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 1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源分析 冲击地压灾害通常指井下巷道 或工作地点 顶部 两帮和底 部岩石在应力 构造应力 开采引起的支承应力等 的作用下 产 生突然 剧烈的变形 移动 冒落产生的危险和危害 影响冲击地 压发生的因素有 煤 岩 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采深 地质构造 应力 采煤方法 煤柱 巷道布置 开采顺序 放炮震动触发 顶 板管理方法等 根据矿井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 义桥煤矿 3 号煤层顶板岩层属 于 类 为强冲击倾向性的顶板岩层 底板岩层属于 类 为无冲 击倾向性的底板岩层 因此矿井部分采掘工作面受自然地质条件 开采技术条件影响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 特别是随着矿井开采深 度和范围的不断延伸 冲击地压灾害日益加剧 已成为严重威胁各 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1 2 冲击地压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2 1 冲击地压事故类型 冲击地压的分类方法较多 根据冲击地压的物理特征分为压力 型 突发型和爆裂型三种 根据冲击地压的能量特征分为微冲击 弱冲击 中等冲击 强烈冲击和灾害性冲击五种 根据参与冲击地 压的岩体分为煤体冲击 煤爆 和围岩冲击 岩爆 两种 根据显 现强度及其对煤和岩层 支架 设备的破坏程度分为弹射 煤炮 微冲击和强冲击四种等 我国冲击地压的分类方法 一是根据冲击地压破坏后果分为三类 一般冲击地压 产生的 破坏后果轻微 不需要进行修复 破坏性冲击地压 对生产造成一 定的破坏 需要进行修复 冲击地事故 由于冲击地压及其伴随现 象 冒顶 巷道严重变形 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等 造成人员伤亡事 故 或由于井巷 采场造成破坏中断工作 8 小时以上的冲击地压 二是根据地震仪或微震监测系统观测记录确定的冲击地压显现 强度 按里氏地震级分为 1 2 3 4 5 6 级 1 2 2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程度分析 在矿井采矿作业过程中 由于受煤层赋存条件 地质构造 采 动应力等的影响 有可能形成较高的应力集中 当应力集中达到一 定程度 煤 岩 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在采掘作业扰动下 如放 炮 割煤 放煤 移架等作业工序 导致煤 岩 体瞬间失稳破坏 发生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发生时 往往出现大量煤 岩 体抛出 巷道底板突然鼓起或巷帮整体外移 伴随巨大声响和剧烈震动并形 成空气冲击波 扬起大量煤尘 冲击地压从发生到结束一般只有几 秒时间 现场作业人员难以及时撤离 冲击地压对现场作业人员和 生产采场的主要危害有 抛出或挤出的煤 岩 体可能砸 挤 伤现场作业人员 剧烈的震动可能将设备 工具 人员弹起 造成人员伤亡 空气冲击波可能破坏局部通防设施 形成局部风流逆转 扬起 大量煤尘 瓦斯异常区域还可能出现瓦斯积聚和突出 冲击地压事故对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生产破 坏严重 并可能造成冒顶 巷道和采场破坏 瓦斯煤尘爆炸 瓦斯 突出等次生 衍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1 及时汇报 事故发生后 现场人员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向矿调度室 区队 值班人员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 事故发生的单位 时间 地点 人 员情况 事故性质 影响范围及发生原因等 2 2 先确认后处理的原则 现场处理前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确认事故现场的安全保证 程度 制定应急方案 必要时先对危险区域进行处理 防止事故的 扩大 2 3 以人为本的原则 应急处理要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采取 的方案措施必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为出发点 既要考虑被 救人员的安全 又要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 遇险人员被营救出后 先在现场进行急救再升井 防止贻误最佳抢救时间 2 4 统一指挥原则 应急救援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避免盲目采取行动 影响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和造成事故的扩大 2 5 自救互救原则 应急救援过程中 被困人员根据现场条件积极开展自救 互救 工作 配合外围救援工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1 应急组织体系 设立义桥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以下简称指挥部 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见下图 1 1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机电副 总经理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 成员 总经理助理 副总工程师 各部室及工区主要负责人 3 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成立汶上义桥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下称指挥部 