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2.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2.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2.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2.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项目来源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于1998年首次制定,2018年提出修订申请。根据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质监标函2018154号“内蒙古质监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批准立项,计划编号第118号,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2、主要起草人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班义成男副站长/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项目组织、标准起草程国彦男站长/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项目组织、标准起草李振国男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起草、标准技术验证陈明男科长/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起草、标准技术验证白相萍男主任/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项目组织、标准起草成如女主任/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项目组织、标准起草王玉柱男科长/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起草、标准技术验证赵宏杰男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起草、标准技术验证郭晓晴女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起草、标准技术验证魏星男工程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起草、标准技术验证刘艳梅女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起草、标准技术验证乌云塔娜女高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起草、标准技术验证王剑钧男站长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技术验证李延军男站长赤峰市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标准技术验证董春浩男助理工程师赤峰市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标准技术验证刘东栋男工程师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标准技术验证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原标准制定颁布于1998年,适用范围为悬挂式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的作业条件、作业技术要求、作业准备、作业规程、安全注意事项、机械保养和存放。原标准颁布后的二十年间,国内机械化深松机具装备水平及技术应用水平均有巨大提升,尤其是随着保护耕作实施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深松作业机具性能及其使用规范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及时进行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修订,扩充完善适用范围及规定内容,力求作业参数精准化、作业规程标准化,是大规模推广应用机械化深松的基本技术保障。修订标准的颁布实施,对保证自治区深松作业技术实施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对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实施方案具有现实作用。三、主要起草过程1.组建起草小组。2.调研、验证。结合国家及自治区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实施方案,选取深松面积较大、种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开展调研、验证,重点收集了我区范围内使用的深松机械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咨询生产厂家对作业条件的要求、关键操作及要求等,查阅国内有关深松机械操作标准、农牧业机械安全操作标准等文献资料,结合原标准,融合目前单一深松机和复式深松作业机械作业特点、操作要求,完成标准草稿,并下发至上述代表性地区农机部门征求意见,同时征求了有关厂家、机械使用者(合作社及大户)建议,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编制完全遵循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五、主要条款的说明1、范围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9)中“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有关规定,参照地方标准常规格式,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田深松实际作业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标准的范围以深松机械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作业前准备、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及保养与存放等为内容,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农田深松作业。2、作业条件作业条件包括对耕地、机具和人员的要求。其中机具和人员要求采用农业机械作业技术规范常规性要求。耕地要求包括深松作业多项具体要求,含地表植被及覆盖物、土壤质地等条件或要求。根据自治区范围内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和机具配备情况,参考国家及自治区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提出上述参数的限定数值。3、一般要求3.1作为入土作业,需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提出要求。参考自治区相关深松指导意见,结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通过区内有关地区验证后确定。3.2深松作业时间及深松周期,以及深松深度参数,参考国家、自治区有关政策要求,以及多年来我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的经验确定。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首次深松打破犁底层后,根据土质及机具碾压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间隔2年3年进行一次深松作业。内蒙古大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蓄水保墒是深松作业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秋季深松,可最大限度保蓄冬季雨雪,并增加翌年夏季雨水保蓄能力,实现冬雪春用,夏雨秋用。我区大部分地区适宜在秋季进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个别地区(如通辽市)也可在春季进行。深松应能打破犁底层,深松作业深度和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与深松深度的比例关系是保证深松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不同深松技术要求进行区域划分,内蒙古地跨三区,即东北一熟区(包括自治区东部)、长城沿线风沙区(包括自治区中南部)和西北绿洲农业区(包括自治区西部),上述三个区域深松作业要求见下表。区域划分深松作业深度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与深松深度的比例东北一熟区25-40cm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长城沿线风沙区25-35cm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西北绿洲农业区25-40cm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4、作业准备作业前做好相关准备,包括作业地块的作业路线确定、机具调整和试作业。这些要求常规性的,也是必须的。5、操作要求规定了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求。5.1为保证深松作业时不拖堆且间隔距离保持一致,要求机具作业保持匀速直线行驶。5.2邻接行距: 深松作业时应保证不重松、不漏松。按照农业行业标准深松机作业质量(NY/T 2845-2015)相关要求,深松作业时在行距的20%之内为合格邻接行距。5.3按照正式作业的操作程序,对作业过程机具操作及相关注意事项提出要求。5.4 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和故障,提出处理的基本要求,以标准化操作避免或降低机具、人员的损坏、伤害。6、安全要求、保养存放为一般性、常规性要求。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无七、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建议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八、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本标准在我区为修订旧标。本标准一经发布后,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械销售、使用等单位部门,均应遵照此标准执行。 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编制小组 2019年11月28日征求意见稿专家修改意见汇总表标准名称: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 负责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起草人:班义成 联系电话:号标准章条编号需 修 改 内 容备 注1前言 对修改部分的说明,建议为:本标准与DB15/T 285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修改了适用范围;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作业条件;修改了一般要求;修改了作业准备;修改了操作要求;修改了安全要求;修改了保养、存放。规范性编写。2范围规定内容修改。征求意见稿为:本标准规定了农田深松机械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作业准备、作业要求、安全要求及机具维护、保养与存放。建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农田深松机械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一般要求、作业准备、操作要求、安全要求及保养、存放。采纳。适用范围修改。征求意见稿为:本标准适用于单一深松机和具有深松功能的复式作业机组。建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单一功能的深松机械和具有深松功能的复式作业机械。采纳。3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引用“GB/T 24675.2-2009”“NY/T 741-2003”两项标准。相关条款已直接表述。44.1作业耕地第4.1.1条。征求意见稿为:农田应满足深松机械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深松作业要求。建议改为:耕地平坦,作业范围内无影响深松作业的障碍物。地表植被及覆盖物一般不大于2kg/m2。 规定内容具体明确。第4.1.2条。建议增加以下内容:当地表的秸杆长度影响机具正常作业时,应对秸秆做切碎处理后再进行深松作业。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地块,应将地膜回收后再进行深松作业。针对大田作物秸秆处理和覆膜种植,提出深松作业条件的具体规定。第4.1.3条。征求意见稿为:土壤质地为粘质土和壤土。20cm以下为砂质土的地块和水田区,不宜进行深松作业。建议改为:4.1.3适宜深松的土壤质地为粘质土和壤土, 20cm以下为砂质土的地块不宜进行深松作业。采纳。55一般要求第5.4条建议增加5.4条。为:深松作业深度应能打破犁底层,一般不小于25cm,不大于40cm;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大于2倍深松深度。重要指标,数值参照了国家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实施方案对东北一熟区(包括自治区东部)、长城沿线风沙区(包括自治区中南部)和西北绿洲农业区(包括自治区西部)的相应规定。6作业准备第6.3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