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立体设计立体设计 2012 2012 高考生物高考生物 第第 1 1 讲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后限时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后限时 作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1 1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1 2011 届 南京模拟 如图所示 U 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 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 A 液和 B 液原先体积相同 由于浓度不同 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 h 请问 h主要取决于 A A 液和 B 液的溶质分子大小 B A 液和 B 液所在管的粗细 C A 液和 B 液的溶剂是否相同 D A 液和 B 液的浓度差大小 解析 此图为渗透系统的组成 而其组成有两个条件 一是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 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两个条件的作用从而出现 h 因此答案为 D 答案 D 2 2011 届 太原五中期中考试 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 度为 0 3 g mL 的蔗糖溶液中 在显微镜下观察 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 此时 部位 和 的颜色分别是 A 无色 绿色 B 红色 绿色 2 C 红色 无色 D 红色 红色 解析 墨水是胶体 不能透过原生质层 但可透过细胞壁 因此 是红色 处是细胞 质 因含丰富的叶绿体而呈现绿色 答案 B 3 2011 届 东莞质检 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在高倍镜下观察 若发现细胞质流动缓慢 则表明此时细胞是死细胞 B 将植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是活细胞 C 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 则表明此时根尖细胞仍为活细胞 D 将某种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 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 绵照光部位 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 解析 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一定是活细胞 B 项正确 细胞质流动缓慢 则表明此 时细胞的代谢缓慢 但依旧是活细胞 A 项错误 洋葱根尖经解离后的细胞均为死细胞 C 项错误 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 不能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 可能该细菌不是好氧 性细菌 D 项错误 答案 B 4 将一个鸡蛋的壳小心地剥去一小块 但其余部分完好 然后将其放到清水中 几小时后 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下列图中的 解析 去掉外壳的鸡蛋膜就是一个良好的半透膜 放入清水中之后 半透膜内外具有很 大的浓度差 水会大量进入 使鸡蛋剥去外壳处凸起 答案 B 3 5 2011 届 蚌埠调研 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 假设 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 一段时间后 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 之比如图所示 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A 不同植物对各种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 与番茄相比 水稻对 Si4 需要量大 对Ca2 需要量小 C 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 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解析 由图例分析可知 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量 不同 水稻吸收的 Si4 多 对 Ca2 Mg2 吸收少 而番茄吸收的 Ca2 和 Mg2 较多 对 Si4 吸 收量少 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 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图中并不能看出植物体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的 离子浓度有关 答案 D 6 某学生将 2 5 的尿素溶液滴在载玻片上的蚕豆表皮上 观察到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2 小时后准备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理想的状态找不到了 原因是 A 错拿了对照样品 B 时间过长 细胞壁也收缩了 4 C 2 小时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假象 D 溶质颗粒被缓慢吸收 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 解析 植物细胞之所以能发生质壁分离 是因为一是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 度差 对蔗糖等大分子的物质溶液而言 由于不能透过半透膜进入细胞内 所以在不加任 何物质的条件下 能一直维持浓度差 而对尿素等溶液就不同了 这些分子或离子能通过主 动运输进入膜内 使膜内外浓度一样甚至使膜内浓度大于膜外浓度 使原本发生了质壁分 离的细胞又自动复原 答案 D 7 2011 届 潍坊质检 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渗透势的大概范围 将细胞 液渗透势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 如图所示 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出现 a d 四种细 胞状态 则细胞液浓度最精确的范围是下列哪两个细胞之间 A c b B a c C a d D d c 解析 由题中可以看出 a 图液泡较原细胞的液泡大 说明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 界溶液浓度 d 图液泡较原细胞的液泡小 说明细胞失水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b 图和 c 图液泡更小 且发生质壁分离 说明细胞液浓度更小于外界溶液 所以细胞液浓 度位于 a 和 d 两个细胞之间 答案 C 5 8 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 KNO3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 发生质壁分离 其原因是可能该细胞 是死细胞 大量吸水 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大量失水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 B C D 解析 如果是死细胞或根尖分生区细胞 则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也可能是观察时质壁 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了 答案 B 9 如图中的渗透装置 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 a 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 b 若每次停止上升后 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 则 ab 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 的关系是 解析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吸水 如题干图中渗透装置 半透膜两侧存在溶液浓度差 因此 水由烧杯进入半透膜袋中 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半透膜袋中的溶液浓度下降 当玻璃管中 液面上升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 ab 段液柱产生的压强与渗透压相等 此时水不再进入半透膜 6 袋中 若吸去半透膜袋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液体后 没有液柱产生的压强了 由于存在渗透压 水又进入半透膜袋中 半透膜袋中溶液浓度进一步下降 导致渗透压降低 停止吸水时液柱产 生的压强与渗透压相等 由于渗透压降低了 所以液柱的高度与第一次相比下降了 如此操 作的次数越多 半透膜袋中的溶液浓度越低 渗透压降低 ab 间的液面高度差越来越低 答案 B 10 2011 届 漳州质检 如图所示 溶液 X 中含有绿色染料 溶液 Y 中含有红色染料 溶液 Z 中含有蓝色染料 实验开始时 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 10 min 后观察的 结果是 溶液 X 液面上升 溶液 Y 液面下降 溶液 X 中只有绿色染料 溶液 Y 中含有了红 色和蓝色染料 溶液 Z 中含有了绿色和和蓝色染料 下列有关描述中 正确的是 A 溶液 Z 的浓度最高 B 溶液 Y 的浓度最低 C 溶液 Y 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X 