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下设 9 个专业组 见下图 1 2 分工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指挥部成员接到矿井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通知后 通知人员名单见附表 必须迅速到矿 调度室集合 根据事故性质 范围及事故处理计划的规定 调动各 方面的力量 迅速组织应急救援 图1 1 冲击地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其他副总师以 上领导 各工区主要负 责人 调 度 室 安 检 部 生产技术部 通 防 部 地 测 部 机 电 部 安全监控中心 人力资源部 卫 生 所 保 卫 部 物资管理部 车辆管理部 行政事务处 财 务 部 审 计 部 矿 办 供 应 部 工 会 办 兼职救护队 防治冲击地压 办公室 汶上 义桥煤矿 有限责任 公司冲击 地压事故 应急指挥 部 组长 总经理 副组长 各分管 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成 员 单 位 图 1 2 指挥机构职责结构图 汶上 义桥 煤矿 有限 责任 公司 冲击 地压 事故 应急 指挥 部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总工程师 领导班子 成员 技术专家组 医疗救护组 物资供应组 警戒保卫组 专业副总工 各职能部室 负责人及相 关专业人员 卫生所 物资管理部 供应部 机 电部 技术 部 运输 运转工区 保卫部 矿民兵 善后处理组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审计部 工会办 抢险救灾组 信息发布组 应急救援 办公室 后勤保障组 救护队 兼职救护队 安检部 行政事务处 企管部 车管部 矿办公室 由安全副总经理任组长 救护队长任副组长 救护队队 员 兼职救护队队员 安检部 相关人员组成 具体负责实施 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 安全技术措施 由总工程师任组长 专业 副总工程师 职能部室负责人 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主要研 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 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 术难题 由卫生所负责人任组长 卫生所全体职工参加 主要负 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由分管经营副总经理任组 长 物资管理部 供应部负责 人任副组长 主要保证抢险救 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 应 由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 保卫部负责人任副组长 保卫 部相关人员及民兵参加 主要 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 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 由分管行政副总经理任组 长 行政事务处 企管部 车 管部 矿办相关人员为成员 负责食宿 接待 车辆调度等 工作 由总工程师任组长 负责统 一掌握事故态势和处理情况 收 集救援行动的有关信息资料 向 有关人员 单位 媒体等通报情 况 由工会主席任组长 人力 资源部 财务部 审计部 工 会办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负责 伤亡人员家属安抚 抚恤 理 赔 总指挥职责 1 为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第 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救援工作 2 根据现场的危险等 级 潜在后果等 决定本预案 的启动 3 指挥和组织协调应 急行动期间各救援小组工作 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4 批准向主管部门 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和对外信息 发布 5 事故影响范围和危 害程度继续发展 超出集团公 司处置能力时 向政府应急救 援机构提出救援申请 副总指挥职责 1 协助总指挥组 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 指挥完成应急行动 2 向总指挥提出 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 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 事故调查组 安检部 工会办 企管部 人力资源部 安全督察队 由安检部牵头 企管部 人力资源部 工会等参加 主 要负责控制事故有关责任人 调查核实事故性质 原因 追 查事故责任等 4 预防与预警 4 1 危险源监控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是矿冲击地压防治的专门机构 配备有专 职人员和防冲队伍 矿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冲击地压防治领导 小组 各采掘区队成立了以区队长为组长的冲击地压防治小组 分 别负责矿井和本单位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按规 定编制冲击地压防治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矿井冲击 地压危险区域进行超前排查和治理 4 1 1 冲击地压事故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 首先采用经验类比法 岩层运动和矿山压力分析法 综合指 数法分析初步确定冲击危险区域和危险程度 