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口算后测分析报告_第1页
二年级口算后测分析报告_第2页
二年级口算后测分析报告_第3页
二年级口算后测分析报告_第4页
二年级口算后测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数学二年级口算的后测分析报告小学数学二年级口算的后测分析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口算既是笔算 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 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 口算教 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 中指出 应重视口算 对于如何加强 口算教学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成为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为了检测 学生的口算能力 做了以下测试和分析 二 口算的前测调查情况 一 测前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 中指出 应当强调的是 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并不是在学 完相应的内容后所有学生都应马上达到 而是在本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 我们选取了 四年级学生 检验学生在完成前面学段的口算学习后 是否达到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中 提出的要求 见表 1 表 1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期中期末 年级内容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二年级 下 100 以内的加减 法和表内乘 除法 10 2 绝大多数达到每 分钟做 7 题 5 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 分钟做 题 二 测试的班级 二年级 6 个班的学生进行本次口算前测 分别用字母表示 A 1 班 B 2 班 C 3 班 D 班 4 班 E 5 班 F 6 班 三 数据及分析 测试时间 10 分钟 2012 年 3 月 题目数量 100 题 达标要求 10 分钟做对 100 题 1 三个班口算后侧统计汇总表 2 B 校班 53 人 C 班 52 人 D 班 55 人 共 160 人 题号题目 B 班C 班D 班 1 49 5 100100100 36 12 90 676 990 3 3 64 8 100100100 4 80 30 8 96 298 198 2 5 9 3 100100100 6 61 5210098 1100 7 8 9 100100100 8 21 3 10010096 2 9 90 10 16 96 298 194 6 10 9 2 10010094 6 11 52 48 96 292 392 8 12 45 5 100100100 13 70 43 100100100 14 56 7 100100100 15 9 5 100100100 16 28 28 92 592 385 5 17 32 4 100100100 18 8 6 10010098 2 19 71 12 18 96 298 194 6 20 3 8 100100100 21 100 70 25 98 198 1100 22 82 45 10010098 2 23 35 39 96 294 290 9 24 8 3 100100100 25 40 8 100100100 26 80 21 6 98 198 194 6 3 27 27 9 100100100 28 7 9 100100100 29 72 21 21 88 782 785 5 30 8 4 100100100 31 49 7 10098 1100 32 23 41 92 594 296 4 33 8 3 100100100 34 31 26 20 96 296 298 2 35 48 6 100100100 36 7 4 100100100 37 16 2 10010098 2 38 5 3 100100100 39 51 39 96 298 198 2 40 71 39 81 182 785 5 41 62 9 18 81 182 783 6 42 53 43 10094 2100 43 65 22 81 182 785 5 44 56 7 100100100 45 6 4 100100100 46 27 3 100100100 47 15 3 100100100 48 81 62 90 694 290 9 49 56 8 10010098 2 50 62 60 100100100 51 4 9 100100100 52 90 30 25 81 194 292 7 53 24 8 100100100 54 60 30 54 10010098 2 55 6 4 100100100 4 56 63 7 10098 1100 57 53 43 10010098 2 58 28 28 98 194 296 4 59 32 60 100100100 60 3 6 20 90 686 590 9 61 37 0 20 100100100 62 4 6 100100100 63 15 5 100100100 64 3 9 10098 1100 65 5 5 100100100 66 62 24 92 594 287 3 67 36 6 10010090 9 68 22 8 84 990 498 2 69 70 15 92 510096 4 70 64 8 100100100 71 65 30 10 98 190 492 7 72 6 7 100100100 73 7 7 100100100 7450 36 100100100 75 5 3 100100100 76 9 3 100100100 77 11 50 10098 1100 78 74 26 92 590 492 7 79 49 7 100100100 80 2 8 100100100 81 8 5 10010098 2 82 40 60 42 94 893 594 6 83 92 8 100100100 84 6 7 100100100 5 85 56 7 98 198 194 5 86 72 9 98 1100100 87 5 7 100100100 88 20 24 10 94 896 492 7 89 6 7 100100100 90 45 9 100100100 91 36 6 100100100 92 9 2 100100100 93 7 8 100100100 94 35 10 10096 4100 95 42 6 100100100 96 12 2 100100100 97 42 6 100100100 98 8 4 100100100 99 8 6 8 88 394 292 7 100 67 2 6 98 188 378 2 2 数据分析 1 测试内容乘法有 31 题 占 31 除法有 28 题 占 28 加法 28 题 占 28 减法 17 题 占 17 本次测试共有 160 人参与 每个班的测试时间都为 10 分钟 从 表 3 中可以看出 三个班学生的口算都达标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时完成测试 表 3 三个班的正确率 班级BCD 正确率 97 797 597 3 表 4 数据统计表 1 备注 没有参加测试的学生是当天发烧或感冒请假 班级原有人数测试人数做完 100 题人数 占总人数 百分比 全对人数占总人数 百分比 做对最少 题目数 二 25353531004483 086 6 二 352525198 14280 773 二 455555498 24072 755 表 5 数据统计表 2 对 90 100 题对 80 89 题对 70 79 题对 60 69 题60 题以下班级测试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二 2534890 659 4000000 二 3524790 447 710 20000 二 4554887 3610 9000010 2 3 数据分析 2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 全年级只有 126 人做对 100 题 占 78 7 其中做对 90 100 题的 有 141 人 占 88 1 做对 80 89 题的有 15 人 占 9 4 做 70 79 题的有 1 人 占 0 6 做对 60 69 题的有 0 人 占 0 60 题以下的有 1 人 占 0 6 从表 5 中得出全年级有 10 6 的人是没有达到 1 分钟做对 10 题的达标要求 4 分析原因 从前后两张表来看 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一定的进步 说明前测后为提高 学生口算采取得 措施是有效的 具体措施如下 1 分类训练 列出了除法口算的所有题目 除数是整 10 整 100 的题目分别有 154 题 146 题 一共 是 300 题 进位加的题目分别有 200 题 退位减的题目分别有 200 题 每天进行课前 5 分钟的专项练习 共进行了 12 周时间的训练 2 专项训练测试 把口算 700 题编成 7 套测试题 每一套题 100 题 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 做到每套 题不重复 每天测试 1 套 共进行了 50 天的训练 四 教学建议 7 经过分析研究 有以下教学建议 1 加强口算的有效练习 加强口算有效练习 需要长期的 有目的 分阶段性的训练 由于教材提供的口算题很 少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 收集口算题 每天进行 5 10 分钟的专项练习 训练时做到全面覆 盖至少一次 同时把口算题按照一定的比例编成不同的测试题 在单元和期末结束时进行 专项测试 检测学生口算的达标程度 口算有时候是枯燥的 需要老师分散集中经常练 听算视算相结合 开展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非一朝一夕 的事情 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2 在长期的口算训练中进行分项训练和专项目标测试 现在 我们的教师平常对待口算教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