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4《隆中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4《隆中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4《隆中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隆中对隆中对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知 识 和 能 力 积累文言实词 掌握常见文言句式 培养文言语感 2 过 程 和 方 法 反复朗读 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脉络 结合 三国演义 第 37 和第 38 回 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 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 志向远大 有理想 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做尊重知识 重视人 才 虚怀若谷 不耻下问 的人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 方针 依据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朗读法 提问法 讨论分析法 多媒体演示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文中的故事在 出师表 和 三国演义 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 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 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 宽加深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 三国演义 片尾曲 历史的天空 教师提问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 活的面容 请问 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 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通过提 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 杜甫 蜀相 中的诗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 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问 诗中写的人是谁 诸葛亮 我们学过他的哪篇 文章 出师表 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 臣本布衣 尔来二十有 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 提问 这一段中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讲的是哪一件事 学生很 容易回答 三顾茅庐 教师接着明确 对 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 三顾茅庐的故 事 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 那么 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 隆中对 这篇文章 它节选自史书 三国志 评价 我认为 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 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 起承前 启后的过渡作用 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 所以 如果有必要 导语的设 计可以稍长一些 二 简介背景及题目 东汉末年 群雄割据 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 准备南下消灭东 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 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 正是求贤若渴之时 公元 207 年 经徐庶 推荐 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 胸有成竹的为刘 备提出了战略决策 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况 对 对策 答问的意思 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 叫对策 三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 实行个别读 齐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 教师注意正音 h o f su y b ng q ng tu du sh n ch ngju 好 为 梁父吟 遂 诣亮 屏人 倾 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 獗 ku i d i y n x zh u zh r ng d n 吴 会 殆 民殷国富 存恤 帝室之胄 诸 戎 箪食壶浆 四 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 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 能译出大意即可 遇到 2 困难可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们交流探讨 然后找同学来说 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特殊句 式的翻译 如 1 时人莫之许也 倒装句 翻译 2 贤能为之用 被动句 翻译 3 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判断句 翻译 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反问句 翻译 五 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 出示问题让学生一一思考并回答 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 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 那么是谁在问 问谁 问什么 为什么问 是谁在答 他答了些什么 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思考 他为什么要这 样答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评价评价 设计这样的问题 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脉络 学生在回答 的过程中 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来回答的过程 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 要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 认真回答每一道题 1 是谁在问 先主刘备 2 问谁 问诸葛亮 3 问什么 君谓计将安出 中的 计 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 消灭奸贼 匡扶汉室的大计 4 为什么问 A 有徐庶的推荐 B 先主的话 汉室倾颓 奸臣窃命 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 大义于天下 而智术浅短 遂用猖獗 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 5 是谁在回答 诸葛亮 6 他答了些什么 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1 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 曹操拥百万之众 军事上 挟天子而令诸侯 政 治上 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天险 已历三世 历史 国险而民附 民心 贤能为之用 人才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 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 荆州用武之国 益州天府之土 跨有荆益 保 其岩阻 3 分析刘备的优势 帝室之胄 信义著四海 总揽英雄 思贤如渴 4 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 A 做好准备 跨有荆益 保其岩阻 西和诸戎 南抚夷 越 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 B 等待时机 天下有变 C 起兵出伐 命一上将将荆 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 他为什么要这样答 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 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 1 看清对手 曹操抢占天时 孙权坐拥地势 因此应把握好 人和 即 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 联吴抗曹 2 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 跨有荆益 保其岩阻 3 看清自己 将军既帝室 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 才能知己知彼 百战不 殆 4 相时而动 准确用兵 天下有变 8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 从诸葛亮的 对 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 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 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 诸葛亮胸怀大志 高瞻远瞩 雄才大略 富有智慧 头 3 脑清醒 目光长远 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 家 2 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 躬耕陇亩 好为 梁父吟 身长八尺 自比管仲 乐毅 胸怀大志 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避世待时而飞 C 此人可就见 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矜持自重 D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见解高明 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 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治国之栋梁 六 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 哪些 是正面描写 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 A 属正面描写 而 BCDE 属侧面烘托 七 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 能虚心求贤 礼贤下士的人 A 徐庶见先主 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 乃见 C 因屏人曰 汉室倾 颓 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 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八 印发资料 让学生快速阅读 三国演义 第 37 38 回 试比较分析文学笔法和史家 笔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试举一例说明 史家笔法叙事简约 唯书其事 通过记事记言 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 文中一般没有褒贬 评论 而文学笔法则讲究故事情节生动 人物形象鲜明 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传说 和作者的想像等 所以读起来往往生动有趣 引人入胜 比如刘备在拜访诸葛亮时 三国 志 中的叙述非常简练 只有 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 乃见 而 三国演义 中叙述 的就非常细致生动 每一次都祥细描写了刘备 关羽 张飞三人的对话 并且人物的语言非 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 九 拓展 欣赏 滚滚长江东逝水 的书法和歌曲 十 内容回顾 课堂小结 十一 布置作业 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