2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危险区域全程采用钻屑法进行 监测和确定冲击危险程度 3 其他区域在采掘作业过程中 加强冲击地压危险性观察 发 现可能会有冲击危险时 及时进行冲击危险性监测 监测到有危险 时 必须按冲击危险区域进行管理 4 现场监测有冲击危险时 监测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 撤出所有受威胁人员并汇报矿调度室和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值班人 员 5 凡监测具有冲击危险的区域 必须加密监测并及时采取解危 措施和进行解危效果检验 监测 解危及效果检验情况必须及时向 施工单位 矿调度室和矿有关部门通报 6 经监测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采取大直径钻孔卸压 煤层 爆破卸压和顶板爆破卸压等措施进行解危治理 直至危险解除 7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建立冲击危险区域监测 解危处理台帐 并及时更新 4 1 2 冲击地压事故主要预防措施 1 优化采场设计 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 同一采区内的工作面应按顺序开采 尽量避免形成孤岛工作 面 边角煤 采区内残留煤柱等高应力集中区 合理确定工作面切眼和停采线位置 避免形成不规则煤柱 综采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不应超过 3 5m 回采工作面应背向采空区及煤柱区开采 避免产生应力集中 同一区段采空区两侧不得同时进行采掘 巷修 活动 掘进 工作面不得尾随采煤工作面进行掘进 2 抓好作业规程 措施的编制 加强现场管理 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内容必须包括冲击危险程 度分析及发现有严重冲击危险时的应急措施 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项措施 具体说明危险区域 预防措施 监测和治理方法以及冲击地压发生 时的避灾路线和应急措施 分析认为有严重冲击危险的区域应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卸压处 理 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密监测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必须挂牌警示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无 关人员不得进入 必要时必须快速通过 不得逗留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放炮警戒半径不小于 150 米 躲炮时间不 少于 30 分钟 冲击危险区域内巷道的支护质量 巷道断面等必须达到设计 和安全要求 巷道内不得码放任何无关物料 设备及配件 正在使 用的设备要生根联牢 施工区域内的支柱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倒措施 作业地点必须 将杂物清理干净 保持出口的畅通 3 加强采掘工作面特殊时期 特殊地点的管理 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在下述时期和地点必须要加强冲击危 险性监测工作 通过 临近 断层 向 背 斜等构造应力区 通过 临近 煤柱或因采动形成的应力集中区 采煤工作面停产 3 天以上恢复生产前 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 4 加强培训 提高防灾和抗灾能力 在冲击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熟悉冲击地压发生 的原因 条件 征兆以及应急措施 提高防灾 抗灾的能力 5 做好隐患排查 监测和治理工作 根据影响冲击地压地质条件 开采条件 煤层及顶底板条件等 因素 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开展隐患排查活动 划定危险区域 进行 监测和治理 确保施工安全 4 2 预警行动 4 2 1 事故预警条件 由于冲击地压事故的突发性特点 在发生冲击地压之前 很难发 现其征兆 因此 冲击地压的预警主要依靠对区域构造 煤层及其顶 底板岩石的冲击倾向 煤岩埋藏深度 作业地点周边条件等因素综合 分析的基础上 采取针对性的预测措施取得的数据资料来判断 目前 各单位使用较多的方法有 1 通过经验类比法分析可能发生冲击地压地点的埋藏条件 煤层和顶底板条件 巷道布置 采煤方法与工艺等 推断发生冲击 地压的可能性较大时 2 在应力集中区 支撑压力带煤壁打钻 钻孔的煤粉量超标 时 3 采掘工作面受冲击地压威胁 采取防冲措施后 仍未解除 冲击地压危险时 4 2 2 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1 当现场作业人员发现有冲击地压发生预兆时的预警信息发 布的方式及流程 现场人员 施工单位 矿调度室 分管副总经理 副总工 程师 安检部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等 由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派 人进行现场监测确定是否有冲击危险 2 当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监测人员发现有冲击危险时的预警 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监测人员 施工单位 矿调度室 分 管副总经理 副总工程师 安检部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 4 2 3 预警措施与预警级别 当现场出现以下征兆时 相关人员必须立即发出警报 组织人 员撤离危险地点 设好警戒 并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值班人员汇报 等候处理 1 采掘作业现场出现煤炮频繁 压力异常增大 煤体瞬间整 体外移 顶底板剧烈震动 顶板猛烈下沉 