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全章整合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全章整合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全章整合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全章整合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整合章末整合 学习目标 1 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 掌握外力作用 特别是流水 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 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4 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5 运用知识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 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专题一 利用河流的水系及水文特征判断流域的地形特征 1 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 河流总是在重力作用下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且河流总是沿山谷发育 在 等高线地形图中 常根据河流分布判定山谷 然后再确定河流地貌 2 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定地形类型 水系的特征与河流支流的汇入直接相关 而支流的发育与形成受地形限制 1 若水系为向心状 该地形为盆地 2 若水系为辐射状 该地形为山顶 3 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1 含沙量大 说明上游地区植被覆盖不好 水土流失严重 2 结冰现象 说明该区域冬季气温低于 0 在我国应分布于秦岭 淮河以北地区 3 汛期 若出现两次明显的汛期 一次春汛 一次夏汛 则说明该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 给 在我国应分布于东北地区 若汛期与多雨季一致 则说明该区河流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 季风区 存在非常普遍 若河流汛期与气温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 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以冰雪融水 补给为主 4 根据河流的河床宽度与横剖面形状可判断地形 1 河床较宽阔 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 以侧蚀和堆积为主 且河道比较弯曲 其横 剖面一般呈 U 型 2 河流河床深窄 说明该河流向下侵蚀强烈 一般是分布在高山峡谷中的河流 其横 剖面一般呈 V 型 专题练习 1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判断 G 河自 N 点至 M 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 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 说明 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 指出 G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 专题二 地形对交通运输建设和聚落分布的影响 1 地形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非常显著 平原地区 平坦的高原地区 宜选择铁路运 输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铁路一般都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这样分布有利于铁路建设 降低工程量 降低难度 便于施工 特殊条件下 才在山地高原区修建铁路 如南昆铁路是 为了开发西南地区 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青藏铁路的开发是为了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 发展等 山区一般宜优选公路建设 因为公路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难度小 投资少 成 本低 便于联系尽可能多的居民点 方便人们出行 但受自然条件限制也不小 具体图示说 明如下 山区公路修建要尽可能避开自然条件复杂的地形区 以节约成本 降低施工难度 平原 地区除了考虑自然条件外 还要尽量少占耕地 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2 地形对聚落的分布影响非常显著 平原地区一般聚落分布稠密 面积大 规模大 其形态大多呈完整的圆形或多边形分布 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山区不仅聚落规模小 密度 小 而且多沿河谷或山谷分布 聚落形态常呈狭长的带状分布或片状分布 形态不完整 不 规则 因而平原地区利于城市的发育 形成了城市群 城市带 如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 角洲地区都形成了稠密的城市群带 而山区城市比较稀疏 主要为乡村分布区 专题练习 2 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 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 被称之为 钢铁露天路 备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全线通车 下图为 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修建青藏铁路与西南地区修建南昆铁路所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有何不同 2 一般来说 山区优先发展的是公路而不是铁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据专家透露 青藏铁路在藏北高原尽量减少车站数量的设置 在没有河流和高山峡 谷的藏北高原部分地段也架设桥梁 将来往旅客列车采用全封闭形式 这些设计方案 主要 考虑 双选 A 减少废弃物对沿途环境的影响 B 保证藏羚羊迁徙的通道 C 减轻因空气稀薄 气压低造成旅客身体不适 D 减轻因太阳辐射过强对列车和旅客的伤害 4 青藏高原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为什么 答案 专题探究区 专题练习 1 1 盆地 从 向心状 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 该地形区北 东 南三 面高 再从 500 米 等高线判断 该地形区为盆地 2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 降水丰富 流域大 部分为盆地 支流多 集 汇 水区面积广 3 入海口附近 泥沙不易沉积 因为地形高差大 河流落差大 流速大 入海泥 沙量较少 因为 G 河在 M 点以上多流经盆地中 流速较小 易于泥沙沉积 且从纬度位置 和地形看 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 植被覆盖率高 水土流失较轻 若答出洋流影响和海岸较 平直也可得分 解析 从图中的经纬网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位于以刚果盆地为中心的非洲西部 其河流为 刚果河 1 从水系和等高线特征两方面都可以判断出该地地形为盆地 从水系特征看 该 地为向心状水系 各支流从北 东 南三面向干流汇集 说明北 东 南三面地势较高 从 500 米等高线分布特征和弯曲方向 等高线凸向河流的上游 也可以判断出该地四周高 中间 低 2 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受流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地位 于赤道附近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降水丰沛 流域大部分位于盆地 流域面积大 河 流支流多 因而河流径流量大 3 三角洲的发育受泥沙沉积量和海洋侵蚀量等方面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河流域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 植被茂盛 水土流失较轻 河流含沙量小 加之盆地中河流流速缓慢 大部分的泥沙沉积在盆地中 河流输送到入海口附近的泥沙少 此外 河流在入海口附近落差大 水流急 泥沙不易沉积 因而 G 河没有形成明显的河口 三角洲 专题练习 2 1 修建南昆铁路遇到的自然障碍主要是 经过喀斯特地貌区 地势起伏 大 地形崎岖 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如地震 泥石流 滑坡 溶洞塌方等 修建青藏铁路遇 到的自然障碍 冻土 高寒 缺氧 生态脆弱 2 铁路对坡度的限制性比公路对坡度的限制大 修建铁路的地面要比较平缓 而山区 地面较崎岖 坡度较大 发展公路可以减少挖土方等费用 节约工程建设的人力 物力 公 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 可以实现门对门服务 3 AB 4 大多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高原地区地势高 气候寒冷 而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 气候温暖 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 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是高原地区人类理想的栖息地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建设和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 1 题 南昆铁路所经地形区是 云贵高原 降水丰富 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