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_第1页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_第2页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_第3页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_第4页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地质勘查是一项纷繁复杂 循序渐进的工作 其目的就是探明矿产资源 要做好地质勘 查工作 地质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从勘查设计到提交勘查报告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和细节 下 面以钻探工程为例将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介绍给大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 地质勘查设计 地质勘查前应编制地质勘查设计 按地质勘查阶段编制的设计有预查 普查 详查和勘 探设计 按类别有总体设计和单体设计 XX 矿区现总体设计并开始实施的有 1 XX 省 XX 县 XX 铜金矿区 号矿带铜矿详查设计 2 XX 省 XX 县 XX 矿区 XX 矿段铜矿补充详 查设计 3 XX 省 XX 县 XX 矿区 XX 矿段铜 钼 矿详查设计 4 XX 铜金矿区 XX 矿段 及其外围铜钼矿普查设计说明书 5 XX 省 XX 县 XX 矿区 东部 金矿生产补勘设计 6 XX 省 XX 县 XX 矿区大岩里铜矿点坑探和钻探设计 设计前应详细收集前人资料 并进行综合研究 使设计依据充分 并有可操作性 设计 书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 内容完整 文字精练 重点突出 附图 附表齐全 设计编制完毕后 由编制单位内部初审 再报上级进行统一审查 审查通过后由上级下 达 设计审查意见书 项目所在单位接到意见书后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 有重大设计 变 更 设计编制单位组织编制变更或单体设计 报上级审查批准 本步具体可参照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程序 进行操作 第二步 熟悉勘查区和填写各类通知书 这一步是钻孔地质编录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熟悉勘查区基本地质特征 根据以往提交的勘查区地质报告或研究成果 熟悉本区 地层及分布状况 岩性组合 围岩蚀变 矿种及矿层 体 赋存状态 构造 矿带分布等 特 征 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 尤其设计钻孔所揭露的地质特征 熟练掌握钻探编录的有关 规 范和要求等 详细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2 填写 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 地质人员应根据已设计的钻孔 将设计孔深 方位角 倾角 比例尺 揭露的岩石 构造 矿 化 层的深度和岩石名称 以及质量要求和技术 措 2 施填在设计书里 并绘出理想柱状图 3 填写 钻孔施工通知书 钻孔定位通知书 和 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 第三步 钻孔安装 立轴校正和开孔 1 钻机安装 由钻探施工人员完成 2 钻孔施工前 地质 测量 水工地质 安全 现场管理人员到位 进行钻机立轴方 位 倾角校正和安全检查 方位测量由测量人员完成 倾角校正由地质人员完成 安全检 查 由安全人员对钻机及场地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钻孔施工通知书 钻孔定位通知书 和 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 签字 地质 测 量 安全 钻探等负责人认可签字 4 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 岩心 RQD 值表和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由地质和水工地质人 员与钻探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第四步 钻孔地质编录 1 记录原始班报数据 1 记录回次进尺和岩矿心 包括回次编号 起止孔深 进尺 岩心长 残留岩心 采取率等记录在钻孔地质记录表的回次栏目内 孔斜及校正孔深记录 在 备注栏里 2 换层和分层 将换层的回次块号 岩心长 代表进尺及孔深记录在换层栏里 将分层的层号 假厚 岩心长及采取率记录在分层栏里 2 分层及分层地质 水工地质 描述 分层应对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 按本区厘 定的分层标准进行岩矿心分层 一般按岩性进行分层 岩性段太长时可按蚀变组合类型不 同 进行分层 包括 1 岩石定名 进行复合定名 蚀变组合 岩性 2 岩性描述 包括岩石 颜色 结构 构造 风化特征 主次要矿物成份及主要矿物含量 3 蚀变描述 包括蚀变 矿物 蚀变程度 蚀变带范围等 4 构造描述 包括分布位置 破碎带特征及宽度等 