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 水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区域水文地质 1 地形地貌 从地貌上看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高原的的北部 为高原地带的山岳地区 受近代地壳不断上升的影响 而切割成无数纵横的沟谷 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地表径流的畅通排除 很少渗入地下 2 地表水 区内神头泉为雁北著名岩溶大泉 位于朔州市东北神头镇一带 出露于洪涛山前源子河两岸及河谷中 为桑干河主要源头 该泉多年平均流量为 7 84m3 s 1958 1984 泉水流量不断减少 1990 年平均流 量为 4 5m3 s 泉水位标高 1058 99 1063 40m 从气候上来看 高原地带为半干燥的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很小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四倍 这就造 成了大气降水不参大量补给地下水之先天条件 井田内的河流除雨季水量较大之外 常年流水很小 只有 在雨季及洪水期 大气降水补给河流 但因河流坡度较大 水流速度很快 也影响了地表径流的下渗 3 含水层 大同煤田含水层根据不同岩层含水特性以及它的组合关系的差异可划分为 碳酸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 松散岩孔隙含水层组三种类型 本区内主要含水层如下 1 寒武 奥陶系灰岩 全层厚 520 814m 自下而上为薄层紫红色 灰绿色粉砂岩 砂质页岩 浅灰 紫红色竹叶状灰岩 鲕状灰岩 厚层灰状岩 白云质结晶灰岩及块状灰岩 质地坚硬 灰岩顶板 底板均 有一层良好的隔水层 据几个水文孔揭露灰岩厚度 45 63 309 61m 含水层厚度 0 40m 裂隙多被方解石 脉充填 溶洞少 水位标高 1050 1300m 含水量多取决于裂隙 溶洞的发育强度 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 水量 0 000009 0 70L s m 渗透系数 0 0008 8m d 富水性强 局部达中等 作为岩溶水盆地主体构造的云冈 平鲁向斜 走向北东 为一宽缓的向斜构造向斜轴部位于泉域中心地 带 向斜两翼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区域为补给区 奥陶系灰岩出露于大同煤田的西部和东部 面积 236km2 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补给量有限 主要补给源来自北部玄武岩裂隙水 通过断层侧向补给灰 岩含水层 轴部石灰二叠系砂页岩分布区是径流区 神头泉为主要排泄点 奥陶系灰岩与盆地第四系接触 而成为另一个透水排泄口 而十里河 口泉河鹅毛口河及小峪河等河流出口处灰岩水位最低为排泄区 即 奥灰水向东 向南径流 水力坡度 0 003 0 01 2 石炭系本溪组 太原组 二叠系山西组 石盒子组等地层 岩性为由粗碎屑岩组成的含水层和砂 质泥岩 泥岩 细碎屑组成的相对隔水层组成 单位涌水量 0 000004 0 02L s m 渗透系数 0 44m d 富 水性较弱 3 不同时代风化壳潜水 各时代地层 凡地表下 30 90m 之间 裂隙较发育地段富水性强 河谷两岸 与冲积层潜水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 富水性强 单位涌水量 0 003 1 39L s m 渗透系数 0 062 7 48m d 4 第四系冲积岩层 位于河谷两岸一 二级堆积地级河漫滩 厚度 0 62 11 31m 岩性为砂土与铄岩 单位涌水量 1 21 9 47Ls m 渗透系数 5 224m d 富水性强 2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内大部为新生界地层覆盖 仅在沟谷中有上 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出露 因地表水流量很小 排 泄又快 渗入地下条件较差 井田内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壳潜水 冲积洪积潜水 及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砂 岩裂隙水和奥陶系石灰岩裂隙水 井田内主要水流为大峪河 发源于西部的葫芦峪 布山沟马道头分水岭一带 经黄家店吴家窑至大峪 口 在井田内由北向南流过 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 夏季山洪爆发时 其最大洪峰流量可达 208m3 s 井田内其他沟谷中平时无水 仅在雨季有短暂水流通过 流向大峪河 二号井口附近最高洪水 位标高 1300m 二号井口标高 1302m 井口并筑有防洪堤坝 1 井田主要含水层 1 奥太细是灰岩含水层 为本区主要含水地层 主要为石灰岩岩溶裂隙带 并夹有少量泥灰岩 井田外西北向 3 27km 处左云县铺龙湾煤矿水井资料 奥灰水静水位标高 1185m 单位出水量 480m3 d 埋藏深度 690m 王坪煤矿平硐出水点标高 1165m 刚穿透奥灰时 初期涌水量曾达 700m3 h 以后逐渐减少 目前基本保持在 240m3 h 左右 另据 2004 年 4 5 月芦子沟煤矿委托 115 煤炭 地质队于施工的 L5 号水文孔资料 位于井田外东北向 5 36km 处 揭露灰岩厚度 113 24m 灰岩顶界埋 深 385 17m 标高 1107 55m 上部为浅灰色白云质灰岩薄层灰绿色泥质条带灰岩 裂隙充填铝土泥质岩 中部和下部为深灰色 灰色石灰岩 400 05 405 95m 断断续续有蜂窝状熔蚀孔洞 局部连通 最大直径 1cm 一般 3 5mm 405 95 498 41m 为灰色 厚层状石灰岩 406 435m 440 443 11m 450 480m 岩芯破碎 裂隙发育且无充填物 岩芯完整段裂隙充填方解石和铝土质泥岩 以裂隙和溶洞方式 充填 裂隙最大宽度 2 3m 溶洞最大直径 2cm 清水钻进至 470m 时 钻孔漏水 终孔抽水试验 单位 涌水量 0 299L s m 静止水位埋深 185 70m 静止水位标高 1207 02m 渗透系数 1 1766m d 富水性中 等 水质类型 HCO3 SO4 K Na 型水 矿化度 0 4g L 总硬度 112 02mg L PH 值 7 78 井田内奥灰静 止水位标高为 1166 1178m 2 太远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山4号煤层上部为灰白色粗砂岩 煤层见主要为砂岩带 并夹有少量砂质 泥岩及泥岩 为良好的隔水层 砂岩胶结良好 孔隙性小 含水性弱 单位涌水量 0 0205L s m 渗透系 数 0 056m d 3 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 煤层间主要为砂岩带 并夹有少量砂质泥岩及泥 岩 为良好的隔水层 砂质胶结良好 孔隙性小 含水性弱 单位涌水量 0 0205L s m 渗透系数 0 056m d 3 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山4号煤层上部为灰白色粗砂岩 厚度约 14 0m 左右 据领近 576 号水 文孔抽水实验结果 单位涌水量 0 00073 0 00092L s m 渗透系数 K 0 0069m d 又据领近羊圈头 563 号水文孔抽水试验证实其涌水量很小 