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 年工作总结按照卫生厅的工作部署,疾控中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紧紧抓住专业队伍建设和机构能力建设的重点,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圆满完成了 2016 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文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疾控工作实际,按照自治区卫生厅的总体要求和疾控中心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着力把握十七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引导全体职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做好工作,为自治区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二、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团队能力2 / 10(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实验室认可工作为契机,在原有条款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完善 170 条 1190 款规章制度,并编入了实验室认可质量手册,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发展为了全面提高中心团队业务水平,年内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强化在职培训,安排参加中国 CDC、卫生部等各类学习培训班 77 个 115 次。通过培训,引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极大提高了中心的检测能力。中心年内为全区盟市、旗县 CDC 举办培训班 20 多个,培训业务人员1600 余人次。中心被医学院、包头医学院聘为教学基地。中心聘用 1 名博士研究生、8 名硕士研究生和 6 名本科生,充实了业务队伍,中心有三位专家招收了硕士研究生。在卫生厅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比中,传染病学和艾滋病学两个学科初评过关。全年发表科研论文 30 多篇,经科技厅鉴定成果一项。(二)合理调整科室,适应疾控事业发展根据业务需要合理设置科室,把生物制品管理科合并到免疫规划科,消毒杀虫科合并到传染病预防控制科,重新组建了职业卫生科,聘任了 14 名年富力强精通业务的科长。3 / 10(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为保证工作质量,提高检验水平,中心提出“公正、科学、准确、有效”的质量方针,完善了质量手册 ,按照质量手册要求及时出具合格检验报告。4月份,国家认可委(CNAS)派出 6 名评审员对中心进行了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现场评审。评审组采取现场观察、盲样考核等方式,对中心申报的 189 个项目予以评审,顺利通过了现场评审。获得国家认可委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该证书的获得标志着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在 42 个国家被认同。(四)抓好信息与宣传教育加强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定期维护疫情报告网络,为及时控制疫情,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信息服务。组织编印疾病预防控制信息12 期、 免疫规划信息12 期、 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期,在地震后,及时编印抗震防病手册 ,发往灾区和有关部门。结合卫生防病重点、积极开展艾滋病、计划免疫、献血日、红十字日等各类宣传活动。三、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一)加强传染病管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进一步健全卫生4 / 10应急管理和协调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及时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6 年 1 月11 月全区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8 起。中心多次派专家深入疫区进行指导,有效控制了疫情。截至 12 月 5 日,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 7,460 例,无一例死亡,实验室采用细胞分离培养和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检测样本 57 份,与中国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一致。2、传染病报告管理 按时完成我区 2016 年 1-11月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上报工作,并完成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周报 48 期进行疫情动态分析,及时指导全区传染病防治工作。据疫情报告统计,全区 1-11 月共发生乙、丙类传染病 26 种,计 98,649 例,死亡 105 例。与去年同期相比,总发病数上升%。乙类传染病中除麻疹、炭疽、布病、梅毒和流脑发病上升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升幅度较大的病种有手足口病、(%)、流脑(%)、包虫病(%)、风疹(%)和麻疹(%),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新生儿破伤风(-100%)、流行性感冒(-)%、乙脑(-75%)、百日咳(-%)和出血热(-%)。3、传染病监测 中心按照国家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的要求,建立传染病监测点,以流感、出血热、炭疽、病毒性腹泻作为重点传染病,开展监测和预警工作。2016 年 10 月-2016 年 4 月在呼市、包头 6 所医院进行流感5 / 10监测,共采集流感样本 1,013 份,分离流感毒株 69 株,阳性率为%,经鉴定均为 B 型。截止 2016 年 11 月,全区共报告出血热病例 71 例,发病比同期下降%。同时,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春秋两季共捕鼠 235 只,总鼠密度%,采集鼠肺鼠血样本各 110 份,实验室检测正在进行中。积极开展炭疽监测,签订 2016 年工作任务委托书,采集职业人群血清、健康人群血清、动物血清、环境样本、水样本共计 513 份进行实验室检测。按照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方案的要求,共采集腹泻便样 310 份,检测样本192 份,其中阳性结果 67 份。(二)性病艾滋病1、积极开展国家和自治区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到第三季度为止,全区共筛查 15,988 人,其中阳性人数 15人。