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设计_第1页
四层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设计_第2页
四层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设计_第3页
四层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设计_第4页
四层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层电梯模型 PLC 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李 平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303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雷军 职称 高级实验师 完成时间 2016 年 6 月 湖南工学院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湖南工学院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 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雷军学生姓名李平 课题名称四层电梯模型 PLC 控制系统设计 内 容 及 任 务 一一 目标目标 设计一个基于 PLC 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 二 任务二 任务 根据控制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 拟定设计方案与进度计划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 识 进行四层电梯的控制原理设计 硬件系统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 创新设计 提 高理论知识工程应用能力 系统调试能力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1 设计该系统电气控制硬件系统 2 PLC 选择及 I O 及其它 PLC 元器件分配 3 选择电器元件 编制元件目录表 4 设计该系统 PLC 控制梯形图 5 用计算机绘制 PLC 控制电路图 6 进行系统调试 实现四层电梯的控制要求 7 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 要求三 要求 1 电梯模型电梯的上 下行由一台直流电动机拖动 电动机正转为电梯上升 反转为下降 直流电动机参数 36ZY 额定功率 W 额定电压 DC 24V 2 轿厢开门 关门用指示灯显示 3 电梯运行时 厅门和轿厢门都不能开门 电梯手动开门与关门按钮不起作用 开门之后不能行车 有门连锁保护 4 电梯上行时 下行召唤无效 电梯下行时 上行召唤无效 5 楼层呼叫按钮及电梯内按钮按下 电梯未达到相应楼层或未得到相应的响应 时 相应指示灯一直接通指示 响应之后 能自动将召唤指令消除 召唤指令的记忆 与消除 6 电梯运行时 电梯到达停在各楼层时 电梯开门与关门动作可由电梯手动开 门与关门按钮控制 也可延时自动控制 开门 10 秒后自动关门 开门 3 秒后电梯可 上或下运行 7 厅外有指示电梯运行方向和所在位置的指示信号 8 电梯拖动电动机控制电路有如短路保护 正反转互锁等常规电气保护措施 主 要 参 考 资 料 1 史国生主编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2 于广庆主编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系统设计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 吴启红主编 变频器 可编程控制器及触摸屏综合应用技术实操指导书 第二 版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4 史国生 鞠勇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教程 M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10 5 于晓云 许连阁 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 项目化教程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11 6 廖常初 PLC 编程及应用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7 胡学林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8 三菱 FX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手册 M 三菱公司编 2001 年 9 三菱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 101 例 M 三菱公司编 1994 年 10 史宜巧 孙业明 景绍学 PLC 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2009 教 研 室 意 见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1 1 概述 2 1 1 电梯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2 2 总体方案设计 4 2 1 四层电梯控制系统分析 4 3 PLC 机型的选择 6 3 1 PLC 的 I O 点数估算 6 3 2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 6 3 3 机型的确定 6 4 硬件设计 8 4 1 四层电梯主电路设计 8 4 2 输入输出分配表 9 4 3 PLC 接线图 9 5 软件设计 10 5 