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项目一临终护理_第1页
子项目一临终护理_第2页
子项目一临终护理_第3页
子项目一临终护理_第4页
子项目一临终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项目一临终护理,临 终,凡是生命都要经过从出生到死亡的自然过程。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终点,也是生命过程的最后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无法避免死亡。,临终的护理,在患者将达到人生终点的时刻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提供身心两方面的护理 ;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 ;为临终者的亲属提供心理、社会和精神上的支持,使他们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和适应,是医护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临终护理授课内容,1死亡的概念与临床分期临终关怀死亡后护理,()临终患者生理变化和护理 ()临终患者心理变化和护理 ()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和护理,一、死亡的概念与分期,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死亡分类,【传统死亡】 临床上,当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固定,所有反射都消失,心电波平直,即可宣布死亡。 【脑死亡】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自身心肺功能停止的患者,还可以依靠机器来维持 因此,只要大脑功能保持完整性,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可能完全恢复。如大脑出现不可逆的破坏,则提示人的生命已经结束。医学界人士提出新的、比较客观的标准,这就是脑死亡标准。即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在世界第22次医学会议上提出的脑死亡标准为:,脑死亡的标准,1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2无运动、无呼吸; 3无反射; 4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h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低于32)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死亡的分期,生物学死亡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濒死期,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这时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此期的主要指征为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如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一般持续56分钟。,生物学死亡期,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不能复活。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生物学死亡期,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最先发生,死亡后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测量尸温常以直肠温度为标准。,死亡24h以后,出现在尸体最低部位的暗红色斑块或条纹。因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坠积到身体的最低部位。 12小时后便发生永久性变色,故尸体料理时,应注意仰卧,头下置枕,以防面部变色,先由咬肌、颈肌开始,向下至躯干、上肢和下肢。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扩展到身,1216小时发展至高峰,24小时后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为尸僵解。,表现为尸臭、尸绿等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腹部出现,气温高低可影响尸体腐败出现的时间和快慢。,二、临终关怀,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人桑得斯博士,是一名护士和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桑得斯博士感到濒死的患者需要精心照料,而且在死亡前、后其家属都需要精神和心理辅导。,二、临终关怀,经过努力她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院”。受此影响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机构。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现在,许多人热心关注临终关怀事业,积极投入适合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临终关怀的研究和实践临终关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工程。,临终关怀医院,青岛晚报讯 每位老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难免有无名的恐惧和孤独,这时候,如果有一双温暖的手伸过来,在耳边轻声叮咛:“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直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停止游走,安详、有尊严而无憾地走完人生旅程,那该多好!就是有这样一群人为老人们建起了人生的最后驿站临终关怀医院。这所医院是什么样?里面的老人过得好吗?4月初,记者来到了四方康乐老年爱心护理院。,概 念,临终关怀(hospice care),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安息所等。临终关怀是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全面的照料。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理 念,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注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临终关怀原则,以照护为主的原则适度治疗的原则满足心理需要的原则整体服务的原则人道主义的原则,对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一) 临终患者生理变化和护理,(二)临终患者心理变化和护理,(三)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和护理,(一)临终患者生理变化和护理,生理变化 护理措施,肌张力丧失胃肠道蠕动逐渐减弱循环功能减退呼吸功能减退感知觉、意识改变: 听觉是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疼痛,1.环境 2.清洁卫生工作3.良好的饮食护理4.足够的睡眠 5.适当活动6.缓解躯体症状7.疼痛的护理,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T、P、R、BP的变化;观察四肢皮肤颜色与温度;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神志清醒者采用半坐卧位、昏迷者采用仰卧位,头侧向一边;呼吸困难者可给氧气吸入;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1改善循环与呼吸功能,护理措施-2,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与持续时间;帮助患者采用最有效的止痛方法,如为药物止痛,可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疗法(非麻醉性镇痛药弱麻醉性镇痛药强麻醉性镇痛药);还可采用非药物控制方法止痛,如与患者沟通交谈、稳定情绪、转移注意力、松弛术、音乐疗法、催眠疗法、针灸疗法、生物反馈法等。,2减轻疼痛,护理措施 -3,维持良好舒适的体位;加强口腔、会阴、皮肤等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促进患者舒适,护理措施 -4,护士了解患者饮食习惯;注意食物种类与色、香、味的搭配;适量喂食、喂水;必要时采用鼻饲法或完全胃肠外高营养;需要时监测患者电解质指标及营养状况。,4改善营养状态,护理措施 -5,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一定的保暖设施,适当的照明以避免恐惧、增加安全感;及时用湿纱布拭去眼部分泌物,眼睑不能闭合者涂红霉素眼膏或盖凡士林纱条,以保护角膜;可应用语言和触摸方法与患者保持沟通,护士不要在患者床前讨论病情、安慰家属等,以避免不良刺激。,5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二)临终患者心理变化和护理,每个个体的死亡过程各异,反应也不相同,但在濒死患者的心理研究中仍能发现具有普遍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勒-罗斯通过研究提出了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健康,疾病稳定,震惊与否认,更加自立成长,愤 怒,为什么是我?!,讨价还价,不错,是我,但是,忧 郁,是的,就是我。,接 受,我已经准备好了。,1,4,2,3,5,诊断出绝症,寂寞,内在罪恶感,逐渐了解真实后果,临终病人的心理历程,不可能是我!你们弄错了!,否认期,【临床表现】 患者当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或“不可能”。患者可能会采取复查、转院等方式试图证实诊断是错误的。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否认是为了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 【护理】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穿其防御心理,也不要欺骗患者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倾听其感受,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的询问。,愤怒期,【临床表现】在被证实诊断无误后,患者情感上难以接受现实,痛苦、怨恨、嫉妒、无助等心理交织在一起,“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患者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务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护理】护士要理解患者发怒是源于害怕和无助,而不是针对护士本身。应为患者提供宣泄内心不快的机会,给患者宽容、关爱和理解,尽量满足合理需要但应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愤怒期,【临床表现】患者承认已存在的事实,但祈求奇迹发生。为了延长生命,有些患者许愿或做善事,希望能扭转死亡的命运。此期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护理】护士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积极引导,减轻压力。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忧郁期,【临床表现】当患者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出现悲伤、退缩、沉默、哭泣、甚至自杀等反应。 【护理】护士应允许患者忧伤、哭泣来宣泄情感。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允许家属陪伴身旁。应注意安全,预防自杀倾向。,忧郁期,【临床表现】当患者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出现悲伤、退缩、沉默、哭泣、甚至自杀等反应。 【护理】护士应允许患者忧伤、哭泣来宣泄情感。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允许家属陪伴身旁。应注意安全,预防自杀倾向。,接受期,【临床表现】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患者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完成了人生的路程,表现出平静、安详,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有的进入嗜睡状态。 【护理】护士应尊重患者,给予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继续保持对患者的关心、支持,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三) 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失落与悲哀。在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亲人即将离去时,他们也可能出现和患者相似的心理反应过程。他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即将失去亲人的现实,在行动上四处求医,以求奇迹出现。当看到亲人死亡不可避免时,他们心情十分沉重、苦恼和烦躁不安。,丧亲者的护理,影响丧亲者调适的因素对死者的依赖程度 病程的长短死者的年龄与家人的年龄 其它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