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知识精_第1页
输血知识精_第2页
输血知识精_第3页
输血知识精_第4页
输血知识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相关知识,林梦柯,2016年8月24日,内 容:,一、基本概念 八、输血反应二、血型 九、成分输血三、输血的分类 十、血浆代用品四、输血的适应征 十一、自身输血五、输血前的试验 十二、血液保护六、输血注意事项 七、输血基本原则,一、基本概念:,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抢救措施。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生物工程制品和血浆。是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的重要手段。,输血的功能,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状态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含量提高免疫力改善凝血功能,二、血 型,血型是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依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分型。其中最重要的分型有“ABO血型”和“Rh血型”。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罕見的30余种血型。异型输血可致严重溶血,甚至死亡。,二、血 型,O型血 各种人中较多见,占40-56%;A型血 白种人占44%,黑种人和东方人占28%;B型血 东方人占27%;白种人占9% ;AB型血 占4-5%。,红细胞中含A抗原,血清中含抗B抗体,红细胞中含B抗原,血清中含抗A抗体,红细胞中含A抗原、B抗原,血清中无抗体,红细胞中无抗原,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体,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血型 - Rh血型,Rh血型的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1940 Landsteiner等,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血型 - Rh血型,Rh血型的发现,对指导输血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三、输血的分类,按血液的来源分:自体输血血型相同的同种异体输血按输血的内容分:输全血输成分血,四、输血的适应征,急性大出血:创伤、大手术择期手术:可选择自体输血贫血:急慢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输血浆或血浆蛋白严重感染:输粒细胞凝血机制障碍:输入新鲜全血或鲜冰冻血浆,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五、输血前的试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交叉配血不合时;输血史、妊娠史等 ),六、输血注意事项,1.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取血时查对: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核对无误经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输血前的查对:输血前有两名医护人员查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查血袋上的采集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的“三查、八对、一确认”三查: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符合标准、完整、无破损;血液质量.八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卡号、血型、血量、血袋号、交叉配血结果一确认:确认患者与配血报告单相符.,输血的注意事项,输血时的查对: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双签名及执行时间。,输血的注意事项,2.开始输血及血制品(包括白蛋白)时速度要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可根据病情需要、年龄及血液成份调节滴速。 3.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之间须输入生理盐水,防止发生反应;输血结束时,继续输入少量生理盐水,直至输血器内血液全部输入体内.4.血液输注过程中不能随意添加药物,输血的注意事项,5.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早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达到止血效果。 6.输血应在4小时内结束,并确保连续滴注,如果输注超过4小时,血液废弃不用。7.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如果病人出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接上生理盐水观察,并再次核对血型,必要时封存血制品;遵照医嘱用药,如果要继续输血,必须经过医生同意后方可输入。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交叉配血结果)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七、输血基本原则,1.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2.能少输的不多输。3.能输成分血不输全血。4.能输自体血不输异体血。5.输血前应向受者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危害性。6.输血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八、输血反应,1 发热反应2 过敏反应3 溶血反应 4 细菌污染反应 5 输血传播疾病6 其他不良反应,1.发热反应,发生率2%10%。一、原因:1)致热原引起:蛋白质、死亡的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污染。2)免疫反应:常见多次接受输血的人,体内已经存在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 抗体反应而发热。二、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输血后15分钟2h内,畏寒、寒战,继以高热3841C,轻者1-2小时h后可缓解,有些病人可伴头痛、恶心、呕吐少数病人可出现抽搐、呼吸困哪,血压下降,昏迷。,1.发热反应,3.治疗: 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应用解热镇痛药,异丙嗪25mgIM, 或地塞米松5-10mgIV抗过敏治疗,畏寒时注意保暖,高热时可物理降温。4.预防: 1)严格检查输血器具,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2)对多次输血者可输入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血。