底板突然鼓起等宏观矿 压显现时 2 采掘工作面煤岩体破坏性抛出或出现炸帮 弹射现象 顶 板断裂声加剧 响声逐渐增大加密 由清脆变沉闷时 3 支柱折断 柱帽和顶梁变形加剧时 4 利用钻屑法监测 监测钻孔数量不少于 3 个 根据钻屑法 监测结果确定冲击地压预警级别如下 当监测地点所有钻孔钻进至 10 米无冲击危险时 可判定该区 域无冲击危险 当监测地点所有钻孔钻进 9 10 米有冲击危险时 可判定该 区域为弱冲击危险 必须严格执行专项防治冲击地压措施 当监测地点任何一个钻孔钻进 7 9 米有冲击危险且该钻孔附 近两个控制钻孔施工情况与之相同时 可判定该区域有中等冲击危 险 必须停止工作 撤出所有受威胁人员 由专业防冲人员跟班监 测确定冲击危险区域 进行解危处理 当监测地点任何一个钻孔钻进 4 7 米有冲击危险且该钻孔附 近两个控制钻孔施工情况与之相同时 可判定该区域有强冲击危险 必须立即停止工作 撤出所有受威胁人员 在距监测地点 150 米处 设置警戒 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由专业防冲人员从低应力区逐步向 高应力区进行解危 当监测地点任何一个钻孔钻进 1 4 米有冲击危险时 可判定 为极强冲击危险 必须立即停止工作 撤出所有受威胁人员 禁止 人员入内 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确定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出现上述情况时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人员必须及时到达事故 汇报地点 利用钻屑法进行检验 发现有中等及以上冲击危险时 立即通知生产单位和矿调度室停止生产 撤出所有受威胁人员 组 织专业人员进行解危处理 5 信息报告程序 5 15 1 报警系统及程序报警系统及程序 利用井下小灵通 矿程控电话 语音广播系统作为报警系统 事故汇报程序 1 事故发生后 灾害现场负责人 区队带班人员 班组长 安 监员或施工人员 通过电话汇报矿调度室 调度室人员 24 小时值班 现场事故汇报人员必须详细叙述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时间 地点 事故现场情况 简要经过 影响范围 人员伤亡情况 原因 事故 类型 已采取的措施 事故控制情况 汇报人姓名等 有条件时积 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减小事故危害 2 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 立即电话报告值班矿领导 矿长 总 工程师和有关人员 区队主要领导 值班矿领导 矿长 总工程师 和有关人员必须 24h 开手机 以便及时进行联系 3 矿调度室负责将事故情况如实汇报应急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 负责接到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后 再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事故 情况 信息报告程序图如下 5 25 2 现场报警方式现场报警方式 主要有设定超限报警或电话 无线电话报警和语音报警 5 35 3 通讯 联络方式通讯 联络方式 事故现场发现人 总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部 判断事态 济宁市安委会 汶上县安监局 根据事态严重程度启动不同级别应急响 应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单 位概况 时 间和地点 事故类型 简要经过 可能伤亡人 数 初步判 断的经济损 失 已经采 取的措施 初步判断可 能的原因 汇报人姓名 等 济宁市煤炭局 市安监局 济矿集团救护中队 济矿集团调度室 山东煤监局鲁西分局 矿调度室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 调度值班电话 外线或内线 9 调度机台 202 203 安检部电话 316 597 或 355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的手机必须 24 小时开机 其联系表 见附表通讯录 井下所有作业地点 机房硐室必须安装直通调度 中心的电话 并保持畅通 5 45 4 相互认可的通告 报警形式和内容相互认可的通告 报警形式和内容 1 灾害事故确认发生后 立即向调度指挥中心电话汇报 2 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 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 导汇报 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已经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已经采取的 措施 5 55 5 向外求援方式向外求援方式 见附表通信录 济宁能源调度电话 济矿集团救护中队电话 鲁西分局 济宁市煤炭局调度室 济宁市安委会 汶上县安监局 汶上 县人民医院 120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 济宁附属医院 6 应急处置 6 1 响应分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 IV 四级 1 IV 级响应 发生一般事故或者 3 人以下涉险 事故影响 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 启动本煤矿应急预案 2 级响应 发生较大事故 或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涉险 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 启动济宁矿业集团公司应急预 案 向济宁市煤炭局申请启动济宁市地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 3 级响应 发生重大事故 或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涉险 