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简明汇总_第1页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简明汇总_第2页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简明汇总_第3页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简明汇总_第4页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简明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简明版 说说 明明 一一 民用建筑与防火规范民用建筑与防火规范 二二 建筑类别建筑类别 三三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四四 消防车道消防车道 五五 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面 六六 防火间距防火间距 七七 防火分区防火分区 八八 防烟分区防烟分区 九九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 十十 消防电梯消防电梯 十一十一 设备用房设备用房 十二十二 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十三十三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 附 深圳消防局的通知附 深圳消防局的通知 2 一一 民用建筑与防火规范民用建筑与防火规范 1 民用建筑种类繁多 在此仅涉及防火规范中界定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 一般而言 防火规范按层数分类居住建筑 按高度分类公共建筑 3 当住宅 9F 或公建 24m 时 执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2006 当住宅 10F 或公建 24m 时 执行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 GB 50045 95 2005 年版 4 当地下室为车库时 还应执行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 97 当地下室设人防时 还应执行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 规范 GB 50098 98 2001 年版 5 当项目为住宅建筑时 还应执行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 2005 中 9 防火与疏散 当项目为办公建筑时 还应执行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 2006 中 5 防火设计 6 当项目所在地为深圳时 还应执行 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关于明确消防 车道及登高面操作面设计参数的通知 二二 建筑类别建筑类别 1 防火规范按层数和高度将民用建筑分类为单层 多层 高层和超高层 高层又再分为一类高层和二类高层 2 单层建筑 1F 的建筑 包括 24m 的 1F 建筑 多层建筑 9F 的住宅 7F 时楼梯应通出屋面 24m 的公建 5F 时楼梯应通出屋面 二类高层建筑 10 18F 的住宅 12F 时应设消防电梯 24 50m 的公建 32m 时应设消防电梯 一类高层建筑 19F 的住宅 50m 的公建 以及 24m 以上部分的每层面积 1000 的商业楼 展览楼 综合楼 电信楼 财贸金融楼 24m 以上部分的每层面积 1500 的商住楼 高级住宅与重要公建 超高层建筑 100m 的所有建筑 3 三三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1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按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分为四级 重点掌 握一 二级 2 一类高层建筑 地下室 耐火等级为一级 其余均可为二级 四四 消防车道消防车道 1 高层建筑均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2 宜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单 多层建筑 1 2000 座位的会堂 2 3000 座位的体育馆 3 占地 3000 的展览馆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 可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消防车道 或 设置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 6m 的平坦空地 3 其它消防车道 1 当建筑物 不论多层或高层 沿街长度 150m 或总长度 220m 时 应在适当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2 建筑物 不论多层或高层 的内院或天井 当其短边长度 24m 时 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3 利用交通道路作环形消防车道时 两条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 160m 4 消防车道的设计要求与规定 1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 车场 回车场的尺寸 多层建筑 15m 15m 高层建筑 18m 18m 深圳一律 18m 18m 2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但应符合消防车道与建筑物的距离要求 3 消防车道与建筑物的距离 S 登高面处 5m S 10m 其余处 S 3m 深圳有更为具体的规定 4 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 R R 12m 但与城市道路丁字或十字路口交 4 接处 R 9m 5 消防车道的宽度 多层建筑 3 5m 高层建筑 4m 深圳一律 4m 登高面处 6m 6 消防车道的净空尺寸 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的净空宽度 4m 净 空高度 4m 深圳净高 5m 7 消防车道的坡度 登高面处 i 1 深圳 2 其余处 i 7 深 圳 10 五五 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面 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长的 1 4 且不小于任一长边的长度直接落地 或仅布 置高度 5m 进深 4m 的裙房 在登高面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 梯或出口 六六 防火间距防火间距 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耐火等级为一 二级 建筑类别防火间距备注 多层建筑与多层建筑 6m 当组团占地 2500 住宅 6F 时 住宅防 火间距可 4m 