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早期视力筛查方法讲义_第1页
社区儿童早期视力筛查方法讲义_第2页
社区儿童早期视力筛查方法讲义_第3页
社区儿童早期视力筛查方法讲义_第4页
社区儿童早期视力筛查方法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视力筛查 相关知识和实施方法 相关知识 认识眼睛 角膜 晶状体 睫状肌 悬韧带 视网膜 黄斑中心凹 人是怎样能看见东西的? 光线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 玻璃体的屈折 聚焦在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 儿童眼球的发育 新生儿眼球的前后径只有 12.5-15毫米。 新生儿眼轴短,都有一定程度的远视,轻度远视可以视为生理现象。 3岁儿童眼球前后径可增至 22.5-23毫米 ,远视程度也逐渐减低 。 正常成人的眼球前后径平均 24毫米左右,叫正视眼。 儿童的视力发育 不同年龄儿童及相应的视力 5月 4.0 6月 4.3 1岁 4.5 2岁 4.6-4.7 3岁 4.7-4.8 4-5岁 4.9-5.0 6岁 5.0 双眼视觉发育 双眼单视定义: 两眼在注视一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形象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黄斑部,同时产生冲动,经神经系统传至大脑,中枢再把来自两眼的相同物像,经过分析、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像。 双眼视觉发育 双眼视觉的级别 立体功能 融合功能 同时知觉 双眼视觉发育 双眼视觉的临床意义 有了双眼视觉 , 人类可以更好地学习 , 从事更精细的工作 。 能更正确地判断物体的距离 、 大小 、 位置与方向 。 有了正常的立体视,能正确地判断自身与客观环境之间的位置关系。 眼的屈光 对眼屈光的认识 人一生的屈光状态是在变化的。 屈光的衍变是从远视眼 -正视眼 -近视眼,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 儿童的生理性远视眼。 正确看待近视眼。 儿童屈光的矫正:戴镜(半年 -1年重性散瞳验光换镜) 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主要问题 眼病和眼外伤 屈光不正 弱视 斜视 眼病和眼外伤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青光眼 眼外伤 屈光不正 远视眼 近视眼 散光眼 眼的屈光 正视眼:是指眼睛在放松没有调节的情况下,远处的物体经过眼球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聚焦,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 屈光不正: 是指眼睛在放松没有调节的情况下,远处的物体经过眼球的屈光系统不能在视网膜聚焦,在视网膜前或后成像,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像。根据眼睛屈光系统成像的结果不同,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眼 、远视眼和散光眼。 为什么要戴眼镜? 弥补光学缺陷,让视网膜上的影像由模糊转变成清晰。 还孩子一个正常的视觉环境。 获取外界正确的信息。 治疗和预防斜弱视 弱视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 ,发病率为 2-4%,它的本质是双眼视觉发育紊乱 ,不仅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 ,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 ,甚至立体视盲 。 弱视的危害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 。 没有完善的立体视 ,甚至立体视盲 。 早期发现弱视 定期做眼保健 -查视力 及早发现异常苗头 新生儿对光无反应 眼球震颤 眼位不正 歪头看东西 斜颈 视物近、眯眼等 治疗弱视 重要原则是 “ 早发现、早治疗 ” 视觉发育 3岁前 为关键期 ,10岁 前为敏感期 儿童弱视的治疗最佳年龄是 3-5岁 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屈光不正的矫正: 戴眼镜 遮盖疗法: 遮盖好眼 增视及功能训练 : 刺激视细胞的活性 药物治疗: 提高视细胞的活性,改善视功能 家庭辅助治疗 : 精细目力训练 定期复查 治疗弱视 斜视 内斜视 外斜视 上下斜 治疗斜视 戴眼镜 手术 早期发现的关键 及早发现异常苗头 做眼保健,定期视力检查 视力筛查 屈光检查和普查 屈光筛查 结果 正常范围 可疑: 定期随访 偏离正常: 进一步诊治 R 8 S +1.75 C-0.75 A176 L 9 S +1.25 C-0.25 A168 屈光筛查结果解读 筛查方法 筛查对象和内容 7岁以下儿童 3岁以内儿童主要进行屈光、眼位异常、视觉行为和红光反射的筛查 3岁以上儿童主要进行儿童视力、屈光和眼位异常的筛查。 筛查流程 知情同意 筛查操作 结果登记 转诊(进行复筛、确诊) 随访 儿童视力筛查操作方法 询问 询问家长儿童视觉行为的发育情况 有无异常现象。如:看东西皱眉、眯眼、向前凑和歪头等现象。 儿童视觉发育行为 新生儿:对光已有反应,在强光刺激下会闭上眼睛 . 2-3个月:孩子有了固视物体的能力,目光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4 6个月:孩子出现手一眼协调运动 。 7-9个月:孩子会察颜观色,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能同时玩弄两个以上的物体 。 