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贵州省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施 工 图 说 明 书贵州省地矿局一三地质大队二一年八月贵州省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施 工 图 说 明 书设计资质等级:乙 级设计证书编号:黔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20073224003)号工程负责:隗锦涛报告编写:隗锦涛 何 游 审 核:李贡辉总工程师:覃英队长:尹森林贵州省地矿局一三地质大队二一年八月28 / 30目 录0、序言20.1任务由来20.2设计依据及标准21、滑坡简况381.1自然地质环境条件381.2滑坡基本特征391.3滑坡稳定性验算及结论391.4稳定性评价412、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412.1设计依据及标准412.2治理工程设计工况及参数的确定422.3治理工程总体设计432.4治理工程分项设计442.5施工技术要求492.6主要工程控制点532.7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543、工程监测设计543.1监测工作的目的和任务543.2监测设计依据和原则543.3监测工作设计553.4 人员、仪器设备的配置583.5 监测工作量584、施工设计594.1施工条件594.2建筑材料594.3施工交通594.4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594.5施工总体布置604.6施工总进度615、治理工程监理设计615.1目的要求615.2监理任务615.3监理组织616、环保规划设计616.1设计依据616.2施工对环境影响评价626.3环境保护设计626.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627、工程预算628、其他说明63附 图:序号图名图号1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平面图YJHP-SJ-012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1-1纵剖面布置图YJHP-SJ-013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2-2纵剖面布置图YJHP-SJ-014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3-3纵剖面布置图YJHP-SJ-015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抗滑桩+挡土板支挡立面图YJHP-SJ-016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抗滑桩结构图YJHP-SJ-067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抗滑桩护壁结构设计图YJHP-SJ-078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桩间挡板结构图YJHP-SJ-089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桩间挡板支腿结构及安装图YJHP-SJ-0910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挡土板安装支腿断面图YJHP-SJ-1011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地表截水沟大样图YJHP-SJ-1112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地表排水沟大样图YJHP-SJ-1213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截水沟局部设计大样图YJHP-SJ-1314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监测结构大样图YJHP-SJ-1415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防治工程施工组织及监测工程布置图YJHP-SJ-150、序言0.1任务由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业乡坪坝村四组泡桐树滑坡位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业乡锅厂芙蓉坝间的平坝村四组泡桐树梵净山环线公路K7+700K7+910处北西侧,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业乡管辖,地理坐标初步确认为东经1080140,北纬284020。于2018年7月5日下午18点边坡土体发生大范围开裂变形,但随着降雨及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不断变化,滑坡有整体失稳的危险,将严重威胁到梵净山环山旅游公路K7+700K7+900公路建设、通行车辆、行人及新业乡坪坝村四组11户5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间接威胁达18户约1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该滑坡采取及时可靠的工程治理措施是必要的,同时是紧迫的。受铜仁桃源公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由具有地质灾害防治乙级设计资质的贵州省地矿局一O三地质大队承担了该滑坡防治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工作。0.2设计依据及标准0.2.1设计依据1)贵州省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委托书;2)贵州省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0.2.2主要执行规范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50292004);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水利部SL279-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1)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试行);12)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试行);13)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关于分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及附件;14)2004年贵州省防治工程计价定额;1、滑坡简况1.1自然地质环境条件1.1.1气象水文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春夏半湿润型,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16.8C,最冷月1月平均5.5C,最热月7月平均27.3C,历史最高气温39.9C,极端最低-9.0C。