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监测哨点数据的整理上报,监测10,224 人。2、建立健全全区艾滋病实验室网络,截止 2016年 11 月,复检初筛阳性血清 160 份,CD4 检测 122 人次,组织专家对 4 个盟市 41 家初筛实验室进行了验收。3、对全区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189,897 人次,下发安全套 10,000 多只,以旗县区为单位高危人群干预覆盖率达到 100%。4、积极开展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为 57 名患6 / 10者免费提供药品,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指标,受到了国家CDC 的表扬。5、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已圆满完成,我区完成率在全国各省区最高。6、在中国 CDC 性病中心参比实验室对梅毒和沙眼衣原体盲样的室间质控中,获得了室间质控优秀证书。7、继续开展自治区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中美艾滋病合作项目和 4 个全国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工作,按计划落实相关目标任务,下拨 GAP 项目补助经费30 余万元,完成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基金项目指标达到92%。(三)认真落实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以消除麻疹为目标1、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免疫规划开展状况,及时下发各类疫苗。2、无脊髓灰质炎认证工作,2016 年 1-11 月,全区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系统报告 AFP 病例 56例,15 岁以下儿童非脊灰 AFP 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0 万,AFP 监测系统指标完成情况全部达到卫生部要求。2016 年参加中国 CDC 国家脊灰实验室职能考核,结果为满分。按照卫生部的安排,积极开展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在2016 年 3 月和 2016 年 4 月,对我区 7 个盟市 51 个旗县的7 / 104 岁以下儿童开展了强化免疫活动。共免疫适龄儿童650,279 人次,强化免疫平均接种率为%。3、GAVI 项目,积极推进乙肝疫苗接种及安全注射工作,为全区各盟市下发乙肝疫苗 159,000 人份,自毁型注射器 586,000 支。4、麻疹控制,为了解全区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及儿童流动状况,按照全国麻疹疫苗接种率及儿童流动情况调查方案对全区 15 个旗县接种率进行调查,均为 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疫情的发生。2016 年 1-11 月我区共报告麻疹病例 2,537 例,报告发病率为/10 万。5、常规免疫接种,根据全区免疫规划监测管理系统 2016 年 1-11 月监测报告,我区报告卡介苗接种率%;脊髓灰质炎接种率%;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率%;麻疹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要求。6、生物制品管理 建立了生物制品规范化微机管理系统,健全了规章制度,清理了库存失效疫苗和其他生物制品。四、拓展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着力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中心将公共卫生工作作为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的着眼点,确立了公共卫生“多角度支撑、多方位发展、多8 / 10部门合作、多领域渗透”的“四多”战略,针对工作模式和内容的全新变化,积极从观念上引导,机制上推动,突出抓住技术能力建设这一核心,以资质认证为突破口,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更新思维,创新模式,努力实现“向技术服务型”转变。完成职业人员健康体检 1789 人, 完成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3,900 人次。完成 13 家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建立职业病和学校卫生网络直报系统。完成 13 台加速器等机房建设放射卫生职业危害评价;完成自治区级 20 余家直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1,651 人次;完成 75 台 CT 机应用质量检测;38 台 X 线诊断机质控检测和防护检测。完成“贫困地区 6 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相关危险因素及数据信息系统”项目工作,完成“2016 年农村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项目。五、加快慢病防治步伐,建立健全防治机构完成全区 5 个国家疾病监测点的资料收集、分析和上报工作。2016 年 1-10 月份共监测人口 1,897,023 人,报告总死亡人数 77,708 人。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意外伤害。完成 2016 年前三季度伤害监测项目数据的收集、整理、审核和上报工作,共检测人口万人,伤害病例 1,720 人,在审核病例中以青壮年为高危伤害人群,与去年相比有所升高。落实子宫颈癌、乳腺癌早诊早治项目,提高早期诊断9 / 10率及早期治疗率,在各省区开展工作最早,完成率最高。完成“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项目” ,在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三个监测城市共调查 13,800 名学生。开展了全国“爱牙日”健康宣传和关注老年人口腔健康为主题的活动。六、加强实验室管理,卫生检验监测再上新台阶(一)卫生检验检测全年完成食品检验 155 份批次,化妆品检验 37批次,水质及涉水产品检验 193 批次,公共场所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及公共物品监测任务 503 份次;完成国家抽检样品214 批次;完成“食源性疾病”项目 14 类 285 份样品的检验任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检验 3 份;完成 32 个旗县农村生活引用水质监测数据的审核和网络直报工作。(二)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努力探索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检验 800 余份乳制品,为广大消费者饮用合格乳制品提供了依据。(三)完成 8 所医院的预防性消毒效果监测,完成了 12 台高压灭菌器的检测;完成 10 个中草药样品的全套抑菌试验和 2 个样品的杀菌试验;完成卫生部抽检的 18 个化学消毒剂样品的含量测定和 1 个质控样品的三个浓度、四个时间的杀菌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