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 9m 多层建筑与高层裙房 6m 当多层屋面 15m 且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 防火墙时 防火间距不限 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13m 高层建筑与高层裙房 9m 高层裙房与高层裙房 6m 当较高一座的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 防火间距不限 当较低一座的屋顶不设天窗 屋面耐火极限 1h 且其外墙为无门窗洞口 的防火墙时或较高一座的外墙耐火极限 2h 且其外墙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窗 或防火卷帘时 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 但应 4m 5 七七 防火分区防火分区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 耐火等级为一 二级 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建筑类别 无自动灭火系统有自动灭火系统 备注 多层建筑 高层裙房2500 5000 当高层与裙房之间设有防火 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 二类高层建筑1500 3000 一类高层建筑1000 2000 地下室 500 1000 地上 4000 高层建筑 内商业 展厅等 地下 2000 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装修 半地下2500 5000 地下2000 4000 地下车库 复式1300 2600 单层3000 6000 多层2500 5000 地上车库 高层2000 4000 当车库含在高层建筑内 且 在地面以上时 八八 防烟分区防烟分区 1 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宜 500 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2 高度 6m 的建筑空间不受此限 3 需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和走道 应采用挡烟垂壁 隔墙或从顶棚凸下 0 5m 的垂梁划分防烟分区 6 九九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 1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的出口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的出口 1 安全出口的数量 每个房间不应少于两个房门 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 于两个安全出口 但符合特定条件的可设一个 允许只设一个房门的房间面积及其条件 房间类别允许只设一个房门通往疏散走道或直通室外的房间 单层公建 托幼除外 房间面积 200 人数 50 人 但房门必须直通室外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面积 60 人数 50 人 多层建筑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 托幼除外 室内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 14m 人数 80 人 门净宽应 1 4m 且向外开启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面积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面积 60 60 门净宽应 门净宽应 0 9m 0 9m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 面积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 面积 75 75 门净宽应 门净宽应 1 4m 1 4m 且向外开启 且向外开启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一个厅 室的建筑面积 50 地下室 半地下室房间面积 50 人数 10 人 地下或半地下库房房间面积 100 允许只设一个疏散楼梯的建筑及其条件 建筑类别允许只设一个疏散楼梯直通室外地面或屋面的建筑 1 2 3F 的建筑 医疗 托幼除外 每层建筑面积 500 且 2F 3F 人数之和 100 人 2 9F 且每层建筑面积 500 的塔式住宅 多层建筑 3 9F 且每层建筑面积 300 人数 30 人的通廊式住宅 1 18F 且每层 8 户 建筑面积 650 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 塔式住宅 2 18F 且每单元设有一座通出屋面并在屋面通向另一单元的疏散楼梯 单元与 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 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窗间墙宽度与窗槛墙高度均 1 2m 且为不燃烧墙体的单元式住宅 高层建筑 3 除地下室外 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时 且相邻两个 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 二类高层 2100 一类高层 1400 的公共建筑 无论是否有自动灭火系统 公共建筑 顶层局部 升高部分 主体已设有二个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 当顶层局部升高 2F 每层建筑面积 200 人数之和 50 人时 顶层可设一个楼梯 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室外屋 面的安全出口 7 2 安全出口的宽度 供安全疏散用的楼梯 走道和外门的宽度应符合下 列规定 建筑类别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走道净宽每个外门的净宽 多层住宅1 1m 1 1 m1 1 m 高层住宅1 2 m 1 2 m 1 2 m 一般多层公建1 1 m 单面布房 1 2 m 双面布房 1 3 m 1 1 m 一般高层公建1 2 m 单面布房 1 3 m 双面布房 1 4 m 1 2 m 3 安全出口的位置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应 5m 8 2 疏散楼梯 1 各种疏散楼梯的适用范围及设计要求 类型适 用 范 围设 计 要 求 开 敞 楼 梯 间 1 9F 的多层住宅 2 10 11F 的二类高层住宅 单元式 3 3F 的娱乐场所 4 5F 的多层公建 医疗除外 1 楼梯间靠外墙 并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2 用于 7 9F 的多层单元式住宅时 楼梯应 通出屋面 户门为乙级防火门除外 3 用于 10 11F 的二类高层单元式住宅时 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封 闭 楼 梯 间 1 7F 