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五、六章测试题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五、六章测试题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五、六章测试题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五、六章测试题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五、六章测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 五 六章测试题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 五 六章测试题 满分 满分 100 分 时间 分 时间 60 分钟 分钟 一 选择题 每题 2 5 分 共 50 分 1 在昆虫繁殖季节 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 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雄性成虫 诱杀 其结果与不使用性引诱剂相比 将是 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 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 改变子代的基因频率 改变子代种群空间特征 A B C D 2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 得出了与其种群密度相 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 请据图判断 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b 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 d 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 d 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D 从 O 点到 d 点 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3 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 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 生理特 征和原真菌相似 但毒性较低的真菌 从而使果树增产 这两种真菌之间 的关系属于 A 寄生 B 捕食 C 竞争 D 共生 4 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中 某同学用显微镜 观察计数 统计发 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 2 mm 2 mm 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 13 个 假 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 0 1 mm 那么 10 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 约为 A 5 2 104 B 3 25 105 C 5 2 103 D 3 25 104 5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J 型曲线增长 如图曲线甲 在有环境阻力的条 件下 呈 S 型曲线 增长 如图曲线乙 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环境阻力出现在曲线 d 点之后 B 防治蝗虫虫害应该在曲线 c 点之后 C S 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 D 呈 S 型增长的蝗虫 其数量也可能超过 K 值 6 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 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 2 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 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 生 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 B C D 7 如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其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碳循环过程中 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 E 生物数量大量减少 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 两个营养级生物 数量发生的变化是 D 增加 F 减少 C 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 D E F B D A C 过程中碳主要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 F B 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进行流动 8 一块弃耕的农田 很快长满杂草 几年后 草本植物开始减少 各种 灌木却繁茂起来 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 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 长期占据那里 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此演变过程中 相关变 化趋势正确的是 9 柑橘潜叶蛾的幼虫能潜入柑橘植株嫩叶和嫩梢的表皮下取食 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潜叶蛾与柑橘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 杀虫剂能诱导潜叶蛾向抗药性强的方向变异 C 潜叶蛾大量繁殖会影响柑橘的光合作用 D 用农药杀灭柑橘潜叶蛾的方法属于机械防治 3 10 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 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 结构 原因不包括 A 生产者能被多种初级消费者所食 B 不同种生物处于同一营养级 C 许多消费者能以多种生物为食 D 生产者个体数量总是多于消费者 11 下列事例中 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A 由于滥砍乱伐 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引发了百年不遇的 洪涝灾害 B 当天气干旱时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 太大变化 C 乡村一个池塘 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 可每天早晨池水依 然清澈如故 D 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 生态系统 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12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f 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 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 图中 a 一定是自养生物 b c d e 一定是异养生物 D 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 a 传到 b 13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若 E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7 1 109 kJ B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2 3 108 kJ 从理论上计算 A 贮存的总能 量最少为 A 7 1 108 kJ B 4 8 107 kJ C 5 95 107 kJ D 2 3 107 kJ 14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其体型必然越大 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其体型必然越小 15 按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计算 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 墨西哥等发展 中国家的人口翻一 番大约需 20 40 年 美国需 40 80 年 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 德 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 A 种群数量和密度 B 种群年龄组成 4 C 种群性别比例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16 缓解中国人口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A 少生 B 提高人口素质 C 发展科技水平 D 大力发展经济 17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 凡是细菌 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 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 B C D 1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是 A 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绿色植物稀少 所以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小 B 草原生态系统由于植被的植株矮小 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 所以 可供动物和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很多 C 农业生态系统由于有人为的管理调节 所以不会受到旱涝灾害和 病虫害的影响 D 湿地由于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 所以被称为 地 球之肾 19 科学家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可在临床中治疗疟疾 这一事实表 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A 间接价值 B 潜在价值 C 直接价值 D 科学研究价值 20 为了保护朱鹮及其生存环境 在山西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 为 了防止数量极少的 野马灭绝 对其进行集中圈养 以上措施分别属于 A 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 B 易地保护 易地保护 C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D 易地保护 就地保护 二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21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图中 D 为大 气 请据图回答 1 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C 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2 碳元素在大气与 A B C 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 在 生态系统各成分中 A 为 B 为 3 图中 D C 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C D 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4 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 而另一部分则以 的形 式储藏在地层中 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和 的形式存在 5 5 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 22 每空 1 分 共 6 分 请据图回答几个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 图 1 是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 填字母 是生态系统的 基 石 2 在图 2 的食物链中 的值代表 生物之间 的能量传递效率 和 分别属于 和 生物 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 在图 2 的食物链中 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 狼能够依据兔留下 的气味去猎捕 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 这说 明了信息的作用是 正常情况下 草 兔 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这些是通过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23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 南京中山植物园 于上世纪 50 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 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 殖 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 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 的植株按高度 h 分为 5 级 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a 级b 级c 级d 级e 级 高度 cm h 1010 h 3030 h 100100300 数量 株 1206232166 根据表中数据 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 由表中可以看出 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4 研究表明 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 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 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 从种间关系看 鸟类与红豆杉 之间存在 关系 24 每空 2 分 共 14 分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遗体 的分解作用而提出的三种实验方案 他们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均分成甲 乙 两组 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滴加蒸馏水 使落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 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 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方案二 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暴露在空 6 气中 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方案三 将甲 乙两组均灭菌后 甲组置于无菌条件下 乙组放在自然条 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1 该实验的目的是 甲 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遵循的是实验设计的什么原则 上述三种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请分别说明理由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3 现在由你进行实验设计 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7 一 选择题 2 5 20 50 分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 1 0 0 1 1 1 1 1 1 2 2 1 1 3 3 1 1 4 4 1 1 5 5 1 1 6 6 1 1 7 7 1 1 8 8 1 1 9 9 2 2 0 0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5050 分 分 21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1 2 3 4 5 22 每空 1 分 共 6 分 1 2 3 23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1 2 3 3 24 每空 2 分 共 14 分 1 2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3 8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2 5 20 50 分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 1 0 0 1 1 1 1 1 1 2 2 1 1 3 3 1 1 4 4 1 1 5 5 1 1 6 6 1 1 7 7 1 1 8 8 1 1 9 9 2 2 0 0 B B C C C C B B D D B B C C B B C C D DD DB BB BA AB BA AA AB BC CC C 二 非选择题 50 分 21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1 生产者 2 CO2 消费者 分解者 3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 呼吸 4 化学燃料 CO2 碳酸盐 5 能量流动 22 每空 1 分 共 6 分 1 A 2 兔 狼 草 兔 3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负反馈 23 每空 2 分 共 14 分 1 研究某种细菌对植物体的分解作用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 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条件 即除了有无细菌的 条件不同外 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原则 对照性原则 2 方案一 不能 甲 乙两组均未进行灭菌处理 甲组落叶会分解而失 去对照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 空气中不仅含有细菌 且含有分解落叶的其 他微生物 因此不能说乙组落叶分解只是由该细菌引起的 方案二 不能 乙组未进行灭菌处理 且在自然条件下 空气中不仅含有 细菌 且含有分解落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