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_第1页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_第2页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_第3页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_第4页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 公共建筑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 公共建筑 一 项目基本信息一 项目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 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新建项目 建设地点 南京市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发路 1 号 建设单位 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类型公共建筑 绿色设计目标 国标一星 国标二星 国标三星 二 主要设计依据二 主要设计依据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T 50378 2006 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 T 229 2010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1993 4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32 J 96 2010 5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规划设计部分 7 国家 省 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 绿色设计的技术路线三 绿色设计的技术路线 1 室外环境优化设计 2 场地雨水渗透调蓄系统优化设计 3 复合景观绿色设计 4 节水灌溉优化设计 5 高效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6 空调系统综合规划设计 7 节能照明系统优化设计 8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9 水系统综合规划设计 10 非传统水源系统利用设计 11 节水器具应用设计 12 高强钢 高强混凝土应用设计 13 预拌混凝土 预拌砂浆应用设计 14 可再循环材料应用设计 15 室内环境优化设计 16 高效设备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1 高效能效监测管理系统设计 2 根据项目设计情况补充 四 场地设计四 场地设计 1 1 基本指标 注 本模板 基本指标 注 本模板 基本指标基本指标 指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T GB T 50378 200650378 2006 中控制项和可体现南京市中控制项和可体现南京市 地域特色且易于实施的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 为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 地域特色且易于实施的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 为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标准要求标准要求 1 场地内是否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餐饮类建筑 锅炉房 垃圾运 转站 以上皆无 其他易产生烟 气 尘 噪声的建筑或设施 请填写 综合楼一层为 职工餐厅及厨房 办公楼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泵房 是否采取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 是 否 如有污染源 应在设计时根据 项目的性质 合理布局或利用 绿化进行隔离 2 距主要出入口 500m 半径内公交站点数 1 个 公交线路数量 含轨 道交通 公交站点数不少于 1 个 3 场地是否进行无障碍设计 是 否场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 2 一般性指标 注 本模板 一般性指标 注 本模板 一般性指标一般性指标 指除指除 基本指标基本指标 外评价标准中其他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 外评价标准中其他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 1 总用地面积 69851 75 m2 总建筑面积 95123 37 不含地下室 m2 容积率 1 4956 2 地上建筑面积 95123 37 不含地下室 m2 地下建筑面积 155 50 m2 建筑密度 39 70 3 绿地率 24 54 4 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155 50 27732 40 1 178 34 5 场地内是否有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有 面积 18800 36 不含地下室 m2 无 五 建筑设计五 建筑设计 1 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标准要求标准要求 1 建筑节能率目标 乙类 50 65 甲类 乙类不低于 50 甲类不低于 65 2 纯装饰性构件 有 有纯装饰性构件时造价比例 无 无纯装饰性构件 或纯装饰性 构件时造价比例 5 3 女儿墙高度 1 5 m 上人 不上人 m 女儿墙高度不应超过规范规定 的 2 倍 当大于规范规定的 2 倍时 应计入装饰性构件 并 计算装饰性构件比例 4 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 是 否 是否采取防光污染措施 是 否 措施 玻璃采用 6 高透光 Low E 12 空气 6 透明 减少玻璃的反射 应采取防光污染措施 5 办公 商场类建筑是否采用灵活隔断 是 否 除楼梯间 设备间 卫生间等 具有固定功能的房间外 其他 非固定使用功能的房间应采用 可拆卸 可回收利用的轻质隔 断 6 建筑是否按照 无障碍设计规范 进行无障碍设计 是 否 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7 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用房 管道是否设于公共部位 是 否 位置 各单体设备用房及管道均为于公共部位独立设置 详建筑平面图 公用设备用房 管道应位于公 共位置 2 2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 1 立体绿化 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面积 m2 绿化面积与屋顶可绿化面积比 垂直绿化 位置 2 建筑外遮阳设计 2 1 外遮阳设置的位置和形式 固定遮阳 位置 东向 西向 南向 北向 活动遮阳 位置 东向 西向 南向 北向 2 2 设置可调节外遮阳装置 如平开的百叶窗 室外卷帘 内置百叶的中空玻璃等 的外窗面积与总外窗面积 比例 3 除常规保温隔热设计措施外 本工程屋面和东西向外墙采取以下强化隔热设计措施 种植屋面 架空屋面 蓄水屋面 外墙绿化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屋面和墙体 以上皆无 4 本工程是否采用节能电梯 是 否 5 装修与土建一体化设计 自用建筑装修与土建一体化设计 租售性建筑公共部分装修与土建一体化设 计 六 结构设计六 结构设计 1 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标准要求标准要求 