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气血津液中医理论_第1页
第三章 气血津液中医理论_第2页
第三章 气血津液中医理论_第3页
第三章 气血津液中医理论_第4页
第三章 气血津液中医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气血津液,第一节 气,一、气的含义 气在哲学中的概念 气在中医学中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的细微物质。,(二)气的分类 1.元气(“原气” ) (1)概念: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生成: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但也需要后天精气的不断培养。 (3)分布: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元 气,(4)生理功能: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1)概念:积于胸中之气. (2)生成: 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3)分布: 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2.宗气(”大气”),(4)主要功能: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血气;与人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二、 气的运行,气机,出,入,升,降,1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2气机的基本形式: 升:是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降:是指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是指气由内向外的运行。 入:是指气自外向内的运行。,(三) 气的生理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一)推动作用 1.生理 血液的运行心气的推动; 水液代谢肺脾肾三脏之气的推动;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脾胃之气的推动; 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肾气的激发。 2.病理,(二)温煦作用 1.生理气主煦之 温煦机体以维持恒定体温; 温煦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维持其生理活动; 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 2.病理 气不足体温偏低、畏寒、四肢欠温 气有余发热(气有余便是火),(三)防御作用 1.生理 (1)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2)是驱邪外出,促进病愈。 2.病理,(1)气不摄血: 多种出血。 (2)气不摄津: 多汗、多尿、流 涎等症。 (3)气不摄精: 遗精、滑精等症。 (4)冲任不固: 内脏下垂、滑胎。,(四)固摄作用 1.生理 (1)是统摄液态物质; (2)是固摄腹腔脏器。 2.病理,(五)气化作用,1.生理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气化的基本形式。 2.病理,气化的概念: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第二节 血,(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循行 (四)血的生理功能,(二)血的生成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津 + 营气 血,(三)血的循行 1.血液运行的结构基础 2.血液运行的方向(“环周不休”) 经脉 络脉 孙络 (离心方向)心脏 全身各部组织 经脉 络脉 孙络 (向心方向),(四)血的生理功能 1.濡养全身脏腑组织 2.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五)血液运行与脏腑的关系 心主血心脏的搏动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肺主气辅心行血 是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主藏血 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 的重要因素 脾主统血固摄血液,影响血液运行的不利因素(举例)寒凉 血行迟缓 瘀血;温热 血行加速 出血。,第三节 津 液,(一) 津液的概念 人体中正常水液的总称。 体 液 津液 分泌液 排泄液,津与液的区别 性 状 流动性 分 布 部 位 主要功能 津 较清稀 较 大 布散于皮肤、肌 滋润作用 肉、孔窍、脉中 液 较稠厚 较 小 灌注于骨节、脏 濡养作用 腑、脑、髓之中(二)津液的代谢 1.津液的生成 2.津液的输布 3.津液的排泄,饮 胃 脾(大小肠)-生成 全身津 脾 心肺 肾 -输布 三焦液 肝代 肺 皮毛(汗)谢 大肠(排便) -排泄 呼吸道(水汽) 肾 膀胱(排尿),(三)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2.化生血液 3.运输排泄废物,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 、气与血(气为阳,血为阴)1.气对血的作用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生理 血液的组成营气能化生血液 血液的生成过程依赖某些脏腑的气化作用病理 脏腑之气不足气化作用减弱血虚临床意义 补气生血,气生血,(2)气能行血生理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气行血 肺气辅心行血而宣发布散至全身 肝气疏泄气机,促进血液运行病理气虚 推动无力 血行迟缓 瘀血气滞 血行不利 临床意义 瘀血 活血化瘀 配补气药(气虚) 配行气药(气滞),(3)气能摄血 生理 脾统血 肝藏血 病理 (脾)气虚 固摄作用减弱 多种出血病证 临床意义 补气摄血以止血,2.血对气的作用血为气之母(1)血能载气 生理 病理 血脱(大出血) 气脱(气随血脱) 治疗 益气固脱,止血补血。,(2)血能生气 生理 血将精微运载到有化生气功能的脏腑。 病理 血虚 气虚(气血两虚) 治疗 养血生气,八 珍 汤,四君子汤 + 四物汤,(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对津液的作用(1)气能生津 生理 气化作用 病理(脾胃)气虚 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津液不足-气阴(津液)两虚,(2)气能行津 生理 推动作用 病理 气虚 推动无力 水湿内停 气不行水 气滞 运行不畅 津液停聚 水湿内停 气机不畅(水停 气滞),(3)气能摄津 生理 固摄作用 病理气虚 气不摄津 多汗、多尿,2.津液对气的作用(1)津液载气 生理 津液载气 脉内的津液化生血液,能运载营气 脉外的津液流行贯注,能运载卫气 病理 液脱(大吐、大泻、大汗) 气脱 (气随液脱),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生理 津液与血液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1.津液能化生血液 2.血液能转化为津液,病理 1.失血过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