1 设计要求 10 5 2 程序流程图 10 5 3 程序语句 12 5 3 1 复位程序段 12 5 3 2 用户输入输出程序段 14 5 3 2 电梯空闲状态程序段 15 5 3 3 电梯上下行主程序段 15 5 3 4 开关门子程序 16 5 3 4 清除标记子程序 17 5 3 5 设定上下行最近目标层子程序 18 设计总结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摘 要 课题四层电梯模型 PLC 控制系统设计 大致可分为电气控制硬件系统设计 PLC 选择及 I O 分配 系统 PLC 控制梯形图设计及其仿真 采用三菱 FX2N PLC 实现对电梯的控制 实 现课题的控制要求 设计思路是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 根据电梯的控制规律 程序设计可分 为以下几种模块 电梯复位 电梯参数初始化 用户输入 按键检测 系统状态确认 上行 主程序 下行主程序 涉及到的子程序块 电梯开关门子程序 清除标记子程序 电梯空闲状 态处理子程序 设定上行目标子程序 设定下行目标子程序 电机采用的是 36ZY 额定功率 6W 额定电压 DC24V 软件程序使用 GX Developer 仿真 使用 Visvo 绘制硬件 PLC 控制电路图 关键词关键词 梯形图 模块化 硬件控制原理图 2 3 1 概述 我国的电梯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些电梯厂也在不断改进设计 修改工艺 更新换代生产更新型的电梯 电梯主要分为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两大部份 随着自动控制理 论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梯的拖动方式与控制手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交流调速是当前 电梯拖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控制方式 继电路控制系统 PLC 控制系统 微机控制系统 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故障率高 可靠性差 控制方式不灵活以及 消耗功率大等缺点 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微机控制系统虽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的功能 但 也存在抗扰性差 系统设计复杂 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 而 PLC 控制系 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 使用维修方便 抗干扰性强 设计和调试周期较短等优点 倍受人们 重视等优点 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 目前也广泛用于传统继电 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 1 21 2 PLCPLC 及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及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 1 2 11 2 1 PLCPLC 的特点的特点 PLC 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 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 PLC 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 易操作 维修 编程简单 灵活性强等特点 1 可靠性 对可维修的产品 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 1 PLC 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接线电子元件 它的接线大大减少 与此同时 系统的 维修简单 维修时间短 2 PLC 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 例如 冗余设计 断电保护 故障诊 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等 使可靠性提高 3 PLC 有较高的易操作性 它具有编程简单 操作方便 维修容易等特点 一般不易发 生操作的错误 4 PLC 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 它具有比通用计算机控制更简单 的编程语言和更可靠的硬件 4 5 在 PLC 的硬件方面 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例如 采用可靠性的元件 采 用先进的工艺制造流水线制造 对干扰的屏蔽 隔离和滤波等 对电源的断电保护 对存储 器内容的保护等 6 PLC 的软件方面 也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例如 采用软件滤波 软 件自诊断 简化编程语言等 1 易操作性 PLC 的易操作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 操作方便对 PLC 的操作包括程序输入和程序更改的操作 2 编程方便 PLC 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供使用 3 维修方便 PLC 具有的自诊断功能对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要求降低 2 灵活性 PLC 的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编程的灵活性 2 扩展的灵活性 3 操作的灵活性 1 2 21 2 2 PLCPLC 控制电梯的优点控制电梯的优点 1 在电梯控制中采用了 