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主轴模态分析_第1页
车床主轴模态分析_第2页
车床主轴模态分析_第3页
车床主轴模态分析_第4页
车床主轴模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基于ANSYS车床主轴模态分析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秦念对 摘要摘要 车床主轴对零件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 通过三维绘图软件Pro E建立主轴 的三维实体模型 再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中进行模态分析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 法对主轴的固有频率和10阶模态图分析求解 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主轴的动 态特性 对主轴设计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关键词 模态分析 有限元 固有频率 Pro E 导入 0 0 引言引言 振动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问题 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是进行结构设计所必 须了解的 有限元技术的出现通过对模型结构 和边界等合理模拟 可以快速 准确得出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 本文通过对车床主轴箱模态有限元分析 得出 了结构固有特性以及确定优化方案 1 1 模态分析的内容与应用模态分析的内容与应用 1 11 1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 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 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 动领域中的应用 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 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 有频率 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 这样 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 这个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 方法取得的 则称为计算模态分析 如果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 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 称为试验模态分析 通常 模态分析都是指试 验模态分析 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固有的 整体的特性 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 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的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 就可以预 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产生的实际振动响应 因此 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模态分析的最终目标在是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 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 分析 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模态分析技术的应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现有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 2 在新产品设计中进行结构动态特性的预估和优化设计 3 诊断及预报结构系统的故障 4 控制结构的辐射噪声 5 识别结构系统的载荷 1 21 2 模态分析及其意义 模态分析及其意义 模态分析是用于确定部件和组装件的固有频率 是动 力学分析的起点 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 模态分析的最终 目标在是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 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振动故障诊断 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模态分析可以确定一个结构的 固有频率和振型 在机构使用之前 了解它的动态特性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其工作频率与固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 必然会影响到它的使用寿命 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2 有限元及 ANSYS 介绍 有限元的基本思想是将物体 即连续的求解域 离散成有限个且按一定方 式互相联结在一起的单元的组合 来模拟或逼近原来的物体 从而将一个连续 的无限自由度问题简化为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求解的一种数值分析法 近年 来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所有工程领域 成为连续介质问题数值 解法中最活跃的分支 2 建立 Pro E 三维实体模型 2 12 1 主轴建模主轴建模 使用 Pro E Wildfire 4 0 建模 建模完成后在另存为选项中选 择 IGES 类型存盘 这种格式是几乎所有 CAD 软件都可以识别 将建立的图形导 入到 ANSYS 中 2 22 2导入时注意事项导入时注意事项 1 文件最好存放在名字无空格的目录中 否则在 Ansys 中不能识别识别 2 在 Ansys 中输入模型时 可能出现模型断裂的结果 可以对 defeature 