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1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2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3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4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在校实践调查报告在校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题目 家乡外出务工人员适龄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家乡外出务工人员适龄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学院 专业 班级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 20122012 年年 2 2 月月 2929 日日 第 2 页 共 16 页 一一 调查背景调查背景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 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据 8 8 亿人 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 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 对家乡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情况进 行调查 发现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 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 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 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 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子女教育的危机 于是我于 2012 年 1 月 25 日到 2012 年 2 月 15 日 在家乡对一百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做了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 卷 100 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64 份 二二 现状调查现状调查 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外出务工 人员逐年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 这一点在家乡表现的 尤为明显 家乡学生家长 80 外出务工 也就是说 80 的学生是留守 儿童 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财富的同时 也带回大量资金为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 回乡创业积累一定资本 但是其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却出现了一系列大问题 发人深思 这些 留守儿童 因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不能得到父母的亲情 关照和教育 使得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托付于爷爷 奶奶的孩子 由于老人的过分溺爱而易生娇气 托付于亲戚或邻居 的孩子 由于疏于管教而易生霸气 加上社会和学校忽视了这批孩 子的教育 在学校 社会与家庭之间出现了断层 三三 数据分析 在附录中已附上调查问卷 数据分析 在附录中已附上调查问卷 调查以调查问卷和调查访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调查问卷 的方式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性别 年龄 学历 收入等基本状况 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外出务工人员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及 问题 您 的 户 口 类 型 是 选项选项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外省农村 2 3 13 B 本省农村 23 35 94 C 外省城镇 1 1 56 D 本省城镇 37 57 81 第 3 页 共 16 页 E 其它 1 1 5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通过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的人员中本省农民占 35 94 本省城 镇占 57 81 由此可见 外出务工人员不仅限于农民 相当数量的 城镇居民也开始外出务工 其中一部分人城镇户口的居民 因为在 镇上买了房子而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随着城市化建设 农民 更愿意摆脱农村户口 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镇上离学校更近 便于孩 子上学 您 的 受 教 育 程 度 选项选项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没上过学 2 3 13 B 小学 4 6 25 C 初中 13 20 31 D 高中 含中专 职高 11 17 19 E 大专以上 34 53 1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您 的 配 偶 受 教 育 程 度 选项选项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没上过学 4 6 25 B 小学 7 10 94 C 初中 12 18 75 D 高中 含中专 职高 11 17 19 E 大专以上 30 46 8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 大部分人员接受过不同程度上的教育 其中初中及以上占到了 95 但是还是有 5 的人员没有接受过教育 由此看来 上辈的受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您 家 庭 平 均 月 收 入 选项选项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1000 元 1500 元 包括 1500 元 13 20 31 B 1500 元 2000 元 包括 2000 元 9 14 06 C 2000 元 3000 元 包括 3000 元 13 20 31 D 3000 元 5000 元 包括 5000 元 14 21 88 第 4 页 共 16 页 E 5000 元以上 15 23 4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通过调查 