为微弱含水层 4 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主要为中粗砂岩和砂硕岩 胶结较疏松 含水性较好之砂岩与杂色 泥岩或砂质泥岩相间形成良好之隔水层 其上部风化裂隙较发育 形成风化壳潜水储藏带 据领近 576 号 水文孔抽水试验结果 其单位涌水量 0 043 0 095L s m 渗透系数 K 0 0112 0 0864m d 本层深部含水 情况据抽水结果证实含水性微弱 水质无色无味 无臭 其离子含量固形物 416 780mg L 全硬度 德国 度 8 34 17 50 度 PH 值 7 7 7 9 5 第四系冲积 洪积层 沿沟谷分布 主要为泥 砂 硕石及碎石等 含水量较大 但厚度一般在 2 0 5 0m 左右 精查勘探时由于设备所限未能作抽水试验 区内大部分水井均为本层出水 综上所述 井田内所谓的含水层均为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奥陶系石灰岩水位标高高出 5 1 5 8 号煤 层局部地段 给开采煤层带来一定的影响或造成某种程度的隐患 因此 需引起足够重视 2 隔水层 井田内所有地层中 下石盒子组杂色泥岩和砂质泥岩 太原组砂质泥岩和泥岩 其发育较差 属薄层 隔水作用不明显 仅在本溪祖底部的铝土泥岩 厚度较大 层位稳定 为良好的隔水层 3 地下水补给 径流 排泄 本区地下水运动受大气降水 地貌 构造和岩性等因素控制 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的 入渗补给 地形变化大 植被稀少 大气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 只有少量补给地下水 其它形式补给地下 水较少 基岩裂隙水以东南向西北流 径流条件差 地下水一部分顺倾向深部径流 一部分排泄于矿井 奥陶系灰岩出露于大同煤田的西部和东部 面积 236km2 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补给量有限 主要补 给源来自北部玄武岩裂隙水 通过断层侧向补给灰岩含水层 奥灰水一部分向王坪平峒排泄 大部分向神 头泉排泄 即奥灰水向东 向南径流 水力坡度 0 003 0 01 4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 太原组 2 3 号煤层相隔较近 仅 0 25 5 80m 平均 2065m 故可作为同一水文地质类型 其直接孔 充水含水层为其上部的 K3砂岩含水层 该含水层发育不稳定 局部缺失 使得 2 3 号煤层充水含水层为 为山西组山4号煤层上部砂岩含水层 另外大峪河在井田南部队 3 号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 据本矿现采 3 号煤层资料 矿井涌水量小 断层及火成岩对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 因而 2 3 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同山4 号煤层 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井 太原组 5 1 5 8 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中下部 5 号煤层与 8 号煤层之间相隔 21m 左右的砂质泥岩 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 5 1号煤层之上的中砂岩及含铄中砂岩 单位涌水量 0 0205L s m 渗透系数 0 056m d 属弱含水层 其下部井田北部奥灰水位 1178m 高于奥灰水顶界面 168m 5 号煤层隔水层有 较厚度约 70m 8 号煤层隔水层有较厚度约 40m 经计算 5 号煤层隔水层有较厚度约 70m 8 号煤层底 板突水系数分别为 0 029MPa m 和 0 064Mpa m 开采井田内 5 号煤层基本是安全的 开采 8 号煤层在地 表质构造区域有突水危险 将 5 1 5 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 F14断层处 8 号煤层直接与奥陶系灰岩接触 存在奥灰水和上覆奥灰水和上覆含水层水岩断层破碎带直接涌入煤层的可能性 因而将井田内 8 号煤层水 文地质类型划为三类二型 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一中等的岩溶 裂隙充水矿床 3 矿床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1 充水因素 综合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断层的充水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 由煤层上覆砂岩含水层水沿构造裂隙及采空导水裂隙带向下渗透入煤层 据现生产 2 号井 3 号井 观测资料 山西组 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不强 在个别断层裂隙处在淋水现象 但水量一般不大 5 1号煤层顶板为中砂岩 煤层最大厚度为 3 4m 一采区内 采用全垮落发管理顶板 根据中硬岩 导水裂隙带高度经验公式 计算 5 1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 Hf 100M 1 6M 3 6 5 6 式中 M 煤层厚度 n 分层层数 Hf 100X3 40 1 6X3 4 3 6 5 6 43 21 m 5 1号煤层上距 3 号煤层 39 06 59 96m 开采 5 号煤层 导水裂隙高度可能会到达 3 号煤层采空区 5 号煤层下距 8 号煤层 21 16m 8 号煤层厚度为 5 76m 8 号煤层导水裂隙高度会到达 5 号煤层采空区 总之 开采下部煤层时要对上部煤层采空区积水采区排放措施 2 来自奥灰水的威胁 据上分析 下部煤层在井田北部底板突水系数接近受构造破坏地段的临界值 且 8 号煤层在 F14断层直接与奥陶系灰岩接触 导致奥灰水涌入煤层 对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 3 采空区积水的威胁 该矿上部山4号 2 号及 3 号煤层的南部地段已采空 虽井下涌水量不大 但 采空区经长期积水 井田西部 2 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估算为 15000m3 井田中部 3 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估 算为 20000m3 对相邻区段及相邻煤层的开采存在潜在威胁 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在开采井田边界地带 时应加强调查和探放水工作 以防发生透水事故 4 河床水的影响 大峪河从井田南部穿过 在河床中 煤层埋藏较浅 在河床两岸有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露出 在雨季洪水期间河谷中水可能通过塌陷裂隙 断层破碎带涌入井巷 4 矿井涌水量计算 井田内 2 号井目前开采 3 号煤层 核定生产能力为 21t a 现实际生产能力 21 万 t a 井下正常涌水 量为 180m3 d 矿井最大涌水量 240m3 d 平均日产吨煤正常涌水量 r0 96m3 t 平均日产吨煤最大用水 量 1 12m3 t 井田内 3 号井目前开采 5 1 5 8 号煤层 