合 并 重合的关键点产生实体 删除小面积 等选项进行改变 反复 试验直到输入满意为止 3 被打开的 prt 文件必须在 Pro E 的工作目录中 或者 Pro E 与 An sys 有 相同的工作目录 否则会出现找不到 anf 文件的错误 4 所用 Pro E 版本需要高于所用 Ansys 版本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3 ANSYS3 ANSYS建模过程 建模过程 有限元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还原一个实际工程系统的数学行为特征 也就 是说分析必须是针对一个物理原型的准确的数学模型 广义上讲 模型包括所 有的节点 单元 材料属性 边界条件 以及其他用来表现这个物理系统的特 征 在 ANSYS 术语中 模型生成一般狭义地指 用节点和单元表示空间体域及实 际连接的生成过程 分析目标为加工中心主轴 模型采取 Pro E 三维建模并导入 ANSYS 选用 SOLID45 单元进行离散分网 3 13 1 指定分析标题并设置分析范畴 指定分析标题并设置分析范畴 在菜单栏 File Change Title 处修改分析名称为 analysis of a axis 再选取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 在 Structure 选项前打钩 单击 OK 3 23 2 定义单元类型 定义单元类型 选取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 edit delete 在弹出的 Element Types 对话框中单击 add 出现 library of element type 对话框 在左边的滚动框中单击 structural solid 右边滚动框中单击 quad 4node 42 之后单击 apply 再在右边的滚动框中单击 brick node 45 单击 ok 单击 element type 对话框中的 close 按钮 3 33 3 指定材料性能 指定材料性能 选取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材料为 40Cr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杨氏模量 E 210Gpa 和泊松比 0 3 在密度 density 选项处单击 输入 7820kg m 3 3 43 4 设置网格划分控制以建立想要的网格密度 设置网格划分控制以建立想要的网格密度 4 在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tool 中自动划分网格 如下图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3 53 5 约束及加载 约束及加载 由加工中心皮带轴总装图可知 主轴的支承并非刚性的 而应该考虑轴承的弹 性影响 支撑部分由主轴 壳体和轴承组成 可将角接触球轴承简化为弹性支 承 支点位置在接触线与主轴轴线的交点处 认为轴承只具有径向刚度 不具 有角刚度 如此将支承进一步简化为径向的压缩弹簧质量单元 每个轴承在圆 周方向等效分布四个弹簧 如下图 在 ANSYS 软件进行分析时 每个弹簧用一个弹簧单元 Combin14 模拟 为了限 制主轴 X 方向的移动 在截面 M2 上与弹簧相连接的 4 个主轴上的节点 内圈的 4 个点 加上 UX 约束 在弹簧另一端 外圈四个点 为完全固接 添加弹簧单元 选择 combination 和 spring damper 14 并点击 ok 划分弹簧单元的网格 参照弹簧分布图 在支撑位置的外面添加八个节点 并将它们分别与模型上的 对应点连成直线 由弹簧分布图可知 支承位外八个节点和模型对应八个节点 坐标 42 5 300 0 42 5 300 0 100 300 0 100 300 0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0 300 42 5 0 300 42 5 0 300 100 0 300 100 45 545 0 45 545 0 103 5 545 0 103 5 545 0 0 545 45 0 545 45 0 545 103 5 0 545 103 5 在模态分析中 唯一有效的 载荷 是位移约束 施加约束为了限制主轴 X 方向的移动 在截面 M2 上与弹簧相连接的 4 个主轴上 的节点 内圈的 4 个点 加上 UX 约束 在弹簧另一端 外圈四个点 为完全固 接 即加上 ALL DOF 约束 方法如下 将视图切换为线框模式 菜单栏 Plot Lines 并在菜单处选择 弹出上图右侧窗口 用鼠标点选轴上的八个节点 软件会自动捕捉鼠标附近的 节点 点击 OK 后弹出选择施加约束的窗口 鼠标点选 UX 约束 并点击 OK 用同样方法选取轴外围八个点 将约束设为 All DOF 最终如上图 在线框视图下选定的八条线段 并点击 OK 完成对八根线段的网格划分 此 时网格属性为弹簧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 COMBIN14 的刚度 470000000 4 4 分析求解分析求解 分析类型设为模态分析 点击如下菜单 弹出下面的 New Analysis 对话框 做 出选择 分析方法建议使用 Block Lanczos 模态数量是要提取的模态数 根 据需要选择 此处设为 10 下面的模态扩展选项也设为 10 扩展的模态在后处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理中能看到 点击 ok 弹出对话框 按照缺省设置即可 点击 ok 求解完毕 查看结果 第一步 列出固有频率 选取主菜单选项 即出现下图所示 列出模态 1 10 的相关数据 显示模型形状 要查看某阶模态的变形 首先读入求解结果 以一阶模态为例 PlotCtrls Animate mode shape 观察动画显示 查看其他阶模态绘制变形云图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一阶 二阶 三阶四阶 五阶 六阶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七阶 八阶 九阶 十阶 5 5 总结总结 1 2 3 阶固有频率为 0 说明弹簧刚度相对较小 结果可以视为特征值重根 振型相互独立 正交 7 阶和 8 阶 9 阶与 10 阶固有频率相近 振型不同 主轴转动时 承受交变循环应力 作用 易产生疲劳破坏 所以结构上应该强化处理 根据模态分析的结果得到固有频率 计算 主轴的临界转速 主轴的有效转速远远小于临界转速 可以避开共振区域 对主轴进行有限 元分析可以优化主轴的结构 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 对以后的设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洪信 赵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