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的】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意识。【学习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学习难点】:探讨诗歌创作与时代的关系,了解诗人经历,从中感悟生活。【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萧瑟的秋风中,一位体弱多病的老者独立江边,看着低低徘徊的飞鸟,随风萧萧而下的秋叶,以及滔滔而逝的江水,耳畔传来猿鸟的声声悲鸣,心中感慨万端,个人才华为何得不到施展,是动乱的时局,是个人性格因素,还是你想走进老者的心灵深处吗?请随着登高一起走进走近杜甫。二把握情感,诵读全诗:杜甫的登高一诗历来被称作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古人有这样的评价:“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天下七言律诗之冠”。让我们一起来听朗诵,初步感受这首奇诗。全诗的感情基调应是一个“悲”字,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一分钟,力争读出悲意。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诵这首诗。让我们集体诵读。三质疑讨论:1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面对秋天,诗人用一个“悲”字概括出他内心的感受,“悲”字就应是全诗的诗眼。那么,直接书写他内心“悲”的感情的两联诗是万,百,艰,潦。(1)“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作客”和我们去亲戚朋友家作客是否一样感到愉快呢?当然不一样。那这里的“作客”意思是在他乡漂泊流浪。“常”字表明这种漂泊无依的生活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长久的。确实如此,杜甫从48岁开始,到58岁去世为止的11年,一直在外漂泊,写这首诗时,漂泊在外已有8年了。“万里”是特指万里之外还是泛指离家很远的地方?泛指离家很远的地方,长期漂泊在遥远的异乡。又恰逢秋季,中国的文人向来是有“悲秋”的传统的,从宋玉开始,杜甫也不例外。这一切,怎不令诗人思乡情切,伤感倍增呢?七个字,极写诗人的羁旅之愁。(2)“万”写诗人的羁旅之愁,那么,“百年多病独登台”体现了诗人哪方面的悲哀呢?诗人登上高台,他想做什么?本是为了排解心中的绵绵乡愁,他望见故乡了吗?没有。登台望乡乡不见,乡愁倍增,何况是“独登台”,写诗人孤独无伴,而又年老多病。请设想,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杜甫,又会生出怎样的感叹来呢?此时,便会有人生有限,归乡无期,形影相吊的,极写诗人的身世之苦。(3)但是,使诗人两鬓白发增多的原因,除了前两句所表现的诗人自身命运悲苦艰难苦恨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艰难苦恨”,“艰难”主要指国运和时政的艰难。诗人又为何而恨呢?恨国时艰难之际,自己却白发增多,年老多病,想为祖国出力却不能。(4)诗人如此潦倒,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如能饮杯浊酒,借酒浇愁也好啊,却偏又因病停酒,满怀愁绪不能排解,真是愁上加愁,无限悲凉啊!板书:作客(万里、秋、常) 羁旅之愁 忧 登台(百年、多病、独)身世之苦 国悲 艰难苦恨 国时之恨 伤 新停浊酒 无以解忧之悲 时请思考,在“悲”的这四个原因中,哪一个原因才是使诗人“愁绪满怀”的根本原因呢?国时之恨,为什么?因为如果没有国运衰败,时局动荡的现实,又怎来诗人的羁旅之愁,身世之苦和无以解忧之悲呢?表现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这种忧国伤时、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杜甫的作品中时常流露,并使他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学们能不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来?(5)看着大屏幕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两联诗背出来?(6)如果去掉提示,还能背吗?2那么,诗人又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内心的悲苦的呢?写景的两联诗是风,渚,无,不。首联和颔联各写了哪些景?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无边,萧萧下)长江(不尽,滚滚来)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带着“悲”情观物,景物也染上了“悲”的色彩,它们分别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风急,使人感觉寒冷,这冷既是身体上的感觉,更是心灵上的感觉。天高,使天底下的人显得渺小无依。猿啸哀,“猿鸣”是中国文人表示哀愁的典型意象,郦道元水经注中载有这样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见,猿的鸣叫总是会使人感到一种悲凉的。秋风劲吹,天高地阔,猿猴哀鸣,多么令人伤感的图画。渚清,清有清澈、清凉、清冷、凄清的意思,“渚”,水中的小洲,应是给人凄清之感。沙白,白色冷色调。急风中,鸟儿飞舞盘旋,它在做什么?也许是在找回家的方向,可诗人呢,却仍在外漂泊,显得多么孤独无助。颔联的落木无边和诗人内心的悲苦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无边”写落叶范围很广,就好像诗人内心的悲苦广阔,无边无际。从范围上状诗人悲苦之广。而看到落叶飘飞,想到自己的生命正像落叶一样飘零,韶华不再,老之已至。的确,写这首诗时,杜甫已55岁,三年后,他孤独地死去。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为什么? “落木“更好,落叶有很多种,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 “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颜色上看“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实际上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沉重!所以用:“落木”“萧萧”比较好。“长江”的“不尽”“滚滚来”又同诗人内心的悲苦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见,“不尽”从数量上写诗人悲苦之多,犹如流不尽的长江水绵绵不绝,滚滚而来。(3)两联的景物浑然一体,呈现出萧索苍凉的特点。(4)齐背板书:风(急) 冷天(高) 渺小无依 猿(啸哀)悲凉 萧 索首联 渚(清) 凄清 苍 凉 沙(白) 色冷鸟(飞回)孤独无助颔联 落木(无边、萧萧下)状悲之广(从范围上)长江(不尽、滚滚来)写悲之多(从数量上)3、小结(1)诗人本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极度郁闷而抱病登台的,却触景生情,萧索苍凉的秋景触发了诗人浓重的悲伤,满含悲伤观物,又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凉的色彩。以哀景写哀情,情与景完美融合,营造出沉郁、忧愤、悲凉、深沉的意境。景: 萧索苍凉 意境情(悲):忧国伤时 沉郁、忧愤、悲凉、深沉(2)现在请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出杜甫潦倒悲愁的形象,自由背诵全诗。(3)我们一起来背。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民用航空国际安保合作与标准对接考核试卷
- 2025年环保科技行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减少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6.2025年医疗机构落实国家集采药品合同任务考核测评试卷
- 2025年农业科技行业创新应用与农业生产提升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2025年考点模拟测试考核试卷
- 2026鞍钢集团校园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贺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26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孝南区公立医院备案制专项招聘100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招聘投资专员等岗位7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辽宁农商银行总行社会招聘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加固路基和基层试验技术方案
- 三年级上数学家长会课件
- 建设工程监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大学
- 115个低风险病种ICD-10(2019 v2.0)编码表、专科医院单病种(术种)目录
- 创新创业基础(石河子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GB/T 8814-1998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PVC)型材
- 高中数学《基于问题链的数学教学探索》课件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9课《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
- 道路运输企业岗位安全责任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