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 t a 现实际成产能力已达到 15 万 t a 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440 m3 d 最大涌水量为 560 m3 d 当实际生产能力达到 90 万 t a 时 采用富水系数比似法进行预算其正常涌水量为 Q 440X90 15 2640 m3 d 最大涌水量 Qmsx 560 x90 15 3360 m3 d 随着开采深度 开采面积或者各种地质条件的变化 都可能引起矿井涌水量得分变化 故在生产中要 对井下涌水量进行观测和分析 并根据涌水量变化情况及时向地面抽排 以保证井下安全生产 二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1 事故报告原则 一旦事故发生后 事故单位或地点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由矿调度室及时向怀仁 县煤炭局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 2 统一指挥原则 根据指挥部总指挥的命令 在防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 充分调动各方面救 援力量 落实责任 科学组织 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快速 有序进行 2 3 救人优先原则 2 3 1 坚持 以人为本 原则 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 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 危害蔓延扩大 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及时撤人 防止水害事故的次生事故 发生老空溃水时 立即撤离受溃水影响的所有人员 发生底板含水层突水水害时 撤离相关受影响区域内 人员 加强观察 2 3 2 积极自救 应急排水 及时启动应急排水方案 进行强排 确保小型突水 涌水量 1m3 min 不淹采区 中等突水 1m3 min 涌水量 10m3 min 不淹水平 大型突水 10m3 min 涌水量 30m3 min 不淹矿井 特大突水 涌水量 30m3 min 无伤亡 2 4 及时抢险原则 2 4 1 事故发生后 事故单位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 互救工作 2 4 2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 迅速组织抢救 2 4 3 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 相关部门 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 相应的救援 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 2 5 属地管辖和分级处置原则 按照事故发生地和企业隶属关系 实行属地化和分级处置 2 6 妥善处理善后原则 按照相关规定 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 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要根据 有关政策和法规 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 一对一 的包户安抚等措施 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有效维护社 会稳定 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1 组织机构 3 1 1 成立水害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负责统一指挥 协调水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工作 灾情发生后由矿组织进行自救 及时向怀仁县煤炭局 救护大队及所属各矿求援 仍不能缓解时由 矿总指挥部向当地政府和驻军联系请求支援 总指挥 矿长 职责 应急救援工作诸事项的决断权 矿所有资源的调配权 申请外部应急资源的决断权 副总指挥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机电矿长 职责 根据总指挥授权 指挥分管的救援队伍 开展相应工作 对应急决策的建议权 成员 调度室 安监科 通风工区 技术科 经营管理办公室 物资供应部 党政办公室 财务部 矿卫生室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 职责 执行总指挥 副总指挥的命令 确保落实到位 对应急决策的建议权 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附后 3 1 2 矿水害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九个工作组 具体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3 1 2 1 现场指挥组 组长 生产矿长 副组长 机电矿长 采掘矿长 安全矿长 成员 调度室主任 技术科长 主要职责 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 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 物资 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 3 1 2 2 抢险救灾组 组长 安全矿长 副组长 采掘矿长 成员 机电科 技术科 安监站长 通风工区 采掘 辅助以及地面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 指挥现场救护工作 快速制定救护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组织指挥救灾物资及 伤员转送 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 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3 1 2 2 1 井下抢险队 队长 采掘矿长 队员 调度室 技术 采掘工区 运搬工区 通风工区有关人员共计 100 人组成 职责 负责井下 遇险人员的撤离 救护工作 负责疏通泄水路线 施工临时挡水墙 防止向重要硐室串水 3 1 2 2 2 地面抢险队 副队长 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 队员 调度室 洗选厂 运转工区 治安保卫部等 120 人组成 职责 负责地面灾害性天气河流洪水的疏堵水工作 对地面危房 车间进行抢修 加强对井口监测 检查和防洪应急措施的实施并及时采取措施 3 1 2 2 3 机电抢险队 队长 机电矿长 副队长 机电科长 队员 机电科 党政办公室 上下运转工区 调度室 通风工区有关人员 100 人组成 职责 负责主水泵房设备正常运转 负责地面降压站 矿井供电线路 井上下各个变电所的正常供电 确保风机和各绞车房设备运转正常 负责灾害性天气通讯工作 确保灾时通讯正常 负责供电及设备抢险工作 3 1 2 2 4 抢险预备队队长 调度室主任 