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 由济宁市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 府启动 山东省煤矿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 级响应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或 30 人以上涉险 由省 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 应首先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 响应 6 2 响应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 事故发生后 首 先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级别及发展态势 确定是否请求 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矿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1 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 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副 组长 并根据领导小组组长指示 通知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在规定时 间内到指定地点集合 指挥部立即组成并领导 指挥救援工作 2 矿调度室和安监处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 收集事故有关信息 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 并向指挥部及时报告 3 现场指挥组根据现场情况协同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估 划 分现场工作区 危险区 缓冲区 安全区 及时研究制定抢救方案 和安全措施 4 指挥部根据救援工作需要 协调调动有关人员和专家 应急 救援队伍奔赴现场实施救援 5 根据事故情况 协调调运有关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 6 根据受伤人员情况 调动医疗救护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和 指导 7 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 若事态扩大 抢救力量不足 事故 事件 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抢救组和现场指挥组要立即向指挥部 汇报 指挥部请求上级进行增援 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 实施 扩大的应急响应 6 3 处置措施 1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汇报事故发生地点 有无人员遇险 现场人数及计划采取的避灾自 救措施 2 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必须按重大事故处理程序通知有关领导及 部门成立抢险指挥部 进行事故处理 冲击地压应急组织成员单位 接到矿调度室通知后 必须立即组织好人员 准备好器材 随时接 受抢险指挥部的命令 及时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3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 若现场出现人员伤亡 灾区现场管理 人员必须立即组织抢救 及时将伤亡人员抬离事故发生地点 按冲 击地压事故避灾路线撤至 150 米外的进风流安全地点 随时与矿调 度室保持联系 4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 若现场有人员遇险被困 灾区现场管 理人员必须立即清点人数 确定遇险被困人员及其可能被困地点 汇报矿调度室 并按冲击地压事故避灾路线组织人员撤至距事故发 生地点 150 米外的进风流安全地带 等待矿调度室的抢险救灾命令 5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 若现场无人员伤亡 灾区现场管理人 员必须立即清点人数 按冲击地压事故避灾路线组织人员撤至距事 故发生地点 150 米外的进风流安全地带 等待矿调度室的抢险救灾 命令 6 接到矿调度室通知后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有关人员应及时 到现场进行监测 分析判断现场是否仍有可能发生冲击 及时将现 场有关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只有经监测无冲击危险时 方可开展 救援工作 否则必须先采取解危措施 7 在现场抢险救灾之前 经防冲办分析监测可以执行现场抢险 后 所有救灾人员要服从指挥部命令 积极参加事故抢险工作 首 先必须维护好抢救现场安全通道 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 其次要保 证外围的运输 进料等系统畅通无阻 8 在现场抢险救灾之前 通风部门必须安排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安全地带监测通风 有害气体等情况 必要时采取临时措施改善事 故区域通风状况 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瓦斯超限的区域必须切断电 源 9 抢救遇险人员必须首先恢复事故发生地点支护 清理后路的 障碍物 保证后路畅通 如顶板完好 只是帮部煤体冲出 可采用 沿已冲击帮打贴帮点柱或架设抬棚等支护措施 如顶板破碎 可采 用掏梁窝架设单腿棚进行处理 10 在现场抢险救灾过程中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人员要随时 