年平均最高气温30C的日数为88.0天,日最低气温0C的日数为13.7天。平均无霜期293.8天。年平均降雨量1096.7毫M,集中于夏半年。年平均降雨日数日降雨量0.1毫M)156.1天,日降雨量5.0毫M的日数54.1天,暴雨日日降雨量50.0毫M)2.6天,大暴雨日日降雨量100.0毫M)0.2天。最大一日最大降雨量曾达149.7毫M。年平均日照时数1296.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9%,以夏季为最多,冬季为少。年平均风速0.9M/秒,全年以NE风为多,夏季盛行SE、S风,冬季盛行NE风。全年静风频率为55%,1月静风频率为57%,7月静风频率为48%。年平均雨淞日数0.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最大在夏秋季,达79%左右,最小在冬季,在77%上下。全年平均雾日数12.9天。1.1.2地形地貌滑坡地带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在滑坡区地形呈陡坡、陡崖状,地形坡度为约3050的多台阶状,前陡后缓,岩层产状较缓,滑坡体下部由于公路建设开挖存在有高度近20m、坡度50陡切方边坡,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1.1.3地层岩性及岩土工程地质特征滑坡区出露的地层自新到老为古滑坡堆积层,梵净山群肖家河组地层,其岩性特征详叙如下:古滑坡堆积层Qdel):主要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土,碎块石土直径0.201.00m不等,含量占4050%左右,碎块石的主要成分为梵净山群变质板岩碎块石。梵净山群肖家河组P):板岩,浅灰一灰褐色,隐晶质,变余泥质结构,表面光滑,具光泽,板状劈理发育,岩质较软,为该滑坡体的滑床。1.1.4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物探资料显示,滑坡区周围地层产状变化较大,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在滑坡体处产状较平缓,为1328。1.1.5水文地质特征根据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地下水在含水介质中的赋存特征,滑坡区地下水类分可分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1)地下水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土岩接触面处排泄。松散堆积体渗透系数较大,在滑坡区分布也较广泛,且堆积体厚度较大,具备较好的地下水渗流途径。总体渗流方向为由南至北向。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梵净山群肖家河组板岩裂隙中,为弱含水层,在裂隙相交处渗出地表排泄。2)地下水赋存、运动特征根据滑体外围调查资料结果显示,区内地下水由南向北迳流,向滑坡区前方的新业河排泄后最终汇入印江支流太平河内。3.4.3水质分析本次勘查,滑坡钻孔漏水严重,钻孔中末见有地下水,在滑坡体前缘蓄水池处现场取两件水样, 各项指标见水质分析实验报告.根据报告分析可知,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根据报告分析可知,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水,地下水对钢筋无腐蚀性,对混凝土有弱腐蚀性。1.1.6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2日发布的,同年8月1日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资料显示,滑坡区区域上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值小于VI度。1.2滑坡基本特征滑坡体的主要成分为古滑坡堆积体,滑坡体纵长约95m,后缘宽度约80 m,前缘宽度约170m,前后缘高差约66m标高872938m),滑坡体厚度515m,总体积约11万立方M;滑移方向145,滑坡松散堆积体与下伏板岩接触带之间普遍存在一层饱水程度较高、力学强度较低的含碎石粘土,为滑带土,滑带土碎石含量5-10%,粒径10-50mm,呈可塑-软塑状。质纯、粘性好,手捏具滑感,切面较光滑,颗粒成分分析结果以粘粒为主,砂粒次之,少许粉粒。1.3滑坡稳定性验算及结论1.3.1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1)计算工况根据区域地震资料可知,勘查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度,地震加速度小于0.05g,可不考虑地震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鉴于该滑坡在50年一遇暴雨期间,滑坡整体变形破坏迹象明显,滑坡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考虑降雨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故本次稳定性验算考虑以下两种计算工况,其中工况2为设计的控制工况。对不同降雨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计算,主要通过抬升地下水位,增大滑体内的静水压力或渗透压力)来得以体现。工况1:天然状况滑体自重)工况2设计工况):天然状况+50年一遇暴雨滑体自重+暴雨)2)荷载组合自重:整个滑坡体上基本无建筑物,因此,在此考虑滑体无集中荷载,基本荷载主要为滑体的自重。对于滑体重度在具体计算中,对于地下水位面以上的滑体取天然重度,地下水位面以下的滑体取浮重度。地下水作用力:在暴雨作用下,降雨在滑体内产生的渗透压力对滑体稳定性的影响,在具体计算中主要通过抬升地下水位线,增大滑体内的渗透压力以及滑体的重度来得以体现,由于暴雨期间地下水位线难以精确确定,故本次稳定性计算对滑体内地下水位的估算主要通过地表宏观变形分析结合滑坡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确定,设计工况中取大气降水平均入渗系数0.5,本次稳定性计算中各计算工况下的地下水位线依据上述原理进行估算。