队员由临时抽调的 200 人组成 职责 负责灾害性抢险时各项紧急预备工作 3 1 2 3 技术专家组 组长 总工程师 成员 机电科 技术科 通风工区 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 根据雨季造成事故性质 类别 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 迅速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 技术 措施 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 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报总指挥阅批 3 1 2 4 物资供应组 组长 办公室主任 成员 由党政办公室 运搬工区 物资供应部 机电科等单位有关人员共计 100 人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 筹集 调集应急救援供风 供电 给排水设备 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 1 2 5 警戒保卫组 组长 党总支副书记 副组长 治安保卫科长 成员 治安保卫科等单位有关人员共计 50 人组成 主要职责 组织护卫队员和安全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戒严和维持秩序 维护事故发生区 域的治安和交通秩序 指挥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 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 1 2 6 医疗救护组 组长 工会主席 副组长 矿卫生室主任 成员 党政办公室 矿卫生室等单位有关人员共计 22 人组成 要职责 立即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 组织医疗救治 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 负责提出伤员临时救治 医疗的方案和措施的建议 负责将受伤人员从井下运送到地面 3 1 2 7 信息发布组 组长 矿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 党政办公室主任 成员 党政办公室 劳动人事部等单位有关人员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工作 要按照指挥部提供的事故救援信息向社会公告事故发生性质和 救援进展情况 向上级政府部门 报社 广播电台 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煤体汇报现场救援工作 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3 1 2 8 后勤保障组 组长 工会主席 成员 党政办公室 车队等单位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 负责组织拟订保障方案 负责食宿接待 车辆调度 供电 通讯畅通等工作 3 1 2 9 善后处理组 组长 工会主席 成员 劳动人事部 工会 财务部 党政办公室等单位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中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 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接待 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承办指挥部党政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3 2 部门职责 3 2 1 调度室 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 传达总指挥命令 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负责提供事故报告 事故单位有关资料 图纸 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灾难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 按指挥部命令通知灾区人员撤离 整理抢险救援命令 要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 及时掌握抢险事故现场进展情况和救援情况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调用应急救援物资 救护队伍 设备和有关 专家 按总指挥命令 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负责起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报告 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3 2 2 党政办公室 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事故信息 传达总指挥关于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 接收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要批示 指示 立即呈报总指挥阅批并负责督办落实 保证事故抢救需要的车辆 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 2 3 安监科 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 按总指挥指示 组织工会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及时向指挥部提供事故调查报告 参与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负责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 资料 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 示 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 2 4 卫生室 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 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 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 3 分钟之内派出救护队伍 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 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 2 5 经营管理办公室 机电科 物资供应部 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 保障事故抢救物资的供应 