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SWOT分析_第1页
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SWOT分析_第2页
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SWOT分析_第3页
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SWOT分析_第4页
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SWOT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 分析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指导老师 张秋立指导老师 张秋立 组员 组员 许茹萍许茹萍 杨敬如杨敬如 杨林杨林 姚瑶姚瑶 尹俊玲尹俊玲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1 班班 2013 11 22 0 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 分析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 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不断加快 各国之间的联 系也越来越紧密 尤其是当前国内外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区域经 济建设 为寻找到中华复兴 中原崛起的突破口 河南省制订 了 大中原经济区 规划 并将这一规划申请 上升至国家战 略 中部崛起是目标 中华复兴为重任 实现国家平衡 科学 可持续发展 探索出一条城镇化的新模式 但是面对周边区域 的竞争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提出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以著名 的 分析方法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SWOT 分析 建设战略 引言引言 2011 年 对于中原人民来说 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 值得铭记的年份 一 个雄壮优美的主旋律 建设中原经济区 高扬 回荡在中原大地的上空 2011 年 1 月 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3 月 中原经济区 被郑重写入国家 十二五 发展规划 9 月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出台 国务院正式印发 指导意见 这是国家大力实 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大力举措 中原经济区正式 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国家大事 省之大计 民之大业 河南 在全国范围内 再次备受瞩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中原经济区是 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 中原城市群为支撑 涵盖 河南全省 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中原经济区以郑州都 市区为核心 中原城市群为支撑 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 地 处中国中心地带 地理位置重要 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底蕴深厚 在全国改革 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全省 18 个地市及山东 安徽 河北 山西 12 个地市 3 个县区 战略定位为 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 代农业基地 全国工业化 城镇化 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全 1 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 枢纽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国家政策的鼓励给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 给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 但是同时中原经济区内部也有许多劣势 而且还面对来自周边区域的威胁 为了中原经济区更好 更快的发展 我们需 要对其进行内外部详细的分析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之道 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 分析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 分析 SWOT 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 20 世 纪 80 年代初提出来的 SWOT 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 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其中 优势和劣势是组 织的内部因素分析 机会和威胁是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 2 12 1 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 SWOTSWOT 分析矩阵图分析矩阵图 内部因素分析 S 优势W 劣势 外部分析 策略分析 内部分析 交通区位重要 粮食优势突出 产业基础较好 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底蕴深厚 创新劣势 要素劣势 土地 和资金劣势 基础劣势 外 部 环 境 分 析 O 机 会 客户群的扩大趋势或产 品细分市场 技能技术向新产品新业 务转移 为更大客户群服 务 前向或后向整合 市场进入壁垒降低 获得购并竞争对手的能 力 市场需求增长强劲 可 快速扩张 战略 机会 优势组合 可能采取的战 略 增长性战略 最大限度的发展 WO 战略 机会 劣势组合 可能采取的战略 扭转性策略 利用 机会 回避弱点 2 出现向其他地理区域扩 张 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T 威 胁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 性 中原经济区的独立性 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河南省经济社会问题显 现 科学技术因素 战略 优势 威胁组合 可能采用的战 略 多元化战略 利用优势 降低 威胁 战略 威胁 劣势组合 可能采用的战略 防御性战略 收缩 合并 2 2 2 2 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具体分析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具体分析 2 2 12 2 1 中原经济区的自身优势 中原经济区的自身优势 S S 分析 分析 交通区位重要 地处我国腹地 承东启西 连南贯北 是全国 两横三 纵 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的交汇区域 2011 年末区内铁路营 业里程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 6965 公里 8323 公里 占全国的 7 和 9 8 运营民用机场达到 7 个 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地 位 粮食优势突出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 粮食 产量超过 1 亿吨 占全国的 18 以上 其中小麦产量 5400 万吨 接近全国的 50 棉花 油料 畜禽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18 4 20 5 14 8 特色农林产品在全 国占有重要地位 产业基础较好 矿产资源丰富 煤 铝 钼 金 天然碱等储量较大 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工业门类齐全 装备 有色 食品产业优势突 出 电子信息 汽车 轻工等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 市场潜力巨大 城镇化率达到 40 6 正处于工业化 城镇化加速推进 阶段 投资和消费需求空间广阔 市场优势日益显现 人口总量大 劳动力素 质不断提升 是全国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文化底蕴深厚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历史悠 3 久 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形成了兼容并蓄 刚柔相济 革故鼎新 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 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2 2 22 2 2 中原经济区的内部劣势 中原经济区的内部劣势 W W 分析 分析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 河南的经济发展虽然比较迅速 也有着许多的优势 但是原有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不能够继续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 暴 露出许多阻碍河南经济建设的劣势 创新劣势 人力资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础 河南省虽然具有人力资源数量上优势 但是却属于高等教育 科研水平相对偏低的省份 