1.3.2稳定性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根据勘查规范第12.4.4条对于滑动面为折线形的堆积层滑坡宜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其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如下考虑动水压力,不考虑地震力的作用):式中:Fs-稳定系数;Ri-作用于第i块段的抗滑力kN/m);Ti-作用于第i块段滑面上的滑动分力kN/m);Rn-作用于第n块段的抗滑力kN/m);Tn-作用于第n块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Di-作用于第i块的动水压力kN/m);Wi-第i条块自重标准值与相应附加荷载之和kN/m);Ci-第i条块滑面粘聚力标准值kPa);i-第i条块滑面内摩擦角标准值);j-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块时的传递系数j=i时)。其中滑体内渗透压力计算公式如下:式中:W-水的重度,取10kN/m3;hi-第i条块地下水位m);Li-第i条块滑面长度m);i-第i条块滑面倾角);i-第i条块地下水流向。1.3.3计算结论利用前述建立的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计算工况以及确定的稳定性计算参数,利用传递系数法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得滑坡各典型计算剖面的稳定性系数如表1-3-1:表1-3-1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计算剖面编号稳定性系数天然状况天然状况+50年一遇暴雨1.1700.9811.1871.0351.1200.989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12.4.6表12滑坡稳定性划分,划分标准见表1-3-2:表1-3-2滑坡稳定状态划分滑坡稳定系数FF1.001.00F1.051.05F1.15F1.15滑坡稳定状态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稳定注:F为滑坡稳定系数1.4稳定性评价坪坝村泡桐树滑坡在天然状况工况1)下,稳定性系数为1.1201.187,滑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天然+50年一遇暴雨工况工况2)下,各典型计算剖面的稳定性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稳定性系数为0.9811.035,滑坡整体处于不稳定-欠稳定阶段。由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和滑坡宏观变形分析可知,降雨是诱发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其对滑坡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由滑坡敏感性分析成果可知滑带土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较大,而降雨又是引起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滑坡治理设计中应注重地表排水工程以及地下排水工程的布置,以防止雨水下渗以及雨水对坡面的冲刷作用。2、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2.1设计依据及标准2.1.1设计依据1)贵州省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委托书;2)贵州省印江县新业乡坪坝村泡桐树滑坡治理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2.2.2设计依据及参考规范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50292004);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水利部SL279-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1)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试行);12)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试行);13)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关于分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及附件;14)2004年贵州省防治工程计价定额;2.2治理工程设计工况及参数的确定2.2.1设计工况工况2:自重+50年一遇暴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S=1.30设计暴雨强度重现期:50年一遇治理结构设计基准期及设计使用年限:50年2.2.2设计基本数据1)气象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春夏半湿润型,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16.8C,最冷月1月平均5.5C,最热月7月平均27.3C,历史最高气温39.9C,极端最低-9.0C。年平均最高气温30C的日数为88.0天,日最低气温0C的日数为13.7天。平均无霜期293.8天。年平均降雨量1096.7毫M,集中于夏半年。年平均降雨日数日降雨量0.1毫M)156.1天,日降雨量5.0毫M的日数54.1天,暴雨日日降雨量50.0毫M)2.6天,大暴雨日日降雨量100.0毫M)0.2天。最大一日最大降雨量曾达149.7毫M。年平均日照时数1296.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9%,以夏季为最多,冬季为少。年平均风速0.9M/秒,全年以NE风为多,夏季盛行SE、S风,冬季盛行NE风。全年静风频率为55%,1月静风频率为57%,7月静风频率为48%。年平均雨淞日数0.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最大在夏秋季,达79%左右,最小在冬季,在77%上下。全年平均雾日数12.9天。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可知:勘查区抗震设计强度为度区,地震系数小于0.05g,为非设防区。3)主要岩土设计参数A、岩体板岩)饱和重度:27.8kN/m3抗剪强度:C =537kPa,=36.5地基系数:K=80MN/m3B、滑动面饱和抗剪强度:C =23.00kPa,=13.502.2.3抗滑桩工程设计标准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的规定,本工程的抗滑桩防治工程级别为级。