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 2 6 调度室通讯组 负责保障指挥部外网 内网畅通运行 确保能及时通过网络发布事故信息及救援进展情况 提供技术支持 协助事故单位处理和解决现场遇到通讯设施技术难题 3 2 7 党政办公室 按指挥部的命令 负责安排事故现场拍摄 采访等 负责向指挥部及时提供气象资料 承办指挥部党政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任务 3 2 8 财务部 保证为事故救援配备救援设备 器材提供经费支持和事故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3 2 9 劳动人事部 负责事故善后处理 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和参与事故调查等 3 2 10 工会 参与事故调查 善后处理 3 2 11 其它 相关部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四 预防与预警 4 1 危险源监控 4 1 1 水害监测监控的方式 方法 4 1 1 1 雨季地表河流洪水水害隐患 矿技术科对降雨量进行监测 发现单日降雨量及连续几天降雨量均大于历史最高值时 河流流量增大 水位升高 应立即书面汇报公司领导 同时 对上游水库等地点在汛期降暴雨后及时联系水利部门和水库 管理部门 发现水库漫堤 满库 溃坝隐患等情况 要及时汇报总指挥 4 1 1 2 底板承压水害隐患 对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采取物探探查 打钻验证 建立长期观测孔的方式进行监控 采用电法勘探技 术圈定底板含水层富水异常区 在异常区段施工底板探查钻孔查明含水层水压 水量 利用该钻孔进行疏 水降压 4 1 1 3 老空区溃水水害隐患 全面了解工作面开采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 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对生产工作面低洼易积水地段及时进 行分析排查 回采后低洼的地段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和实测涌水量情况预计积水量 坚持有疑必探 先 探后掘 先探后采的原则 进行不间断的排查分析和钻探验证疏放 4 1 2 采取的预防措施 针对矿井的水害情况 历年来开展防治水工程 加大投入 利用科技进步 采取了大量的预防措施 具体采取的措施如下 4 1 2 1 地表水治理工程 对于地面塌陷引起的地表水滞流 采取河道疏通治理 做到河流径流畅通 对塌陷积水区疏水沟的清 挖 做到塌陷区无积水区 通过近几年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综合治理 流经井田中部的两条季节性小河泄洪 能力大大增强 4 1 2 2 雨季期间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措施 雨季防汛期间有 各相关单位要有专人值班 调度室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每天向气象部门 了解气象信息 对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随时掌 握气象信息 预防灾害性天气突变 调度室值班人员与地方水利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协议 水利部门水库泄 洪放水 河流行洪等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 4 1 3 防治水管理制度与主要管理措施 4 1 3 1 防治水责任制 4 1 3 1 1 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负责定期组织研究 解决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 并 在人力 物力 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 矿长对边界煤 岩 柱的完整性负责 发现有破坏边界煤 岩 柱 情况 要立即制止并采取治理措施 4 1 3 1 2 生产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主要责任者 负责防治水工程计划的组织实施 协助矿长解决防治 水工作所需的人 财 物等重大问题 各分管副矿长对所分管业务中有关矿井防治水工作负责 4 1 3 1 3 总工程师是防治水工作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负责组织对受水威胁地点的水害排查预报 制定防治水工程计划 负责组织编制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现场落实及质量控制 工程总结报 告等 矿总工程师要对边界煤 岩 柱的留设和保护负责 发现有破坏边界煤 岩 柱情况时 要立即制 止并采取防治措施 4 1 3 1 4 安监科长负责督促 检查与防治水有关的安全措施的落实 4 1 3 1 5 技术科长对所分管业务中有关矿井防治水工作负责 技术科长协助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负责 具体组织实施防治水工程计划 设计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现场落实及防治水工程的施工管理 质量监 督检查等 4 1 3 1 6 矿井防治水是一项多部门配合的综合性工作 需要各部门分工负责 共同把关 技术科是防 治水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 具体负责水文观测和水情水害预报 编制防治水工程计划 设计 措施和防治水 资料的收集整理 根据生产接续 随时准确掌握现场水文地质情况 及时分析水情 提供水情水害预报 在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的领导下 检查 督促防治水措施的现场落实 会同技术 安监等部门排查水害 提出水害处理措施 督促 检查现场落实 参与编制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雨季 三防 计划 负责矿井水文 观测系统的完善 定期观测分析 水闸墙 挡水墙 密闭墙 疏水巷 防水煤柱等防水设施状态的巡查 负责贯通预透工程 采掘工作面的水害排查和防治措施的制定落实 负责参与采区设计及采掘 巷修 清挖 水仓等 防水 探水 密闭等作业规程的编制和会审 并对水害因素与潜在隐患分析全面 防治措施必须 符合规程规定 4 1 3 1 7 生产技术科负责防治水井巷工程 隔离工程 疏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 负责受水威胁的 采掘工作面顶 底板管理 在组织编制采区设计 审批采掘 巷修 清挖水仓等 作业规程时必须符合规程 规定 并应有工作地点水害与潜在隐患分析和防治水的具体措施 4 1 3 1 8 调度室负责对重大防治水工程实施调度管理 负责组织疏水巷及水仓的清挖 对巡查水闸墙 挡水墙 密闭墙 疏水巷 防水煤柱等防水设施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 安排处理 对重大防治水工程实施 调度管理 4 1 3 1 9 通风工区负责密闭墙的建设 管理及状态巡查 