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设计题目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2 K G s s s 二 设计要求 1 画出未校正系统的 Bode 图 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 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 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 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 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1 20 v Ks 2 相角裕量50 3 幅值裕量10 g KdB 4 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 分别画出校正前 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6 计算校正后 分别画出校正前 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 并进行分析 7 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自由发挥 画图部分均用 MATLAB 完成 写上程序 附上仿真图 3 设计步骤 1 根据题可知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所以 1 20 v Ks 又因为 2K 所以 K 10 将算出的 K 值ksHsGS s 2 lim 0 1 20 v Ks 代入原传递函数中得出 2 40 SS SG 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可知 num 0 0 40 den 1 2 0 利用 bode 命令绘制 Bode 图 实现程序如下 num 0 0 40 den 1 2 0 bode num den 则得出 bode 图 如下 2 根据题意可知 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有两个极点 没有零点 故有 两条渐近线 极点数 零点数 两个极点分别为 0 和 2 由此可知 在 0 和 2 之间存在一个分离点 根据根轨迹的规则三知 根轨迹的 起点起于极点 终止于开环零点 1 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1 a mn p n j j 1 mn z m i i 1 2 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 当 k 0 1 1 时 a mn k 12 分别可以求出它的夹角 为 2 1 2 1 2 1 3 根轨迹的分离点的计算 用公式法计算 可 0 2 11 dd 以求出其值为 1 4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首先闭环特征方程为 将 s jw 代入特征方程式中 则方程042 2 ks s 求解可以得 042 2 kjw jw 042 2 kjw w 由此可以算出 02 04 2 wk w 0 0 kw 绘制根轨迹的程序如下 num 0 4 den conv 1 0 1 2 sys tf num den rlocus sys hold on s jjx sys K Wcg imwk sys set findobj Marker x MarkerSize 8 LineWidth 1 5 Color k set findobj Marker o MarkerSize 8 LineWidth 1 5 Color k den 1 2 0 ans 2 s 1 0000 k Inf Wcg inf 根轨迹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该系统有两个极点 没有零点 且一个极点为 0 一个 极点为 2 有一个极点在原点上 由此可知此系统临界稳定 3 A 根据要求的稳态误差系数可以求出开环传递函数的增益 20 kv K 由上面求出可知 K 10 B 利用求得的 k 值 绘制原系统的波德图 将 k 10 代入原传递函数中 并令 得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jws 2 40 jwjw jwG 由图可知系统的相角裕量和增益欲量分别为 15 和 db 这表明在 时 系统存在这振荡 不满足的指标 10 k 50 C 确定满足相对稳定度所需追加的相角超前量 并由此估算出要求 的值 m 为达到相角裕量的要求 需增加的超前相角为 282250 应当注意 超前校正装置不仅改变了波德图中的相角曲线 也改变 了幅值曲线 则相位超前校正装置产生的最大超前相角约为 335 m D 根据需要提供的的值确定的值 m 39 3 1 1 33 33 Sin Sin E 根据所求出的的值计算 T 将的值代入公式中 求的超前校正装置相角达到最大时的频率为 TT wm 1 54 0 39 3 1 此时 超前校正的幅值为 84 1 39 3 1 1 1 1 1 j j Tj Tj j w w wG m m mC 20lg dBjw G mc 3 553 0 10lg10lg20 计算结果表明 在时 超前校正使系数的幅度增加了dB wm w 3 5 为了取得最好的相角超前效果 选取校正后系数新的增益交界频率 在此频率上超前校正装置应把原系统为 dB 的幅值给予 ww mc 3 5 补偿 有对数幅值曲线查的原系统幅值时的频率为 dBwL8 4 因此得 45srad wc s rad T wm 45 39 3 1 ST01 0 39 3 45 1 F 由此求出的值和 值来确定校正装置 T 得出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S S TS TS S GC 01 0 1 0339 0 129 0 1 11 为了补偿超前校正造成的幅值衰减 将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增大为原 来的倍 6 4 5 有上述所求可知校正后的传递函数为 S S S GC 01 0 1 0339 0129 0 根据要求画出校正前后的波特图 如图所示 1 校正前的波特图 2 校正后的波特图程序如下 num 0 0098 0 29 den 0 01 1 bode num den 校正后的波特图 6 校正前的奈斯图 如图所示 2 校正后的奈斯图的程序如下 num 0 0098 0 29 den 0 001 1 nyquist num den 奈斯图如图所示 分析 校正后的传递函数有一个极点 一个零点 且极点的根分布 在实轴的左侧 零点也在实轴的左侧 因为根据图可知 系统的 为正数 则系统稳定 又 系统的欲量 校正后的系统是 0 0 h 稳定的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 其根均在实轴的左侧 则该系统就是 稳定的 7 串联相位超前校正的优点是 1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 减小了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3 增加了相角欲度 4 提高了系统的频带宽度 5 不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 6 减小了开环频率特性在幅值穿越频率上的斜率 注 在一般的情况下 相位超前校正装置在中频段加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