,2.过敏反应,发生率3%。 1.原因: 1)过敏体质者对血中蛋白质过敏。 2)受血者多次输入血浆制品,产生抗血清抗体。2.临床表现: 只输入几毫升血液或血浆后就会出现皮肤瘙痒或荨麻疹; 严重时可出现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过敏性休克等。,皮肤红斑,荨麻疹,2.过敏反应,3.治疗 1)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减慢速度,应用抗组胺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静注地塞米松5-10mg。 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g。 3)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适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预防 1)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 25mg和静脉注射皮质激素。 2)多次输血者:可输洗涤红细胞。,3.溶血反应,是输血极其严重的并发症,是输血后受血者体内红细胞发生非生理性破坏的一种输血反应,死亡率高达20%-60%。,3.溶血反应,1.原因 1)血型不合:引起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引起。如过期、过度预热或加了不等渗溶液。 3)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患者其自身抗体破坏输入的红细胞。,3.溶血反应,2.临床表现:输入少量血后,输血2550ml后,出现头痛腰背酸痛、寒颤、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和休克。手术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广泛渗血,血压下降,应想到溶血反应的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DIC,可急性肾衰致死。,3.溶血反应,3.治疗 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 2)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3)将剩余的血及血袋送化验室检验。 4)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热敷双侧肾区,保护肾脏。: 5)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防止肾小管阻塞。用利尿药加快游离血红蛋白的排出。肾衰可透析。严重者考虑换血疗法:清除异性红细胞及抗原抗体复合物,3.溶血反应,6)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插导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并做好记录。7)如发生休克,要进行抗休克治疗。8)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心理。,3.溶血反应,4.预防: 1)严格执行配血和输血的核查,杜绝错误输血。 2)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不向血内加药物,严格掌握输血预热温度。,4.细菌污染反应,发生率低,后果很严重。1.原因: 采血、贮存血环节的细菌污染血液。2.临床表现: 输入毒力小、污染少的血液,可只出现发热反应。反之,输入毒性大的,可立刻发生休克和DIC。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腹痛、全身出血点、休克、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4.细菌污染反应,3.治疗: 1) 立即停止输血。 2)对所输血液送检,做细菌学检查。 3)采用抗感染和抗休克措施。4.预防: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按无菌要求采血、贮血、输血。 2)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发现颜色改变、透明度变浊或产气增多时不得使用。,5.输血传播的疾病,1.病毒型肝炎 发生率为2.4%-27.3%主要为乙肝和丙肝。2.艾滋病(AIDS) 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输血是重要的传播途径。3.巨细胞病毒 一般症状轻,新生儿、器官移植、免疫缺陷者感染严重。,5.输血传播的疾病,4.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 可经血液传播。5.梅毒 因输入二期梅毒患者的血引起。6.寄生虫病 如疟疾、丝虫病、弓形体虫病。,输血传播疾病的原因:,检测的病原体存在“窗口期”。有的病原体未列入血液检测标准。,中国爱滋病报告(2007),卫生部部长陈竺报告,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0万人,因采供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占9.3。(2007年11月30日健康报)1985年,我国浙江省4例血友病患者因输注进口因子而感染爱滋病毒。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河南省因非法采供血数万人感染爱滋病毒。,6.其他不良反应,1.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 大量、快速输血。 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咳大量血性泡沫痰、颈怒张、肺部哮鸣音等。2.低体温 大量快速输入冷藏血。3.碱中毒 大量输血时,枸盐酸钠在肝脏转化成碳酸氢钠。4.暂时性低钙血症 枸盐酸结合血中游离钙离子。,九、成分输血,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输血观念的进步,传统输全血的方法已经被改变。成分输血受到重视。成分输血是将供血者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浆蛋白)用科学的方法分离,依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相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是临床输血的主要形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全血,而且可以减少各种输血反应。,输血包括:,1.输全血:2.成分输血: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血浆蛋白,1.全血,每袋200ml400ml。保存期依保存液和温度不同而不同。4度以下保存20-35天。用于补充血容量,主要是急性出血。,1.全血,输血的原则:1)血红蛋白大于100g/L可以不输血;2)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需要输血;3)血红蛋白在60100g/L之间,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输血;结合病人的肺功能和是否继续出血来决定。