农村至城市8 0 1957 1958 下放 干部接受劳动改造 2 6 1958 1964城市劳动者下乡20 0 城市知识分子 上山下乡 20 0 1968城市知识分子 上山下乡 15 25 1969 1975城市知识分子 上山下乡 12 0 1957 1975 城市至农村总数 54 6 摘自薛风旋著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城市 集镇 形成发展的原因 4 分 2 概述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 2 分 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材 用心 爱心 专心 6 料二反映的现象对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 分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中叶 我国城市化发展不 均衡的主要原因 4 分 据材料三指出 1953 1975 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什 么 1 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 分 指出 1980 年以来 我国有 利于城市化的举措 2 分 26 14 分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 实现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几代人的追求 阅读材 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 农为天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 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材料二 19 世纪下半叶 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 1912 年至 1920 年中国工 业年均增长率为 13 4 1923 年至 1936 年为 8 7 刘佛丁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材料三 从 1953 年中国完成经济恢复 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 资本 包括人力资本 和 资源严重缺乏就呈现出来 借鉴 1933 年苏联的做法 中国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 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 中国 1957 1960 年工业 农业总产值 中国 1960 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四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我国 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 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1 分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政 府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 1 分 推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 分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民国成立至一战结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1 分 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 分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 20 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分 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3 分 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产业结构状况 中央政府采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取了什么措施 2 分 4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 1 分 据材料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中 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是什么 1 分 27 1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 贫富悬殊 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 1500 年之后 的几个世纪 在这几个世纪 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 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 密联系在一起 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 年份世界贸易总值英国 连同殖民地 法国德国美国 183514533 8 52 4 152112 8 187037491 8 140 454234 材料二材料二 1897 年 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 1837 1901 年在位 即位 60 周年 发表专号 对 60 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 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 经深入日常生活 在这 60 年间 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 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的 600 年 材料三材料三 有人描述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 伦敦的居民可以在 1911 年的某天 一边喝下午茶 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 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 并 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 同时 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 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例如非洲的矿山 或上海的洋行 如果他愿意 他可以利用 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 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他随身携 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四材料四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 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 通过同欧盟合 作 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 这在外交上有利 通过统计可以知道 在联合国 的投票中 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1 为什么说 南北分裂 的历史根源可追溯到 1500 年前后 2 分 指出 17 18 世 纪 英国海外事业的竞争者主要是哪些国家 2 分 据材料一 指出 19 世纪中期 英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如何 2 分 2 材料二中导致 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 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2 分 分 别概括指出这些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 分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 20 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分 4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 日本对欧洲为什么要 既合作又竞争 3 分 其目 的是什么 1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8 西南大学附中 2011 2012 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B 5 D 6 A 7 B 8 D 9 A 10 C 11 D 12 B 13 B 14 A 15 B 16 D 17 C 18 C 19 B 20 D 21 D 22 D 23 D 24 C 25 1 政治的需要 军事的需要 商业的发展 交通要道人口聚集 4 分 2 人口流向城市 城市规模扩大 农业人口比例迅速下降 2 分 圈地运动的进行和 工业革命的开展 2 分 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开始了 城市化的进程 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促进了生产结构的调整 推动了工 业化进程 任答一点 1 分 总分 2 分 3 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沿海城市化发展较快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通商口岸的开放 自然经济的解体 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包括官僚企业 民族资 本主义企业 工业化 近代化的努力 交通便利 文化较发达 3 分 每 1 点 1 分 任答 3 点即可得 3 分 其他符合史实 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内地城市化发展缓慢 军阀割据或战争 自然经济解体缓慢 工业化程度很低 1 分 任答 1 点即可得 1 分 其他符合史实 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特点 曲折发展 1 分 原因 1953 1957 发展 一五 计划的实行 优先发 展重工业 1 分 任答 1 点即可得 1 分 其他符合史实 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 分 1957 1975 曲折发展 大跃进 国民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水行业工作汇报
- 村村通道路汇报
- 科技文化节汇报
- 杂志广告计划书
- 公司级安全培训题库课件
- 公司级安全培训简答题课件
- 事故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油站班长年终总结
- 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措施
- 公司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高清版)DB34∕T 5225-2025 风景名胜区拟建项目对景观及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模板
- 客运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骨科VTE管理制度
- GB/T 45653-2025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
-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团队的职责说明
- 食品配料人员培训
-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专题授课
- 公安审讯技巧培训
- 人教版2025初中物理实验室安全使用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