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李白诗四首》CZY_第1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李白诗四首》CZY_第2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李白诗四首》CZY_第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李白诗四首》CZY_第4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李白诗四首》CZY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代诗仙李白,后人评价,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3.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 白,关于李白的三个关键词,漫游 漫游是盛唐文人的风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一生有两次漫游阶段(24岁至41岁、45岁至55岁),他漫游的动机有二:一是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二是广交天下名士豪杰,为进入仕途铺平道路。李白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不少名诗,因此诗名远播,震动朝野,基本上达到漫游的目的。,“终南捷径”,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但不屑于走科举道路,也不屑于投笔从戎。他选择的是漫游各地,结交名士,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隐江湖。,“太白精神”,李白是盛唐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称“太白精神”:慷慨自负,傲视凡夫,纵酒狂放,追求自由,幻想浪漫。而他的诗则是太白精神的艺术凝聚和形象显现。,李白的自负让他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但做了几年官后,浪漫理想必然与现实发生矛盾,与世俗无法共存,他强烈感觉到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他经常游离在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之间,在宇宙之中忍受这巨大的孤独。当他毅然离开朝廷之际,在诗中写到:“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晚期的诗中他高歌自由,思想中揉合着儒、道、释、纵横、名士、酒徒的气质。而这种个性解放的呼声,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达得更为明确激越。,李白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 他的诗想象奇特、夸张大胆、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根据下列诗句,了解李白其人、其诗,狂放不羁、不畏权贵,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抱负远大,轻财好施,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游历山河,热爱自然,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得意兴奋,5.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6.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寻访名山,求仙学道,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 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背 景,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谴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所梦内容。吟:古诗体裁,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题 解,通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梦游的原因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2.梦游的景象 我欲因之梦吴越仙之人兮纷纷而来下3.梦醒的感叹 忽魂悸以魄动使我不得开心颜。,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确实,说起,有时,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名作状,向东南,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手法,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飞渡镜湖的情景:眼见清清的溪水荡漾,耳闻猿猴发出凄清的啼叫。(幽雅),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浪漫主义手法,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1,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于花、被花迷住。,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使颤栗,使震惊,震动,形容声音之大,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黑沉沉的样子,水波摇动的样子,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使颤栗,使震惊,震动,形容声音之大,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黑沉沉的样子,水波摇动的样子,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名作状,在中间,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神仙出场时的情景:纷至沓来的神仙,穿着云霞做的衣裳,骑着风当作马,老虎在奏乐,鸾凤在拉车,它们雍雍穆穆,济济一堂。(富丽和穆),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迈奔放,想像丰富,夸张大胆。思考:上述风格在这一部分中是如何体现的?,诗人展开丰富的想像,运用大胆的夸张手法为读者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神仙世界,塑造了幻想世界中的诸多形象:照“我”飞渡镜湖的月亮,是那样的富有人情味;熊咆龙吟、雷电霹雳、空中楼阁、霓衣风马等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故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飘然思不群”。,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名词作状语,向东,将要,心惊,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思考:这一部分,有人读出李白消极的处世态度,有人读出他蔑视权贵的傲气,你有什么看法?,梦境消失,诗人于惊悸中返回现实,方知“古来万事东流水”。 诗人认为,世间行乐就如同这场梦游一样,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这些诗句包含了诗人对人生多少失意的感慨! 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而唯一能抚慰诗人内心创伤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即徜徉山水之间,寻仙求道之乐。诗意至此,或可完结,但诗人却另加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如响落天外,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唱出了封建社会多少怀才不遇之士的愤激心声。这是诗人思想性格中更强烈的一面:不对人生屈服,不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梦境解读1,隐喻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就是对他 42岁入朝为官的两年多生活的经历。这是对自己从年轻时代就开始了的“愿为辅弼”的政治理想幻灭的一个概括。,梦境解读2,归纳主旨,这首诗为留别友人所作,通过写梦中游仙境界,表达诗人不满社会现实,不为名利所困,蔑视权贵的高尚节操。,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比喻,拟人,直接点明人和事。,飘泊远航,归途凶险。,暗喻晁衡遇难,愁云笼罩 ,心情沉痛,越女词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人物形象,棹歌: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船之轻松欢快; 笑入:“笑”着划船钻入荷花里面,欲出不出,假装害羞,天真活泼之态,历历在目。 此诗写越中采莲少女活泼可爱的神情动态。,语言特点:清新自然,丁都护歌,李白,这是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的纤夫。在横幅的画面上,一队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货船,在酷日下向前挣扎,荒芜的沙滩上只有半埋在沙里的几个破筐。纤夫们的步子那样沉重,人们仿佛听到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从远处传来。,这幅画表现了沙皇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野蛮剥削,同时也表现了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力量。,丁都护歌 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g,dng,zo,h,zhu,解题,丁都护歌,关于“丁都护歌”的来源,宋书乐志记载说,彭城内使徐逵之被鲁轨杀了,宋高祖(即宋武帝刘裕)派府内直督护丁旿去处理后事。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长女,她叫丁旿到她的府阁下,亲自询问殡殓之事,每问一句,都叹息“丁督护!”语声很哀切。后人根据她的悲叹声进一步推衍成这支歌曲。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保存的丁督护歌都是咏叹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思妇的哀怨的。,这首诗作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李白借旧题写时事,在标题上就已营造了凄切悲苦的基调。那么全诗的诗眼应该是什么?,苦,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