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沉降预防控制措施_第1页
检查井沉降预防控制措施_第2页
检查井沉降预防控制措施_第3页
检查井沉降预防控制措施_第4页
检查井沉降预防控制措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查井的沉降预防控制措施检查井的沉降预防控制措施 北京正远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3 年 6 月 25 日 一 一 前言前言 城市道路最大的特点是地下管线较多 尤其是位于车行道上的雨 水和污水检查井以及电力电信等其他管线设施的检查井布设比较多 它既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 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难以处 理的部位 为了避免路面出现检查井沉陷以及井周路面破损 影响 道路使用效果 我单位通过近几年在实践中反复探索 寻求到一种 较为有效的安装方法 实施后收到较好效果 二 引起检查井沉降的原因分析二 引起检查井沉降的原因分析 1 道路施工中特别在行车道范围内 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由于沉 降量不同造成鼓包 凹陷等病害 引起沥青面层变形 开裂 啃边 松散 检查井塌陷等现象 2 施工过程中检查井的基础处理不当 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3 压缩性大 压实度未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长时间的地下水 侵蚀使沉降量增大 4 检查井砌筑材料不达标 井壁的强度不足 引起检查井坍塌 5 检查井是个空壳 平均密度小 自重小 造成与周围路面沉 降不均匀 三 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三 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1 采用我单位提出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上述病害的出现 提 高道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及观感质量 2 施工工艺简单 便于操作 浇筑后井圈与道路结构整体性好 3 使用范围广 适合铸铁井圈检查井的施工 四 施工准备四 施工准备 1 首先技术人员认真查看图纸 详细调查路面上整检查井的种 类 数量 井圈直径 2 根据井圈直径做高 50cm 预制钢筋笼 五 检查井施工五 检查井施工 1 检查井周围回填必须控制到位 采用水稳性好 压缩性小的 材料回填 2 基层二灰摊铺完成后 人工清理出井筒周围 高度为 50cm 宽度为 50cm 3 将预制钢筋笼套到井圈外 并现场测量井圈的高程 确定于 设计相符 4 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 尽量避免碰动井圈 污染路面 混凝土浇筑高 度为 50cm 宽度为 50cm 浇筑完毕后 用振捣棒振捣夯实 尽量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建议使用 C30 以上标号的混凝土 5 复测 混凝土浇筑后 立即对井圈高程及平整度进行复测 用十字小 线测试标高及相对平整度 对高程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0 5mm 的井圈立即进行调整 6 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覆盖洒水养生 确保混凝土强度 7 检查井基础养生达到强度后 喷洒沥青油 铺筑沥青混凝土 8 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 派专人看护检查井 确保不遗漏 如面层与井圈高程不符 及时用耙子将井圈周围沥青混凝土仔细整 平 保证碾压后路面平整度 六 技术经济效益六 技术经济效益 采取上述方法安装检查井后 可有效避免由于碾压效果较差导致 井周沥青路面沉陷 形成凹形的 黑眼圈 影响路面平顺度和美观 尤其影响乘车舒适性 还可以有效达到路面的与检查井的平整度 降低车辆行驶噪音 实现不跳车的现象 给人以乘车舒适之感 还 可以减少养护频率节约养护资金 七 质量标准及成品保护七 质量标准及成品保护 1 严把材料质量关 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2 严格控制井圈高程与平整度 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覆盖洒水养生 养生期间不得让车碾压 八 安全技术措施八 安全技术措施 1 养生期间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在井圈周围设置围档和其他警 示 指示标志 疏导过往车辆和行人 防止发生意外 2 电力和电信管线的检查井施工时严格注意对电缆和光缆的保 护 九 结语九 结语 城市道路上的检查井 不论雨水检查井还是污水检查井 以及 电力电信等其他管线设施的检查井 是城市道路设施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随着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 以及新材料 的不断涌现 时代对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整体美观提出了新的更 高要求 处理好上述检查井与路面衔接的细部环节 是城市市政工 程建设者所面临的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在实践中探索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查井的安装方法 虽然 技术难度不大 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它不仅在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以及新修建的路基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时 适用 而且在城市道路上安装其它管线设施的检查井加铺沥青混凝 土路面时同样能适用 工程实践再次表明 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的施 工方法和改进施工工艺 具有广阔的空间 注重施工质量就能不断 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