,2.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2.红细胞,1)浓缩红细胞:最常用,容量小,疗效高,不良反应小。每袋110-120ml,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保存期同全血。适用于各种急性失血和慢性贫血,特别是有心功能不全的老人和小孩。,2.红细胞,2)少白红细胞:是一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保存期为4度24小时。试用于输血产生抗体发热病人。3)洗涤红细胞:将全血去除血浆及白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用生理盐水悬浮。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4)冰冻红细胞:去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度下可保存10年、适用于稀有血型的患者或备以后自身使用。,3.白细胞,白细胞悬液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在22度以下,保存24小时。作用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适用于粒细胞低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病人。,4.血小板,浓缩血小板可以由全血手工分离制备或用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22度,普通袋保存期为24小时,专用袋为5天。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4.血小板,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小于5万/L,应考虑输入;如有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则输入不受限制。对于内科病人,血小板小于5千/L,应立即输入,防止出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5.血浆,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保质期为4度以下,24小时。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容量。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倾向。,血浆包括:,1)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在-20度以下的保质期为1年,作用适应症同新鲜血浆。 2)普通冰冻血浆:为保存1年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0度以下保质期为4年。可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3)冷沉淀: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的沉淀物,含有凝血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在-20度以下的保存期为1年。,6.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制剂、免疫球蛋白及浓缩凝血因子。1)白蛋白制剂: 分为5%、20%、25%三种浓度。 常用者为20%的浓缩白蛋白,可在室温下保存。 适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及低蛋白血症。,6.血浆蛋白,2)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肌肉、静脉注射用)针对各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如抗乙肝、抗破伤风等)。,6.血浆蛋白,3)浓缩凝血因子:包括抗血友病因子(AHF)、凝血酶原复合物(IX因子复合物)等。用于治疗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其中XII因子复合物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十、血浆代用品,又称为血浆增量剂,是天然加工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制成的胶体溶液,可以代替血浆扩充血容量,其分子量和胶体渗透压近似血浆蛋白,不蓄积体内,不引起红细胞聚集、凝血障碍及切口出血。,十、血浆代用品,主要包括:1.右旋糖酐2.羟乙基淀粉代血浆(常用6%羟乙基淀粉代血浆)3.明胶类代血浆,十一、自身输血,自身输血(亦称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满足患者需要时的一种输血疗法。可以避免血源传播的疾病和输血反应。,十一、自身输血,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 1.预存式自体输血 手术前采集病人自身血液进行保存,供手术期间输用,也可制成冰冻红细胞长期保存。 2.稀释式自体输血 麻醉前后,抽取病人一定量的血液,同时用胶体液和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减少手术中的出血,然后根据手术中失血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3.回收式自体输血 手术中,通过回收系统或“洗血细胞机”实现,经肝素抗凝、生理盐水洗涤和浓缩,从而得到浓缩红细胞,再回输给病人。,自身输血优点:,避免输血反应。无发生传染病的危险。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血。节约血液资源。解决稀有血型患者急需用血。,十二、血液保护,1.减少出血 1)手术中仔细止血等可减少出血。 2)使用止血药物。 3)保持体温可减少因低温造成的出血增加,因为低温会抑制血凝功能,特别是血小板功能。 4)控制性降血压:麻醉期间,用降压技术以减少出血。,十二、血液保护,2.应用自身输血技术。3.适当应用血浆代用品。4.增加出血的耐受性 如术前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制剂。,输血前检查包括:,1. 输血相容性检测: 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抗体筛查 2. 肝功能测定 3. 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输血医疗文书,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取血单输血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输血治疗同意书,病历记录,输血记录,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不合理用血的后果,发生输血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工作人员可能承担责任。,临床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负哪些责任?1、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