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泰安市部编世界历史上册中考复习提纲.doc_第1页
2018泰安市部编世界历史上册中考复习提纲.doc_第2页
2018泰安市部编世界历史上册中考复习提纲.doc_第3页
2018泰安市部编世界历史上册中考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河流文明;奴隶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海洋文明;奴隶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希腊最早的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后来进入落后的荷马时代。公元前8世纪,出现城邦,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城邦代表:斯巴达和雅典。2.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界限分明,转化困难。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占有土地多类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3.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措施:扩大公民的权利。通过抽签的方式产生公职人员、主席团、主席团主席。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积极性:开创了民主的先河,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局限性: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人、奴隶、妇女被排除在民主之外),不是真正的民主。4.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马其顿国强大。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与波斯帝国国王在伊苏斯平原会战,亚历山大获胜,后攻入埃及,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消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掠夺了财富。积极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汇,加强了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5.文化交流的方式:战争交流(如: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和平交流(如:马可波罗来华)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政权组织: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执政官(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保民官(否决对公民不利的决议)。3.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包括诉讼、所有权、债务权、宗教法等。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4.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公元前3世纪,征服意大利半岛,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灭掉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后,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5.公元前49年,凯撒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但后被谋杀。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促进了罗马的发展,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 称号。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罗马帝国的危机实质是奴隶制的危机。375年,日耳曼人(马尔克公社制度)入侵罗马,后分裂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文学雕塑: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行同性。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的主要文献。希腊的奥利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2.建筑艺术:雅典帕特农神面体现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的特点,代表: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庆祝胜利)凯旋门、方尖碑,(宗教场所)万神庙。3.哲学: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由微小的“原子”组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方法是有系统的问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学科,奠定了动物学基础,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4.法学: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5.罗马的历法起源于古埃及的太阳历。凯撒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儒略历”,以闰年进行时间调整。儒略历作为基督教历法,并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1世纪,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2.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取得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 稳固了自己的统治。3.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契约意义。封臣对封君要忠,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保护封臣。这种以土地分封为纽带,以封君和封臣之间权利与义务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西欧封建的级制度的典型特点:层层分封,互为主从。(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4.查理继法兰克国王后,四处征伐,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宗教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800年,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罗马人的皇帝”,说明教权与王权相互利用,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后作“查理大帝”或“查理曼”。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第8课 西欧庄园1.庄园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既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又是社会和政治组织形式。 2.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土地分为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和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即“公用地”;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3.庄园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由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时间、地点不固定。负责审理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纠纷以及违反庄园公共利益的行为。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审判依据习惯法和村法。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同时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随着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10世纪起,城市兴起。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迅速。典型城市代表:英格兰伦敦、法兰西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意大利佛罗伦萨等。2.为摆脱领主控制,城市展开自由和自治斗争,常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手段。如法兰西的琅城。3.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便为自由城市。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取得了选举市长、市政人员,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便为自治城市,只需向国王或领主缴纳定额赋税。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城市和城市市民的权力认可证书,有利于促进西欧城市的发展)。国王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当然西欧城市的自治也处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5.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6.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形成。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7.随着城市的复兴和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出现(社会基础),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提供学习内容,文化基础)。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8.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其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大学师生世俗法官审判,由当地主教或大学法庭审理)、教育自主权。 9.中世纪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农业和贸易发达(埃及、叙利亚),因而东罗马帝国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查士丁尼一世(483年-565年)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利组成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内容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意义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3.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大部分领地。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拜占庭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却引来了西欧封建主的十字军东征。4.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