对冲击地压发生地点附近进行监测 保证救援工作的安全 同时做 好现场勘查 记录 及时将监测情况和事故可能发展的态势及建议 采取的措施向现场指挥组汇报 11 利用钻屑法监测前 应根据前期监测情况或参照与发生冲 击地点相似条件的监测资料 初步确定安全区域 然后根据钻屑法 监测数据 逐步缩小并确定有冲击危险的区域 12 有人员遇险时 应慎重采用爆破卸压的方式解危 避免诱发 再次冲击 13 当有人员遇险被困时 现场指挥组应尽最大可能与遇险人 员取得联系 了解遇险被困人员基本情况 向被困人员提供生存保 障措施 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通知遇险被困人员对被困地点附近采 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及自救互救的注意事项 14 应急救援现场解危应采用钻孔卸压 由低应力区逐步向冲 击地点进行解危 解危效果检验尾随钻孔卸压施工进行 以便于确 定卸压钻孔施工间距 15 临近冲击地点时 应适当缩小卸压钻孔间距或采用打密集 钻孔的方法进行卸压 避免在冲击地点附近施工 防止引起冲击地 点大的震动 16 事故的应急处置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靠 的措施 确保安全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 冲击地压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储备由防治冲击地压办公 室 机电部 生产技术部 供应部 物资管理部负责储备和管理 并保障救灾物资 设备足额储备 状态完好 2 储备资源不能满足救灾需求 需动员和征用社会物资时 指 挥部及时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支援 附表 附表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表 序号备 品 名 称单位数量序号备 品 名 称单位数量 13m 半圆木根10023安全带条5 21 5m 半圆木根20024 12 5mm 钢丝绳m200 3背板块60025麻袋或塑料编织袋条500 4撑木根20026风动钻钻头个20 512 工字钢棚架2027普通螺旋钻杆根50 6单体液压支柱棵20282 钢管m500 7手动加压泵台2294 钢管m500 8风煤钻台230木锯把2 9架棚硬连接装置套4031方 锨把78 10撬棍把1032尖 锨把62 11平板锹把2336 寸钢管m500 12伸缩梯付134 21 5mm 钢丝绳m500 13板手 15 7 把435 经纬网片100 14钳子把536手持式风动钻机台2 15镐把2637风动钻螺旋钻杆根30 16扒子把638 76mm 90mm 钻头个20 17抬 筐只7039液压钻机台1 18 32mmPVC 管m5040液压钻机钻杆m30 19炮泥袋10 20管钳把4 21皮带刀把4 22 90mm 110mm 液 压钻头 个10 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 1 事故类型及危险性分析 1 1 1 事故类型 冲击地压事故 1 1 2 危险性分析 义桥煤矿 3 号煤层顶板岩层属于 类 为强冲击倾向性的顶板 岩层 底板岩层属于 类 为无冲击倾向性的底板岩层 因此矿井 部分采掘工作面受自然地质条件 开采及技术条件影响有发生冲击 地压的可能 可能发生的冲击类型为顶板冲击 巷帮冲击和底板冲 击 1 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及危害程度 1 2 1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 1 采空区边缘 包括沿空掘进巷道 工作面停采线附近 2 地质构造区 包括断层及其尖灭处附近 向 背 斜的轴部 及两翼 煤层冲刷带附近 煤层尖灭 分叉处 煤层厚度和倾角剧 烈变化地点 3 煤柱及其影响区域 4 由于采掘工程造成的其他应力集中区 1 2 2 危害程度 在矿井采矿作业过程中 由于受煤层赋存条件 地质构造 采 动应力等的影响 有可能形成较高的应力集中 当应力集中达到一 定程度 煤 岩 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在采掘作业扰动下 如放 炮 割煤 放煤 移架等作业工序 导致煤 岩 体瞬间失稳破坏 发生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发生时 往往出现大量煤 岩 体抛出 巷道底板突然鼓起或巷帮整体外移 伴随巨大声响和剧烈震动并形 成空气冲击波 扬起大量煤尘 冲击地压从发生到结束一般只有几 秒时间 现场作业人员难以及时撤离 冲击地压对现场作业人员和 生产采场的主要危害有 1 抛出或挤出的煤 岩 体可能砸 挤 伤现场作业人员 2 剧烈的震动可能将设备 工具 人员弹起 造成人员伤亡 3 空气冲击波可能破坏局部通防设施 形成局部风流逆转 扬起 大量煤尘 4 高瓦斯区域还可能出现瓦斯积聚和突出 冲击地压事故对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生产破 坏严重 并可能造成冒顶 巷道和采场破坏 瓦斯煤尘爆炸 瓦斯 突出等次生 衍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1 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当采掘工作面作业过程中出现以下预兆时 有可能引发冲击地压 事故 1 采掘作业现场出现煤炮频繁 压力异常增大 煤体瞬间整体 外移 顶底板剧烈震动 顶板猛烈下沉 底板突然鼓起等宏观矿压 显现时 2 采掘工作面煤岩体破坏性抛出或出现炸帮 弹射现象 顶板 断裂声加剧 响声逐渐增大加密 由清脆变沉闷时 3 支柱折断劈裂 柱帽和顶梁变形加剧时 4 钻屑法监测时煤粉量超标 钻进过程中有明显吸钻 卡钻 异响 煤炮增多或钻孔冲击等现象时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 1 成立冲击地压事故防治应急自救小组 组 长 工区负责人 副组长 工区副职 主管技术员 班长 成 员 工区全体施工人员 2 2 小组的职责 1 立即向矿汇报灾情 2 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措施 