的多层与二类高层住宅 塔式 2 10 11F 的二类高层住宅 通廊式 3 12 18F 的二类高层住宅 单元式 4 5F 的特殊多层公建 如病房楼 档案库 空调旅馆 娱乐场所等 5 5F 32m 的二类高层公建 6 高层建筑的裙房 7 地上与地下车库 1 楼梯间应靠外墙 并应直接采光和自然通 风 否则应设防烟楼梯间 2 对于 7F 的多层与二类高层塔式住宅时 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3 多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 应设双向弹簧门 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 应设乙级防火门 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4 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 可将走道 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 形成扩大的封 闭楼梯间 但高层建筑还应采用乙级防火 门等防火设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 烟 楼 梯 间 1 12 18F 的二类高层住宅 塔式 通廊式 2 19F 的一类高层住宅 3 32 50m 的二类高层公建 4 50m 的一类高层公建 5 高层车库 含在高层内地面以上 6 地下商场 展厅 餐厅 歌舞厅 1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 阳台或凹廊 2 前室的面积 住宅 4 5 公建 6 当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时 住宅 6 公建 10 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并 向疏散方向开启 4 前室应设有防排烟设施 二类高层前室可 自然排烟 一类高层前室应机械排烟 5 利用阳台或凹廊进行自然排烟时 不应封 外窗 如必须封时 每层可开启外窗面积 独立前室 2 合用前室 3 6 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开设其他房门 不应 布置开水间 贮藏室 不应埋设可燃气体 液体管道 剪 刀 楼 梯 间 1 一类高层住宅 2 塔式高层建筑 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2 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 1 0h 的实体分 隔墙 3 剪刀楼梯间应分别设前室 塔式住宅确有 困难时可设一个前室 但两座楼梯应分别 设加压送风系统 室 外 疏 散 楼 梯 可作辅助楼梯 与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配合使用 1 最小净宽 9m 非防烟时 0 8m 2 楼梯坡度 450 非防烟时 600 3 栏杆高度 1 1m 4 步级 栏杆和平台等应采用耐火极限 1 0h 的不燃烧体 砼或钢 5 在楼梯周围 2m 宽的墙面上 除疏散门外 不应开其他门窗洞口 疏散门应采用乙级 防火门 且不应正对楼梯段 9 2 凡疏散楼梯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 通向避难层 的错位楼梯除外 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 自动扶梯不能用作疏散楼梯 弧形楼梯不宜用作 疏散楼梯 4 共用楼梯的规定 首层疏散楼梯分 隔 a 地下室 半地下室不应与地上共用楼梯间 当必须共用时 应在首层 出入口处 设置耐火极限 2h 的隔墙或乙级防火门隔开 并应有明显 标志 b 地下车库人员的疏散楼梯与安全出口应独立设置 不得与裙房共用 c 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与安全出口应独立设置 不得与商场共用 d 高层建筑标准层的两部疏散楼梯到达首层时 不得共用门厅的同一个 出口 而应保持距离 5m 的两个安全出口直通室外 5 楼梯出屋面的规定 a 多层建筑 7F 的单元式住宅 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出屋面 户门 为乙级防火门除外 5F 的办公 旅馆等民用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均应通出屋面 托儿所 幼儿园和大 中 小学教学楼的疏散楼梯间均应 通出屋面 b 高层建筑 裙房至少应有两座疏散楼梯间通出裙房屋面 高层 标准层 的疏散楼梯间均应通出高层屋面 c 出屋面的楼梯间不应穿越其它房间 乙级防火门应向屋面方向开启 3 疏散距离疏散距离 1 房间室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 筑 类 别室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最大距离 托儿所 幼儿园 医院 疗养院20m 多层建筑 其他民用建筑22 m 10 高高 层层 建建 筑筑1515 m m 大空间 观众厅 展览厅 餐厅 营业厅 阅览室 3030 m m 地 下 车 库 库内最远一点到楼梯间的距离 45m 无 自动灭火系统 60m 有自动灭火系统 2 房门或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房门或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建 筑 类 别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托儿所 幼儿园2520 医院 疗养院3520 学校3522 单 多层 建筑 其他民用建筑4022 医院病房楼2412 建筑3015 旅馆 展览馆3015 高层建筑 其他民用建筑4020 注 1 对于单 多层民用建筑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按本表增加 5m 2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单 多层民用建筑 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增加 25 十十 消防电梯消防电梯 1 消防电梯的设置 1 12F 的二类高层住宅 19F 的一类高层住宅 2 32m 的二类高层公建 50m 的一类高层公建 3 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层数应按自然楼层计算 架空层及复式住宅上层 均应计入建筑层数 2 消防电梯的数量 建筑面积 1500 设一台 1500 4500 设二台 4500 设三台 消防电梯可兼做客梯或工作梯 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3 消防电梯的要求 1 消防电梯应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 消防电梯应设前室 居住建筑 4 5 公共建筑 6 当合用前室 11 时 居住建筑 6 公共建筑 10 3 消防电梯应从地下室直通顶层 且应每层停靠 4 消防电梯前室宜靠外墙布置 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或经过长 度 30m 的走道直通室外 5 