PLC 用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自动控制 可靠性大大提高 2 去掉了选层器及大部分继电器 控制系统结构简单 外部线路简化 3 PLC 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 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 4 PLC 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与报警显示 提高运行安全性 并便于检修 5 用于群控调配和管理 并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6 更改控制方案时不需改动硬件接线 综上所述 PLC 控制的优点远远多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 课题主要采用了三菱 PLC 对四层电梯的控制 5 6 2 总体方案设计 2 1四层电梯控制系统分析 对于电梯的结构而言 传统的方法是分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 下面梯机械部分的结构 四层电梯平面图如图 1 1 所示 图 1 1 四层电梯平面图 课题研究的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主 要由操纵装置 位置显示装置 控制屏 柜 平层装置等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梯运 动的控制 同时完成选层 平层 测速 照明工作 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 和所在楼层位置 7 电梯在各服务层站设有层门 轿厢运行方向指示灯 数学显示轿厢 运行位置指层器和 召唤电梯按钮 电梯召唤按钮使用时 上楼按上方向按钮 下楼按下方向按钮 轿厢到达时 层楼方向指示即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 乘客判断欲往方向和确定电正常后进入轿厢 轿厢内 有位置显示器 操纵盘及开关门按钮和层楼选层按钮 课题是以四层电梯为控制对象 用 PLC 实现对电梯的控制 课题的任务是用可编程 控制器 PLC 控制四层电梯 实现所有的控制要求 设计思路是采用随机逻辑控制原理 根据电梯自身的控制规律 响应随机的外部呼叫信号 设计分析 讨论了用 FX2N 型 PLC 控 制电梯模型的程序设计的整个过程 并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 系统的控制要求 系统配置 软件设计 8 9 3 PLC 机型的选择 3 1 PLC 的 I O 点数估算 主要的信号输入硬件有 3 个上行按钮和 3 下行按钮 4 个厢内楼层按钮 2 个手动 开关门按钮 2 个启动停止按钮 2 个上下平层限位开关 2 个上下减速限位开关 2 个上下 减速接近开关 2 个上下平层接近开关 共 22 个输入信号 主要的输出信号有 楼层指示灯占 7 个输出 2 个电梯上下行指示灯 6 个楼层上 下行指示灯 厢内楼层指示灯 4 个 电梯开关门指示灯 2 个 电机正反转 减速占 3 个输出 共 19 个输出信号 输入输出总共占 41 个点 再留有 10 的余量 可选输入输共 64 个点的 PLC 按照 输入 输出 10 或 11 或 12 的原则估计程序总共 500 步左右 3 2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 来自现场的设备按钮 限位开关 行程开关等的电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机器内部电平信 号 模块类型为直流和交流两种 根据设备与模块之间的远近程度选择电压的大小 一般 5V 12V 24V 属低电平 传输距离不宜太远 例如 5V 的输入模块最远不能超过 l0m 也就 是说 距离较远的设备选用较高电压的模拟比较可靠 另外 高密度的输入模块如 32 点 64 点 同时接通点数取决于输入电压和环境温度 一般讲 同时接通点数不得超过 60 输出模块的任务是将机器内部电平信号转换为外部的控制信号 输出模块的电流值必 须大于负载电流的额定值 3 3 机型的确定 1 FX2N 64MR 技术指标 合计总数 64 点 32 点输入 DC24V 32 点继电器输出 10 2 FX2N 64MR 系列 PLC 的功能 1 高速运算 基本指令 0 08 s 指令 应用指令 100 s 指令 2 存储器规格 内置 8000 步 RAM 存储器 3 软元件范围 辅助继电器 3072 点 定时器 256 点 计数器 235 点 数据寄存器 8000 点 根据 PLC 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及设计所需要的 I O 点数 41 个 程序 500 步左右 选 择了三菱公司 FX2N 64MR 系列的 PLC 11 4 硬件设计 4 1四层电梯主电路设计 在三菱 控制系统中 电梯的所有动力均有电动机提供 上下行电动机为电梯上下 行提供动力 开关门电动机控制电梯门的开与关 整个系统共需 M1 M2 两台电动机 主电 路如图 4 1 所示 图 4 1 主电路 在实际运行中 过负载 欠电压 断相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电动机超过其负载 即广义上 的超载 电动机的短时超载是允许的 但如果长时间运行将会毁坏电动机 因此需采取保护 措施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热继电器 在其工作过程中 可能出现短时间大电流的超载 热继 电器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可在电路中安装熔断器对其进行保护 各电动机使用接触 器控制 其中接触器 KM1 KM2 KM3 KM4 分别控制电动机 M1 的上下行 电动机 M2 的门开 关 FR1 FR2 为 M1 M2 提供过负载保护 FU1 FU2 为 M1 M2 提供短路保护 12 13 4 2 输入输出分配表 表 4 1 系统 I 0 分配表 输入 对应的辅助继电器对应的输出 1一楼上行按钮 X60 M60 1 