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 温 里 药,温里药教学内容,掌握:附子 干姜 肉桂熟悉:吴茱萸 丁香 小茴香,概述,一、含 义: 凡具温热之性,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叫祛寒药。二、性能与适应症:1、性味:辛,热/温。2、归经:脾胃、心、肾、肝、肺等。 3、主要功效:温里散寒、温经止痛。4、适应证里寒证。,里寒证有哪些?,实寒证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虚寒证阳气虚衰,阴寒内生,脾胃脘腹冷痛,呕吐泻利肝经寒疝疼痛,筋脉挛痛肺脏形寒背冷,咳喘痰清,心肾阳虚畏寒肢冷,喘促心悸脾肾阳虚面色苍白,溲清便溏肾阳衰竭亡阳证,脾胃经 温中散寒止痛肺经 温肺化饮 肺寒痰饮证肝经 暖肝散寒止痛 寒侵肝经证肾经 温肾助阳 肾阳不足证心肾 温阳能脉 心肾阳虚证肾 回阳救逆 亡阳厥逆证,归经 功效 适应证,外寒入侵,直中脾胃 脾胃虚寒证,少腹痛、寒疝腹痛或厥阴头痛等,阳萎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畏寒倦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等,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三、配伍: 外寒内侵兼表配伍解表药 寒证挟湿配伍健脾化湿药 寒凝气滞,血瘀配伍行气,活血化瘀药 里寒兼阳虚配伍补阳药 亡阳兼气脱配伍大补元气药四、使用注意:1、辛热燥烈,易耗阴动火,不宜持续使用,天气炎热或素体火旺者当减少用量;2、真热假寒证,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3、孕妇慎用。,盐附子,附 子,白附片,黑附片,附 子,附 子 (盐附子、黑附片(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经】归心、肾、脾经【功效】温里助阳,回阳救逆,祛寒止痛。【应用】1.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证。2.亡阳证。3.寒痹证。,1.阳虚证,心阳衰弱,胸痹心痛心悸气短薏苡附子散,下元虚寒 腰膝冷痛,阳痿遗精 配熟地、肉桂桂附八味丸,脘腹冷痛 脾阳虚泄泻 配干姜、党参附子理中汤,脾肾阳虚,阴寒水肿 配白术、茯苓真武汤,肾阳虚,外感风寒 配麻黄、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附 子,2.亡阳证,大辛大热,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为回阳救逆要药 。,配干姜、甘草,四逆汤,兼气脱,配人参,参附汤,附 子,3.寒湿痹证,以寒胜疼痛剧烈者为宜桂枝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用量用法】煎服,315g 。宜先煎0.51小时。,【使用注意】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萎、贝母、白蔹、白及。,附 子,特点:附子辛热燥烈,能通达表里,彻行上下,温补一身之阳气,故常称之为“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峻补下焦之元阳,振奋上焦之心阳,温助中焦之脾阳,既能追复散失之亡阳,又能温补不足之元阳。为温阳散寒之主药,尤为回阳救逆之首选。,附 子,干 姜,干 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 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应 用】,1.腹痛、呕吐、泄泻 脾胃寒证-二姜丸 脘腹冷痛半夏干姜散 呕吐泄泻-理中丸,脾胃虚寒要药,3.寒饮痰喘,痰稀色白 细辛、五味子 小青龙汤,2.亡阳证 回阳救逆力较弱,常须与附 子相伍为用: 相须相使增强回阳救逆之功 相杀降低减轻附子毒性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干 姜,肉 桂(官桂,桂皮),肉 桂,【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应用】 1.肾阳不足的阳痿宫冷,虚喘心悸。如肾气丸,右归饮。肾阳虚衰,虚阳上浮常与山茱萸、五味子等同用。 2.腹痛,寒疝。 寒邪内侵或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可单用研末,酒煎服;寒疝腹痛,多与吴茱萸、小茴香等同用。 3.寒痹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为下元虚冷的要药,引火归元,【用法用量】煎服,25g,宜后下;研末冲服,每次1-2g。【使用注意】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相同:性味均辛甘温,能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用治寒凝血滞之胸痹、闭经、痛经、风寒湿痹证。,肉桂 桂枝,长于温里寒,治里寒证;又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下元虚衰、虚阳上浮之虚喘心悸等。,长于散表寒,用治风寒表证;又能助阳化气,用治痰饮、蓄水证。,相异,附子 干姜 肉桂,温里散寒止痛,温中力强,又温肺化饮,主中焦脾胃寒证,痰饮咳喘。,回阳救逆力强,温周身阳气,主治亡阳证四肢厥逆,诸阳虚证及寒痹等。,主补命门,温下元,又温经通脉,主命门火衰,经闭痛经,寒疝腹痛,寒痹腰痛等,吴茱萸,吴茱萸,【性能】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应用】,1.寒凝肝脉疼痛。,寒疝腹痛小茴香、川楝子导气汤经寒腹痛桂枝、当归温经汤厥阴头痛人参、生姜吴茱萸汤寒湿脚气木瓜、槟榔鸡鸣散,肝寒气滞诸疼要药,2. 呕吐泛酸,3. 虚寒泄泻,胃寒呕吐生姜、甘草吴茱萸汤肝郁化火黄连左金丸,五更泄泻 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四神丸,特点:吴茱萸辛苦性热而燥烈,辛开苦降、性善下行。善于疏肝下气而降厥阴阴寒逆气,温中燥湿而散中焦寒湿浊气,调和肝胃并制酸而止嗳气。【用法用量】煎服,1.5-6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小茴香图,小茴香新修本草,来 源,伞形科,干燥成熟果实。,性 能,辛,温。归肝、肾、脾 、胃 经。,功 效,散寒止痛,理气和中。,1.寒疝腹痛,少腹冷痛痛经。2.中焦虚寒气滞证。,应 用,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丁 香图,丁 香雷公炮炙论,来 源,桃金娘科,干燥花蕾。,性 能,辛,温。归脾 、胃、肺、肾经。,功 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应 用,1.胃寒呕吐、呃逆。,2.脘腹冷痛。,3.阳痿,宫冷。,使用注意,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畏郁金。,第十章 温里剂,25、理中丸,【组成】干姜6g 人参9g 白术 9g 炙甘草3g 【功用】温中散寒,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寒证。【方歌】 理中丸主理中乡,人参甘草术干姜,理中丸,伤寒论,【主治】,脾胃虚寒证,1.中焦虚寒之脘腹疼痛,喜温欲按,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2. 脾胃虚寒之下利溏薄,畏寒喜热,呕恶不食,口不渴,脉沉迟,以及霍乱吐泻;,【方解】,君:,干姜15,温中祛寒,臣:,人参15,补中益气,温中补虚,健脾燥湿,助脾运化,一温一补一健,使寒气去,脾气健,运化有权,佐:,白术15,使:,甘草15,调药和中,【功用】,温中祛寒,补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忘的班级聚会事情作文(15篇)
- 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提升承诺函3篇
- 《中西方音乐史概览:大学音乐史课程教学教案》
- 中国环氧涂装地面材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防护杠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粉末成型液压式压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双相不锈钢焊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中国单臂式金刚石锯石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年中国生姜市场发展分析及未来投资潜力可行性报告
- 2026年中国防泳移剂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特气系统培训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服务礼仪课件
- 10kV开关柜技术规范书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第17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 ▏人美版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CNC机加工作业指导书
- 研究生同意报考证明
- 旅游学 教学大纲、教案、课后习题答案(李天元)
- 保安员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汇编
- 提灌站施工施工方案
- 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