1岁左右:孩子能用手指端准确取起细小的物体,如黄豆,花生米。 1.5岁:孩子会翻,看图书,会搭积木,会识别简单的形状。 2岁前后:能模仿画线条。 3岁左右:孩子能认识更复杂的形状,如菱形,椭圆形等,能识别颜色,能区分色彩的不同饱和度等。 视物异常现象 新生儿对光无反应 眼球震颤 眼位不正 歪头看东西 斜颈 视物近、眯眼等 好静,不愿多运动 儿童视力筛查操作方法 观察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眼部、眼位有无异常现象。 儿童视觉发育行为 眼部异常现象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眼部、眼位有无异常现象,如上睑下垂,眼球震颤,白瞳孔,斜眼等。 儿童视力筛查操作方法 屈光筛查 使用屈光筛查仪进行屈光筛查,根据正常值参考范围界定复筛和转诊对象。 操作过程 Suresight Welch 视力筛查仪测量的工作距离为( 14英寸) 35cm, 可自动检测工作距离 ,通过不同的声音提示检查者调整工作距离。 每次测量次数: 6表示可信程度良好, 5是临界值,有可能的话应重新测试。 3.00 球镜 1.50 两眼球镜差 1.50 两眼柱镜差 1.00 儿童视力筛查操作方法 视力检查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 ,分别记录左右眼的结果,结果记录到具体视标,如 4.7+2、 4.8-1 。 国际标准视力表 操作过程: 适用于 3岁以上儿童。被检查者距视力表 5m端坐,平视时与视力表 1.0视标等高,检查时先遮住左眼,检查右眼,记录右眼视力后,同法检查左眼。如戴镜儿童还需检查戴镜矫正的视力,检查方法同上。 儿童视力表检查法 操作过程 : 适用于 2-3岁儿童或不熟悉标准视力表的儿童。使用儿童熟悉和喜欢的各种图形,按照视角大小设计而成,以引起儿童兴趣,也易于表达。测定方法同标准远视力表检查法。 结果判断 视力检查低于正常的两行以上考虑低常 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考虑低常 3 4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 4.7( 0.5) 4 5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 4.8( 0.6) 5 6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 4.9( 0.8) 正常儿童视力 1岁:视力达到 0.2( 4.3) 2岁:视力达到 0.5( 4.7) 3岁 : 视力达到 0.6( 4.8) 4岁 : 视力达到 0.8( 4.9) 5岁 6岁 :视力达到 1.0( 5.0)或以上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 3岁 5岁 :0.5 6岁及以上儿童: 0.7 弱视诊断专家共识( 2011年) 儿童视力筛查操作方法 眼位筛查 采用角膜映光法,遮盖与去遮盖法、交替遮盖法等检查儿童有无斜视。 角膜映光法 仪器:眼科检查用手电筒或笔式手电筒 操作过程: 适用于 3月龄以上儿童。检查者与儿童相对而坐,将点光源放在儿童正前方 33cm处令其注视,观察其角膜上映光点的位置。 结果判断 无显斜:光点落在双侧瞳孔中。 显斜:光点落在一眼瞳孔中心和另一眼的非中央部位;映光点在中央的眼为注视眼,不在中央的眼为偏斜眼。 光点偏向鼻侧则为外斜视,偏向颞侧为内 斜视,偏向上方为下斜视,偏向下方为上斜视。 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视轴偏斜 150 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中间,相当于 300 映光点位于角膜缘相当于 450;映光点位于角膜缘以外,偏斜角 450。 遮盖去遮盖法 仪器:眼科检查用手电筒或笔式手电筒,挡眼板 遮盖试验 令儿童注视正前方 33cm或 6m处的视标,用挡眼板遮盖儿童的一只眼,仔细观察另一眼即非遮盖眼的运动情况。 去遮盖试验 以挡眼板遮盖一眼,令另一眼注视前方 33cm或 6m的视标,然后突然移去挡眼板,观察去遮盖眼的运动情况。 结果判断 遮盖试验 如果非遮盖眼出现运动,说明病人存在显斜视。非遮盖眼由外向内运动,说明病人患外斜视;如由内向外移动,说明为内斜视,以此类推上斜视和下斜视。 去遮盖试验 如两眼中有一眼去遮盖后出现运动者即属隐斜视,如由内向外移动,说明为内隐斜视;由外向内运动,说明病人患外隐斜视。 交替遮盖法 仪器:眼科检查用手电筒或笔式手电筒,挡眼板 方法: 令儿童注视正前方 33cm或 6m处的视标,用挡眼板遮盖儿童的一只眼,迅速地从被挡眼移到另一眼 ,交替遮盖 观察:眼球是否移动。 结果判断 如果眼球出现运动,说明病人存在显斜视或隐斜视。非遮盖眼由外向内运动,说明病人患外斜视;如由内向外移动,说明为内斜视,以此类推上斜视和下斜视。 儿童视力筛查操作方法 红光反射筛查 仪器:直接检眼镜 同步红光反射 : 在暗室进行,检查者用直接检眼镜,在儿童一臂距离外同时观察两眼瞳孔中反射的红光亮度、颜色、均匀度、有无暗点等。 红光反射: 使用直接检眼镜 +8+12D在 3045厘米处分别观察受测 眼屈光间质有无浑浊、暗影等。 结果判断 阴性或正常: 双眼反射颜色、强度、清晰度都均匀,没有浑浊或没有红色反光中出现白斑。 阳性或不正常: 双眼反射颜色、强度、清晰度不均匀,或者红色反光中出现浑浊白斑(白瞳征) 。 登记要求 筛查结果记录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和系统管理登记表上 初筛结果登记 复筛: 对象:筛查未通过或可疑的儿童 时间:一般情况 3个月内,特殊情况或明显异常者立即转至上级保健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并登记转诊单 区县保健所: 复筛并记录 市保健所:复筛并记录 复筛与转诊 转诊要求: 要求:社区、区县和市妇幼保健院要建立固定的转诊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