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题库带答案_第1页
论语题库带答案_第2页
论语题库带答案_第3页
论语题库带答案_第4页
论语题库带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论语论语 学而 述而 子路 为政 里仁 学而 述而 子路 为政 里仁 一 上下句背诵一 上下句背诵 一 学而 1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二 为政 1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 2 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4 子曰 人而无信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三 里仁 1 子曰 朝闻道 夕死可矣夕死可矣 2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 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忠恕而已矣 3 子曰 君子喻于义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4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 述而 1 子曰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2 子曰 德之不修 学而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3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于我如浮云 4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6 子曰 若圣与仁德 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而 已矣 五 子路 1 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 名不正 则言不顺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 2 子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徙 3 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 子曰 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 见小 利则大事不成 4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 何 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二 解释加线字词的意思二 解释加线字词的意思 1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时 以时时 以时 按时 按时 2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愠 恼怒愠 恼怒 3 吾日三省吾身 省 检查省 检查 4 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 策划 考虑谋 策划 考虑 5 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于事 在办事情上敏捷敏于事 在办事情上敏捷 6 就有道而正焉 就 走向 接近就 走向 接近 7 学而不思则罔 罔 罔然无所得罔 罔然无所得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8 思而不学则殆 殆 疑惑殆 疑惑 9 诲女知之乎 诲 教导诲 教导 10 是知也 是 指示代词 这是 指示代词 这 11 学而不厌 厌 满足厌 满足 12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修 培养修 培养 讲 讲习讲 讲习 研究研究 13 饮水 曲肱而枕之 枕 动词 当枕头用枕 动词 当枕头用 14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愤 因不满意而感情激动愤 因不满意而感情激动 15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三 几个人 并非确指三 几个人 并非确指 三三 16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唯 表示判断唯 表示判断 17 君子喻于义 喻 明白 懂得 喻 明白 懂得 18 礼乐不兴 兴 盛 兴 盛 19 野哉由也 野 鄙陋 野 鄙陋 20 则民无所措手足 措 放 措 放 21 无所苟而已矣 苟 不严肃 跟苟 不严肃 跟 敬敬 相对 相对 22 欲速则不达 达 到达 达 到达 三 名句出处三 名句出处 学而学而 1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为政为政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2 诗 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 思无邪 3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5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里仁里仁 1 朝闻道 夕死可矣 2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5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述而述而 1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2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3 三月不知肉味 4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5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子路子路 1 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 2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3 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 言必信 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 四 派生的成语 俗语四 派生的成语 俗语 1 论语 子路 中有 子曰 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 则 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 2 论语 子路 言必信 行必果 硁硁 固执然小人哉 言必信 行必果言必信 行必果 3 论语 学而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4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见贤思齐 5 论语 学而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节用爱民节用爱民 6 子曰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诲人不倦诲人不倦 7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8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9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 三军 则谁与 子曰 暴虎冯河 死而不悔者 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 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 10 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 如浮云 乐在其中乐在其中 为政 11 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措诸枉 则民服 举枉措诸直 则 民不服 举直措枉举直措枉 12 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 见义不为 无勇也 见义勇为见义勇为 里仁 13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造次颠沛造次颠沛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五 文学常识五 文学常识 1 论语 是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集子 孔子的门人孔子的门人 2 论语 成书于战国初年 现存 论语 篇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 子编写 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020 3 论语 的内容包括 伦理观念 品德修养 教育原则四个方面 政治主张政治主张 4 孔子所说的 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是哪 种人 君子君子 5 曾子 名 字 参参 子舆子舆 6 由 诲汝知之乎 由 的字是 子路子路 7 孔子用 正名 回答了哪位弟子的提问 子路子路 8 里仁 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孝敬父 母的问题以及 与 的区别 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 原则和理论 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 9 为政 篇包括 24 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 的思想 如何谋求官 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 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以及对孝 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10 我们文学上所说的 四书 即为 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 论语论语 孟子孟子 11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哪一位 颜回颜回 12 孝悌 的 悌 是什么意思 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13 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 也称 八条目 请至少讲出三条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 下下 14 孔子提倡哪两种教学方法 学思结合学思结合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 15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 本 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 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教育 思想 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 以及 的思想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16 传说有弟子 人 身通六艺者 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 尊奉为至圣先师 3000 72 17 论语 是在 代由 列入 四书 之一 宋 朱熹宋 朱熹 18 孔子是 时期 国人 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 和 春秋 鲁 儒 仁 礼春秋 鲁 儒 仁 礼 19 孔子诸多弟子中 被后人追封为 卫侯 河内公 子路子路 20 子路 篇主题涉及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即 思想 正名正名 六 注音六 注音 1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说乎 yuyu 2 人不知 而不愠愠 不亦君子乎 y y n n 3 曾子曰 吾日三省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x x ngng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4 子曰 道千乘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shsh ngng 5 5 子曰 由 诲汝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r r 6 子曰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廋廋哉 人焉廋哉 s s u u 7 7 子曰 色难 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馔 曾是以为孝乎 zhuzhu n n 8 子曰 唯仁者能好好人 能恶人 h h o o 9 举一隅不以三隅隅反 则不复也 y y 1010 子钓而不纲 弋弋不射宿 y y 11 子曰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戚 q q 1212 子游曰 事君数数 斯辱矣 朋友数 斯疏矣 shushu 13 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肱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 我如浮云 g g ngng 14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悱不发 f f i i 15 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 qiqi n n 1616 曰 言必信 行必果 硁硁硁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k k n n 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