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简单版_第1页
脑血管病简单版_第2页
脑血管病简单版_第3页
脑血管病简单版_第4页
脑血管病简单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栾丹萍,脑血管病的预防,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于脑出血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在乔治亚洲的温泉因突发脑溢血去世1965年,丘吉尔因为多次脑血栓,卒中后癫痫去世,我国城乡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19902030),1%/年增加,无变化,2%/年减少,(摘自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文件),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发病率: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200万 死亡率: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150万 患病率: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脑血管病的特点,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死亡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四高”的特点: 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 复发率高,脑血管疾病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肥胖,高血脂,缺乏运动,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龄,高血压,房颤,脑梗死家族史,吸烟,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1、性别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CVD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有关。,2、年龄 CVD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3CVD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CVD发病率增加1倍。,3、家族倾向 有相当比例 CVD 患者家族中有多人患病 , 是否属于遗传 , 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发现家族倾向的问题 ,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父母死于 CVD 的发病率较正常对照组高 4倍。,4、社会经济地位、已有的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病史、季节气候变化等 虽然这些因素是不可改变的现状 ,但是可以提醒人们加以注意和防范。,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颈动脉狭窄 血脂异常 高半胱氨酸血症 心脏病 缺乏合理运动 糖尿病 口服避孕药 吸烟 膳食营养素不合理 酗酒 TIA 肥胖 其它疾病,高血压与脑卒中, 美国一项分析(9组前瞻):样本 42万 平均随访10年 (625年) 人群平均舒张压每升高7.5mmHg 脑卒中发病率增加46%。,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度,9000万,3000万,6000万,1.6亿,万,1991 2008知晓率: 26.6 30.2治疗率: 12.2 24.7 控制率: 2.9 6.1,我国人群高血压的“三率”变化,高血压,建 议:1、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使居民普遍提高KAP(知识、态度、行为)水平;2、各级医院应尽快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3、积极创建示范社区,筛查、建档、随诊高血压患者;4、成年人应经常测量血压,一般至少每年需测量一次,高血压患者每23个月至少测量一次;5、对早期或轻症患者首先选用非药物治疗。,降 压 目 标,一般成人 140/90mmHg 伴有糖尿病 130/85mmHg 伴有肾脏疾病 125/75mmHg*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高血压患者的随访,1、中危及低危患者:至少每6个月随访一次2、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达到降压目标时,若无明显 不良反应,可加用另一类药物合并治疗3. 高危及很高危患者: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 不良反应,可加用另一类药物合并治疗4、如有明显不良反应,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其 他类药物合并治疗5、各类患者都应强化改善生活方式,心脏病与脑卒中,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 3%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非瓣膜性房颤危险分层与脑卒中发生率,高危因素 危险分层 脑卒中发生率 (/年)曾患TIA或卒中 65岁,无其他危险因素 1.0高血压 65岁,1个其他危险因素 4.9糖尿病 6575岁,无其他危险因素 4.3 6575岁,1个其他危险因素 5.7高 龄 75岁,无其他危险因素 3.5 75岁,1个其他危险因素 8.1,心脏病,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 测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令(24mg/日)抗凝治 疗(INR: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日)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日),建议:,血 脂 异 常,近年国内外几项大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1%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时(220mg/dl) TG 1.70 (150mg/dl) HDL-C 1.04 (40mg/dl) 3.64 (140mg/dl),血 脂 异 常,建 议: 1、成年人应定期查血脂; 2、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 3、对既往有卒中病史,且TC高于5.0mmol/L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4、TG增高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 5、LDL160mg/dl, 130mg/dl, 100mg/dl 无CHD和2个CHD危险因素者,目标:160mg/dl 无CHD但2个CHD危险因素者,目标:130mg/dl 确定有CHD或其他动脉硬化性疾病:目标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HbA1c (%) 7.5 血压(mmHg) 130/80 140/90 140/90 BMI(kg/m2 ) 男性 25 27 27 女性 24 50%的检出率为7%10%,65岁以上女性检出率为5%7%颈动脉狭窄60%99%的人群,每年发生卒中的危险率为3.2%其中狭窄60%74%的人群发生卒中为3.0%;狭窄75%94%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3.7%;,颈动脉狭窄,建 议:1. 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 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 他汀类药物治疗。 2. 对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有条件 的医院可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 治疗(但应全面评价其他危险因素,并征求患者 和家属的同意),其他危险因素,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16mol/L者可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治疗。 (美国指南:重点推荐饮食摄入为主,叶酸400g/日、维生素B6 1.7mg/日,维生素B12 2.4g/日,可从蔬菜、水果、肉类、鱼类或谷物等食物中摄取),二、代谢综合征,特征: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 脂异常、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等目标:控制病因(肥胖、体力活动过少)控 制血压、降血脂治疗,三、缺乏体力活动 成年人每周应有34次适度的体力活动, 每次活动不少于30分钟。四、口服避孕药 35岁的女性,伴有吸烟、高血压、糖尿 病等危险因素者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五、饮食营养素摄入不合理,提倡: 饮食种类多样化 总脂肪入量30%/日摄入能量 饱和脂肪入量10%/日摄入能量 胆固醇入量300mg/日 钠盐摄入8g/日,Primary Prevention,Alcohol, Adiposity- Control AspirinBP Control, Behavier ChangeCVD, Cholesterol- ControlDM, Diet controlEducation, ExericisesSmoking control,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后的复发问题相当多见,卒中复发导致患者已有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并使死亡率明显增加。首次卒中后个月内是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所以在首次卒中后有必要尽早开展二级预防,减少复发率, 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概 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存活者复发性卒中的风险增加,这是其病死率和残疾率增高的一个主要根源。,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酗酒 血脂异常 肥胖 心脏病 抑郁 高半胱氨酸血症 不良生活方式,证据分类和水平,危险因素的控制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之间一直存在相关性一些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证实,血压降低能使卒中风险下降约30%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