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结构主筋是否采用高强度钢 是 否 高强度钢占总钢筋使用量的比例 结构主筋应全部采用 HRB400 级 及以上钢筋 高强度钢使用比 例应不小于 70 2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是 否 施工说明中应明确要求采用预 拌混凝土 2 2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 1 主体结构体系 非黏土砖砌体结构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木结构 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制构件部位 楼板 楼梯 阳台 梁柱 其他部位 其他结构 3 预拌砂浆使用比例 无 50 50 4 高性能混凝土 高强度钢使用比例 是否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是 否 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比例 是否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 是 否 高耐久性混凝土使用比例 七 给排水设计七 给排水设计 1 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标准要求标准要求 1 是否设置合理 完善的供水 排水系统 是 否 施工说明中应对供水 排水系 统进行说明 2 是否采取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是 否 说明及相关图纸中应按审查要 点要求采取避免管网漏损的措 施 3 是否采用了节水器具 是 否应采用节水器具 4 采用非传统水源时 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是 否 说明及相关图纸中应按审查要 点要求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5 是否设计雨水集蓄及利用设施 是 否 应设计雨水集蓄及利用设施 并合理确定雨水集蓄范围及利 用方案 6 是否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是 否应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2 2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 1 本工程是否有生活热水需求 是 总热水量 m3 d 否 热源来自 占总热量的百分数 太阳能热水系统 废热回收 地源热泵热水系统 空气源泵热水系统 燃气 油 锅炉 电热水器 2 生活用水是否二次供水 是 否 二次供水选用何种形式的供水设备 3 建筑排水方式 污废分流 污废合流 雨污分流 4 是否采用雨水回用技术 是 否 4 1 雨水回收区域 全部屋面 全部室外地面 其他 4 2 雨水回收池容积 m3 雨水回收处理系统位置 4 3 雨水年收集量 m3 雨水处理量 m3 雨水年使用量 m3 4 4 回用雨水用于 绿化浇灌 道路冲洗 车辆冲洗 室内冲厕 景观补水 冷却塔补水 其他 5 是否采用中水回用技术 是 否 5 1 中水水源 市政中水 优质杂排水 其他 5 2 中水回收池容积 m3 中水回收处理系统位置 5 3 中水年收集量 m3 中水处理量 m3 中水年使用量 m3 5 4 回用中水用于 绿化浇灌 道路冲洗 车辆冲洗 室内冲厕 景观补水 冷却塔补水 其他 6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八 暖通设计八 暖通设计 1 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标准要求标准要求 1 冷热源机组能效比 锅炉热效率 能效比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标 准要求 2 是否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是 否 不得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 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 的热源 3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 是否采取有效措施节 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应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 系统能耗 4 全空气空调系统是否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是 否 全空气空调系统应采取实现全 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5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 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6 集中空调的建筑 房间内的温度 湿度 风速等参数是否符合现行标准 要求 是 否 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7 集中空调的建筑新风量是否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是 否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 2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 1 本工程空调系统采用的冷热源形式 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形式请分别填写 2 空调末端形式 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形式请分别填写 3 主要功能房间的通风换气形式 排气扇 自然通风器 机械新风系统 以上皆无 4 是否设有新风热回收装置 是 否 热回收效率为 5 是否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是 否 蓄冷蓄热装置日供冷负荷与设计日累计负荷比值为 6 可再生能源利用 地源 水源热泵系统 提供的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 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 提供的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 其他 以上皆无 九 电气设计九 电气设计 1 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标准要求标准要求 1 是否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是 否 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2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 准 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是 否 照明功率密度值应不高于目标 值 3 室内照度 统一眩光值 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 照明设计标准 要求 是 否 应对室内照度 统一眩光值 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进行规定 2 2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 1 是否具有远程抄表功能 是 否 2 公共场所照明的控制方式 延时控制 分区分组控制 智能控制 声光感应控制 其他 3 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区域 