3 积极组织开展自救互救 及时向矿汇报救援进展情况 4 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组织职工日常业务技术培训 2 3 人员职责 1 区队长 党支部书记 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 援方案 积极组织区队人员开展自救工作 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 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 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 2 区队技术人员 是区队长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的助手 在区队 长领导下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 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 资料 3 副区长 根据区队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 负责组织好处理事 故所需的人员 材料 设备等 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 负责完成 区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 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 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4 区队值班人员 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 人员伤亡以 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 并立即将情况报告区队长 矿 调度室 通知区队管理人员以及区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 集合 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 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 事项 5 班长 采取措施控制灾情 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 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6 职工 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 在事故救援 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 应急处置 3 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 发现人员应立即根据发生时现场显现 情况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报告矿调度室 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判断 依据有 1 事故发生地点巷道支护被破坏 有明显煤 岩 体抛出痕 迹 2 事故发生地点巷道断面明显变小 两帮或顶 底板发生明 显位移 3 事故发生时附近有巨大声响 煤炮 板炮 和冲击波 4 煤炮 板炮发生时 巷道大量掉渣 煤尘飞扬 2 事故发生地点的班长 或现场其他管理人员 组织本班人员 进行自救避灾 3 设置危险警示标识 4 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 3 2 冲击地压事故的应急处置 1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 若现场出现人员伤亡 灾区现场管理 人员必须立即组织抢救 及时将伤亡人员抬离事故发生地点 按冲 击地压事故避灾路线撤至 150 米外的进风流安全地点 随时与矿调 度室保持联系 2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 若现场无人员伤亡 灾区现场管理人 员必须立即清点人数 按冲击地压事故避灾路线组织人员撤至距事 故发生地点 150 米外的进风流安全地带 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项目前景研究报告
- 微课教学中的目标导向式核心素养培养-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包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景区河道清淤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职工入职考试题及答案
- 小考题目数学及答案
- 2025年文明停车题库及答案
- 陕西统考题库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中国联通智能体互联网白皮书 2025
- 手动葫芦吊装施工方案1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 甲状腺病人护理教学查房
- 中国化妆品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运动神经元疾病诊疗研究进展
- 急诊icu管理制度
- 班组绩效分配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译林版2024)
- 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T/BECA 0005-2023建筑垃圾再生回填材料
- 【基于web的网上手机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3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