根据场地重要性和荷载组合形式,确定抗滑桩工程的稳定安全系数如下:抗滑安全系数:Fst1.30抗滑桩工程)2.2.4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暴雨重现期在设计情况下为20年一遇,校核情况下为50年一遇。设计降雨历时与坡面产流、形成稳定径流所需的时间以及入沟水流的流行时间有关。据水文计算,滑坡的降雨历时在3060min之间。地表排水工程的降雨历时标准采用60min。由暴雨重现期和降雨历时标准确定设计暴雨强度为56.8mm/h,校核暴雨强度为59.3mm/h。水量地表排水工程设计截流滑坡区90%以上的降雨径流。嵌入深度: 6.000(m截面形状: 方桩桩宽: 2.000(m桩高: 2.000(m桩间距: 8.000(m挡土板的类型数: 1板类型号板厚(m 板宽(m 板块数 1 0.400 1.500 11嵌入段土层数: 1桩底支承条件: 铰接计算方法: M法土层序号土层厚(m 重度(kN/m3 M(MN/m4 1 10.000 18.000 10.000初始弹性系数A: 0.000(MN/m3初始弹性系数A1: 0.000(MN/m3桩顶锚索水平刚度: 0.000(MN/m物理参数: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桩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桩纵筋级别: HRB335桩箍筋级别: HPB235桩箍筋间距: 300(mm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板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板纵筋级别: HRB335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坡线与滑坡推力:坡面线段数: 11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1 5.700 1.800 2 9.700 2.900 3 8.100 5.400 4 7.400 4.500 5 8.200 4.800 6 8.800 4.800 7 8.800 6.300 8 8.700 5.700 9 7.900 6.500 10 5.300 6.100 11 4.000 6.300地面横坡角度: 10.000(度墙顶标高: 0.000(m参数名称参数值推力分布类型矩形墙后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力 500.000(kN/m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注意:内力计算时,滑坡推力、库仑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 = 1.000=第 1 种情况: 滑坡推力作用情况 桩身所受推力计算假定荷载矩形分布:桩后: 上部=400.000(kN/m 下部=400.000(kN/m(一 桩身内力计算计算方法: m 法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背侧最大弯矩 = 25281.852(kN-m 距离桩顶 12.000(m面侧最大弯矩 = 0.000(kN-m 距离桩顶 0.000(m最大剪力 = 10409.668(kN 距离桩顶 15.667(m桩顶位移 = 257(mm 点号距顶距离弯矩剪力位移土反力(m (kN-m (kN (mm (kPa 1 0.000 0.000 -0.000 -257 0.000 2 0.323 20.812 -129.032 -251 0.000 3 0.645 83.247 -258.065 -246 0.000 4 0.968 187.305 -387.097 -240 0.000 5 1.290 332.986 -516.129 -234 0.000 6 1.613 520.291 -645.161 -229 0.000 7 1.935 749.220 -774.194 -223 0.000 8 2.258 1019.771 -903.226 -217 0.000 9 2.581 1331.946 -1032.258 -212 0.000 10 2.903 1685.744 -1161.290 -206 0.000 11 3.226 2081.165 -1290.323 -200 0.000 12 3.548 2518.210 -1419.355 -195 0.000 13 3.871 2996.878 -1548.387 -189 0.000 14 4.194 3517.169 -1677.419 -183 0.000 15 4.516 4079.084 -1806.452 -178 0.000 16 4.839 4682.622 -1935.484 -172 0.000 17 5.161 5327.783 -2064.516 -167 0.000 18 5.484 6014.568 -2193.548 -161 0.000 19 5.806 6742.976 -2322.581 -155 0.000 20 6.129 7513.007 -2451.613 -150 0.000 21 6.452 8324.661 -2580.645 -144 0.000 22 6.774 9177.938 -2709.677 -139 0.000 23 7.097 10072.841 -2838.710 -133 0.000 24 7.419 11009.364 -2967.742 -128 0.000 25 7.742 11987.513 -3096.774 -122 0.000 26 8.065 13007.284 -3225.806 -117 0.000 27 8.387 14068.677 -3354.839 -112 0.000 28 8.710 15171.693 -3483.871 -106 0.000 29 9.032 16316.337 -3612.903 -101 0.000 30 9.355 17502.600 -3741.935 -96 0.000 31 9.677 18730.486 -3870.968 -91 0.000 32 10.000 20000.000 -4000.000 -85 0.000 33 10.333 21333.332 -3866.321 -80 -267.358 34 10.667 22577.549 -3482.663 -75 -499.959 35 11.000 23655.107 -2883.469 -70 -698.429 36 11.333 24499.859 -2102.538 -65 -863.433 37 11.667 25056.801 -1172.987 -60 -995.668 38 12.000 25281.852 -127.232 -55 -1095.842 39 12.333 25141.621 1003.021 -50 -1164.664 40 12.667 24613.170 