地下车库 开放式办公室 会议室 以上皆无 其他房间 空气质量监测装置联动 与新风系统联动 超标报警功能 4 公共区域有无风机和水泵 是 否 控制方式为何种措施 5 是否设计光伏发电系统 是 否 系统类型 离网型 并网型 设计功率 占变压器容量的比例 使用区域 十 室内外环境设计十 室内外环境设计 1 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标准要求标准要求 1 各朝向外窗可开启面积与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 是 否 是否设计玻璃幕墙 是 否 幕墙设有可开启窗 且可开启面积比大于 5 幕墙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各朝向可开启面积应不小于外 窗总面积的 30 玻璃幕墙应 设可开启窗或通风换气装置 2 外窗气密性等级 6 级 幕墙气密性等级 3 级 外窗 幕墙气密性应不低于现 行标准要求 3 办公建筑窗地比是否符合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 2006 的要求 是 否 窗地比应符合要求 4 宾馆建筑中有天然采光的客房间 窗地面积之比是否不小于 1 8 是 否 窗地比应符合要求 5 防结露设计 外墙热桥内表面温度为 办公楼 东向墙 36 53 西向墙 36 18 综合楼 36 53 西向墙 36 18 屋面热桥内表面温度为 办公楼 35 62 综合楼 35 62 内表面温度 10 13 6 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 2010 的一级要求 是 否 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应达到 一级要求 7 是否采取措施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是 否 应采取隔声 降噪措施控制噪 声 8 建筑总平面设计是否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于自 然通风 是 否 总平面设计应有利于冬季日照 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 于自然通风 不采用明显不合 理的布局 9 改善室内自然通风措施 设计可开启外窗 设置引风导风设施 辅助房间设机械排风竖井 其他 应采取措施改善室内自然通风 2 2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 1 室外风环境设计与评价 1 1 建筑密度 39 70 全年主导风向及入射角 1 2 规划设计是否采取措施改善室外风环境 架空底层 模拟分析 其他措施 平面布局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以上皆无 2 室外热环境设计与评价 外墙 屋顶和道路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 0 4 的比例 70 70 3 室内自然通风设计与评价 可形成穿堂风的地上房间面积占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 75 75 4 声环境评价 室内噪声源 电梯 设备机房 噪声敏感的房间是否远离噪声源 是 否 控制噪声措施 电梯井道及设备机房平面位置独立布置 采用节能低噪音设备 十一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十一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1 1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 1 是否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 是 否 2 系统型式 集中供热水系统 集中 分散供热水系统 分散供热水系统 3 集热器类型 平板型集热器 真空管型集热器 其他 安装面积 190 m2 提供的热水量占总热水量的比例为 36 25 4 集热器安装位置 屋顶 阳台 其他 5 辅助热源 电 燃气 其他 十二 智能化系统设计十二 智能化系统设计 1 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1 是否设有信息通信网络系统 是 否 2 是否设有安全防范系统 是 否 3 建筑物是否采用集中空调方式 是 否 3 1 是否设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是 否 3 2 是否设有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且与空调设施联动 是 否 3 3 是否设有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是 否 十三 园林景观设计十三 园林景观设计 1 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标准要求标准要求 1 室外绿化种植植物是否为乡土植物 是 否 是否采用乔 灌 草复层绿化 是 否 室外绿化种植植物应采用乡土植 物 并采用乔 灌 草复层绿化 2 室外可渗透地面面积与室外地面面积 不含建筑占地面积 之比 面积之比应 40 3 是否设计景观水体 是 否 景观水体补水来源 雨水 再生水 景观水体补水严禁采用市政自 来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 4 采用非传统水源时 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是 否 说明及图纸中是否采取措施保 障用水安全 5 绿化浇灌用水是否采用非传统水源 是 否 绿化浇灌用水应采用非传统水 源 2 2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 1 雨水集蓄与渗透设施 1 1 透空率大于 40 的植草砖面积 m2 透水绿地面积 m2 1 2 设置可渗透管沟 旱溪 冲沟等措施面积 m2 1 3 下凹式绿地面积 m2 2 绿化浇灌方式 取水口 滴灌 微喷灌 渗灌 管灌 其他 附件附件 2 2 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应达标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应达标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一 设计和审查依据 一 设计和审查依据 1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T 50378 2006 2 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 T 229 2010 3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1993 4 4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32 J 96 2010 5 5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 DGJ32J71 2008 6 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7 7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规划设计部分 二 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 二 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 二 二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 1 建筑设计 1 1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 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5 1 3 审查要点 公共建筑如采用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或玻璃幕 