在审批密闭墙设计及施工措施时 要经技术科 会审 确保密闭的疏水和防积水 防溃水能力 4 1 3 1 10 机电科对矿井排水系统保持足够的排水能力 辅助设施 泵房防水门 控水闸阀等 启闭灵活 及供电系统可靠性负责 4 1 3 1 11 安监科负责防治水安全检查并参加对周围小煤井的调查 现场安监员负责观察采掘工作面 水情 发现有出 突 水征兆时 督促有关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4 1 3 1 12 采掘区队对严格执行采掘作业规程规定负责 对分析受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 必须严格按 照规程规定的防治水措施组织施工 负责观察工作面出 突 水征兆 并在发现水患时 采取必要的措施 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4 1 3 1 13 经营管理办公室 财务部及供应部要确保防治水计划安排及水害突出事件所需的资金 设 备及材料及时到位 4 1 3 1 14 通风工区 运转工区对其负责的防治水工程及所管理设施负责 4 1 3 2 防治水管理制度 4 1 3 2 1 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 执行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每年编制防治水计划并纳入矿井防灾计划 执行月排查 周分析总结制 度 每月 28 日前矿总工程师组织安监 生产技术 通风 机电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水患 排查 制定治理措施落实责任 限期整改 每周技术科对矿井水害进行排查 重点水害区域执行每天分析 制度 4 1 3 2 2 规范业务联系制度 所有受水威胁地点要以水害通知单形式对水害威胁和处理措施进行明确 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发有关 单位 密闭墙设计由通风工区负责编制 技术科会签 重大防治水工程进度执行调度管理制度 4 1 3 2 3 雨季巡查制度 4 1 3 2 3 1 通风工区密闭专职管理工负责定期检查维护井下所有密闭墙 如发现密闭墙内有积水应打 开预留的疏水管放水 并随时检测有害气体浓度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4 1 3 2 3 2 防治水专职人员根据走动管理路线的划分每月巡查一次 雨季每周巡查一次 并有记录 4 1 3 2 3 3 密闭墙发生溃水现象时 受水威胁区域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地点 并及时汇报调度室 调度室根据出水情况及可能的涌水量大小通知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按照避水路线有组织的迅速撤离灾区 4 1 3 2 3 4 机电科负责矿井排水设施档案管理 汛期每周对矿井防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现场巡查 发现异常要及时检查处理 巡查发现井下涌水量增 大 地表出现塌陷坑等异常情况 要立即向总工程师和调度室汇报 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研究 制定治理措施 调度室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泵房密闭门 配水巷配水闸门 每日启闭试验一次 由岗位司机负责 每月检查检修一次 由包机维修工 负责 疏水巷 水仓每月巡查一次 检查疏水巷疏通情况及水仓峒室状态淤泥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 理 由运搬工区分管区长负责 水仓进水口篦子每班检查清理一次 由运搬工区值班区长负责安排 将以 上检查检修情况做好记录 存放在相应水平泵房及水仓入口巷道 4 1 3 3 密闭墙巡查管理 抢险制度 4 1 3 3 1 技术科安排专人负责密闭墙巡查 对存在积水 出水隐患的地点每旬巡查一次 4 1 3 3 2 由通风工区密闭维护工负责每周检查井下所有密闭墙 如发现密闭墙内有积水应打开预留的 疏水管放水 并随时监测瓦斯浓度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 1 3 3 3 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抢险及治理措施 通风工区对有溃水威胁的密闭墙 水闸墙 设 立栅栏 警示标志 禁止人员通行 4 1 3 3 4 调度室通知受水害威胁地点的所有工作人员撤离 紧急调运抢险物资至抢险地点 4 1 3 3 5 在安全地带打钻疏放老空水 解除密闭墙水害威胁 4 1 3 4 水情汇报制度 4 1 3 4 1 严格执行水害 水情排查预报 技术科对存在水患威胁的地点及时下发水害预报通知单 4 1 3 4 2 技术科设专人负责每旬一次对井下所有可能出水点进行巡查 并对各处出水点涌水量进行观 测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4 1 3 4 3 所有岗位工 包括瓦检员 绞车司机 信号工 井下配电工 安监员等 发现巷道涌水异常 或出现较大出水点时 应立即汇报调度室 并及时采取措施 4 1 3 4 4 调度室为水情汇集中心 要设立专门的水情汇报调度记录 负责对井上下水情进行调度 汇 总和处理 4 1 3 4 5 技术科 机电科汛期巡查人员 必须加强雨中 雨后对地表的巡查 观测结果报调度室 4 1 3 4 7 瓦检员负责检查经过路线水情变化情况 每班向调度室汇报一次 绞车司机 信号扒勾工负 责检查所在岗位及其附近水情变化情况 每班向调度室汇报一次 泵房岗位工负责对水仓水位变化进行监 测 并做好水情记录 每班向调度室汇报一次 漏报或缺报一次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并进行罚款 4 1 3 5 设备管理制度 4 1 3 5 1 井上下供电设备 排水设备及所有排水管路由机电科负责管理 雨季前将井上下高压供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检修 并对高压电器设备进行整定试验 对井上下高 压电缆进行摇测和打压试验 对井下四级泵房的排水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检修 确保汛期供电正常 排水 设备运转正常 并对矿井做水泵联合试运转 汛期机电科管供电 排水的管理人员定期对井上下的供电设备 排水设备及管路进行检查 发现问 题及时汇报安排处理 抢险所需设备 电缆及排水管路分类存放 并建帐挂牌管理 专物专用 由机电科统一发放 4 1 3 6 防水指挥用图填绘保管责任制度 4 1 3 6 1 防水指挥用图包括 综合水文地质地形图 采掘工程平面图 矿井充水性图 相关性曲线图 供电系统图 排水系统图 4 1 3 6 2 综合水文地质地形图 采掘工程平面图 矿井充水性图 相关性曲线图由技术科负责填绘保 管 4 1 3 6 3 供电系统图 排水系统图由机电科负责填绘保管 4 2 预警行动 4 2 1 水灾事故预警条件 4 2 1 1 接到气象部门预报 预计降雨量达到 49 0mm 以上 矿技术科对降雨量进行监测 观测发现单 日降雨量达到 49 0mm 以上或者连续几天降雨量大 或者单日降雨量均大于历史最高值时 应立即撤人 同时 对上游水库等地点在汛期降暴雨后及时联系 发现水位高 降雨量大等情况 要及时汇报总指 挥 以备紧急时刻撤人 接到库区管理部门 新泰市煤炭局 