河南的高水平 高层次的高 等院校较少 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相对于其他中原地区省份也较低 因此河南的 中原经济区建设缺乏人才资源的强有力的支持 也不能给河南的发展提供充足 高质的人才资源 要素劣势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各种要素的投入 河南省的要素劣势主要体现在土地 和资金上 河南是农业大省 保障农业用地面积一直是中央对河南省的要求 因此河南地区的土地征用和报批难度较大 这进一步限制了河南中原经济区建 设的发展 而资金方面 由于河南处于中部地区 经济发展又相对沿海省份较 为落后 因此在招商引资和资金供应方面有着很大的困难 这也成为了河南省 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瓶颈 基础劣势 河南经济发展速度慢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河南相对于中原其他省份 的发展还不占优势 河南省会郑州的发展也落后于湖北的武汉和湖南的长沙 落后的经济基础导致了河南在发展经济时的投入收到了限制 也阻碍了河南在 改善环境方面的投资 这制约了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长期发展 2 2 32 2 3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机会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机会 O O 分析 分析 SWOT 分析法的 O 也就是机会 或者说是机遇 所谓的机会就是指组织 机构的外部因素 具体包括 新产品 新市场 新需求 外国市场壁垒解除 竞争对手失误等 潜在的发展机会主要可能是 客户群的扩大趋势或产品细分市场 技能技术向新产品新业务转移 为更大客户群服务 4 前向或后向整合 市场进入壁垒降低 获得购并竞争对手的能力 市场需求增长强劲 可快速扩张 出现向其他地理区域扩张 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 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 现代农业基地 全国工业化 城镇化 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 通枢纽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中原的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情况 当今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 交通 中心和物流枢纽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位列全国第五位 中西部首位 铁 路 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通车总里程均居全国首位 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 林 牧 渔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中原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 尤其 在煤矿资源 先天性的农业大省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中原经济发展接下来的发展机会主要有 首先 可以打造新的品牌效应 中原地区的发展 可以立足于本土的发展 模式 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自主品牌 能够很好地利用中原文化这一要素 打造新的产品 然后 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位置尤其重要 可以很好地利用铁路 空运 航运等交通条件的优势 开辟新的市场 扩大在华北市场的含量 发展东北 西北 华南等多个市场的份额 利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优势积极地开辟 外国市场 向美洲 欧洲 大洋洲等发达国家积极扩散 吸收外汇 其次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扩大优势 很多地域性缺粮已经威胁到了地区的 发展 河南作为一个粮食大省 可以利用本省优势 积极地发展农业 满足外 界对于粮食的需求 再次 中原地区要在经济发展的已有的基础上 扩大某些本身实力较强的 企业单位 打造强大的特色产业 使之有实力收购同行业的其他企业 以此降 低生产成本 扩大垄断优势 形成强大的聚群效益 最后 要积极的利用好中央对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有效的利用 5 国家对于中部崛起战略的帮扶政策 2 2 42 2 4 中原经济区的潜在威胁 中原经济区的潜在威胁 T T 分析 分析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这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 的发展带来不确定和不稳定性 一是中原城市群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和再平衡 短期难现高增长 二是 08 年的金融危机使得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升 级难度加大 技术积累难以在短时期内取得突变 三是市场环境变化 市场竞 争更加激烈 国际市场难以扩大 国内大量大出口型企业将产品转向国内市场 国际跨国公司的目光更加重视经济形势较好的中国市场 外资企业为了抢占国 内市场而加大投入 国内市场将面临外资的争夺 中原经济区的独立性 中原经济区客观存在 中原 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地域概念 自古有之 这一区域山水相连 民风民俗相近 历史文化同脉 经济联系密切 是建设中 原经济区的地域基础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 中原地区地处全国中心地带 距离 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 海峡西岸等经济区相对较远 难以接受这些经济区 的辐射带动 也难以融入周边经济区域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从四大区域层面看 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全面振兴 西部地区大开发 为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 而中部地区内部的区域竞 争同样激烈 就城市群而言 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便提及了多处 比较而言 中 原城市群经济总量领先 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合理质量高 而就中心城市 的竞争力来说郑州也落后于武汉与长沙 因此 在激烈的内外竞争中 中原经 济区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努力争取国家的政策认可是发展的关键 河南省经济社会问题显现 河南省是个人口大省 经济大省 农业大省 作为省会 郑州的经济社会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露出来 成为影响全市经济持 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是城乡结构不平衡 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 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较弱 二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第三产业比重偏小 产业多处于产业链的初级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 巨 三是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教育 医疗 卫生设施普遍不足 城市车辆拥堵 时常发生 6 科学技术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 承载着科技重任的科学技术人才 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与区域竞争的焦点 各地科学技术人才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因此 实现创新型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以及实现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变 都对 中原经济区科技人才的开发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通过对中原经济区科技人 才开发现状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醒的意识到中原经济区科技人才的结构性矛盾 比较突出 科技人才在区域 城乡及产业间的分布不甚合理 同时 中原经济 区的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尚不完善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科技人才工作运行 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因此 目前这种状况还完全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需要 3 3 结语结语 经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认识到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有优势也有劣势 有机 遇也有挑战 要促进经济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高瞻远瞩 制定详尽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