外出务工人员在薪酬收入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 提高 这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不断增 加 但是通过了解知道 许多务工人员由于没有文化 干的都是体 力活 一天工作时间很长 很累 您 外 出 务 工 几 年 了 选项选项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半年 2 3 13 B 一年 5 7 81 C 两年 3 4 69 D 三年 7 10 94 E 四年 1 1 56 F 五年 4 6 25 G 五年以上 42 65 6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分析数据显示 大部分人员外出务工超过三年 这三年里只有 过年才回家看看 疏于对家庭及子女的教育 有几个孩子 其中 留守老家的孩子 跟随来城 个 题目题目 选项选项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三个三个四个四个五个五个五个以上五个以上没有没有 您有几个孩 19 29 69 21 32 81 10 15 63 1 1 56 1 1 56 2 3 13 10 15 63 跟随来城 17 26 56 14 21 88 5 7 81 2 3 13 1 1 56 2 3 13 23 35 94 留守老家 的孩子 7 10 94 4 6 25 1 1 56 1 1 56 0 0 1 1 56 50 78 13 通过调查 家庭主要集中在一到三个孩子 占到 78 13 同时 家长也更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 占到 56 25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和 教育比较关注 有部分人员把孩子留在家中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 的关注 家长也意识对孩子的关注 您家跟随来城的孩子失学或者辍学的原因是 什么 可多选 选项选项 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费用过高 11 17 19 第 5 页 共 16 页 B 读书无用 2 3 13 C 子女不想读 8 12 5 D 没有学校招收 5 7 81 E 学校关闭 2 3 13 F 家庭变故 4 6 25 G 其他 请说明 8 12 5 H 没有失学或者辍学 38 59 3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您家跟随来城的孩子转学的原因 通过调查 跟随父母来城的孩子中 59 38 没有失学或者辍 学 有 17 19 的家长因为费用过高 3 13 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和 12 5 的孩子自己不想读书而失学或者辍学 还有一些学校的原因如 不招生 关闭等 对于导致转学的原因 主要是工作变故和居住地 的改变的原因 占到了 51 57 您 的 孩 子 所 读 学 校 类 型 选项选项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公办学校 47 73 44 B 民办学校或者私立学校 13 20 31 C 政府批准建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3 4 69 D 非正规农民工子弟学校 1 1 5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由孩子所读学校的类型可知 73 44 的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 20 31 的孩子在民办学校或者私立学校 4 69 的孩子在政府批准建 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但是还是有 1 56 的孩子在非正规农民工子 弟学校就读 教育形势比较良好 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的教育 第 6 页 共 16 页 有所保障 在选择学校所考虑的因素中 教学水平仍然是家长考虑 的重点 占到 60 30 其次是学校地点 46 4 需缴纳的费用 42 7 子女安全状况 32 您是怎样获得学校招生信息 选项选项平均综合得分平均综合得分 A 同乡或别人介绍 2 39 D 自己寻找 2 05 B 学校的宣传 1 81 C 政府的推荐 1 41 E 其他 0 63 通过分析 家长获取学校信息主要是同乡或别人介绍和自己寻 找 分别占到了 28 9 和 25 1 学校的宣传和政府的推荐分别占 24 8 和 15 学校和政府在教育宣传方面的投入有待加强 加大宣 传力度 树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每学期收费大概是 选项选项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1000 元以下 15 23 44 B 1000 元 1500 元 17 26 56 C 1500 元 2000 元 7 10 94 D 2000 元以上 25 39 0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您觉得目前学校的收费标准 调查分析可知 学校收费 2000 元以上的 39 0 1500 元以下的 占 50 06 有 25 的家长认为费用非常高 40 63 的认为偏高 认 为合理的占 31 25 整体说来 教育费用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还是 比较高 降低受教育门槛将有助于改善教育形势 您认为孩子上学是为了什么 选项选项小计小计比例比例 A 长知识以改变家庭命运 21 32 81 第 7 页 共 16 页 B 政策硬性规定 2 3 13 C 能自力更新 8 12 5 D 孩子的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27 42 19 E 继承家业 2 3 13 F 建设祖国 3 4 69 G 其它 请说明 1 1 5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464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 您希望子女有何种文化程度 您对孩子今后职业选择取向 通过分析 外出务工人员 32 81 希望通过受教育使孩子长知识 以改变家庭命运 42 19 希望孩子的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对于送孩 子受教育的程度 51 57 希望是大学及以上学历占到了 其中研究 生占 17 19 37 5 的家长希望听从孩子的意见 孩子愿意读到什 么程度 就培养到什么程度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背景下 希望小学 毕业的 0 初中毕业的只有 1 56 能识字的 1 56 对于孩子今 后的发展 最多的是公务员占 39 06 商人占 23 44 其次是有一 门手艺占 18 75 农民占 4 69 综上所述 绝大部分家长愿意孩 子接受较多的教育 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适应社会的发展 拥有美 好的未来 第 8 页 共 16 页 四四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1 祖辈中文盲和文化程度低者所占的比重大 根本没有能 力辅导 