地方政府通知 接到职工 家属等相关人员报告 上游水库存在 溃坝危险等异常情况 均为接到预警 当雨季降雨强度大时 因河道淤积或河道不能满足洪水下泄 引起河道水位上升 漫堤外溢 并且强 降雨仍然持续 水位继续上涨 河道巡查人员立即汇报调度室 发出预警 4 2 1 2 水文地质人员现场观测矿井涌水量突然增大 水位发生变化剧烈 发出预警 4 2 1 3 井下工作施工人员汇报采掘工作面出现挂红 挂汗 空气变冷 出现雾气 水叫 顶板淋水加 大 顶板来压 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 水色发浑 有臭味等透水征兆 立即停止作业 撤出人员 发出预警 采取针对措施 4 2 1 4 底板承压含水层突水预警条件 顶板来压 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并且出现空气温度忽 变增高 4 2 2 水灾事故预警方式 方法 电话汇报或相关部门电话通知以及传真 具体内容为 地点可能发生突水事故 值班调度副主任 立即命令停止工作 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升井 值班矿长及其他矿领导 信息经过分析后 采用电话 通知现场受水害威胁的井下工作人员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升井 4 2 3 水灾事故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 矿调度室接到突水水情报告后 必须立即通知矿长 总工程师 副矿长 技术科 安监站长 救护队 长及有关部门 由矿长负责全权指挥 矿长下达相关命令 调度室值班人员采用电话下达命令 组织有关 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 并立即报告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 正常上班期间 当班调度副主任首先用固定电话通知上述应通知到的个人 并记录通知时间 固定电话无 人接听时 通知个人手机 五 信息报告程序 5 1 水害事故报警系统及程序 5 1 1 险情发生时 由调度室负责向值班矿长汇报 汇报程序 水害事故地点 矿调度室 值班领导 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 新泰市煤炭局领导 救护队 5 1 2 值班矿长根据险情发生地点 安排调度室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发布受威胁其他区域撤人抢险命令 按救灾程序组织救灾 发布救灾信号 所有救灾值班人员 副科级以上领导接到通知 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 5 1 3 调度井下人员撤离及抢险人员到位情况 5 1 4 事故发生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应 当于 1 小时内向新泰市煤炭局和新泰市人民政府生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生产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 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新泰市及以上人民政府生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生产 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5 2 现场报警方式 井下各地点均安设电话 现场工作人员发现透水 突水征兆后 必须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并在最短的时 间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汇报调度室 调度室 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7511266 井下电话直接拨 9 安监站 24 小时值班电话 8226 5 3 全天 24 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 联络方式 正常上班期间 当班调度副主任首先用固定电话通知上述应通知到的个人 并记录通知时间 固定电 话无人接听时 通知个人手机 为了保持井上下电话畅通 电话维修组必须随时待命 当电话需要移机时 电话维修组及时下井处理 5 4 相互认可的通告 报警形式和内容 接到上级部门发出的相邻矿溃水通知及水情变化通知 均视为接到报警 5 5 向外求援的方式 总指挥部通过电话向新泰市煤炭局 救护大队求援 六 应急处置 6 1 报告与通知程序 6 1 1 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 事故单位或事故地点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安监科 由值班人员向矿长 分管矿长汇报 事故发生后矿长根据事故的情况立即下达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命令 组织实施救援 并在 1 小时内向怀仁县煤炭局调度室汇报 事故汇报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 地点 类别 性质 经过 6 1 2 通知程序 6 1 2 1 矿调度室接到事故单位 地点报告后 立即向总指挥 副总指挥汇报 6 1 2 2 按照所列指挥部成员名单先后顺序通知所有成员到调度室待命 6 1 2 3 指挥部主要成员应迅速到位 6 2 响应分级 6 2 1 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按照 统一领导 分级响应 及时抢险 救人优先 属地为主 的原则执行 按 照事故分级响应标准 执行响应等级响应程序和启动响应的应急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93 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的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6 2 1 1 特别重大事故 级 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 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 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 2 1 2 重大事故 级 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 2 1 3 较大事故 级 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 2 1 4 一般事故 级 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 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 济损失的事故 6 2 2 响应程序 6 2 2 1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执行 