墙 应在建筑设计说明中提供防光污染说明 日照要求属于规划阶 段控制要求 当获得规划部门批准的日照分析报告时可认为不影响 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2 2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 1 4 审查要点 污染源主要指 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 易产生烟 气 尘 声的饮食店 修理铺 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 在设计时应根据项目的性质 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 3 3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 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 5 1 10 审查要点 建筑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是否不 超过 500m 4 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的规定 5 2 1 审查要点 建筑节能设计是否符合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 DGJ32 J 96 2010 的规定 5 5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 于自然通风 5 2 6 审查要点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 并避开主导风向 夏季则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 的袭击 虽然建筑总平面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会受到社会历 史文化 地形 城市规划 道路 环境等条件的制约 但在设计之 初仍需权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多方面分析 优化建筑的 规划设计 尽可能提高建筑物在夏天的自然通风和冬季的采光效果 6 6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 建筑幕墙具 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5 2 7 审查要点 各朝向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是否不小于外窗总面 积的 30 建筑幕墙是否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7 7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5 2 8 审查要点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是否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和江 苏省的规定 8 8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 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5 4 2 审查要点 建筑造型是否简约 是否设有大量不具备遮阳 导光 导风 载物 辅助绿化等作用的装饰性构件 女儿墙是否超 过规范规定的 2 倍 当有大量装饰性构件或女儿墙超过规范规定的 2 倍时 应提供装饰性构件造价计算书 其相应工程造价不超过工 程总造价的 5 9 9 办公 商场类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 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 浪费和垃圾产生 5 4 9 审查要点 办公 商场类建筑室内除楼梯间 设备间 卫生 间等具有固定功能的房间外 其他非固定使用功能的房间是否采用 可拆卸 可回收利用的轻质隔断 其他类型建筑不评价 1010 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 发霉现象 5 5 2 审查要点 节能设计中应进行结露计算判断是否符合 民用 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1993 的要求 1111 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 5 5 7 审查要点 在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中 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建 筑朝向有利于夏季和过渡季节自然通风 采取诱导气流 促进自然 通风的措施 如组织南北向穿堂风 设计可开启外窗 导风墙 拔 风井等 1212 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 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 2010 的一级要求 5 5 9 审查要点 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是否满足标准 中一级要求 各种构造和外窗的隔声性能指标可参考 08J931 建筑 隔声与吸声构造 其他类型建筑不评价 1313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 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 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5 5 10 审查要点 建筑设计 建造和设备系统设计 安装的过程中 是否考虑建筑平面和空间功能的合理安排 并在设备系统设计 安 装时就考虑其引起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手段和措施 从建筑设计上将 噪声敏感的房间远离噪声源 1414 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 5 5 12 审查要点 是否按照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 2012 要 求设置无障碍设施 1515 设备 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 改造和更换 5 6 6 审查要点 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 管道是否位于公共区域 便于维修 改造和更换 2 结构设计 1616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5 4 4 审查要点 施工说明是否明确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1717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高强度钢 5 4 5 审查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主筋是否采用 HRB400 级及以上 高强度钢 高层建筑是否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3 电气设计 1818 新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 独立分项计量 5 2 5 审查要点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是否进行 独立分项计量 1919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 