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溶解度1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单位是g。2溶解性的四种描述及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常用“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来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和溶解度(指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10 g110 g0.011 g0.01 g3.溶解度的四个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压强(主要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对固体的溶解度影响不明显)。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4温度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四个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5溶解度曲线上四“点”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状态。(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依其数据所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液中溶质有剩余。(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6溶解度曲线的四个用途(1)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某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3)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4)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选择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及使该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或不饱和的方法。1(2016茂名)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减小_。(2)在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_25_g。(3)在t2 时,M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它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法是_降低温度_。(4)将含有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由t1 升温到t2 时,在容器底部析出的固体物质是_乙_。(导学号97332444)2(2016龙东)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t1 时,甲、乙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相等_。(2)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_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_的方法提纯甲。(3)在t2 时,将2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是_饱和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_65_g。(导学号97332445)3.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氯化钠_。(2)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_。(3)6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1110_。(4)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_降低温度_。(导学号97332446)4(2016通辽节选)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 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甲_。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甲_等于_乙(填“大于”“等于”“小于”)。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N_;P点表示的含义是_在30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_。(导学号97332447)5(2016天津节选)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_相等_(填“相等”或“不相等”)。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乙(填“”、“”或“”、“”“”或“”)。(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bac_。(3)t2时,将4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75g_。(4)当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_降温_结晶的方法。(导学号97332452)10(2016武汉)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1)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是(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是_氯化钾(或KCl)_(写名称或化学式)。(3)将t1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50_g。(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D_。A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解析】(3)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 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所以将t1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50 g50 g。(4)等质量的固体溶解在100 g水中,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烧杯中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故B错误;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故C错误;t2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温到t2 时,两种物质都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液质量都相等,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导学号97332453)11(2016贵阳)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为了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你的方法是搅拌。(2)物质的溶解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在下表的、实验中任选一个完成表中内容。(可选用的物质有:碘、氯化钾、水、酒精、硝酸钾和汽油。)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等质量碘分别加入等体积水和酒精中水中的碘不溶解,酒精中的碘溶解,且溶液呈棕黄色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等质量硝酸钾(或氯化钾)分别加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边加边搅拌,比较溶解的物质的量热水中能溶解更多的硝酸钾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3)甲、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在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乙物质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振荡,然后一起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如图2所示,此时水温为20 。若向烧杯中的水里加入硝酸铵固体,A中固体增加,则A中的溶质是_甲_(填“甲”或“乙”)。若A、B中的溶质分别是甲、乙,向烧杯中的水里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后,比较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对大小_当tt1时,甲乙;当tt1时,甲乙;当tt1时,甲乙_。(导学号97332454)12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1、图2回答问题。(1)_40_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使甲物质从60 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最好方法是_降温_。(3)8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_A_(填A或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23.1%_。要使A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增加溶剂(或降温)_。(导学号97332455)13(2016山西适应性训练)有“中国死海”之称的山西运城盐湖中主要含有两种盐Na2SO4和NaCl,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溶解度/g)010203040506070Na2SO44.99.119.540.848.846.245.344.3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1)冬天,运城盐湖会有如右图的景致出现,非常壮观。这些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Na2SO4_晶体,该物质能大量析出的原因是_因为该物质在较低温度下溶解度变小,容易成为饱和溶液,继续降温,便会大量析出_。(2)在30时,将40 g Na2SO4和40 g NaCl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溶液_136.3_g,形成Na2SO4的_不饱和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其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28.6_%(精确到0.1%)。(3)分析溶解度表格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b_(填序号)。a温度越高,硫酸钠的溶解度越大b夏季最容易从盐湖中获得NaCl晶体c将一杯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50,会有少量晶体析出(导学号97332456)14(2016上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2040506080溶解度(g/100 g水)NaCl36.036.637.037.338.4NH4Cl37.245.850.455.265.6KNO331.663.985.5110169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氯化铵(或NH4Cl)_。5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NaCl_37.0_ g。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右图,量取水时应沿_a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 b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A是80含有120 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 g KNO3固体。.A溶液为_不饱和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ac_(选填编号)。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 g(导学号97332457)15(2016安顺)(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30 时,丙的溶解度是_10_g_。50 时,在100 g水中放入50 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28.6%_。(计算结果保留至0.1%)若将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_丙_。将5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乙、甲、丙_。(2)常温下欲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B_(填对应字母)。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猪专业试题及答案
- 养殖专业试题及答案
- 财务相关专业试题及答案
- 绿化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甘肃省金太阳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26-1002C)物理(含答案)
- 飞机多学科优化设计MDO提纲
- 火电燃料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石家庄高新区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班组长管理技能提升修改
- 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课件:《玩火很危险》
-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 学习解读《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专题PPT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EN61238-1额定电压36kV电力电缆用压接和机械连接器 试验方法和要求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自动插件机操作指导书
-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
- 高考作文卷面书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