帮助孩子的学习 无从过问孩子的学习 更谈不上对 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也从来不与老师联系 沟通 将教育子女 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 对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 大多数祖辈也 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起不到教育作用 2 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大多由年迈的祖辈代 为监护 断代教育 生活自理 祖辈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一 是祖辈只负责孩子的饱暖 而对于如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 教育并不重视 3 大多数家长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读书 孩子与父母的年 龄悬殊较祖辈小 代沟较浅 便于交流沟通 孩子更愿意把心 事与父母 同学 朋友一起分享 在与祖辈的沟通上存在困难 4 父母外出打工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影响明显 由于祖辈的文化程度低 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 或是父母一方 外出打工 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 但却对子女的学习状况漠不 关心 且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 放任的管理是孩子学习成 绩差或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这一点在低年纪的留守学生身上 体现的更为突出 成绩相对优秀的并不占多数 且优秀的成绩 第 9 页 共 16 页 多是靠学生的自觉努力得来的 5 他们在情感方面只求索取 不思付出 不知道如何 感恩回报 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对家庭 朋友 邻居 社 会冷漠无情 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6 正如前面本文提到的那样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 况是 完整的复制的城乡的教育不公平 以流入地区政府管 理为主 以公办中小学为主 原则下 普及民工子女的义务教 育迫在眉睫 五 五 建议建议 1 留守学生 的教育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普及农民工子女教育水平 2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实行 留守学生 代理家长 制 主要由班主任对寄宿在校的 留守学生 实行经济上的 帮助 代理外出务工家长替学生管理寄回来的钱物 定期发给 学生 并将学生在校的思想 学习 生活 纪律等进行管理 并通过电话 信件等方式与学生的父母联系 沟通 将学生在 校情况告知其父母 交换意见 3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对学生特别是 留守学生 的 第 10 页 共 16 页 心理健康进行及时的教育 充分发挥心理教育课程的作用 六 附录六 附录 家乡外出务工人员适龄子女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乡外出务工人员适龄子女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第 1 题 您的户口类型是 A 外省农村 B 本省农村 C 外省城镇 D 本省城镇 E 其它 第 2 题 您的受教育程度 A 没上过学 B 小学 C 初中 D 高中 含中专 职高 E 大专以上 第 3 题 您的配偶受教育程度 A 没上过学 B 小学 C 初中 D 高中 含中专 职高 E 大专以上 第 4 题 您现在住房是 A 租住房 B 单位宿舍 C 自购商品房 D 其他 第 5 题 您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多少 A 1000 元 1500 元 包括 1500 元 B 1500 元 2000 元 包括 2000 元 C 2000 元 3000 元 包括 3000 元 D 3000 元 5000 元 包括 5000 元 E 5000 元以上 第 6 题 您来这个城市几年了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D 三年 E 四年 F 五年 G 五年以上 第 7 题 您有几个孩子 个 其中 留守老家的孩子 个 跟随来城 个 1 您有几个孩 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五个 五个以上 没有 2 跟随来城几个 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五个 五个以上 没有 3 留守老家的孩子 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五个 五个以上 没有 第 8 题 您现在的工作是什么 A 没 有 固 定 的 工 作 第 11 页 共 16 页 B 务 工 A 类 在 工 矿 企 业 建 筑 业 等 第 二 产 业 打 工 C 务 工 B 类 运 输 业 商 业 餐 饮 第 12 页 共 16 页 娱 乐 等 第 三 产 业 打 工 D 个 私 业 主 A 类 拥 有 企 业 建 筑 队 等 第 二 产 业 的 个 私 业 主 第 13 页 共 16 页 E 个 私 业 主 B 类 个 体 开 店 有 雇 主 的 第 三 产 业 的 个 私 业 主 F 个 私 业 主 C 类 第 14 页 共 16 页 个 体 开 店 摆 摊 无 雇 工 的 第 三 产 业 个 私 业 主 第 9 题 您家跟随来城的孩子失学或者辍学的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 A 费用过高 B 读书无用 C 子女不想读 D 没有学校招收 E 学校关闭 F 家庭变故 G 其他 请说明 H 没有失学或者辍学 第 10 题 您家跟随来城的孩子转学的原因 可多选 A 工作变动 B 居住地变动 C 费用过高 负担不起 D 学校关闭 E 家长不满意学校教学质量或者管理方法 F 孩子不喜欢或者不适应原学校 G 家庭情况变更 H 其他 请说明 I 没有转学 第 15 页 共 16 页 第 11 题 您的孩子所读学校类型是什么 A 公办学校 B 民办学校或者私立学校 C 政府批准建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D 非正规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 12 题 您选择学校会考虑什么因素 排序题 A 需缴纳费用 B 教学水平 C 学校的管理方法 D 学校的地点 E 学校的周边环境 F 同乡或者相熟的人的介绍 H 子女的安全状况 I 其它 G 学校的宣传 第 13 题 孩子在现居住地就读 2009 年至今 您除了为其交学杂费外 是否交过其他与 借读费相类似的费用 A 交过 请标明费用名称 B 没交过 第 14 题 您是怎样获得学校招生信息的呢 排序题 A 同乡或别人介绍 D 自己寻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