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6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应 800kg 11 人 速度 V H 60 1 5m s 7 消防电梯井道 机房与相邻的其它电梯井道 机房之间 应采用耐火 极限 2h 的隔墙隔开 当在机房隔墙上开门时 应设甲级防火门 8 消防电梯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井底应设排水设施 排水井的容量不应 2m3 宜布置在井底位置附近 并用暗管连接 十一十一 设备用房设备用房 1 锅炉房 可燃油浸电力变压器 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 不应布置在 人员密集场所的上面 下面或贴邻 并应采用耐火极限 3h 多层 2h 高层 的隔墙和 1 5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当必须在隔墙上 开门时 应设甲级防火门 2 锅炉房 变压器室应设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的部位 并应设直通室 外的安全出口 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 1m 的防火挑檐 或 高度 1 2m 的窗槛墙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3 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高层建筑 裙房的首层或地下一层 并采用耐火 极限 2h 的隔墙和 1 5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 时 应设甲级防火门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4 消防水泵房可建在地下室 但宜靠近消防控制室 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 全出口 5 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首层或地下一层 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十二十二 人员密集的场所人员密集的场所 1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12 应设在 1 3F 宜靠外墙布置 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 应 采用耐火极限 2h 的隔墙和 1h 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 当必须在隔 墙上开门时 应设乙级防火门 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设在地下二层及以下 设在地下一层时 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 口地坪的高差不应 10m 2 一个厅 室的建筑面积不应 200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当 一个厅 室的建筑面积 50 时 则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3 疏散走道和其他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 应设置发光 疏散指示标志 4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并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2 观众厅 会议厅 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1 应设在 1 3F 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 一个厅 室的建筑面积不宜 400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2 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 地下商业 展厅等 1 不宜设在地下三层及以下 2 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 乙类的物品 3 当建筑面积 2000 时 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 且防火墙上不得开 设门窗洞口 4 疏散走道和其它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面上 应设置发 光疏散指示标志 5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并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十三十三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 1 防火墙 1 耐火极限为 4h 2 应直接设在钢筋混凝土基础或框架上 高出屋面 0 4m 当屋面为耐 火极限 0 5h 的非燃烧体时可砌至屋面板底 13 3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必须开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不应设排气 道 必须设时两侧墙厚 0 12m 4 建筑物内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 否则内转角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距离 4m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距离 2m 设耐火极限 0 9h 非燃烧固定扇的采光窗时不受此限 2 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应设防火墙 住宅单元之间 住宅内的托幼 舞台与观众厅之间 包括闷顶内 放 映室 手术室 厨房 空调机房 通风机房 排烟机房 消防控制室 消防设备间 电梯井道及电梯机房 3 防火门 防火窗和防火卷帘 名称代号类别适 用 场 所设 计 要 求 甲级 1 2h 1 防火墙上的门 2 地下室 半地下室 的楼梯间 3 消防电梯机房 4 柴油发 电机房的储油间 5 有固定灭火装置的 设备间 通风机房 空调机房 6 锅炉 房 变压器室 高压电容器室 多油开 关室 乙级 0 9h 1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前室 3 不设封闭楼梯间的 住宅户门 4 设扩大前室的住宅户门 5 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门厅通往走道 房间的门 防防 火火 门门 FM 丙级 0 6h 管道井 通风道的检修门 垃圾前室门 1 位于疏散走道和楼梯间的防 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 并可随时开启 2 关闭后很难或不能随时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