层外呼上指示 Y50 2二楼下行按钮 X61 M61 2 层外呼下指示 Y51 3二楼上行按钮 X62 M62 2 层外呼上指示 Y52 4三楼下行按钮 X63 M63 3 层外呼下指示 Y53 5三楼上行按钮 X64 M64 3 层外呼上指示 Y54 6四楼下行按钮 X65 M65 4 层外呼下指示 Y55 7厢内一楼按钮 66 M66 1 层内呼指示 Y56 8厢内二楼按钮 X67 M67 2 层内呼指示 Y57 9厢内三楼按钮 X70 M70 3 层内呼指示 Y60 10 厢内四楼按钮 X71 M71 4 层内呼指示 Y61 11 厢内开门按钮 X72 M72 电梯开门指示 Y62 12 厢内关门按钮 X73 M73 电梯关门指示 Y63 4 3 PLC 接线图 图 4 2 为 PLC 输入输出接线图 X50 X73 为输入信号 Y000 Y026 为输出信号 其中 Y020 Y026 分别按顺序接数码管的 A G 显示轿厢所在楼层 输入端的公共端 COMI 接地 输出端的公共端 COM 接 24V 电源 14 图 4 2 PLC 输入输出接线图 15 5 软件设计 5 1 设计要求 1 轿厢开门 关门用指示灯显示 2 电梯运行时 厅门和轿厢门都不能开门 电梯手动开门与关门按钮不起作用 开门 之后不能行车 有门连锁保护 3 电梯上行时 下行召唤无效 电梯下行时 上行召唤无效 4 楼层呼叫按钮及电梯内按钮按下 电梯未达到相应楼层或未得到相应的响应时 相 应指示灯一直接通指示 响应之后 能自动将召唤指令消除 召唤指令的记忆与消除 5 电梯运行时 电梯到达停在各楼层时 电梯开门与关门动作可由电梯手动开门与关 门按钮控制 也可延时自动控制 开门 10 秒后自动关门 开门 3 秒后电梯可上或下运行 6 厅外有指示电梯运行方向和所在位置的指示信号 8 电梯拖动电动机控制电路有如短路保护 正反转互锁等常规电气保护措施 5 2 程序流程图 电梯复位程序用于系统上电后把轿厢位置复位到第一层 输入程序和状态输出程序 用于用户输入后马上保持用户的选择以便后面程序判断 轿厢开关门程序控制轿厢的开关门 设定上行目标程序和设定下行目标程序是用来确定上下行过程中的下一个目标楼层 只在上 下行及电梯空闲状态的时候调用 如果没有下一个目标 就设定电梯为空闲状态 流程图见下页 16 17 18 图 5 1 程序流程图 5 3 程序语句 5 5 3 1 复位程序段 19 复位程序段的作用 不管电梯在什么位置 都要让电梯停在一楼 代码 M80 是人工 设置的常闭触点 M9 在常开状态下才可以执行这段程序 M4 是执行电梯逆转并设定 M5 用以 检测电梯是否遇到下行减速限位开关 若遇到 电梯停止逆转 开始正转 遇到上行减速接 近开关时 再逆转 由于一楼没有上行减速开关 所以碰到的是二楼的上行减速开关 直到 碰到一楼的下行减速接近开关 开始减速 碰到下行平层接近开关 电梯停靠在了一楼 20 5 3 2 电梯参数初始化程序段 表 4 2 初始值定义表 元件名含义初始值 D100 电梯当前位置 1 D101 电梯上行最近目标楼层 1 D102 电梯下行最近目标楼层 1 M101 电梯上行标志 0 M102 电梯下行标志 0 M103 电梯空闲标志 1 M104 电梯开门标志 0 M105 电梯关门标志 0 M106 电梯开门完毕标志 0 M107 电梯关门完毕标志 0 复位程序如下 21 22 只有复位程序执行后才可以执行初始化 复位成功后 M9 置 1 而 M0 是电梯启动标志 初始化后在启动前完成 X024 和 X025 是电梯启动和停止按钮 运用主控指令实现对整个 程序的控制 5 3 2 用户 输入 输出 程序 段 23 M72 和 M73 分别是开关门标志对应的辅助继电器 只有在代表正反转输出为 0 时才允许执行开关门 若开门状态 M72 接通先取消关门状态的 M73 Y066 关门驱动输出 开门完毕标志位 M106 复位 若 M73 接通 情况类似 5 3 2 电梯空闲状态程序段 电梯空闲时调空闲状态处理程序 来判断是否有键被按下 并判断出电梯运行方向 目标楼层清除电梯所在层的呼叫记录 程序如下 5 3 3 电梯上下行主程序段 24 上下行主程序功能是 在电梯上行时 没有进入减速之前 需要不断的调设定电梯 上行的最近一个目标楼层的子程序 来改变目标楼层 每经过一次上行或下行减速接近开关 就代表电梯上了一层楼 即 D100 加 1 然后 D100 和 D102 上行最近的目标楼层 或者 D101 下行最近的目标楼层 比较 不等就继续让电梯上行或下行 反之相等 就停靠 25 5 3 4 开关门子程序 在电梯开门标志 M104 置位 M106 复位下就执行开门程序 只有当 X003 开门限位 开关 接通 M106 置位 关门判断和开门类似 26 5 3 4 清除标记子程序 27 在子程序开头 把电梯当前层数保存在变址寄存器 V 中并使用跳转指令 CJ 跳到 P80V 标注程序段直到执行到 CJP99 或 SRET 5 3 5 设定上下行最近目标层子程序 28 把电梯当前位置保存到变址寄存器 V 中 然后根据 V 使用跳转指令跳到相应程序段 来设定上行或下行的最近目标楼层 29 设计总结 此次课题设计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 控制四层电梯升降 优点 具有接线简单 编 程直观 扩展容易 缺点此次编程中未加入电梯安全保护程序 检测故障程序和报警程序 以及故障出现后故障处理程序 由于自己初次接触电梯的设计 对电梯的硬件组成还是了解 的不充分 远远未达到现实中实际需要的要求 只是满足了本次课题的要求 四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让我了解了 PLC 梯形图 指令表 外部接线图有了更好的了 解 有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实际 从中找到正确的设计方法 要求团队完成 所以遇到问 题要求和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讨论 我们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不停的讨论问题 这样 我们可以尽可能的统一思想 这样就不会使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方向 并且这样也是为了 方便左后设计合在一起 讨论不仅是一些思想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