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5 2 19 审查要点 电气施工图中是否选用节能灯具 低损耗镇流器 等 施工说明中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 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公共部位照明是否根据需求 合理设计延时控制等节能控制措施 2020 建筑室内照度 统一眩光值 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 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中的有关要求 5 5 6 审查要点 施工说明中是否有相关设计要求 4 暖通设计 2121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第 5 4 5 5 4 8 及 5 4 9 条规定 锅炉热效率符合第 5 4 3 条规定 5 2 2 审查要点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 是否选用效率高的用能 设备和系统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江苏省相关标准的要求 2222 不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 源 5 2 3 审查要点 是否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 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2323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5 2 11 审查要点 空调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设计工况 而且应考虑 全年运行模式 在过渡季 空调系统可采用全新风或增大新风比运 行 2424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 采取有效措 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5 2 12 审查要点 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 系统设计是否能保证在建 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建筑使用时 能根据实际需要提 供恰当的能源供给 同时不降低能源转换效率 应以节约能源为出 发点 区分房间的朝向 细化空调区域 分别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 同时 冷热源 输配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采取调控措施 2525 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 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 GB 50189 第 5 3 26 5 3 27 条的规定 5 2 13 审查要点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 统的输送能效比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规定 2626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 房间内的温度 湿度 风速等参数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中的设计 计算要求 5 5 1 审查要点 设置集中空调时 房间内的温度 湿度 风速等 参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中的设 计计算要求 2727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 新风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设计要求 5 5 3 审查要点 设置集中空调时 新风量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设计要求 5 给排水设计 2828 设置合理 完善的供水 排水系统 5 3 2 审查要点 是否设置合理 完善的供水 排水系统 2929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5 3 3 审查要点 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有避免管网漏损的措施 1 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 管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管 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 管件 与管道宜配套提供 2 选用高性能的阀门 3 合理设计供水系统 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 4 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基础处理方式 5 根据水平衡测试要求 设计分级计量水表 3030 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5 3 4 审查要点 施工说明及设备选型中是否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卫生器具及配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 164 的要求 公共卫生间洗手盆采用延时自闭或感应给水龙头 3131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 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且不对人体健康 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 3 5 审查要点 施工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 施 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非传统水源与市政自来水供水系统不得以任何方式连接 2 非传统水源供水管网及配水设备要设置明显的标识 不得安 装取水龙头 3 非传统水源供水管采用耐腐蚀材料 4 采用非传统水源供水的绿化管网不得使用喷灌方式 5 当设取水口时 应设锁具或专门开启工具 水池 箱 阀门 水表 给水栓 取水口应有明显的标识 6 采用雨水回用或再生水回用的项目 水处理系统需满足不同 水质要求的用水时 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 采用下列两种供 水方式之一供水 采用同一处理系统按最高水质标准处理后统一 供给 根据各用途水质要求单独处理后分质供水 3232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合理确定雨水积蓄 处理及利用方案 5 3 6 审查要点 设计是否有雨水集蓄及利用设施 并合理确定雨 水集蓄范围及利用方案 3333 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5 3 10 审查要点 给排水设计是否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6 景观设计 3434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且采用包 含乔 灌木的复层绿化 5 1 9 审查要点 苗木表中是否均为乡土植物 是否采用乔 灌木的 复层绿化 3535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