2186.766 -45 -1202.824 41 13.000 23683.777 3393.665 -40 -1210.975 42 13.333 22350.729 4594.008 -36 -1189.712 43 13.667 20621.104 5758.642 -31 -1139.555 44 14.000 18511.633 6858.885 -27 -1060.932 45 14.333 16048.519 7866.431 -22 -954.160 46 14.667 13267.343 8753.229 -18 -819.434 47 15.000 10213.030 9491.352 -13 -656.812 48 15.333 6939.771 10052.863 -9 -466.210 49 15.667 3511.119 10409.668 -4 -247.399 50 16.000 0.000 5266.684 0 0.000(二 桩身配筋计算点号距顶距离面侧纵筋背侧纵筋箍筋(m (mm2 (mm2 (mm2 1 0.000 8000 8580 981 2 0.323 8000 8580 981 3 0.645 8000 8580 981 4 0.968 8000 8580 981 5 1.290 8000 8580 981 6 1.613 8000 8580 981 7 1.935 8000 8580 981 8 2.258 8000 8580 981 9 2.581 8000 8580 981 10 2.903 8000 8580 981 11 3.226 8000 8580 981 12 3.548 8000 8580 981 13 3.871 8000 8580 981 14 4.194 8000 8580 981 15 4.516 8000 8580 981 16 4.839 8000 8580 981 17 5.161 8000 9184 981 18 5.484 8000 10360 981 19 5.806 8000 11616 981 20 6.129 8000 12953 981 21 6.452 8000 14372 981 22 6.774 8000 15877 981 23 7.097 8000 17469 981 24 7.419 8000 19150 981 25 7.742 8000 20923 981 26 8.065 8000 22791 981 27 8.387 8000 24757 981 28 8.710 8000 26825 981 29 9.032 8000 28998 981 30 9.355 8000 31280 981 31 9.677 8000 33676 981 32 10.000 8000 36191 981 33 10.333 8000 38876 981 34 10.667 8000 41424 981 35 11.000 8000 43665 981 36 11.333 8000 45445 981 37 11.667 8000 46631 981 38 12.000 8000 47113 981 39 12.333 8000 46812 981 40 12.667 8000 45686 981 41 13.000 8000 43725 981 42 13.333 8000 40956 981 43 13.667 8000 37436 1061 44 14.000 8000 33246 1701 45 14.333 8000 28487 2287 46 14.667 8000 23271 2803 47 15.000 8000 17720 3232 48 15.333 8000 11957 3559 49 15.667 8000 8580 3766 50 16.000 8000 8580 981 (三 挡土板内力配筋计算板类型板厚板下缘距顶最大土压力单块板弯矩单块板全部纵筋号 (mm 距离(m (kPa (kN-m 面积(mm2 1 400 10.000 50.000 600.000 6221 =第 2 种情况: 库仑土压力(一般情况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0.00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第1破裂角: 34.400(度 Ea=291.921 Ex=278.410 Ey=87.782(kN 作用点高度 Zy=3.337(m(一 桩身内力计算计算方法: m 法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背侧最大弯矩 = 10519.099(kN-m 距离桩顶 12.333(m面侧最大弯矩 = 0.000(kN-m 距离桩顶 0.000(m最大剪力 = 4516.413(kN 距离桩顶 15.667(m桩顶位移 = 116(mm 点号距顶距离弯矩剪力位移土反力(m (kN-m (kN (mm (kPa1 0.000 0.000 -0.000 -116 0.000 2 0.323 0.250 -2.322 -113 0.000 3 0.645 1.997 -9.287 -111 0.000 4 0.968 6.741 -20.896 -108 0.000 5 1.290 15.977 -37.148 -106 0.000 6 1.613 31.206 -58.043 -103 0.000 7 1.935 53.924 -83.582 -101 0.000 8 2.258 85.629 -113.765 -98 0.000 9 2.581 127.820 -148.591 -96 0.000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的任务(3篇)
- 建筑方案设计-补充协议(3篇)
- 截肢康复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网络交友的危害
- 消防安全建设平安校园(3篇)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2节《巴西》说课稿
-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古建筑展示方案设计(3篇)
- 工业厂房建筑规划方案设计(3篇)
- 有效交流课件
- 役前训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职中专入学开学第一课正视职业教育开启未来征程课件
- DZ∕T 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正式版)
- GB/T 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 缝纫机线迹图示教学课件
- 2022年衡阳市南岳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阀门解体检修及研磨(课堂PPT)
- T∕CVIA 41-2014 液晶电视屏主流尺寸规范
- 吴学文实战经验分享
- 中国瓷器发展史(课堂PPT)
- 久保田平板膜技术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