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_第1页
安全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_第2页
安全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_第3页
安全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_第4页
安全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安全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 1 引言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之一 有 史以来 人类的基本活动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发展生产 抵 御灾害 灾害包括地震 洪涝等自然灾害以及生产和生活过程 中产生的火灾 爆炸 中毒 职业病等人为灾害 进入机器生 产和工业化社会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和积聚的能量日益扩大 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问题越来越突 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党的十六大 明确要求 高 度重视安全生产 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安全生产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改革 发展和稳定 的大局 2003 年 7 月 1 日 胡锦涛同志在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理论研 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必须落实 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 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 最 关心 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 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 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服务统一起来 把实现人民 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 群众利益无小事 凡是涉及 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 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 出 了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进 步和人的发展以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发展是硬道理 的进一 步完善 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就 要兼顾人与自然 经济与社会 安全与生产等方面的关系 为 人们创造一个安全 和谐 文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问题起源于传统发展观的破产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 现代人类发展观的根本变革 传统发展观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 长观 主要表现为对国民生产总值 对经济高速增长目标的热 烈追逐 驱使着人们的发展行为和发展方式 工业革命以来飞 速发展的工业经济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使人们 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在 20 世纪后半 期全面暴露出来 伴随着经济指标年年更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污染 酸雨蔓延 土地荒漠化 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等大自 然的反作用 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 界的环境公害和特大事故 让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改变传统的发 展观 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 衡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 还要考 虑资源 环境 社会的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关于可持 续发展 有着为数众多的定义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是多元的 其内容非常丰富 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认识也是变化和发 展的 1980 年 艾伦 allen 在世界保护战略中提出 可持续发展就 是 能够保证人类需求 能得到持久满足并使人类生活质量得 到不断改善 的发展 1992 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既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 展 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著名心理 学家马斯洛 maslow 提出 个人需求的概念可以包含在人类需 求层次之中 如图 1 所示 人类最基本需求是生理需要 也即 是为了生存对衣 食 住 行的需求 其次是安全保障需求 再次是情感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需求层次理 论 反映了多元化的价值体系 这些价值不能减少为单一类型 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可持续发展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 需求与价值 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保障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 的需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类的需求 离不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 1989 年达莱和考 勃 daly and cobb 等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福利量度指 数 1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 isew 中就包括 了交通事故费用 噪声污染成本等安全生产相关内容 并用于 评价欧 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同一切事物一样 可持续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这个 过程是有阶段性的 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目标 不同时期 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内容和重点也是有差别的 鉴于现阶段 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安全生产应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 重点内容 3 安全生产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 我国每年发生各类事故 100 余万起 死亡人数高达 13 万多人 受伤人数达 70 多万人 其中每年发生一次死亡 3 9 人 的重大事故 2000 多起 死亡近万人 每年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 以上的特大事故 100 余起 死亡 2000 多人 尤其是各类特别重大事故频繁发生 给人民生命 国家财产和 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1999 年的 11 24 特大海难事故 死亡 282 人 2000 年的洛阳东都商厦 12 25 特大火灾事故 死亡 309 人 2002 年 4 15 特大飞行事故死亡 129 人 2003 年的 12 23 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死亡 243 人 2004 年 4 月 16 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死亡 9 人 15 万人紧急疏散 我国职业危害也十分严重 据统计 有 50 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 程度的职业危害 接触粉尘 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在 2500 万人以上 近年来 每年新发职业病例数均在万例以上 且逐年上升 增长率超过 10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 截止 2002 年底 全国累计发生尘肺病人 581 377 例 疑似尘肺者 60 多万 人 每年约 5000 人因尘肺死亡 全国有 1000 万工人在高噪声 环境下工作 其中约 100 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疾病 每年发生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200 多起 此外 由于父母受 到职业危害 子女致残致畸的案例时常发生 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联合国统计 因 工伤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 gdp 的 4 中国工 程院的研究报告表明 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1500 亿元 约占我国 gdp 的 2 以上 我国安全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煤矿事 故死亡人数是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 4 倍以 上 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的 100 多倍 印度的 10 倍 百万吨 钢死亡率是美国的 20 倍 日本的 80 倍 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 的事故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 5 6 倍 万车死亡率约为美国的 10 倍 近 10 年民航运输飞行平均重大事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 5 倍 是航空发达国家的 3 9 倍 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了巨大损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每年造成 10 余万人死亡 70 余万人受 伤 不仅损害了当代人的生命 安全和健康 也损害下一代甚 至几代人的身心健康 对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我国人力资源造 成了巨大损失 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 发展观 2 对事故和职业危害处理不当或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日益 增多 由于安全生产问题受到激化而集体请愿或抗议 游行等 事件时有发生 已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3 事故和职业危害频繁发生的局面若得不到控制 将影响我国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独生子女将成为 21 世纪主要劳动力 一名青年人受害将会伤及多个家庭 多个人 受害人父母以及父 母的父母等至少 3 个家庭 6 名亲人 4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 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 少数高危险行业已出现招工难或 招不到熟练工 技术人员的情况 这种形势持续下去 就会损 害我国有关产业发展 5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布局不合理的小矿山 小化工厂等高 危险性企业 不仅造成环境 资源的破坏 安全生产形势的恶 化 还扰乱了市场秩序 严重阻碍了煤炭等有关行业的结构调 整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6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wt0 和国际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体 化的强烈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产品安全标准已成为 绿 色 壁垒 使我国出口受挫 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已引起国际 社会广泛关注 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形象 4 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 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在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过程中 要树立 安全是相对的 危险是永存的 事故是可以 预防的 科学观念 要纠正 经济发展 事故难以避免 的错 误观点 生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危险设备 设施 场所增 加 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 但只要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 提高 本质化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国外工业化国家安全生产的成功实践已是 有力的证明 2 将安全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可持续发 展指标体系 安全生产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要按照普遍联系的原 理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坚持全面规划 统筹兼顾 标 本兼治 综合治理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与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 将安全生产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 3 协调处理好安全生产中的各种矛盾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中存在着经济高速增长 事故总量高 与工 业化国家比较事故率的相对比值高 劳动者素质较低 安全生 产科学技术水平低 生产设备 设施本质安全化程度低 政府 和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低 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和知识水平低 等 三高五低 之间的矛盾 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行业和 地区安全生产基础差别大 在各行业 各地区安全生产工作中 要把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情况相结合 抓住重点 解决 主要问题 强化安全促生产 安全促效益 安全促发展的意识 变 要我安全 为 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 坚持安全与生产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4 加强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法治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建立起一系列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 规和技术标准 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一部分法规和 标准已不适应新发展观的要求 必须全面清理现有的安全生产 法规 政策 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结合我 国加人世贸组织后的国际要求 努力采用先进的国际职业安全 卫生和可持续发展标准 用法律手段将安全生产规范到可持续 发展的轨道上来 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监察 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实施整顿或关闭 5 建立安全生产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评价体系和激 励机制 将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转变到能充分反应 安全生产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 绿色 指标体系和 激励机制 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加大对企业和政府安全生 产业绩考核力度 运用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建立企业安全生产 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 将安全生产与政绩考核 规范市场秩序 反腐倡廉 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紧密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