5 矿化应详细描述 包括矿化种类 自然类型 与其它共伴生矿物和围岩蚀变的关系 矿化 厚 度和目估品位 如目估品位小于 0 2 的为弱铜矿化或强铜矿化 XX 岩 达到 0 2 0 4 为某 某岩型低品位铜矿石 大于 0 4 的为某某岩型工业铜矿石 达到低品位或工业矿石的地段 应单独分层和命名 如花岗岩型工业硫化铜矿石 描述时可按矿石描述的要求进行详细描 述 包括矿石颜色 构造 金属矿物 颜色 大小 分布 晶形特征 容矿岩石 类型 成 分 3 含量 大小 蚀变 和目估品位 重要的地质现象应用素描图记录下来 6 水工地质描 述 确定风化带 破碎带 含水层的分层位置和界线等 包括裂隙发育程度 岩石完整性 RQD 值等 7 轴夹角的测量 有矿化层 构造等明显的标志面 要测量其轴夹角 并将读数和 深度位置记录在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栏里 8 所取标本记录在标本号及孔深栏里 3 分层后要填写分层标签 将分层标签放在分层位置处 并在岩心箱隔板上用符号笔 做上记号 4 最后编录时间 编录人签名 地质编录要做到详实 客观 规范 全面 及时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 细致 全面地观 察研究 编录的图 表 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对应 吻合 一致 整洁 美观 字迹规整 用 字规范 简易水文观测工作由钻探施工人员负责 及时 真实的作好观测记录 记录钻进过程中 孔内涌水 漏水 孔壁垮塌 掉块 涌砂 冲洗液消耗量 冲洗液颜色变化 水温变化 缩 径 钻具自动下落的准确孔深等情况 水工地质人员对其观测质量进行监控 本步具体参照 地质编录操作制度 和 钻孔简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操作制度 第五步 钻孔施工质量检查 钻机开孔后 地质编录人员应经常到现场对钻孔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本步也可与第四步 同步进行 内容包括 1 原始班报表的检查 包括回次编号 起止孔深 进尺 岩心长 残留岩心 采取率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 岩心 RQD 值等数据 是否填写 齐 全 准确 是否有乱涂乱改和弄虚作假现象 2 岩心箱及岩心的检查 包括岩心箱上面的钻孔编号 井深段和回次段及岩心箱编号 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 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 顺序是否颠倒 是否用清水冲洗等 3 岩心签的检查 包括数据是否齐全 准确 与原始班报表是否一致等 4 岩心采取率的检查 对不合格的要进行更正 采取率达不到要求的要与钻探负责人 交底 要求施工人员采取补救措施 本步具体参照 钻孔质量验收一般标准 和 岩心钻探控制程序 第六步 资料录入系统 4 地质编录后 应及时录入矿山数字系统或电子文档 模板 里 第七步 终孔 1 终孔验收 钻孔终孔后 由地质 水工地质 现场管理 安全等人员到位 其中终 孔弯曲度测量时地质人员应在现场监控 2 水工地质人员填写 封孔设计书 和 封孔通知书 并与钻探负责人交底 3 地质人员根据地质编录情况 及时编制 钻孔质量验收报告书 和 钻孔地质小结 钻孔地质小结 可参照下面的格式编制 4 钻孔坐标收测 终孔后 地质人员应向测量人员交底 由测量人员完成 小结题目 矿区 钻孔地质小结 一 概况 钻孔位置 设计坐标 孔深和方位 目的任务 施工日期及施工情况 RQD 值 采取率 岩心箱数 终孔深度等 二 地质情况 1 岩性特征 主要岩性 次要岩性 分段说明 各分段轴夹角 不要进行详细描述 2 蚀变特征 蚀变类型 分段说明 以何种蚀变为主 何种蚀变次之 蚀变分带情况 3 构造特征 破碎带情况 4 矿化特征 工业及低品位矿石 矿种 矿石自然类型 结构构造 共 伴生情况 目估品位 厚度 有化验结果的应圈出矿 化 体的情况 包括累计厚度及加权平 均品位 这一节应详细描述 三 水文工程地质情况 四 目的任务完成情况及综合评价 五 建议及对下步工作的指导意义 第八步 布样 锯样和采样 1 地质人员应在现场根据地质编录情况按布样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合理布样 尤其应将 5 具脉状或块状矿化的岩心 垂直矿化集中面用红油漆或防水笔划上中心线 作为锯样工 的切 割线 布样完毕后应在样品末端位置放上样品签 并在岩心箱隔板上用符号笔做上记号 2 锯样人员应根据地质人员的要求进行锯样 锯样线必须通过岩矿心中心切面 发现 岩心上有地质人员划的中心线时 应严格沿中心线进行切割 切割时还应注意不要穿过岩 心 编号 一旦穿过 岩心编号被破坏的 采样人员要在副样上重新补写编号 3 采样人员应将无编号另一半岩矿心装袋 称重 编号 及时送化验室 本步具体参照 勘查工程基本分析采样指导书 第九步 地质资料的自检和互检 地质人员应经常性分阶段对地质资料进行自检和互检 自检和互检后 发现问题应正确 填写 原始地质编录自检表 和 原始地质编录互检表 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本步具体参照 原始地质资料检查制度 第十步 综合编录 1 化验结果返回后 地质人员要按照矿体圈定的规范要求对单工程厚度和加权平均品 位进行计算 划分工业或低品位矿体层 2 地质人员根据钻孔地质编录 钻孔地质小结 和单工程计算结果 进行综合图件编 制 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