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 同 时 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 1 小时之内 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各级政府 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 积极响应国家总局 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级政府预案 和新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6 2 2 2 发生重大事故 执行 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 同时 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 1 小时之内 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各级政府 属地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 积极响应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级政府预案和新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6 2 2 3 发生较大事故 执行 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所有成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进行事故抢险救援工 作 同时 总指挥根据事故现场需要 及时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 1 小时之内 事故信 息分别报送属地 市 县级政府 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 积极响应地 市 县级政府预案和新 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及启动事故单位预案 6 2 2 4 发生一般事故 执行 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主要成员要尽快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并根 据事故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积极响应新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及启动事故单位预案 必要时 向地 市 政府 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汇报 6 2 3 副井口发生特大型溃水水害事故响应程序 6 2 3 1 事故发生时 执行 级应急响应 总指挥部全部人员到位 进行相应的工作 调度室通知值班矿长 并立即向 350 水平中央泵房下达开泵命令 按照最大排水能力开泵排水 同时 调度室汇报矿长 矿长下达井下撤人命令 同时启动防水预案 井下抢险队 机电抢险队 后 勤抢险队集合到办公楼前待命 进入抢险紧急状态 进入一级应急 汇报新泰市煤炭局 启动相应的应急 救援预案 调集抢险应急人员和应急抢险排水设备和管路 进行抢险排水 6 2 3 2 人员通知 躲避与撤离程序 6 2 3 2 1 通知所有井下人员 要求重点岗位 中央泵房 矿井主要运人系统 监守岗位 其他人员撤 离 升井 6 2 3 2 2 有电话的岗位工接到撤人命令后 必须迅速通知附近地点工作人员 各工作面及迎头在指定 地点集合 集合后由各采掘施工地点当班跟班人员点名 人员齐全后 跟班人员带队 安监员殿后 以采 掘施工地点为单位按避灾路线撤离 行人暗斜井猴车在具备运行条件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正常运送人员 510 水平大巷人行车具备运行条件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正常运送人员 不具备运送人员条件时 架空线停止 供电 撤离人员应跑步撤离 6 2 3 2 3 采 掘工作面人员撤离包括上 下平巷 工作面 各车场片口及沿途其他辅助单位工作人员 一并撤离 6 2 3 2 4 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 中央泵房 中央配电所 主斜井人车信号工必须坚守工作岗位 保证 设备正常运转 没有调度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6 2 3 2 5 安监科负责井下各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检查 维护撤人及乘车秩序 并每半小时向调度 室汇报一次 6 2 3 2 6 工区值班人员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汇报调度室 人员升井后 到各自工区清 点人数 待命 工区值班人员每半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上井人数 6 2 4 老空积水溃水水害事故响应程序 6 2 4 1 事故发生时 执行 级应急响应 总指挥部全部人员到位 进行相应的工作 调度室通知值班矿长 并立即向采区泵房下达开泵命令 按照最大排水能力开泵排水 同时 调度室 汇报矿长 矿长下达受威胁区域 地点撤人命令 同时启动防水预案 井下抢险队 机电抢险队 后勤抢 险队集合到办公楼前待命 进入抢险紧急状态 进入 级应急 调集抢险应急人员和应急抢险排水设备和 管路 进行抢险排水 6 2 4 2 人员通知 躲避与撤离程序 6 2 4 2 1 通知所有井下人员 要求重点岗位 中央泵房 采区泵房 矿井主要运人系统 监守岗位 其他人员撤离 升井 6 2 4 2 2 险情发生时 为确保能够有步骤的尽快控制险情 按以下步骤安排 技术科 调度室 机电科技术人员迅速下井 对突水情况 突水原因和危害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并 向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汇报值班矿长 矿长根据水害威胁程度确定是否撤出受突水威胁地点人员 设备 若突水地 点水量仍有增大趋势时 应通知受突水威胁地点工作人员 除泵房 井底车场 信号工 把钩工以外 立即 按撤人顺序组织撤人 6 2 4 2 3 采 掘工作面人员撤离包括上 下顺槽 工作面 甩口及其他辅助单位工作人员 6 2 4 2 4 险情发生时 水害地点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 并立即由调度室下达撤人升井命令 并负 责通知各工作地点人员 调度室电话下达撤人命令 受影响的地点接到撤人命令后 在工区盯班管理人员 和当班班长指挥下沿避水路线迅速撤离 现场安监员负责监督检督促人员撤离 在撤离过程中将沿途施工 人员一并撤离安全地点 位于溃水点下方工作人员撤离时遇到水势很猛 很高的水头时 要尽力屏住呼吸 用手拽住管路等物体用力闯过 水头过后 水势减弱 可借助巷道壁或其它物体 采取手拉手的方式或攀 扶巷道一侧的牢固固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