中 D 溶液 Z 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X 中 解析 溶液 X 液面上升 说明溶液 X 的浓度大于溶液 Z 溶液 Y 液面下降 说明溶液 Y 的浓度小于溶液 Z 因此三种溶液的浓度大小为 溶液 X 溶液 Z 溶液 Y 所以 B 项正确 A 项错误 根据溶液 X 中只含有绿色染料 溶液 Z 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的染料 溶液 Y 中 含有了红色和蓝色的染料 说明溶液 Z 中的蓝色染料不能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X 但能通 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Y 溶液 X 中的绿色染料能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Z 而溶液 Y 中的红色染 7 料不能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Z 故 C D 项错误 答案 B 11 2011 届 济宁一中质检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图解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 不成熟的植物细胞 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不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C 当溶液浓度甲 乙时 成熟植物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 当溶液浓度甲 乙时 细胞处于渗透平衡状态 但仍有水分子由甲 乙 解析 不成熟的植物细胞仍能发生渗透作用 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 项错误 成 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当渗透平衡时 仍有水分子移动 只是单位时 间内 由甲 乙和由乙 甲的水分子数相等 答案 B 1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时 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 进行 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 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5 分钟的现象再过 5 分钟滴加清水 5 分钟 0 3 g mL 1蔗糖溶液 x 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 0 5 g mL 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 mol L 1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z 1 mol L 1醋酸溶液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8 A x 为质壁分离 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细胞膜 B y 为质壁分离 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 z 为细胞稍增大 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 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解析 洋葱表皮细胞在 0 3 g mL 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而在 0 5 g mL 蔗糖溶液中会因质壁分离失水过多而死亡 在 1 mol L 的 KNO3溶液中 由于 K 和 NO 3能穿膜 故发生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由于 K 和 NO 3进入细胞内 细胞液浓 度增大 因此滴加清水后 体积稍增大 放入 1 mol L 醋酸中会杀死细胞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 40 分 13 10 分 下图所示为取自同一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三个细胞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 请回 答 1 图中 A 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2 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依次是 3 图中 A B C 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 则 A 细胞与 B 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 大小是 4 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5 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 6 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 用显 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 9 7 在实验中 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 A 细胞状态变成 B 细胞状态 8 图中标号 指的物质是 解析 由图可知 A 细胞刚刚发生质壁分离 B 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C 细胞已完全发 生了质壁分离 因为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 且外 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差值越大 质壁分离越明显 所以 C 细胞所处外界溶液的浓度最 大 其次是 A 再次为 B 发生质壁分离后 由于失去了水分 所以细胞液浓度增大 质壁 分离越明显 失水越多 细胞液浓度越高 抗失水的能力越大 细胞越易死亡 答案 1 刚刚发生质壁分离 2 C A B 3 A B 4 C A B 5 C 6 B A C 7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反复几次 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8 外界溶液 14 2011 届 江门调研 14 分 如图是有关物质扩散的图解 1 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图解是成立的 要求 直接在上图的装置 1 和装置 2 的括号内 填上适当的溶液或试剂的代号 以表明你的设计 10 可供选择的溶液及试剂 淀粉溶液 葡萄糖溶液 蒸馏水 I2 KI 溶液 少量 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能跨膜扩散 葡萄糖遇斐林试剂形成砖红色沉淀 2 根据你的设计方案 预测一定时间后两个透析袋内的颜色变化 装置 1 装置 2 3 若想明显观察到水分子扩散的结果 装置应如何改进 解析 本题以图解的形式给出了三种物质扩散的情况 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 碘和葡萄 糖可以透过半透膜 水分子能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扩散 这是实验要 证明的 实验方案的设计 要利用装置和试剂的显色变化 作出预测 解答第 1 题只需 在装置 1 和装置 2 的括号内 填上适当的溶液或试剂的代号即可 答案 方法一 1 如下图 2 袋内溶液变蓝 袋内溶液变为砖红 方法二 1 如下图 2 袋内溶液呈碘液的颜色 不变色 袋内溶液变为砖红 3 将透析袋套在有标记 刻度 的漏斗口上或将有标记的玻璃管插入透析袋内 11 15 16 分 某校生物实验小组要对 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进行 实验探究 假如你是其中一员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假设是 作出该假设的依据 2 把下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仪器 试剂 带刻度的载玻片 取材工具 食盐 蒸馏水 实验材料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润发营运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太阳能空调系统合作协议书
- 展厅装修知识培训班课件
- 新疆公务员真题试卷
- DIY手工活动协议
- 水泥混凝土施工协议
- 培训学校安全防范应急预案(3篇)
-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课件
- 尚品宅配装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全国销售区域代理权合作协议样本
- 有机硅行业面试攻略:高级岗位面试题库
- 2025历年退役军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试卷(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级新生军训开训仪式动员大会
-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与实施路径-洞察及研究
- 专利分级管理办法
- 中组部选调生管理办法
- 克痉方湿热敷: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康复新路径
- 血常规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 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方案
- 秋季肌肤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